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潍坊市高密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3-15 作者:派智库 来源:潍坊市高密市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建设富强和谐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科学发展评价中,我市列第77位,比上一届提升了6个名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
1、综合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经济稳步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2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一年增长13.3%。第一产业增加值37.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99.1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91.9亿元,增长18.2%。 dedecms.com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9年的11.91:61.46:26.64调整为11.37:60.64:27.99。一、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比2009年提高1.3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表现出强劲的经济拉动作用,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4.79%、37.72%,分别拉动GDP增长8.05和4.75个百分点。
内容来自dedecms
财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98505万元,增长29%;地方财政收入184208万元,增长29%;上缴中央“两税”76095万元,增长23.31%。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完成117772万元,增长25.25%;农业“两税”完成31399万元,增长46.08%。全年财政总支出241880万元,增长31.55%,其中地方灶内支出206385万元,增长25.64%,与地方可用财力206387万元相抵,当年实现结余2万元,累计结余306万元。
dedecms.com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71.40亿元,较年初增加16.50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24.71亿元,较年初增加13.74亿元;企业存款余额24.42亿元,较年初增加4.3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3.80亿元,较年初增加12.36亿元。其中,个人短期贷款24.98亿元,较年初增加5.24亿元;单位短期贷款58.68亿元,较年初减少1.38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60.67亿元,较年初增加15.24亿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dedecms.com
除油料作物外,主要农作物增产增收。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22.42万亩,比去年增长0.79%。粮食播种面积176.37万亩,增长2.05%。其中小麦面积87.83万亩,增长5.27%;棉花播种面积4.11万亩,下降6.38%;油料播种面积15.84万亩,下降12.82%;蔬菜面积23.35万亩,增长11.99%。全年降水量达587.4毫米,年平均气温13.0℃,日照时数2317.3小时,比较适宜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丰产丰收。2010年,高密市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织梦好,好织梦
2010年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dedecms.com
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生猪出栏120.39万头,增长14.86%;家禽出栏5044.04万只,增长3.11%。肉类总产量17.45万吨,增长0.17%;禽蛋产量3.48万吨,增长16.7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10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和年末存养数量及增长速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林业、渔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市完成造林面积3136公顷,其中新增经济林65公顷;育苗500公顷;改善农田林网1320公顷,四旁植树680万株。全市淡水养殖面积2000公顷,水产品产量4230吨,增长0.83%。
copyright dedecms
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58.66万千瓦,增长7.4%。联合收割机4258台,增长37%;拖拉机机引农具102003台(套),机具配套比达1:3.09。全年完成机耕、机播、机收作业面积分别为113.37万亩、219.05万亩、195.35万亩。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49亿元,投工430万个,搬动土石方1720万立方;有效灌溉面积达101.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为71%。
本文来自织梦
3、工业、建筑业经济发展成效显着。
工业经济生产、效益快速提高。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32家,比上年增加4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5.95亿元,比上年增长32.0%;产品销售率为99.2%;实现利税90.6亿元,增长38.0%;实现利润58.37亿元,增长39.7%。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dedecms.com
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木器加工四大支柱行业发展迅猛,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别完成总产值413亿元、141.2亿元、58.5亿元、24.1亿元,分别增长24.8%、31.7%、32.6%、22.8%,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纺织服装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26.7亿元,利税39.5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4.6%和43.6%。
骨干企业发展迅猛。我市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发展成效明显,2010年全市有316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11家企业纳税过千万元,孚日公司上缴税金4.54亿元。豪迈科技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已在《福布斯》发布的“中国最具潜力中小企业排行榜”中跻身前10位。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以孚日光伏、豪迈科技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2010年实现新突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已有108家,产值达到217.1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23.16%,比上一年提高2.12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49家,从业人员14154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1.57万平方米,竣工59.71万平方米。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8.97亿元。
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内容来自dedecms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投资继续加快发展。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亿元,增长22.6%。其中规模(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23.1亿元,增长22.7%。在规模以上投资中,三次产业投资的比例为1.9:36.4:61.7,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比上一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从城乡看,城镇投资154.7亿元,增长30.9%;农村投资68.4亿元,增长7.4%。 copyright dedecms
房地产市场投资减缓。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8.07亿元,下降9.0%。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08.79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38.57万平方米。 内容来自dedecms
5、国内贸易持续繁荣。
消费品市场继续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31亿元,增长18.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32.42亿元,增长3.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5.5%。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市及以上城镇零售额实现73.87亿元,增长23.9%;市以下农村实现17.4亿元,增长16.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1.5亿元,增长23.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8亿元,增长11.3%。 dedecms.com
