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镇江市句容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5-03 作者:派智库 来源:镇江市句容市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大力实施“推进同城同建,打造南京副城”发展战略,突出加强结构调整,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突出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积极作为,创新创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 copyright dedecms
一、综 合 织梦好,好织梦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国百强县排名再前移4位,列第90位,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39343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0:55.5:34.5调整为9.7∶55.2∶35.1。实现财政总收入38亿元,增长26.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6亿元,增长30%。财政总支出34.24亿元,增长29.53%;市本级实际完成财政支出25.55亿元,增长29.17%,其中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为9.59亿元,比上年增长24.9%。
copyright dedecms
二、农林牧渔业
织梦好,好织梦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2010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6亿元,比上年增长5%。粮食连续七年增收,粮食总产量达32.63万吨,比上年增加0.18万吨,增长0.6%,其中夏粮7.08万吨,增长11.1%;秋粮25.54万吨,减少2%。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粮食面积为4.9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13万公顷;棉花面积为0.16万公顷,与去年持平;油料面积1.60万公顷,减少0.11万公顷;蔬菜面积0.62万公顷,增长26.5%。 内容来自dedecms
现代农业加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化生产格局。新增高效农业7.2万亩,高效农业种植面积占比达32.3%,提高7.2个百分点。其中,设施农业2.53万亩,亩均效益3553元,增长13.7%,高效农业规模与效益继续在镇江市保持领先。新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5个。农村合作组织继续壮大。新增“三大合作”组织114家,成员19200人,有效带动农户9.8万户,生产经营规模达到10万亩。 copyright dedecms
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实施赤山湖退渔还湖、二干河综合整治、农村饮用水安全等工程,全面完成3座中型水库、31座小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疏浚县乡河道151.5公里、村庄河塘212座,改造塘坝224座。
本文来自织梦
三、工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工业生产运行良好。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1.9亿元,增长26.9%。工业增加值122.68亿元,同比增长16.0%;销售收入562.3亿元,同比增长27.7%;利税总额45.5亿元,同比增长37.9%;利润总额21.3亿元,同比增长48.7%。 dedecms.com
企业效益稳步回升。受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和去年基数逐月走高的影响,我市工业生产呈现出高开稳走的良好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销售、利税均保持27%以上的增幅。产销衔接状况继续好转,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7.7%,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全市28个行业均实现整体赢利,累计实现利润增幅超30%的行业达到19个。三资企业贡献率高,全年三资规模工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08.2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速高于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4.5%,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已达35.7%。
工业结构继续优化。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高新技术产值完成152.6亿元, 同比增长42.4%,规模工业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6.2%;二是新兴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列入全市“5十X”新兴产业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逐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规模工业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的增幅均超过40%,分别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三是受节能降耗和用电调控的影响,“三高一低”工业行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 织梦好,好织梦
建筑业蓬勃发展。在扩大内需尤其是投资的强劲推动下,建筑业产效呈现快速增长。年末拥有资质建筑企业69家,比上年增加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2.10亿元,增长17.14%;房屋竣工面积111.8万平方,竣工率为64.1%。 copyright dedecms
房地产市场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供求基本平衡。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04.2平方米,同比增长46.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8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商品房销售总额26.4亿元,同比下降7.1%;其中,住宅销售额23.9亿元,同比下降5.7%。全年商品房销售均价5300元/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均价5335元/平方米。 织梦好,好织梦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3亿元,同比增长30.8%;全社会工业投资完成104.3亿元,同比增长24.8%。全部规模投资完成119.4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规模工业投资完成71.7亿元,同比增长23.1 %;三产投资完成46.3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15.6亿元,同比增长14.5%。 本文来自织梦
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比重增大。我市在建亿元项目29个, 计划总投资99.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6.1亿元,同比增长68.9%,亿元项目完成投资额占规模以上项目投资的比重为38.6%,同比上升10.4个百分点。工业性投资占主导地位。我市工业性投资累计完成104.3亿元,同比增长24.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完成71.7亿元,同比增长23.1%,占全部规模投资的比重为60.0%。城市建设投资继续加大。我市一大批城建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7.3亿元,同比增长31.6%,城建投资占全部规模投资的14.5%,同比提高了7.8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5.43亿元,增长38.6%;零售业零售额56.23亿元,增长12.7%;住宿业零售额0.56亿元,减少21.2%;餐饮业零售额6.72亿元,增长72.21%。按城乡分,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56.08亿元,增长17.7%;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2.86亿元,增长1.5%。 织梦好,好织梦
