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天祝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8-26 作者:派智库 来源:天祝县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10年,是我县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们抢抓机遇、全力推进自治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两大战略”、“五大产业”的决策部署,积极抢抓国家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自治县喜迎六十华诞“三大机遇”,认真落实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发展“两大任务”,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攻坚克难,积极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维护藏区社会政治稳定、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经过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 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增速位列各县区第一。
初步核算, 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增幅比上年提高4.09个百分点,比全市同期增幅高0.9个百分点。分别比凉州区的13.4高1个百分点;比民勤的13高1.4个百分点;比古浪的12.5高1.9个百分点,增幅在全市各县区中位列第一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10.76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7.26亿元,增长15.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7.03:49.54:33.43,与上年的17.08:45.49:37.43的产业构成相比,一产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4.0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4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支出趋于合理。全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51亿元,比上年增长64%,增速比全市28.4%高35.6个百分点。全县一般预算收入为1.03亿元,增长64%,增速比全市的28.23%高35.77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结构继续调整,加大民生支出力度,2010年财政支出完成125818万元,增长36.88,其中住房保障支出3642万元,同比增长120.5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878万元,同比增长212.3%;农林水事务支出1.54亿元,同比增长74.29;环境保护支出2855万元,增长67.32;医疗卫生支出6670万元,同比增长70.96%。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农业
本文来自织梦
2010年,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始终把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增加农业投入力度,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农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增幅位列全市首位。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31.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8.6万亩、经济作物3.32万亩、其他作物9.18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42723.4吨,较上年增长31.13%。油籽总产量3267吨,下降5.85%。同时,畜牧业综合效益得到较大提升。大小畜存栏75.21万(头)只,增长7.15%;大小畜出栏31.72万(头)只,增长11.3%。生猪存栏4.68万头,增长4.23%;生猪出栏7.35万头,增长1.94%;肉类总产量达13459.34吨,增长4.14吨。
畜 产 品 产 量 | 计量单位 | 完成数量 | 增长 (±)% |
大小畜期末存栏 | 万头(只) | 75.21 | 7.15 |
#大畜 | 万头 | 11.46 | 6.51 |
小畜 | 万只 | 63.75 | 7.27 |
猪存栏 | 万头 | 4.68 | 4.23 |
大小畜期末出栏 | 万头(只) | 31.72 | 11.3 |
#大畜 | 万头 | 4.12 | -1.94 |
小畜 | 万只 | 27.6 | 13.58 |
猪出栏 | 万头 | 7.35 | 1.94 |
肉类总产量 | 吨 | 13459.34 | 4.14 |
2010年,完成人工造林10270亩,通道绿化
本文来自织梦
三、工业
2010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7.01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工业效益综合指数为155.9,同比提高0.77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5%,高于上年5.7个百分点;高于第三产业9.4个百分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也大幅提升了第二产业比重。其中工业比重为3.4%,比上年的25.14上升了8.26个百分点。表明依靠二产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基本形成,“工业强县”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2010年35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811万元,增长49.1%。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6465万元,增长43.9%;亏损企业14户,比上年增加了2户,亏损面为40%,亏损额为1893.6万元,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7401.4万元,增长51.44%。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5.13,增长0.77个百分点。构成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经济指标呈“三增四降”态势。即:总资产贡献率13.44%,增长0.86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9.22%,下降-147.2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4.5%,下降4.29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59次,加快0.25次;成本费用利润率9.20%,下降0.4%;全员劳动生产率90352元/人,增加109元/人;产品销售率92.44%,下降3.35个百分点。
2010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2.51亿元,增长9.26%;总收入11.64亿元,增长9.3%;实现利润1亿元,增长8.7%,税金0.31亿元,增长14.81%;实现增加值3.5亿元,增长9.38%。
