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2016年第四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10 作者:派智库 来源:宏观经济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一、2016年四季度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1、四季度经济增速稳中有升
初步核算,2016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112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高于6.6%左右的市场预期。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7%,较三季度下滑0.1个百分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图1:2008-2016年4季度我国季度GDP增长率
内容来自dedecms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一产业增加值230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857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025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
织梦好,好织梦
图2:2010-2016年4季度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季度增长率 织梦好,好织梦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2、工业生产运行稳中提质
2016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集体企业下降1.3%,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制造业增长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工业结构继续优化。
分行业看,12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7%,纺织业增长2.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3.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0.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0%,汽车制造业增长16.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1.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7%。
内容来自dedecms
图3:2010-2016年12月我国工业增加值走势图
本文来自织梦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3、粮食总产量结束12年连增态势
内容来自dedecms
2016年1-12月,全国粮食总产量61623.9万吨,同比减少520.1万吨,下降0.8%。其中谷物产量56516.5万吨,同比减少711.5万吨,下降1.2%。其中,夏粮产量13920万吨,减产1.2%;早稻产量3278万吨,减产2.7%;秋粮产量44426万吨,减产0.6%。全年谷物产量56517万吨,比上年减产1.2%。
织梦好,好织梦
2016年作为我国第二历史高产年,粮食总产量多年来首次出现回落,主要受国家调控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播种面积减少和单产下降的影响。2016年,国家为了解决去玉米库存问题,启动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1-12月,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减少约3000万亩,超过年初1000万亩的预期。同时玉米作为高产作物,播种面积的大幅减少必将拉低粮食单产量。因此,2016年1-12月出现的粮食减产是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结果,属于年度间合理性的波动。
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稍有回落,城镇投资增速创1999年以来最低
2016年1-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9650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小幅回落主要受到农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的影响。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88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231826亿元,增长3.5%,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345837亿元,增长10.9%,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2789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0320亿元,下降20.4%,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87836亿元,增长4.2%,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9736亿元,增长11.3%,增速回落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18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5.1%,增速回落1.8个百分点。
1-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9650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较1-11月回落0.2个百分点,创1999年以来最低。单以12月份计,同比增长6.5%,与10、11月相比,环比增速出现回升。
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258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9%,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68704亿元,同比增长6.4%,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7.0%;办公楼投资6533亿元,同比增长5.2%,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5838亿元,同比增长8.4%,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15.4%。
dedecms.com
图4:2009-2016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走势图
dedecms.com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分地区看,2016年1-12月,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56762亿元,增长12%,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54054亿元,增长12.2%,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30642亿元,下降23.5%,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
图5:2014-2016年12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图(单位:%)
copyright dedecms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稳中有升
内容来自dedecms
2016年1-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16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54286亿元,增长8.1%。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233亿元,同比增长1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524亿元,增长11.2%。2016年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5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6503亿元,增长10.9%。
本文来自织梦
按消费类型分,12月份,餐饮收入3352亿元,同比增长10.6%;商品零售28405亿元,增长10.9%。2016年全年,餐饮收入357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商品零售296518亿元,增长10.4%。其中,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5999亿元,同比增长10.0%。2016年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45073亿元,比上年增长8.3%。
1-12月,全国网上零售额51556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1944亿元,增长2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6%;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8.5%、18.1%和28.8%。
织梦好,好织梦
图6:2011-2016年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走势图 copyright dedecms
dedecms.com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图7:2010-2016年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走势图 dedecms.com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6、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增速进入上行通道
2016年1-12月,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涨幅比上年扩大了0.6个百分点,小幅上涨。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9%。分月份看,1-12月CPI同比涨幅在1.3%至2.3%之间波动;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CPI)基本稳定,月度同比涨幅在1.6%左右,涨势温和。
