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2007年成都市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8-31 作者:派智库 来源:成都市锦江区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区围绕“建设社会协调发展创新区、建设区域合作发展示范区、建设率先实现城市化引领区、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四区建设为目标,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抢抓机遇,扎实工作,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结构调整成效显现,统筹发展态势良好,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织梦好,好织梦
一、综合
全区经济总量不断加大。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9.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7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0.1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8.3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9.7%、13.4%和14.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3∶36.1∶63.6调整为0.2∶34.8∶65,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按常住人口计算,我区人均GDP达46434元,同比增长21.2 %。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6.0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50.8%。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的11.7%,较上年提高 0.7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民营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29.29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0.04亿元,同比下降27.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5.72亿元,同比增长26.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3.53亿元,同比增长19.6%。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41.8%,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dedecms.com
二、农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突破。2007年,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突出城乡统筹职能,创新土地管理制度,率先制订农用地承包经营权、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制度,建立了土地流转公开交易平台,全面完成“198”区域16968亩农用地从农户到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流转,启动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土地规模经营成效初步显现。在涉农街道全面实施撤村建居工作,改革农村基层组织体制。完成了三圣“拆院并院”,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完成8个新居工程和新型社区点位规划,开工建设5个,开工面积96万平方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了11个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剥离村委会经济管理职能,从体制与机制上解决新型集体经济持续发展问题,农村居民致富增收平台建设取得成效。传统农业向休闲旅游业转型,“三圣花乡”景区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年实现农业产值13355万元,实现增加值763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543元,比上年增长18.2%。全区无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生猪链球菌等疫病发生。
内容来自dedecms
三、服务业、商贸和招商引资
dedecms.com
服务业发展聚集新优势。立足锦江区情实际,顺应产业发展规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建设为主线,确立了“137”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和措施,大力实施“三个转型”,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新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全面展开青年路改造,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品牌推广战略,成功举办“2007中国(成都)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商贸业,顺利完成红旗连锁等一批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培育扶持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协助融资近2亿元。积极招大引强,306家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我区,其中有贝塔斯曼集团、英国恒安标准人寿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中环广场、香格里拉商务楼、时代广场等高档写字楼宇招商入驻率大幅提高,现代服务业聚集度进一步增强。引导西南泵阀、鑫泰新等7家生产型企业转型修建37万平方米总部楼宇,发展总部经济的承载能力得到增强。强化总部聚集,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和采购中心 50家,其中一汽(四川)专用汽车公司总部和中冶成工总部的总投资达10亿元。培育信息产业,启动了银海信息服务产业园建设。突出项目运营,万达广场、香格里拉大酒店、尚都服饰广场、伊势丹百货等重点项目成功开业,全年新增商业商务面积68万平方米以上,为现代服务业聚集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区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64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2.9个百分点,总量、增幅均位居五城区第一,比重占全市16.7%,占全市比重在五城区中最高。 本文来自织梦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工作目标,全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新办外商投资企业39家,引进市外资金85.63亿元;合同外资达到706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908万美元,出口创汇38550万美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发展。完成了红星路商业广场、红星路157号、染坊街和东大街1号、9号、10-3号等中央商务区内608亩商业商务以及金融地块的腾地工作。加快用地推出,红星路商业广场、攀成钢首批地块和东大街7号、8号等一大批商业地块成功上市拍卖。强化项目建设,群光大陆广场、仁恒广场、航天大厦等32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顺利推进。2007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多年较快增长特别是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仍保持了一定增长。全年全区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214.5亿元,同比增长17.4%。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92.3亿元,同比下降6.2%;技术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4.9亿元,同比增长0.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107.4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3.4 %,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0%。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2007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88.88亿元,同比增长13.8%。完成工业总产值113.88亿元,同比增长16.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5.01亿元,同比增长15.5%。
内容来自dedecms
五、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织梦好,好织梦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管理进入新阶段。完成红星路商业广场、染坊街拆迁和青年路商圈道路整治。对150条街道的井盖、沟盖板、彩砖进行了维护。完成古卧龙桥等15条道路4920米下水道疏掏。完成道路建设22000㎡、排水管2000m。拆除违法建设12.6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户外广告101块、1.42万平方米。完成三环路锦江段绿带生态整治、水井坊片区整治工作,修建24.66公里盲道,完成75条街道无障碍改造,辖区道路好路率达到89.5%以上,完成出入城通道和23条中小街道绿化加密。