copyright dedecms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17亿元,比上年增长43.44%。固定资产投资按构成分:建筑安装140907万元,设备工器具购置81734万元,其他费用59059万元;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114030万元,集体投资4248万元,私营投资23564万元,个体投资29270万元,其他110588万元;从投资产业看:第一产业19948万元,下降了33.08%;第二产业161766万元,增长240.57%;第三产业99986万元,下降16.04%;按隶属关系分:省属项目投资1.4亿元,下降-77%,地方项目完成投资93.74亿元,增长36.54%;按城乡投资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5600万元,增长38.5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6100万元,增长74.82%;从资金到位情况看:全县建设单位累计到位资金271263万元,占应到位资金的96.3%,增长49.56%。其中,自筹资金到位152285万元,增长93.2%,占资金总量的56.14%,自筹资金依然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国家预算内资金30831万元,占资金总量的11.37%,增长22.43%;国内贷款57873万元,占资金总量的21.33%,增长1.74%;其他资金30274万元,占资金总量的11.16%,增长73.17%。从项目进展情况看:2010年,全县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在建项目30个,完成投资168909万元,占投资总额的59.96%,增长1.78倍,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14个,完成投资12亿元,增长2.03倍,增幅较地方投资高109.26个百分点,占地方投资总量44.75%。从项目投资规模看:2010年,全县在建项目112个,在建项目投资规模为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倍,增速同比加快131.9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项目108个,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为46.36亿元,增长1.79倍,增速同比加快163.13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占施工项目投资规模的比重由上年的42.3%提高到48.4%,新开工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为5215万元/个,增长79.51%。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25.67亿元,比上年增长42.6%,占地方投资的比重为95.74%,对地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6%。
织梦好,好织梦
五、交通、邮电通信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10年实现增加值8525万元,比上年增长15.6%。
交通运输业完成公路客运量21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5976万人公里,货运量340万吨,货运周转量35200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发展良好。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收入6199万元,增长4.9%。
内容来自dedecms
全年共接待游客21万人(次),增长89.02%;旅游综合收入3700万元,增长33.24%。
本文来自织梦
六、 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市场销售平稳增长。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城镇零售额5.53亿元,增长17.48%;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87亿元,增长19.48%。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0.17亿元,增长39.98%;零售业零售额8.92亿元,增长16.64%,其中:限额以上0.07亿元,增长0.64%,限额以下及个体户8.85亿元,增长16.78%;餐饮业零售额2.3亿元,增长24.79%。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存贷款基本平稳。2010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8.36亿元,比上年增长28.3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99亿元,增长24.7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03亿元,增长41.59%。
保险事业发展良好,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县全年保险业务收入4955.78万元,增长103.97%。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2010年全县共编写、论证和上报各类科技项目1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1项,总投资3095万元。13项科技项目中,示范推广项目5项,试验研究项目4项,培训项目4项。2010年组织上报科技成果7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0年科技培训面达85%,良种覆盖率达98%,畜禽良种化程度达88.9%。全县现有科技人员4509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2.04%。其中已聘任的技术人员4353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96.5%;科技人员中高职275人,占已聘科技人员总数的6.3%;中职1683人,占已聘科技人员总数的38.9%;初职2395人,占已聘科技人员总数的55%。培养县级村科技助理员49名,农民技术员130名,乡土科技明白人2.6万多人。全年共培训农牧民7.5万人(次),培训科技骨干5000人(次),共建立科技示范村50个,科技示范户3000户。
dedecms.com
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2010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59所,幼儿园6所,教职员工3251人,在校学生29828人,其中:小学13739人,初中9759人,高中5407人,职中923人。
初级中等教育入学率99.06%,毕业率100%,巩固率99.22 %,小学毕业升初中率100.0%。
dedecms.com
初等教育入学率99.93%,巩固率100.0%,毕业率100.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9.53%。6周岁幼儿接受学前一年教育率94.32%。
2010年,我县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占地面积
九、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民族歌舞剧团各1个,业余表演队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9个(其中10个乡镇完成站所建设任务),体育馆1座,农家书屋140个,县级信息资源支中心1个。2010年全县共有乡镇文化站19个,广播站17个,放映单位10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1.5%;电视发射台及转播台2座,有线电视入户率3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8%。乡村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75个。
本文来自织梦
2010年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省级2所,市级4所,县级3所,市级业训点2所。2010年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5名,其中,国家级1名、一(省)级3人、二(市)级8人、三(县)级33人。全县体育人口约8.6万人,体育达标率97.6%。举办全县型赛事3次,参加运动员约1000余名。举办全县培训班2次,参加培训人员139人,其中,培广播操培训人员106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3人。2010年7月,我县6名押加运动员代表武威市参加了甘肃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取得了女子
