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统计公报 > 连云港市灌云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连云港市灌云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6-30 作者:派智库 来源:连云港市灌云县统计局 浏览:【字体: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崛起苏北争一流,建设美好新灌云”的总体奋斗目标和“主攻一个重点,强推三大产业,实施五项工程”的年度任务,牢固树立“谋划比计划更重要、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实干比说教更重要、团队合作比个人奋斗更重要”的理念,努力克服宏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连续四年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copyright dedecms

  据初步统计,全县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3.84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2.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32.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648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比上年增长20.3%。一、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4:42.2:28.4调整为28.3:44.4:27.3。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农林牧渔业

copyright dedecms

  2009年,全县农村工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构建以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中心,以发展农业设施栽培为重点,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农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与优势产业的快速成长,抓好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步伐,特色农业基地初具规模,不断规范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3.8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35亿元,比上年增长8.5%。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种植业稳定增长。全年种植业产值30.78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47.1% , 比上年增长15.2%。200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81.8万亩,比上年增长1.6%;粮食总产量达到85.73万吨,比上年增长2.9%;粮食亩产为472公斤,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夏收粮食播种面积为80.01万亩,比上年增长2.1%;夏粮亩产为390公斤,比上年增长1.6%;夏粮食总产量为31.2万吨,比上年增长3.7%;秋收粮食面积为101.81万亩,比上年增长1.1%;秋粮亩产为535公斤,比上年增长1.3%;秋粮总产量为54.50万吨,比上年增长2.4%。

dedecms.com

  林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年实现林业产值17008万元,比上年增长22.0%,完成成片造林7.4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3万亩,植树总量1060万株,植树造林先进县通过省验收。

dedecms.com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牧业完成产值2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占全县农业产值的33.7 %。全县猪、牛、羊和家禽出栏分别达到52.2万头、3.0万头、12.5万只和815.1万羽。肉类总产量5.6万吨;禽蛋产量2.5万吨;牛奶产量0.8万吨。猪、牛、羊和家禽存栏分别达到42.2 万头、7.0万头、16.0万只和529.4万羽,畜牧业发展后劲充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渔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年实现渔业产值达6.08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全县水产品产量3.86万吨,比上年增长2.1%。其中海水水产品为9850吨,比上年增长13.3%;淡水水产品为28750吨,比上年下降1.1%。 copyright dedecms

  农业设施栽培快速推进。大力实施新一轮高效农业发展规划,迅速启动宁连高速、沿海高速、324省道沿线高效农业产业带建设。全县新扩设施栽培近10万亩、花卉苗木1.2万亩,新建、扩建千亩以上连片示范园区14个。新发展规模养殖小区10个,规模养殖场户110个。兴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高科技农业展示厅、高效农业新技术培训中心投入使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0个,新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2个,申报无公害农产品6个、绿色食品2个。获得省高效设施农业先进单位。

本文来自织梦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面落实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和农业保险等惠农政策,全县稻麦等大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全面完成新沂河影响工程和燕尾闸除险加固工程。通榆河北延工程顺利推进,初步具备送水条件。投入农村水利建设资金6045万元,完成水利土方1386万方,整治沟塘1209个。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机保有量增长迅速,新增各类农业机械952台,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达83.81万千瓦时,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 织梦好,好织梦

  二、工业、建筑业 本文来自织梦

  2009年,全县上下继续突出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力推进落实工业发展的超常举措,加强大企业的生产运行调度和大项目的组织推进落实,围绕“一城一港四区”生产力布局,着力抓好规模企业培育和重点项目的督查考核,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船舶制造、清洁能源、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体系,产业特色日益明显,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工业经济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dedecms.com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43.26亿元,比上年增长38.7%。规模以上私营工业创产值106.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4.5%,比上年增长41.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工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3.86亿元,比上年增长52.3%;实现利税总额15.33亿元,比上年增长47.3%,其中:利润99031万元,增长54.1%;产值销售率达99.0%,较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28.9%,比上年下降11.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由上年的   6.45次调整为7.42次,快0.97次。 内容来自dedecms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不同幅度的升降。年产棉纱9171    吨,比上年增长2.61 %;服装429.35万件,比上年增长24.22%,其中针织服装322.12万件,比上年增长13.44 %;人造板30.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14%;商品混凝土18.1万吨,比上年增长31.9%;化肥(折纯)4030万吨, 比上年下降81.3%;合成氨5045万吨, 比上年下降83.2%。

内容来自dedecms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3.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11.4%。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8.5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20.7      万平方米,占71.6%;建筑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年末从业人员12483人,增长27.2%,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970人,增长7.0%,占从业人员的15.8%。 内容来自dedecms

  三、固定资产投资 织梦好,好织梦

  2009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67.92亿元,比上年增长36.8%,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2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民营经济完成投资111.0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在规模以上投资中,城镇规模以上完成投资116.4亿元,比上年增长34.4%;   房地产完成投资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民营经济完成投资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投资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在农村投资完成额中,工业投资完成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1%;民营经济完成投资26.1亿元,比上年增长58.5%,其中个体私营完成投资26.1    亿元,比上年增长58.5%。