12月份,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涨幅比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比11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0%,涨幅比11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涨幅由11月份的15.8%到12月份2.6%的大幅回落是导致12月份同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1-12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同比收窄了3.8个百分点;10-12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继9月份出现首次同比上涨后呈连续上涨态势,从趋势上看,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增速已进入上行通道,表明工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去产能、去库存政策的效果显现,供需关系逐步改善。
2016年1-12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0%,12月份同比上涨6.3%,环比上涨1.9%。
图8:2010-2016年12月我国CPI、PPI运行趋势 内容来自dedecms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图9:2010年-2016年12月企业商品价格指数走势(去年同期为10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织梦好,好织梦
7、对外贸易回稳向好,贸易方式结构优化
2016年1-12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其中,出口13.84万亿元,下降2%;进口10.49万亿元,增长0.6%;贸易顺差3.35万亿元,收窄9.1%。
第四季度进、出口均实现正增长。2016年,我国进出口呈现前低后高、逐季回稳向好态势。其中,第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分别下降8.2%、7.9%和8.6%;第二季度,进出口、出口、进口值分别下降1.1%、0.8%和1.5%;第三季度,进出口和进口值分别增长0.8%和2.3%,出口值下降0.3%;第四季度,进出口、出口、进口值分别增长3.8%、0.3%和8.7%。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1-12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3.39万亿元,增长0.9%,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5%,比2015年提升1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
copyright dedecms
12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继续回升。2016年四季度,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连续三个月环比回升,到12月份为37.4,回升0.5,表明未来我国出口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其中,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回落0.6至39.4;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回升0.6至41.9,经理人信心指数回落2至43.5,企业综合成本指数回落1.6至23.9。
dedecms.com
图10:2010-2016年12月进出口走势图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8、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差距继续缩小
织梦好,好织梦
2016年1-12月,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与前三季度持平。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8%,实际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名义增长8.2%,实际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高于城镇居民0.4和0.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73下降为2.72,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9、信贷平稳增长,年末维持稳健偏宽松货币政策
copyright dedecms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5.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8.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增速比上月末低1.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6.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83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全年净投放现金5087亿元。
图11:2014-2016年12月我国货币供应量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贷款方面,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12.06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11月末高0.4个百分点,比2015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外币贷款余额7858亿美元,同比下降5.4%。2016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65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3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49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6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28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18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94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992亿元。
存款方面,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55.5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5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11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2015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外币存款余额7119亿美元,同比增长13.5%。2016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4.88万亿元,同比少增9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1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7.2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80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783亿元。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635亿元,同比多增2005亿元。
从2016年与2015年全年的存贷款余额增速上看,贷款增幅(2015年14.3%,2016年12.8%)和存款增幅都有所下滑(2015年12.4%,2016年11.3%),体现了2016年我国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特点。
图12:2014-2016年12月我国存贷款同比增速走势图
内容来自dedecms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10、外汇储备规模逼近“3万亿”关口
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105.17亿美元,较11月底下降410.81亿美元,降幅为1.3%。
从12月份的情况看,央行向市场提供外汇资金以调节外汇供需平衡、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总体贬值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下降,外汇储备规模逼近“3万亿”关口。
从全年的情况看,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是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估值方面,非美元对美元总体贬值和资产价格变化也对外汇储备规模造成影响。总体而言,2016年的全年降幅比上年同期少降了1928.12亿美元,降幅明显收窄。
内容来自dedecms
图13:2008-2016年4季度我国外汇储备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宏观研究部整理
1、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GDP预期增长目标为6.5%左右,将比2016年下降0.2个百分点。从支撑2016年经济平稳增长的十大因素(包括基建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市场活跃、出口需求改善、消费趋热、产业与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工业库存周期见底、PPI持续回升、企业成本下降、宏观经济政策积极调节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等)看,有些优势开始减弱。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
