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江苏省扬州邗江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9-19 作者:派智库 来源:江苏省扬州邗江区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9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上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困难,克难攻坚、负重奋进,抓重点、保增长、扩内需、促和谐,扭转了年初经济运行不断下滑的状况,年底全区经济企稳向好趋势的态势不断明显,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取得较大进展,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9年,省有关部门宣布邗江区成为苏中地区第一家25个指标全面达标的全面小康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全部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注册外资实际到帐、新增民资注册资本金等指标在2006年的基础上实现倍增。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0%,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2个百分点,较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8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90.91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130.01亿元,增长15.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66436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超9700美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71:57.87:37.42调整为4.35∶56.9∶38.75。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全年新增私营企业2288家,新增私企注册资本金91.83亿元, 增长27.8%。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6.71亿元,增长22.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84亿元,增长2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继续列各县(市、区)第一。地方财政支出22.39亿元,增长26.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组建3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江苏邗江民泰村镇银行、邗江区远裕行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邗江支行相继开业。成立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新成立担保公司11家,新增注册资本2.05亿元。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万元GDP能耗下降5.5%,较2007年下降1.5个百分点。实现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建成区面积达62.6平方公里,年末城市化水平达49.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copyright dedecms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大企业、大项目偏少;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快,示范农业带动作用不够强;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待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和公共服务资源仍需统筹平衡;文教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一、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发展。粮食生产连续六年增产。全年总产量244028吨,比上年增加5758吨,增长2.4%。其中夏粮69763吨,增长0.3%;秋粮174265吨,增长3.3%。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8200万元,增长6.6%。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6110公顷,比上年增加3821公顷;棉花面积180公顷,比上年减少90公顷;油料面积3420公顷,比上年增加302公顷;蔬菜面积3420公顷,比上年减少80公顷。城郊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建扩建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3个、千亩高效农业示范片17个、百亩高效农业示范方67个,新增高效规模农(渔)业面积2.58万亩。农产品优质化水平提升。新认定和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地2万亩、品牌8个。农业基础设施继续加强,实施李岗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军桥港水利血防等重点水利工程,建成小农桥68座,整理土地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25万亩。
林、牧、渔业生产后劲略显不足。当年造林面积947公顷,森林覆盖率20.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肉类总产量 15469吨,下降11.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1414吨,下降8.2 %;禽肉产量3880吨,下降2.5%。禽蛋总产量11989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奶类总产量1872吨,增长45.3%。全年养殖和捕捞水产品总量3万吨,增长19.7 %。
农村面貌持续改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创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0个,新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71个,有7个经济薄弱村完成脱贫目标。新建农村“三大合作”经济组织95家。疏浚区、镇级河道63条,整治村庄河塘628个(口),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280座、中小型沼气工程5座。完成农村改厕1万座以上,创成省级村庄整治试点村3个,垃圾集中处理村级覆盖率达100%。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支农惠农补贴3087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序实施。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提升发展。工业生产在高平台上继续实现较快增长,全部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达1130.7亿元,增长31.5%。 601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910.97亿元,同比增长28.5%。重点产业支撑作用明显。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旅游日化、新能源、医药及医疗器械及汽车船舶六大重点行业实现产值782.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5.9%,对产值增长贡献率88.2%。大洋造船、三笑、扬力等重点企业产值都保持快速增长,拉动了全区工业生产。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轻工业实现总产值345.2 亿元,增长17.9%,重工业实现总产值565.7亿元,增长36%,重工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份额达62.1%。从经济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3.6亿元,增长35.3%;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亿元,增长26.7%;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68.4亿元,增长27.2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0.9亿元,增长25.0%。规模企业群体加快形成,净增亿元企业56家,总数达220家,实现产值776亿元,增长29.3%,其中50亿元以上企业1家,20-50亿元以上企业4家,10-20亿元企业7家,比去年增加1家,5-10亿元企业18家,比去年增加6家。强化节能减排刚性约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量30.08万吨标煤。全年用电总量 173000万千瓦时,增长15.7%,其中工业用电量126483万千瓦,增长20.1%。
工业企业效益持续走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83.14亿元,增长29.8%;实现利税86.47亿元、利润49.23亿元,分别增长37.7%和37.3%。全年亏损企业11家,比去年减少4家。产品销售率98%,呈现利税、利润增幅均快于生产和销售增幅的良好发展态势。
建筑业再创佳绩。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5.2亿元,增长23%,其中邗建集团产值50.1亿元,伟业机电、华宇装饰、天地人集团、广厦建安产值过5亿元。邗建集团、华宇装饰承建的扬州市公安局公安业务技术用房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及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设计类”和“装饰类”两项大奖。建筑业主编国家行业标准1项,新增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级QC成果1项,省级QC成果3项,组织制定国家标准2个。协和装饰晋升为一级资质企业,全年新增二级资质企业5家,三级资质企业11家。实现主营业务结算收入111.95亿元,增长24.7%,完成企业增加值38.89亿元,与去年持平;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17万平方米,增长20.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12万平方米,增长27%。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2009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77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52.2亿元,增长35.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6.78亿元,增长27.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0.59亿元,增长39.1%。投资结构进一步调优,计划总投资五千万元以上在建项目104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7项,占全区项目个数的13.4%,完成投资56亿元,占全区投资额的36.8%。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61亿元,增长34.7%;第二产业投资107.88亿元,增长32.5%;第三产业投资42.71亿元,增长42.3%。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1.03亿元,下降6.5%,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284.17万平方米,增长19.6%,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22.4万平方米,增长97.2%,销售额68.46亿元,增长141.4%。