织梦好,好织梦

  园区建设强攻快进。县临港产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0亿元,一类工业园完成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主体工程建设。县经济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8亿元,开发区商务中心投入使用、纬四路建成通车,污水管网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大伊山旅游经济区景区景点建设全面提速,石佛寺南门广场建成对外开放,母子松区域开发、古人类文化公园等景区重点工程正在加快推进。 本文来自织梦

  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力加快以港口、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承载重大项目创造条件、奠定基础。灌河口拦门沙治理工程开工建设、3万吨级码头建设开始启动;燕尾新城建设步伐加快,新区学校投入使用,农贸市场、安置小区、低密度专家楼完成主体工程;杨集物流园区综合服务中心竣工投入使用;县海洋管理中心、县人力资源市场、国税局综合楼、供电营业楼等重点工程建成使用;体育馆、图书馆、游泳馆、妇儿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人防应急指挥中心等公共工程进入装修阶段;新铺、改扩建城区道路16.3公里,新建改造供水管网6.1公里,铺设城区污水处理管网21.5公里;王圩生态园二期、陆庄生态园二期、小鸭河北岸、西外环路等一批生态景观工程相继竣工,新增绿地面积102万平方米;溢彩馨都一期、供电小区等一批精品商住小区相继竣工;伊新路步行街、商业水街、温州商贸城等商业区建设初具规模;投入近2000万元,在苏中苏北县级城市中率先建成数字城管系统。 本文来自织梦

  四、贸易、外经

copyright dedecms

  商贸流通快速发展。全县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努力开拓市场,本地一些商业企业不断向外扩张开辟新店或连锁经营或合作联营,外来商家不断加盟扩充,使流通市场多层次多元化竞争格局逐渐形成,扩大了消费市场。严格落实家电、摩托车、汽车下乡等优惠政策,共发放家电下乡等财政补贴950万元,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业为4.36亿元,占8.4%,比上年增长49.1%;零售业为42.31亿元,占81.0%,比上年增长15.1%;住宿业0.22亿元,占0.4%,比上年增长8.1%;餐饮业5.32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占10.2%。 copyright dedecms

  招商引资积极推进。围绕“一城一港四区”生产力布局,全力以赴强攻招商引资,在县乡机关继续推行“三三制”招商,落实招商引资及新上工业项目责任制。全年引进内联资金52亿元,比上年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51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

织梦好,好织梦

  外经外贸保持平稳。多策并举,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给外经外贸带来的冲击,加大对涉外企业扶持力度,涉外贸易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396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1.0%,其中完成出口125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

内容来自dedecms

  五、交通、邮电

copyright dedecms

  道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交通条件继续得到改善。242省道完成投入1亿元,界圩河、车轴河大桥开工建设;324省道燕尾至杨集段改建工程完成投入1.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工程量;投入7270万元,建成农村公路151公里。目前我县道路交通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一个以沿海高速、宁连高速、徐连高速为纵横向快速通道,以204国道、324省道、236省道为主骨架,以县、乡、村公路为补充,干线公路与支线公路相衔接,等级公路与乡村公路相配套,四通八达的县内“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本文来自织梦

  邮政电信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全县电信交换机总容量23.4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17.85万户,天翼手机电话用户4万户,小灵通电话用户3万户;宽带网快速发展,全年新增用户1万户,用户达3.39户,比上年增长41.9%。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交流快捷便利,网络通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dedecms.com

  六、财政、金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09年,全县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的经济目标和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大力培植税源经济,努力强化税收征管,不断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协调发展。被授予省财政收入增收表彰单位,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5.01亿元,同比增长48.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51.4%;财政总支出32.2亿元,同比增长43.9%,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7亿元,同比增长40.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全县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货币信贷政策,千方百计筹措信贷资金,想方设法开拓贷款市场,逐步向规范化、良性化循环方向发展,实现存贷款双重增加,较好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3.04亿元,比年初增加13.74亿元,同比增长17.3%,各项贷款余额44.14亿元,比年初增加15.27亿元,增长52.9%;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完成各项保费收入1.7亿元,增长3.4%。 copyright dedecms

  七、社会事业

织梦好,好织梦

  科技工作成效明显。2009年,全县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省科技计划项目指南,以计划项目和知识产权为重点,积极申报实施各类科技项目和专利申请,科技事业和科技进步取得显著的成绩。全年共组织申报各类计划项目59项,其中,上报国家项目17项,省级以上项目41项,(省成果转化基金项目3项,科技帮扶项目8项,星火计划项目13项,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计划4项等)。实施星火等各类科技项目30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市级19项。通过印发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宣传知识产权知识,全年共申报专利142项。积极参与县“送科技下村”主题活动,邀请蔬菜、果树等省级专家,举办现场业务指导,受训农民达1000余人次,全面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素质。 织梦好,好织梦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全县各类学校共151所,在校中、小学生13.68万人,其中:在校中学生5.85万人,小学生7.07万人,职高学生0.76万人;全县教师共有8977人,其中公办在职教师7266名,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有3847人,占教师总数的42.9%;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有5468人,占教师总数的60.9%。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完成15个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其中新建学生宿舍项目13个,建筑面积 18880 平方米,新建食堂项目2个,建筑面积 1200平方米。教育质量不断提高,2009年高考全县本二以上达线人数1530人,其中文化类本二以上达线人数1068人,艺体类本二以上达线人数469人,提升率位居全市第一。教科研工作成绩显著,有3个课题获省教科院立项,其中省级资助课题一个。有95个课题获市立项,有34个市“十一五”规划课题通过市教科所专家组结题鉴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小学和初中的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5.9%。

