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北京市通州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7-14 作者:派智库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北京新城区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一、综合经济
内容来自dedecms
经济实力:据统计,2005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12.1亿元,比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69.3亿元,比上年增长7.6%;第三产业实现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2005年,三次产业构成为8.5:48.5:43,与2000年相比,第二产业上升了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3.3个百分点。
dedecms.com
财政收支:2005年,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为1.5亿元、5.9亿元、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29.3%、22.5%。地方财政支出26.0亿元,增长25.1%;其中:基本建设支出2.7亿元,是上年的1.6倍。“十五”期间,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累计分别达到42.0亿元和92.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和22%。
投资:投资继续高位运行。2005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9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7.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5%。 内容来自dedecms
二、主要产业 dedecms.com
农业:我区坚持贯彻城乡统筹各项政策,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无公害蔬菜、林果花卉、养殖、优质籽种四大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农产品加工配送、民俗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取得长足发展,为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奠定了基础。
2005年,全区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种植业产值14.4亿元、林业产值0.7亿元、牧业产值14.1亿元、渔业产值2.2亿元。全年完成粮食总产量18.4万吨,比上年增长28.4%;蔬菜总产量73.5万吨,比上年下降16.3%;干鲜果产量5.9万吨,比上年增长3.2%;鲜蛋产量1.4万吨,比上年增长7.5%;牛奶产量5.7万吨,比上年增长5.7%。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我区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年内完成3万亩农业综合节水、4.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凤港河灌区改造、农田林网更新改造等工程,实施了农机进驻蔬菜保护地项目,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落实粮食直补政策,发放粮食直补资金2358万元。新增设施蔬菜1.2万亩,实施了1500亩果树高接换优工程,建成了京郊最大的观赏蕨类生产基地,完成了观赏鱼养殖中心、种羊繁育推广中心等五大种业基地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工业:2005年我区工业呈现出规模扩大、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对全区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做出突出贡献。200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9%,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工业现价产值首次突破300亿元,达到30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工业销售收入实现297.7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工业利润总额完成8.7亿元,比上年下降39.8%。
copyright dedecms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8家,完成现价产值228.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33.1亿元,利润总额6.9亿元,产值、收入、利润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75.8%、78.3%、79.3%,均达到75%以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吸引力明显增强,成为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累计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21家,其中亿元以上48家,到位资金93.8亿元。蒙牛乳业、摩比斯汽车零部件、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北京卷烟厂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通州。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汽车零部件、光机电一体化、都市型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dedecms.com
建筑业: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生产稳步增长。截至2005年末,全区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共198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71家,专业承包企业120家,劳务分包企业7家。2005年,全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3亿元,比上年增长9.1%,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8.2亿元,房屋建筑开复工面积734.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29万平方米。“十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7.3%。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施工企业技术装备实力逐步增强,机械化施工能力不断提高。2005年,全区建筑业企业拥有各类施工机械设备1.5万台,净值5.2亿元,总功率达24.6万千瓦。
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2005年,全区运输车辆14506辆,其中普通汽车11994辆,农用车2512辆。出租汽车公司11个,营运出租汽车2043辆,小公共汽车192辆。
dedecms.com
新型业务快速发展,邮电业平稳增长。2005年,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922万元,比上年增长7%。收寄函件、订销杂志、订销报纸等传统业务有所下降,全年收寄函件1174万件,比上年下降16.9%;订销杂志57.9万份,比上年下降3.5%;订销报纸1211万份,比上年下降9.3%。与此同时,特快专递、邮政储蓄等新业务发展迅速,全年出口特快专递23.3万件,比上年增长28.7%;进口特快专递29万件,比上年增长31.2%;邮政储蓄年末收储余额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内容来自dedecms
2005年,全区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年末电话用户到达33.2万户,比上年增长5.7%;宽带用户到达70420户,比上年增长59.8%。 本文来自织梦
批发零售业:2005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0.5亿元,比上年增长41.9%,为“十五”期间最高。在市场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吃、穿、用、烧四大类商品销售结构看,2005年吃、穿、用、烧类零售额分别完成26.8亿元、10.2
织梦好,好织梦
亿元、39.2亿元、4.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8.6%、9.3%、96.2%、-10.8%,分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3.3%、12.6%、48.7%、5.4%。与“九五”末期相比,吃类商品比重下降了16.1个百分点,穿类、用类、烧类商品分别上升了0.2个、13.3个和2.6个百分点。销售结构的改变反映出人们消费结构升级的变化,人们用于吃类的生活消费比重在不断下降,而用类消费结构逐步提升。 织梦好,好织梦
新型商业业态不断增加。家乐福、易初莲花、万客隆等知名连锁企业相继入住通州。2005年末,我区共有连锁门店总数81个,比上年增加15个;营业面积14.9万平方米,是上年的2.8倍;从业人员3209人,是上年的2.5倍,商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实现26.0亿元。 copyright dedecms
金融业:2005年,全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各项存款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2005年末,全区中资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4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2%,是2000年的2.6倍;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是2000年的2.2倍。