房地产市场方面,从供求视角来看,高库存压力仍未有效缓解。截至2016年11月末,房地产库存有6.9亿平方米,而作为未来供给的施工面积接近75亿平方米,是同期竣工面积的近十倍,超过当前库存的10倍。而且,伴随着住房拥有率的不断上升以及新增城镇人口规模趋势性回落,高企的库存规模越发难以消化。从短期内对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的房价预期看,虽然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的快速上涨带来了房价上涨预期增强,但自10月份楼市调控力度加码以来,房价上涨预期也开始减弱。2016年这一轮波澜壮阔的房地产市场行情显然无法持续,其对经济的推动力量在2017年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减弱。
本文来自织梦
出口方面,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虽然当前一些先行指标显示全球经济出现回升迹象,但近期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对2017年的全球国际贸易产生冲击,比如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可能出现明显的变化,英国脱欧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在2017年会明显加大,美元加息或许会引发货币弱势国家的金融风险并传导到经济增长和进口需求,人民币贬值对中国出口的推动效应可能会逐渐减弱,再加上中国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份额已接近14%这样一个国际历史峰值,因此2017年中国的出口增长可能会面临比2016年更大的压力。
消费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速,传统消费热点拉动作用逐渐减弱,但短期内中国居民实际收入增速难以大幅提高,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倾向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在新兴消费尚未形成规模的时候,2017年消费景气大幅触底回升的可能性较小。就汽车消费而言,限购政策的出台以及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取消对2017年的车市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而且中国目前每年产销汽车数量超过2600万辆,基数已经非常高,汽车消费爆发式增长的时期可能正在过去,汽车消费在整体消费中占比已出现回落迹象,对消费的支撑作用也将趋于减弱。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方面,2017年中国经济的去杠杆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家庭、企业与政府三大部门来看,2016年家庭部门杠杆率在房价上涨过程中显著上升;政府部门由于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负债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企业部门杠杆率更是基本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去杠杆一定程度上对于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形成了制约。产能过剩形势依然比较严重,去产能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而去产能向纵深发展从短期看会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
copyright dedecms
2、国内资本存在“脱实向虚”倾向
2014年7月,政府首次提到“脱实向虚”,提出要促进“脱实向虚”信贷资金归位。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走低和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等影响,实体经济和金融运行越来越不协调,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增加,提高了资金成本,大量资金涌向股市、房地产等金融属性较强的行业,加剧了资产泡沫,累积了系统性风险,这既不利于实体经济也不利于金融健康发展。
2016年,央行新增贷款12.65万亿,房地产贷款占44.8%,贷款余额总量106.6万亿,房地产占25.03%;据估计,工业只占比17%-19%左右,甚至只有13%-14%,贷款余额中房地产远远高于工业。从实体经济自身发展角度看,既有产能过剩、融资难、融资贵、成本负担过重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更是促进我国资金陷入“脱实向虚”的困境,实体经济发展低迷。
资本过度流向虚拟经济,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也与去库存、去杠杆的初衷相悖。而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实现转型升级的主要载体。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迈进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发展阶段,正确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全力做好实体经济这篇大文章,是我们适应新常态、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
3、外汇储备持续缩水
2016年5月份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缩水”,10月份结束“五连降”。经过短暂回升之后,11月又重返下降通道。截至1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105.17亿美元,逼近“3万亿”关口。从2016年全年情况来看,外汇储备规模全年下降约3200亿美元。除了美元升值造成的换汇影响外,连续的下降也和创汇能力不足有关。外汇储备的减少也反映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不足、外贸发展不足。我们的外贸能力在萎缩,前三季度外贸绝对规模同比仍为下降1.9%,只有第四季度进、出口均实现了正增长。
内容来自dedecms
虽然目前外汇储备离跌破底线还尚远,但外汇储备持续缩水对市场造成的心理冲击可能大于实际影响,同时人民币贬值压力或将进一步加大。同时从外部环境来看,特朗普新政下跨境资金流出压力较大,随着特朗普任职后,贸易、汇率等政策存在变数,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趋于分化,外部风险越来越大,这会增加政策操作难度,对政策的灵活性提出更高要求。在美联储继续加息背景下,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可能继续相互推动,引发潜在风险。
1、深化供给侧改革,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以制度供给为龙头。一方面,在继续深入进行“三去一降一补”的同时,还要抓紧实施、推动一批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基石建设的重大改革,如金融改革、财税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为那些从落后过剩行业内动态释放出来的要素创造自由流动、优化重组的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结合当前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特征,优化配置的要素必将较多地集聚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类新经济行业上。
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继续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一是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在全面实施营改增的基础上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推进资源税、环保税、消费税等税制改革,在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提升税收制度对经济结构转型的杠杆作用;二是进一步清费降费,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就业稳定,全面建立公开的、“中央、省、市、县”四级联动的、动态的收费目录清单体系,从而降低收费标准、减少收费项目、改善收费秩序、提高收费政策透明度;三是加快推动PPP项目落地,加快推进PPP立法,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保障项目实施质量。一方面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有效拉动投资,发挥积极的稳增长作用;另一方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在实现惠民生的同时,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dedecms.com
2、保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防止“脱实向虚”
2017年我国经济开局良好,但居民房贷、表外融资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加杠杆与资产负债表的快速扩张仍存隐忧。对此,未来货币政策将坚持稳健中性的基调,将去杠杆、防风险与抑制资产泡沫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一是强化资本市场在去产能、去杠杆中的重要作用。2017年是去产能和去杠杆的攻坚之年,金融业需要继续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发挥好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的作用,并大力发展规范的股权融资,减少政府直接的资源配置,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去产能、去杠杆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确保高效供给淘汰低效供给。
二是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统筹利用货币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从量价两个方面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的稳健和中性适度,特别是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机制,抑制资产泡沫,防止“脱实向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三是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2017年一季度MPA考核正式把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将进一步理顺监管安排,减少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防范资产泡沫,化解金融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