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洪泽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9-27 作者:派智库 来源:洪泽县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苦干三年,洪泽崛起”的起步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凝心聚力抓项目,创先争优保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地区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民生不断得到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5.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6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6.08亿元,增长17.8%,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37.88亿元,增长20.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0.46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7.7∶43.8∶38.5。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2.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0730人,其中在岗职工29788人。全县私营个体从业人员73242人,其中农村私营个体从业人员26201;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47041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92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
注:增加值为现行价格、增幅为可比价。
图1 “十一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dedecms.com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大。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6.2%。分项目看,食品价格上涨8.2%;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1%;衣着类上涨4.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4.1%;交通和通讯下降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7.9%;居住类上涨9.0%。
图2 “十一五”时期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完成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农业16.56亿元,增长16.1%;林业1.98亿元,增长5.9%;牧业10.29亿元,增长6.2%;渔业7.38亿元,增长9.8%。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继续保持增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5.94万亩,比上年增长1.7%,总产量41.09万吨,增长2.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为40.68万亩,总产量为16.21万吨;水稻种植面积为43.64万亩,总产量为24.41万吨。油料种植面积为1.65万亩,下降17.5%,总产量为0.29万吨,下降17.1%。
dedecms.com
林牧渔业发展稳定。全年造林面积7546亩,植树120万株。全县生猪饲养量26.48万头,增长2.2%,家禽饲养量818万只,增长2%。全年水产品产量5.64万吨,比上年下降0.4%。
图3 “十一五”时期粮食总产量
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一是民生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坚持“防洪保安为主、洪涝旱渍兼治”的治水方针,重点实施了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中央小型农田水利专项等六大民生工程,总投资突破1亿元。二是水利重点工程有序开展。2010年全县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7200多万元,主要实施了砚台船闸拆建及下游航道拓宽整治、白马湖宝应湖洼地治理、草泽河疏浚三大重点工程。砚台船闸已建成通航,千吨级船舶可直达开发区企业自有码头,为洪泽创优发展环境、推进平台招商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水利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草泽河疏浚工程是列入国家中小河流治理的省内重点工程之一,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治理。另外共投资700万元,疏浚了县城区九条主要骨干河道,完成了县城东区部分水系调整工程,新建了县城区3座排涝泵站,实施盐化工排水系统工程。这些工程的建成,适应了洪泽县城区经济发展对水利建设的需求,提高了县城区水系的引排能力。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稳定。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6万千瓦,增长3.6%。
dedecms.com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29.43亿元,增长54.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元明粉177.51万吨,比上年增长2.4%;气缸套347万只,增长9.8%;水泥75.58万吨,增长4.9%;浓硝酸20.15万吨,增长67.1%;合成氨10.95万吨,增长10.4%,铜加工材6.58万吨,下降11%,电子测量仪器0.32万台,下降8.4%。全年用电量13.58亿千瓦时,增长22.2%,其中工业用电量11.61亿千瓦时,增长22.3%。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7.68亿元,比上年增长55.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4.96亿元,比上年增长70.8%。
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规模以上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36亿元,比上年增长55.1%,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53.8%。规模以上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利税14.38亿元,增长92.5%,占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的比重为58.3%。
dedecms.com
建筑业平稳增长。全年完成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30.28亿元,比上年增长5.5%。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7.8万平方米,下降14.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27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城镇投资(不含房地产)完成43.77亿元,增长21.8%,农村投资完成10.29亿元,增长28.1%,房地产投资15.21亿元,增长21.7%。
房地产业开发增速趋缓。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30.32万平方米,增长12.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3.81万平方米,下降3.7%;商品房销售额10.06亿元,增长50.1%,其中住宅销售额6.78亿元,增长18.7%。 图4 “十一五”时期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与增长速度 五、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313.35万人,增长9.2%,公路货运量148.28万吨,增长9.8%。水上客运量4.95万人,增长15.1%,水上货运量312.6万吨,增长8.9%。港口货物吞吐量35万吨。年末拥有等级公路1007公里,其中高速公里34公里,一级公里37公里。 dedecms.com