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以汽车、娱乐为主的发展型、休闲型消费已逐渐形成新一轮消费热点。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1.95亿元,增长52.6%,其中:汽车类零售额实现8.64亿元,增长105.4%。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6、对外经济合作态势良好。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30806万美元,增长26.4%。其中进口27710万美元,增长6.1%;出口103096万美元,增长33.2%。在出口总额中,自营出口83368万美元,增长29%;三资企业出口19728万美元,增长54.5%。招商引资工作又上新台阶,外向型经济逐步形成。2010年我市以企业招商为重点,借势青岛,主攻日韩中国港台,实现了招商引资新突破。全市实际利用市外资金95.6亿元,其中境外资金5199万美元。 本文来自织梦
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7、教育发展实现新突破。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到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82处,在校学生112295人;其中普通中学41处,在校学生48229人;职业中学3处,在校学生8020人。 内容来自dedecms
8、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全市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2处,病床3724张,卫生技术人员4960人,乡村卫生室430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序开展,全年筹集合作医疗资金8533.65万元,有60.95万人次参合。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加大,一年来共投入资金5777万元,用于更新医疗设备和业务用房建设。
本文来自织梦
9、体育事业捷报频传,又创佳绩。全市运动员在潍坊市级比赛中荣获金牌62枚,银牌48枚,铜牌66枚;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23枚,银牌14枚,铜牌15枚。同时,向上级体校、运动队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89人。
织梦好,好织梦
10、文化建设亮点纷呈。首届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节获得圆满成功。张建中艺术馆建成。电影大厦等文化产业项目顺利推进,惠影科技海外成功上市。519处村居建成文化大院,新建规范化农家书屋120处。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文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年末有线电视总户数达18.66万户,其中城区6.7万户,农村11.96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有序推进,截止2010年底,城区已顺利完成。
11、科技事业成果丰硕。
内容来自dedecms
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全市新上科技计划项目5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5项,潍坊市级2项,本市38项。全年共完成科技成果76项,其中有58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潍坊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潍坊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41家,新增27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市总数达到17家。全年共申请专利580项。 本文来自织梦
商标名牌战略卓有成效。“孚日”、“海宇”、“泰山”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胶河土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惠和”牌雪白金针菇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被评为“全国商标百强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2、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较快。
交通运输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亿元。潍胶公路全线通车,结束了我市无直达青岛、潍坊一级公路的历史。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3087.5公里,其中国道31.3公里,省道126.32公里,县道333.9公里,乡道283公里,村道2313公里;公路密度达20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430.4公里。 本文来自织梦
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25260辆,其中客车325辆,货车24935辆。全年完成客运量143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8118万人公里,增长3.9%;完成货运量2488万吨,货运周转量822373万吨公里,增长2.16%。
13、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825.6万元,比上年增长19.9%;全市年末各类电话总计91.5万部,其中移动电话67万部,固定电话24.5万部。每百人拥有手机77.1部,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8.2部/百人。 copyright dedecms
14、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2778.30吨,比上年降低2.31%;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7573.67吨,比上年降低1.56%。全市日处理污水能力12.94万吨,其中工业污水7.56万吨,生活污水5.38万吨。 本文来自织梦
三、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5、人口保持低速平稳增长。按公安部门户籍统计,年末全市总户数为285348户,户籍总人口为868715人,其中男性435701人,女性433014人。全市年人口出生率为9.01‰,死亡率为6.7‰,人口自然增长率2.31‰。 copyright dedecms
16、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改善。以群众工作引领和谐创建,平安文明高密建设扎实推进,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省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年全市刑事发案1600起,比上一年下降6%;交通事故发生3584起,致死154人,下降19.8%;火灾事故319起,下降14.2%,实现火灾事故人员零死亡。
本文来自织梦
17、农民生活条件日臻完善。全市农村用电量11.2亿千瓦时,增长17.89%。在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通汽车后,2010年对部分村居饮用安全水进行更新改造,全市农村安全饮用水实现“村村通”。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迁村并点合村并点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107个农村社区建设,被表彰为“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单位”。 copyright dedecms
18、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9632元,增长21.0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637元,增长15.73%。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4.85平方米。2010年,市政府又投资2000万元实施城区集中供热综合改造,新铺设地下管网4.8公里,全市集中供暖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 本文来自织梦
19、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内容来自dedecms
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基本建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4092人,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900人,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689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17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全市22572名各类离退休人员都按时足额领到了养老保险金,16270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得以提高。年末全市共有964个单位参加养老保险,其中企业参保721家。全市参保人数已达到123507人,全年实际收缴养老保险费54817万元。全年征收失业保险费2889.92万元。医疗保险参保单位达到1003家。全市参保人员190922人,全年收缴医疗保险费14439万元。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3063人,农村养老保险也取得了新进展。
内容来自dedecms
20、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市共有18205户、26499人享受低保。城市低保对象1795户、3950人,月均补助170元/人;农村低保对象16410户、22549人,月均补助70元/人。2010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076万元。累计供养五保老人2742人,集中供养率82.9%。
注:公报所列数字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字,正式数字以《2011年高密统计年鉴》为准。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