内容来自dedecms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高质量实施小流域治污,对区域内7家排污工业企业实施了关停搬迁,其余10家全部实现了达标排放,对600余户散居农户实施了“生态治污”,对226户农家乐实施了污水并管,完成了东光小区45处和秀水河、红庙子、砖头堰等11处排水户的雨污分流工作,新建雨污水管3.5㏎,雨污分流总投资850万元。辖区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实现达标。全面启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创建工作,完成总量减排目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达84.6%,区域空气质量优良率及综合污染控制指数居全市中心城区第一名。全面关闭区内定点屠宰场。
六、教育、科学技术
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我区中小学校累计41所,其中:小学28所、中学13所。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小学生26662人,毕业升学率 100 %;中学生在校26261人,初中升学率100%,高中毕业率99.98 %。中小学专任教师达3258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449人,中学专任教师1809人。积极开展教育惠民行动,共投入资金23325万元对学校进行建设和新增设施设备。全年共减免持锦江区农业户口9152名学生的“杂费、课本费、信息技术费”267.29万元,免除1956名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困难家庭学生及132名残儿童一费制和综合服务费103.45万元,资助1027名高中学生78.31万元。全年新增登记持义务教育证明的农民子女入学工子女2165人,在读农民工子女共计5884人。
本文来自织梦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积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设立了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组织申报市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5项,获得项目资金支持383万元。申请各类专利847件,比上年增加311件。完成3所知识产权示范学校、3个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在区工业总部基地设立知识产权保护站。 dedecms.com
七、卫生、文化、体育 织梦好,好织梦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9个,其中医院46个;拥有床位3079张。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273人,其中执业医师1806人,注册护士1470人。积极开展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全区餐饮业772户量化实施管理率100%,评级率100%。对全区100所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和从业人员进行了卫生知识培训,培训率100%,健康体检合格率100%,学生餐具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96%。对低保人群、残疾人、六至一级革命残疾军人等实施了“六免、八减、三优惠、一方便”的医疗优惠服务,全年共减免医疗费用7759.79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居民实施了“三免四减”惠民措施,共提供惠民服务23.25万人次,惠民金额108.7万元。继续加大农村改水工作力度,据初步统计,全区农村饮用水达到51881人,占农村人口的95.75%,农村卫生厕所达到12628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 dedecms.com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2007年围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文化品牌、突出文化亮点,组织开展了“春熙放歌”等广场文化活动,创造并打响了“春熙放歌”、“锦江之夜”广场文化活动品牌。承担了“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锦江区分会场活动”,组织锦江龙舞队参加开幕式的巡游演出,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文化遗产日奖”。“糖画”、“水井坊酒酿制技艺”申遗成功,被编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开辟了少儿绿色网上空间,扶持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红砂村、水井坊社区两个示范性文化活动室,面积均达300平米,藏书达2000册。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1.92万册。为10个街道办事处下辖的32个社区建立了退休人员图书室,并采购了近30万元图书。 织梦好,好织梦
体育事业全面推进。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契机,大力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先后成功举办了锦.金龙舟联谊赛、 “心向奥运 飞向北京”锦江.金堂信鸽竞翔联谊赛启动仪式、成都市全民健身日活动暨锦江区全民健身周活动、第四届社区“邻居节”邻里健身比赛、2007年贺龙杯中国业余篮球公开赛成都市锦江赛区比赛。同时以金港赛道为依托,积极开展各类赛车运动,组织举办了首届成都国际赛车文化节体育比赛系列活动,承办了2007年禧玛诺全国车迷节成都站比赛, 2007年AGF亚洲方程式国际公开赛第二站、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第四站、第五站。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组织了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阵地,开展多种课外业余训练和体育竞赛活动。完成了5个“1+2”农民健身工程(1个篮球场和2个乒乓球台)的安装;修建了5条全民健身路径。
八、人口、社会保障、和谐稳定
200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6.87万人。总人口39.73万人(户籍人口)。2007年全区共出生2963人,死亡2527人。人口出生率5.96‰,人口自然增长率-0.37‰。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为116693人,较上年末增加2416人;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为31074元,较上年增长了16.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43元,增长18.2%,比上年净增1315元。对口扶贫人均增收443.06元。全区城镇化率达100%。2007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08元,同比增长15.3%,人均每月收入绝对值达 1192元,同比平均每月增加158元。
内容来自dedecms
就业和再就业状况明显改善。积极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完善城乡一体化的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776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9132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引导性培训1219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85.06%,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下,全区继续保持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督促1759户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2805户单位完善了社会保险手续。城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率达93%,农民工合同签订率达91%。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49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0.148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647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6万人;建筑行业农民工综合保险新增1.3876万人,新征地农转非参保率达100%。发放社会化退休人员养老金11916.64万元,社会发放率100%。全区已参保农民人数达13854人,参保率达84.72%。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37136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 copyright dedecms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加强。在继续巩固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础上,积极推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政策上实现了城乡医疗保障的全覆盖,进一步健全城乡社会救助机制,完成了信息化社会救助平台建设,全区困难群众救助率达100%。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员4650户,8828人,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1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245元,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457.11万元。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信息化服务网络,所有救助项目可实行网上申报。投入资金65万元为全区特困老人提供公益性居家养老服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认真开展“创全市最安全城区、创人民最满意公安工作”的双创工作,全区刑事案件发案总数连续六年呈下降趋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平安县(市)区称号。防邪工作保持了“三零”局面。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