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6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民族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藏医药开发研究所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乡镇卫生院19个,分院4个,村卫生室226个。现有财政供养卫生人员92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40人,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6人。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设病床680张,每千人拥有床位2.9张。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全县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5种1552例,报告发病率726.28/10万。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8种1304例,报告发病率610.22/10万。病毒性肝炎占首位,报告发病866例,报告发病率405.26/10万;其后依次为肺结核报告发病312例,报告发病率146.00/10万,死亡3例,死亡率1.40/10万;梅毒报告发病47例,报告发病率21.99/10万;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44例, 报告发病率为20.59/10万;淋病报告发病3例,报告发病率1.40/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248例,报告发病率116.05/10万。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copyright dedecms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2010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5元,比上年增加1574元,增长17.35%;农民人均纯收入2752元,比上年增加356.79元,增长14.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53.79%,比上年降低1.6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0.7%,降低0.04个百分点。
2010年单位从业人员10471人,单位在岗职工9856人,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9213人,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598人,其他在岗职工45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8155.4万元,增长27.55%;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7855.4万元,增长27.55%,全部职工月平均工资2241元,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355元。其中:国有单位月平均工资2414元,集体单位月平均工资1469元,其他单位月平均工资2037元。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8386人,其中:新增缴费人数5241人,占市下达任务800人的655.13%。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1465万元。为810名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1181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100%。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100%,其中纳入社区管理93%。全县176个建制村的470名村干部全部纳入村干部养老保险保障范围,收缴村干部养老保险费46.5万元。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9%;2010年,新纳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265人,年末新纳入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员8022人,20354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9.02%,参加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年末新纳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5523人。为340名失业人员发放贷款1623万元。劳动合同签订率为100%,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93%。2010年输转劳动力5.25万人,创劳务收入4.37亿元。
农村低保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截止12月底,全县参保人数已达到9.8万人,征收新农保保费1039万元,参保率达到93.98%,其中为符合条件的待遇享受人员 1.94万人发放7—12月基础养老金687万元,发放率10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21458人,其中:新增缴费人数8022人。征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2305万元,支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208万元,其中统筹基金834万元,个人帐户374万元。应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556人,已参保登记20354人,参保率99.02%,当年征收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295万元,支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359万元。在全县全面实行了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制度的基础上,2010年农村低保保障年标准提高到1096元,月人均补差71元。参加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员54600人,落实农村低保资金4639.3万元,全年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366.3万元,一次性价格补贴273万元。
2010年城市低保保障月标准提高到184元,月人均补差134元,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为8815人,比上年增加1005人,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902.3万元,增长22% 。
2010年救助城乡大病患者5286人,发放救助金660.75万元。
2010年全县有农村敬老院1所,收养人数306人,年集体供给资金48.96万元;五保户供养人数1480人,年集体供养资金236.8万元。城镇社区服务设施5个,城镇便民和利民服务网点5个,农村社会保障网络19个。五保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600元,落实资金 236.8万元。
十一、环境、自然灾害与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工作保持良好成绩。环境保护工作保持良好成绩。2010年安排污染治理项目6个,完成污染治理项目投资652.3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51.5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2.95万吨,比上年下降46.16%;二氧化硫排放量846.79吨,比上年增长14%;废气排放量482061万标立方米,增长1%,烟粉尘排放量937吨,增长7%。“三废”综合利用产值196万元。
2010年,我县境内自然灾害呈现出灾情频发、灾种增多、灾害加重、波及范围扩大等态势,19个乡镇不同程度遭受了低温冷冻、大风降温、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造成43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8496.05万元,其中:农林牧业20596.78万元。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1.44万亩,因灾死亡大小牲畜0.2176万头(只)。全年无森林火灾发生。截止年底,重灾人口达8.3万人,缺口粮860万公斤
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8人数,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7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死亡人数0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3起,造成8人死亡,受伤16人,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6.04人;煤矿死亡人数0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人;消防火灾事故1起,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全部经济损失41万元。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核算数,如有变动以《天祝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的生产总值及增加值均为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以人口普查公报数为准。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