六、开放型经济
织梦好,好织梦
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全年新批外资项目30个,注册利用外资3.5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增长33.9%,总量和增幅均列镇江辖市第一。设立镇江市级运动器材产业监管示范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3亿美元,增长34.7%,创历史新高。一些重点企业通过开发新产品,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对全市进出口拉动作用明显。宁武化工、巨宝精密加工、久正光电、都茂自行车和凯美科瑞亚等企业在进出口上都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为我市的外贸进出口额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10家外资企业增资8220万美元,华龙橡胶、三圆制桶实施上市股改,唐邦集团海外上市,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巨宝二期、天洋工程车、港峰高铁新材料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对我市利用外资结构的改善有着良好的作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更趋紧密。全市新签劳务合同额62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683万美元,;新派劳务435人,期末在外人数1275人。输出区域拓展到韩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阿曼、安哥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毛里求斯、沙特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业涉及建筑、电焊、缝纫、木工、食品、机械、后勤等十几个门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和旅游业 dedecms.com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2010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3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公里。全年实现公路客运量、公路货运量、水上货运量分别为2720万人和1421万吨、171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5.0%和8.6%、11.8%。对外交通更加便捷。104国道、122省道改造工程全面推进,340省道先导段、疏港公路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启动市客运枢纽工程建设,开通马群至句容城际快客。高标准建成沪宁城际高铁宝华山站,开工建设宁杭城际句容西站站房及配套工程。全面开展沿江城际(H3线)、南京地铁16号线东延(S6线)、沪宁二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研究对接工作,编制完成句容市综合交通规划、宁杭城际句容西站周边区域规划。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8350辆,比上年净增2783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3737辆,比上年净增2521辆,分别增长17.9%、22.5%。(不含本地车辆在句容以外领取牌照的车辆)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54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62亿元,增长 13.3%;电信业务总量3.93 亿元,增长26.0%。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3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电信业务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8.4%。年末拥有邮政局(所)28处;拥有本地电话用户18.33万户,住宅电话用户13.09万户。电信消费明显增加,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1.82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5.47万户,分别增长10.1%、28.2%。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旅游业特色彰显。荣膺“国际最佳休闲养生基地”称号,成功举办第十届茅山旅游文化节、第四届宝华山泡山节、首届句容葡萄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0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旅游业务总收入100.06亿元,增长244%。完成茅山50公里道路绿化、亮化工程,建成新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入口休闲广场及购物街,启动红庙楚王涧景区建设。年末星级饭店7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345间,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29个。 copyright dedecms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织梦好,好织梦
财政收入稳步回升。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8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8亿元,增长3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2.12亿元,增长26.59%。财政支出结构继续调整,社会保障和有关民生的财政转移支付明显增加。全年财政总支出34.24亿元,比上年增长29.53%,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6.55亿元,增长29.17%。其中教育事业支出5.15亿元,增长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4亿元,增长75.8%;农林水事务支出3.68亿元,增长7.7%。 本文来自织梦
金融市场高位稳健运行。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1.34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年初增加47.28亿元,增长27.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4.34亿元,比年初增加24.84亿元,增长2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5.11亿元,比年初增加34.3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幅首次列镇江辖市区第一。
保保险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实现保费收入6.53亿元,比上年增长30.9%。