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力度加大。实施百祥路改造及幸福河整治,完成莱福巷、康民路等15条背街小巷整治。着力实施蒋王片区开发,推进站南路、文汇西路、兴城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实施扬州市第五水厂建设和乌塔沟分洪道工程。扬州粮食储运加工中心、力宝广场项目进展顺利。加快推进“一区四园”开发建设。邗江经济开发区、杭集工业园、北洲船舶(重工)产业园全年投入开发资金8.4亿元。杨庙环保产业园框架全面拉开,北山工业园正式启动建设。
四、国内贸易
本文来自织梦
消费品市场持续兴旺。随着“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政策的不断完善,实现农村、城镇市场双升温。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37亿元,增长19.1%。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9.17亿元、47.11亿元、1.68亿元和13.29亿元,分别增长2.1 %、21.9%、13.8%和24.3%。
本文来自织梦
市场建设取得新发展。年末拥有各类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5个,市场摊位总量2140个,实现商品成交额15.84亿元。锦都国际酒店用品城、华东机动车交易市场、万都机电五金城等项目相继投入运营。
五、开放型经济
对外开放不断深入。面对金融危机下外部投资乏力的不利形势,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了“烟花三月”、“科技创新、产业合作”等招商推介活动。2009年新签64个项目,完成协议注册外资6.83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2.78亿美元,分别增长9.5%、25.7%。对外贸易逆势增长,进出口总额133317万美元,增长15.3%,其中自营出口113495万美元,增长15.1%,成为全市唯一完成外贸出口全年目标任务和保持外贸出口正增长的县(市、区)。
六、交通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1028万吨,货物周转量75893万吨,与去年持平。年末公路里程达1352公里,比去年增加5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172公里。开工建设田桥大桥,完成通达工程和通组道路建设410公里,通组道路灰色化率达80%。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四百工程”,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63个,引进重大科技成果13项。着力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中科院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吸引4家分中心入驻,被科技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洗漱用品检测中心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新增省级以上“两站两中心”10家。企业创新创优能力明显提高。华宇装饰获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科技示范工程科技创新奖。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25家。扬力集团、扬州锻压有限公司创成省重点自主创新企业。新立项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21个,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个。新认定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103个,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新增2件,新增标委会机构2家。专利申请受理量1292件,其中:发明专利168件;专利申请授权量510件,其中:发明12件。2009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62.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8.8%,比上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在苏中首批创成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年末拥有各类学校38所,在校学生5.68万人,毕业生总数1.55万人,其中,普通中学9941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保持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5%。优化重组邗江中学教育集团,新创省级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9所,被评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
八、文化体育、卫生和环境保护
文化体育事业更加繁荣。加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完成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新建改建区镇两级文体活动广场5座,区图书馆创成国家一级馆。出版发行《邗江县志(1988–2000)》,建成区档案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公布区级文保单位8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5个。群众性文体团队总数达132个。举办“喜迎国庆,共贺小康”大型歌会暨“春江花月夜”全球华人诗歌大赛颁奖庆典。举办首届乡村旅游节。拥有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12.95万册,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体育场2个,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9.3%。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健全。各类卫生机构215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2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773张,卫生技术人员1458人,其中执业医师(含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含中医)531人,注册护士296人。市人医西区医院暨区医疗中心正式开业,杭集、公道、李典等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新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11家,在全省率先实施“大学生村医”工程。新建改建人口计生“世代服务”中心12家,启动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试点,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在全市率先实现市级以上卫生镇全覆盖。
内容来自dedecms
生态建设有序推进。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瓜洲、蒋王、槐泗通过全国环境优美镇验收。新创省级村庄绿化合格村50个。重视污水管网建设,新建污水管网40多公里、污水提升泵站4个。实施“南水北调”源头治理工程,重点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关闭搬迁小化工、小电镀企业24家,安装16套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全面推行秸秆禁烧,创成省级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示范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年末总户数155568户,户籍人口500419人,人口出生率7.78‰,人口死亡率8.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5‰,计划生育率为99.54%。年末常住人口为50.5万人。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0679元,比上年增加2704元。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1元,增长11.4%,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882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9313元,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521元,增长5.3%。居民住房条件继续保有较高水准,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2.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使用面积41.7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采集就业岗位1.37万个,新增就业再就业6800多人,培训劳动力2.3万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00多人。全年城镇失业登记率2.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保险扩面增缴1.58万人次。新增被征地农民参保2100多人,实现“即征即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6万人,7万多人领取养老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实现“即看即报”。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100元,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00元,为90岁以上老人按月发放尊老金和长寿补贴。实施医疗救助324人次、教育救助3992人次,对3000多名残疾人开展了各类康复服务。各类福利机构拥有床位2170张,集中供养91人。发放困难户补助(含临时救济)135.7万元。
注: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