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浦江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9-22 作者:派智库 来源:浦江县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巩固我县经济回升势头,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夯实基础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迎难而进,务实创新,扎实工作,在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下,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copyright dedecms
一、综 合 内容来自dedecms
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3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29亿元、80.64亿元和42.76亿元,分别增长5.3%、12.9%和13.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6:61.7:32.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33505元(折美元4949美元)。全年财政总收入15.7亿元,增长19.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0亿元,增长24.9%。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29亿元,同比增长5.3%。农作物播种面积23452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3842公顷,总产量7.6万吨;油料播种面积为2891公顷,产量4065吨;蔬菜播种面积3751公顷,产量8.0万吨;果用瓜种植面积873公顷,产量1.6万吨(附表1)。首次被列为省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部级示范县。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7家,其中县级16家,市级20家,省级1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 copyright dedecms
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全年完成村庄整治45个村,创建市级村庄整治示范村6个;农房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完成农房改造4216户;甘泉工程顺利推进,全年共完成7.8公里甘泉水厂主管道建设和41个村的甘泉工程项目,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3.05万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实施176.1公里,安装钢质护栏57.75公里。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三、工业和建筑业 dedecms.com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6.6%。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累计达到540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59.9亿元,增长15.3%;实现销售产值252.7亿元,增长16.0%;实现利润总额15.6亿元,增长28.3%。列入全省考核的十一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评价综合得分217.8分,比上年高18.2分。
内容来自dedecms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县25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9亿元,实现营业利润1.3亿元。建筑施工面积420.9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295.7万平方米。 织梦好,好织梦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4亿元,增长13.7%。限额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限额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0.5亿元,增长270.8%;第二产业26.7亿元,增长10.8%,其中工业投资26.7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17.3亿元,增长19.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4亿元,增长2.7%。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重点工程建设有序进行。全县启动实施6大领域20大项42小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列入省市重点项目8个。侯中公路、职技校迁建二期工程、金坑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七树岭水厂、郑家坞水厂第二水源工程、江南第一家古镇保护与开发工程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和顺利推进;220千伏朱云变主体工程、第二垃圾填埋场等部分工程因气候条件不佳和政策处理难等因素导致未能完成年度计划。 织梦好,好织梦
五、国内外贸易
内容来自dedecms
国内贸易快速发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2亿元,增长18.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6.9亿元,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3亿元,增长17.1%。城乡消费市场同步增长,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15.3亿元,增长17.5%。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对外贸易快速回升。全县实现外贸出口交货值突破1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外贸出口交货值83.8亿元。实现外贸自营出口7.2亿美元。 dedecms.com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本文来自织梦
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0亿元,增长24.9%;地方财政支出10.1亿元,增长10.1%。
copyright dedecms
金融业稳步发展。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7.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9.8亿元,增长24.3%。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63.8亿元,增长24.9%。 copyright dedecms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各类保费收入4.4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7亿元;全年赔付款支出1.1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0.8亿元,人身险赔付支出0.3亿元。 dedecms.com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copyright dedecms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公路运输货运量474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22513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1695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21516万人公里。 本文来自织梦
邮电业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4.4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收入4.0亿元。年末全县拥有本地固定电话用户数13.7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51.26万户,按户籍人口计算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131部,宽带上网用户59155户,比上年末增长31.8%。 内容来自dedecms
旅游业较快发展。稳步推进仙华温泉国际度假村、江南第一家、白石湾景区二期等项目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投入运营,积极举办樱桃节、葡萄节、水果采摘节等旅游特色活动,进一步开拓了旅游市场。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2.7万人次,实现旅游产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和23.9%。
内容来自dedecms
八、教育、科学技术和环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教育得到优先发展。教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了县职技校迁建二期工程;浦江四中新建、新华幼儿园新建、东苑小学新建、县体育中心新建等工程的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考全县重点上线人数达458人,比去年增加了124人,增长率为37.1%;深入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杭坪中小(剪纸)荣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浙江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浦阳一小(乒乓球)、浦阳三小(足球)被评为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浦阳四小(武术)、郑宅中小(足球)被评为金华市体育特色学校。年末全县各类各级学校(不含成人教育和学前教育)67所,专任教师3312人;年末在校学生6.1万人,其中普通高中6所,在校学生8185人;职业高中2所,在校学生6139人;初中20所,在校学生13118人;小学39所,在校学生33666人。 本文来自织梦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面对金融危机后续影响,继续加大对企业帮扶解困力度,修订完善了浦江县工业科技发展扶持政策,继续实施名牌培育和品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组建省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6家;培育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
生态环保扎实推进。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完成了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开展水晶产业提升治理和废塑加工业整治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推进第二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建设、外贸猪场迁建工程。开展“森林浦江”建设,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建设。
本文来自织梦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dedecms.com
文化事业继续繁荣。仙华文景工程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上山遗址总体保护规划》通过国家级论证。对我县30余处县级以上文保单位及部分文保点进行了全面检查和修缮。成功举办第六届“浦江·中国书画节”,积极开展第六届中国书画节民间艺术表演、第四届农民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上山遗址、江南第一家成功入选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体育工作扎实开展。全面开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工作,在接受市级检查验收中,所抽查的学校得到验收组的好评。在浙江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中,我县运动员取得金牌5.5枚、银牌5枚、铜牌10枚,金牌总数列全市各县(市、区)第一,奖牌总数和总分均列全市第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入实施,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进,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防控扎实有效;扎实做好参保农民健康体检,全县第三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共完成13.7万人次,累计体检率达45%。计生工作扎实推进,全县计生率达90.48%。 copyright dedecms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户籍人口)39.07万人,其中男性20.35万人,女性18.72人。非农业人口7.2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49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24‰。
本文来自织梦
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2992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8978元,比上年增长8.3%。 copyright dedecms
年末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4.6%(附表2),其中食品类上涨12.8%,居住类上涨8.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3.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7%。 内容来自dedecms
社会保障不断健全。完善就业保障,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全县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300个,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新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5554人、医疗保险4689人、失业保险648人、女工生育险4486人、工伤保险5350人。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