本文来自织梦
贷款总量稳步提高。2005年末,全区中资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织梦好,好织梦
房地产业:“十五”期间,我区房地产经济迅速发展。2005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3%,比2000年提高4个百分点。
内容来自dedecms
房地产开发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住宅建设取得快速发展。2005年,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7.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5.1%。房地产业完成住宅施工面积491.6万平方米,住宅销售面积228.2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8%、27.4%。
居民住房条件不断得到改善,2005年完成房屋施工面积64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5%;竣工面积29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3%;商品房销售面积23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5%。商品房销售额111.9亿元,比上年增长60.8%;其中住宅销售额105.7亿元,占商品房销售额的94.5%。在市场供销活跃的情况下,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7.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
旅游业: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全区接待旅游人数62.1万人,比上年下降6.5%;实现旅游收入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织梦好,好织梦
三、对外经济贸易
2005年,全区共新批三资企业81家,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外商独资企业55家,中外合资企业为25家,中外合作企业1家。投资总额合计2.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408万美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05年外贸发展态势良好。全区出口创汇企业共235家,比上年增长46%;进出口总额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出口创汇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0%。
四、环境保护和治理、绿化
内容来自dedecms
2005年,通州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年内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4.7亿元。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通州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5.0%。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2005年共完成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245天,占全年天数的67.1%,提前28天完成全年指标。全年清运垃圾31.2万吨、处理粪便4.1万吨,六环路以内垃圾密闭化管理率和城区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2005年新植成活树木3.5万株,新铺草坪225.7万平方米,城市绿化面积1346.8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到达34.9%。
本文来自织梦
五、社会事业 织梦好,好织梦
科学技术: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累计实施国家、市级火炬计划16项,星火计划52项,实施市、区两级科技计划项目106项,获得市、区科技成果117项。2005年共有民营科技企业10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2家,科技人员2705人,实现总收入28.8亿元。财政用于科学的支出1026万元,比上年增长76.9%,占财政总支出的4%。
教育: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召开了全区教育工作大会。积极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撤并了11所农村中小学,引进了史家小学、北京二中等优质教育资源。2005年末,全区共有小学107所,在校学生28694人;中学46所,在校学生40613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900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上线率达到80.4%,普通高中入学率达到50.2%。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支出达到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占财政支出的13.8%。
本文来自织梦
文化广播事业: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了宋庄文化艺术节、运河书画大赛等活动。完成了农村电影“2131”工程,新建基层文化设施54处。现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2.3万册。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8处。广播电视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送、发射的能力和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2005年底,有线电视长途光缆长度898.6公里,地下管道102.1公里,年末实有有线电视接收用户14.4万户,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达到100%。 copyright dedecms
卫生事业: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卫生事业。2005年底,全区共有卫生机构数158个,实有床位数2351张,卫生技术人员413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3.7张。2005年,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1.1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占财政支出的4.45%。
copyright dedecms
体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成功举办了通州区第二届全民运动会,竞技体育再上新台阶。2005年全区体育活动经费627万元。举办全区性各类竞赛14次,参加比赛人数14万人;参加市级各类竞赛获得奖牌70枚,其中金牌20枚。全区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达30万人。
六、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2005年,通州区年末总人口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万人,占总人口的57.1%,非农业人口27万人,占总人口的42.9%。全年新出生人口4098人,人口出生率为6.55‰,死亡人口4566人,人口死亡率为7.2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5‰。
织梦好,好织梦
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市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3.8元,比上年递增14.1%,“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6.9%。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逐步优化。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082.3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有较高增长,比2000年分别上升4.9个和4.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43.1%下降为2005年的36.1%,下降7个百分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5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661元,比上年增长8.0%,“十五”期间年均递增9.3%。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566元,比上年增长7.8%。农民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恩格尔系数为38.5%,比2000年下降2.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28.5平方米增加到37.7平方米,增加了9.2平方米。 dedecms.com
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开发社区就业岗位3.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12000人。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扩大。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