dedecms.com

  文体艺术繁荣活跃。2009年,灌云县被省体育局命名为“江苏省体育强县”。“三送工程”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全县到农村放映电影3800余场次、送戏40余场次、送书下乡22万余册;成功举办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和谐文化进万家”系列广场文艺演出等活动;承办的全省青少年县乙组田径比赛和连云港市职工乒乓球比赛均取得圆满成功。广播电视事业持速发展,广播电视覆盖全县城乡,新增有线电视用户3万户,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 14.5万户,有线电视“村村通”达标县通过省级验收。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成效斐然。随着灌云体育馆落成,灌云县文体广场已具规模。积极组织运动员参加市、省级各种体育赛事,在全省青少年县乙组田径比赛中,获得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同时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全省体育综合考核中排第28名,进位21位。广泛开展戏剧、文艺等广场演出活动。全年共组织50余场“和谐文化进万家”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小型广场文化活动1100余场,参与演出人员4000多名,观众近60万人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文物普查工作硕果累累,汇集编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灌云县资料汇编》3册,共100万字,普查出各种不可移动文物点257处,其中新发现文物达155处。年内通过了省市主管部门对全县“农家书屋”和村级文化室的检查验收。网吧、非法音像制品等专项整治管理有序,全年共出动430余人次,对网吧、歌舞厅、游戏室等文化娱乐市场检查,查缴具有赌博功能的电子游戏机、取缔无证经营的游商摊点、集中销毁盗版音像制品等非法出版物,有效净化了文化市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2009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12个,病床位1508张,卫生技术人员1837人,其中:执业医师569人、执业助理医师152人、注册护士636人、药剂人员109人;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5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率90.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100%。开展乡村卫生环境集中整治,完成农村卫生改厕3000户,改水960户;建成沼气1000户、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处理设施2处。农村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内容来自dedecms

  节能减排取得实效。单位GDP能耗下降4.5个百分点,达到0.73吨标准煤,同比减少0.05吨。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524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694吨。成功实施了灌云县恒华化工有限公司两水闭路循环和小伊造纸厂化学制浆生产线关闭两个减排项目,对东海化工、振华化工等2家工业企业开展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内容来自dedecms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全县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要求持续达标;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1%,功能区昼、夜间年平均等效声级均符合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均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公众对城乡环境保护满意率达76.55%,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荣获“中国绿色名县”称号。 dedecms.com

  八、人口与人民生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09年末, 全县总人口(户籍人口)达101.52万人,出生人口14084人,死亡人口1315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1‰,同比下降0.3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在全县总人口中:男性53.45万人,女性48.07万人;农业人口59.97万人,非农业人口41.55万人。 内容来自dedecms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据农村百户居民抽样调查,2009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638元,比上年增长12.1%,生活消费支出3512元,比上年增长16.4%。农村居民年末人均住房居住面积26.69平方米。年末百户拥有住宅电话90部、移动电话109部、家用计算机4台、彩色电视机103台、洗衣机67 台、冰箱17台、空调机8台、摩托车37辆。全县在岗职工人数达39309人,年人均工资22905元,比上年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增长14.8%,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306元,增长11.6%。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4.84亿元,比年初净增6.0亿元,增长12.3%;人均储蓄余额达到6271元,比上年增长13.6%。 本文来自织梦

  社会保障体系进逐步健全。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年征收企业养老保险金10366.4万元,争取省补助3293万元。社保扩面成效显著,新增养老保险6000人、医疗保险1.5万人、工伤生育保险4000人、新型农保2.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92.2%,城乡低保工作不断加强,补助标准逐步提高,共发放城乡低保金3430万元;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全年共发放五保户供养资金535.2万元。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农林水务支出达到37532万元,比上年增加21137万元,增长128.9%。加大就业再就业帮扶力度,加强技能培训工作,培训农村劳动力15635人,再就业培训3516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培训8216人,创业培训1138人,新增城镇就业851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3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1%。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76万人,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1.42万人,返乡农民工创业人数417人。 dedecms.com

  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意见》,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年脱贫任务,三年基本完成,两年巩固提高”的总体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全年落实脱贫攻坚入户项目10001个、集中种养小区项目12个,发放财政启动资金2109万元、扶贫小额贷款4100万元,实现当年脱贫1.15万户,脱贫人口4.18万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copyright dedecms

  注:①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copyright dedecms

  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储蓄余额按常住人口计算。

本文来自织梦

  ③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灌云县统计年鉴》为准。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