copyright dedecms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年末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4万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0.67万人,分别增长3.5%、10.5%。科技创新产出大幅度提升,突破亿元大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3%,创成“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宁武新材料、纳赛诺科技两大产业园顺利推进,建华管桩华东总部、郭庄数字出版传媒产业园、智达电气、赛纳美克特种材料、同人LED蓝宝石衬底等项目相继落户,万城国际、可一文化、天工钛合金等项目开工建设。创新能力显着增强,新引进软件企业12家,2家企业通过“双软”认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1.42%。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5个,设立省级以上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企业技术中心4家。新增博士团队3个,9名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获得项目资助。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1220件,增长16.3%,获得专利授权914件,增长53.8%,其中发明专利171件,增长142.9%,成功晋级“省知识产权示范市”。 织梦好,好织梦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市学校总数51所,招生1.24万人,在校生5.11万人,毕业生1.5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10万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各级各类学校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创成“省级教育现代化先进市”,职教中心创成省四星级中等职校,崇明小学、崇明幼托中心投入使用,二中、实小平稳回归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实施到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年末拥有文化馆(站)11个,博物馆1个,电影院2个,图书馆1个,体育场馆41个,各种娱乐设施82个。广播覆盖率和电视覆盖率均达100%,新增数字电视用户2.5万户。顺利通过“省体育强市”验收,成功举办历史文化名城乒乓球赛、第二届“茅山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和市第七届运动会;“秦淮彩灯”代表大陆参加台湾春节灯会,神牛红木艺术品参展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杜盛钢、孙建云入选“中国好人榜”。市档案馆开工建设。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人武、双拥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新作用,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和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得到新发展,气象、防震、史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卫生事业统筹推进。年末拥有卫生机构183个,卫生人员2453人,医院床位数1192张。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组建市医疗集团,在镇江市率先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直接减轻群众负担3200万元。建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天王、下蜀卫生院扩建工程,基本完成白兔卫生院改扩建。创成省卫生应急示范市、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内容来自dedecms
城乡建设亮点纷呈。新改扩建高骊山路、文昌东路等10多条城市道路;实施四个城市出入口和东西大街、东门桥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原化肥厂、原商业局宿舍楼等片区改造,基本完成房家坝片区“四路三桥”建设。建成二水厂清水池扩容工程,宝华3万吨自来水增压站投入使用,铺设区域供水农村支管网600公里。拆除违法建设7万多平方米。城市建筑渣土运输得到有效整治。开通开发区025电话区号。世茂五星级酒店加快推进,碧桂园凤凰城大酒店开工建设,全市在建和建成10层以上高层建筑61幢,迤逦的江南古城日渐透现出现代气息。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宝华、天王、茅山风景区3个新市镇建设规划。“万顷良田”工程有序推进,开工建设黄梅新村、后白福源小区、下蜀长江花园、宝华花园等15个安置小区,安置房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启动临港220千伏变电所建设,新改建低压配电线路1305公里,建成电气化村16个。建成农村公路200公里,改造村道190公里、危桥13座,投放镇村公交车64辆,开通25条镇村公交线路,建成茅山、郭庄客运站,在全省率先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
环保工作取得新进展。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市省级评估,创成3个全国生态镇、5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关停转产化工企业7家,对41家污染企业实施专项治理,完成33家重点污染企业自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建成4个太湖河道水质自动检测站。铺设农村污水处理支管网80公里,完成农村改厕1.8万户,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94.9%。完成沪宁城际铁路绿化带、32个行政村村庄绿化,完成华阳四路绿化改造,建设肖杆河风光带,成片造林1.6万亩,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8.3平方米。实施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消除工程,整治复绿废弃宕口13个。万元GDP能耗下降4.4 %,化学需氧量削减915吨,跻身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行列。 dedecms.com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本文来自织梦
人口总量保持增长。年末常住人口61.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8万人;户籍总人口58.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3万人;人口出生率8.97‰,人口死亡率10.3‰,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1.33个千分点。 copyright dedecms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高。根据对城镇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10元,比上年增长10.6%;人均消费性支出13319元,增长5.2%,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44.2%。根据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9925元,比上年增长12.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936.01元,增长15.6%,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0.4%。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3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41.23平方米。
织梦好,好织梦
社保体系更趋完善。城镇养老、医疗、失业等各类保险参保率均达96%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上调至180元、参保率99.9%,城乡社保基本实现全覆盖。慈善普惠型救助功能逐步强化,发放重残人员生活救助费780万元,重点优抚对象、老复人员遗属生活补助214万元,60岁以上收入无保障老人定额补贴5735万元,城乡低保金1371万元,物价临时补贴213万元。“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70%。建成经济适用房500套、公共租赁房500套、廉租房24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9万元,市民住房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帮扶活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的农户1222户,人口2645人成功脱贫,全面完成“两消除”目标任务。
dedecms.com
创业型城市活力迸发。新批民营企业881家、个体工商户4112户,新增注册资本80.1亿元,均实现翻番,民营经济财税贡献率提高3.5个百分点。新建创业孵化基地6家,发放创业贷款832.5万元,实现创业500多人。以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32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登记被征地农民就业率达92.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1907元,比上年增长14.3%。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