邮政电信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0.19亿元,增长18.8%,电信业务收入1.58亿元,增长20.6%。公用通信能力提高,邮政新型业务继续发展。年末固定电话(包括小灵通)用户数达到7.33万户,减少1.0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3.59万户,增加0.07万户。住宅电话5.53万户,减少0.0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2.37万户,新增6.91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3.2万户,增加0.77万户。
旅游业稳定发展。全年国内旅游人数95万人次,增长17.3%。国内旅游总收入8.8亿元,增长25.7%。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3亿元,增长15.6%。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9.16亿元,增长15.4%,农村实现零售额11.14亿元,增长16%。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5.51亿元,增长14.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79亿元,增长26.8%。分规模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75亿元,增长11.5,限额以下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7.55亿元,增长15.9%。 图5 “十一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长速度 七、开放型经济 本文来自织梦
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全年新签外资项目18个,同比增加4个;协议注册外资11214万美元,增长44.9%;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0004万美元,增长39.5%。全年进出口总额10422万美元,增长138%。其中出口总额9495万美元,增长197.4%。完成外经营业额1388万美元,增长4.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含土地出让金收入)23.25亿元,比上年增长58%。中央财政收入5.67亿元,增长29.7%。地方财政收入17.58亿元,增长69.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66亿元,增长41.8%。其中增值税1.38亿元,增长14%;营业税2.34亿元,增长15.3%。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25.18亿元,比上年增长64.7%。一般预算支出18.29亿元,增长50.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亿元,增长20.8%;教育支出为1.93亿元,增长10.3%;科技支出0.4亿元,增长42.9%;医疗卫生支出1.09亿元,增长84.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4亿元,增长69.8%。 图6 “十一五”时期财政总收入与增长速度 本文来自织梦
金融市场高位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2.42亿元,比年初增加12.83亿元,增长21.5%。贷款余额56.52亿元,比年初增加11.45亿元,增长25.4%。存款中,企业存款余额10.69亿元,比年初减少0.46亿元,下降4.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16亿元,比年初增加4.02亿元,增长12.1%。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35.72亿元,比年初增加8.27亿元,增长30.1%;中长期贷款18.29亿元,比年初增加3.13亿元,增长20.6%。
保险事业发展平稳。全年保费收入10957万元,增长9.4%,其中财产险2033万元,增长18.1%;人寿险8924万元,增长7.6%。赔付总额5582万元,增长2.7%,其中财产险1049万元,下降27.6%,人寿险4533万元,增长13.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成效显著。全年申请专利849件,其中发明专利123件。授权专利96件,其中发明10件。全年组织申报并获批准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8项,其中国家级19项,省级16项,市级3项,向上争取无偿科技项目经费1153万元。在县区一级建成全市首个省级软件园,成功举办了中国安芯物联网应用高峰论坛,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和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软件企业专家学者来洪研讨交流,进一步提高了洪泽发展物联网新兴产业的关注度。
内容来自dedecms
科普宣传工作成绩显著。组织开展了科技活动周暨科普宣传周、科普宣传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2010年顺利通过省政府督查组检查验收。经中国科协批准,洪泽县被列入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县份。
科技队伍不断加强。全县年末公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4509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3239人。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办学条件稳步改善。在做优农村教育“两项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校安工程建设目标,开工新建了老子山、三河、东双沟等3所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及岔河镇中心小学综合楼。县第二中学正在抓紧实施校园改造计划。扩建了高涧中学。新建东区小学进入设计招标阶段。洪泽中学迁建进入规划阶段。高中教育实现跨越。2010年高考本科达线775人,完成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高中教育“三年跨越”目标。初中布局调整稳步推进。2010年,全县撤并西顺河九年制学校(初中部)、蒋坝九年制学校(初中部)、仁和中学、万集中学、三河中学、东双沟中学等6所初中至县城,学生原则上到高涧中学就读,推进了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2010年末,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在校生40898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6745人,比上年增加96人;职业高中(含技校)在校生5218人,比上年增加311人;初中在校生10116人,比上年减少1025人;小学在校生18766人,比上年减少426人。
dedecms.com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为服务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年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组织了“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洪泽湖原生态大型民俗文化表演”活动,洪泽县少儿十佳歌手大赛,洪泽县少儿书画比赛活动,开展了“2010迎世博洪泽湖原生态文化展示周”活动,承办了全市首届农民歌手大赛。开展“三送”工程,全年送戏下乡48场;送电影下乡1128场;送图书下乡14930册。全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洪泽湖大堤作为京杭大运河的枢纽工程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河闸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2010年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8000余户。新架设光缆150公里,架设电缆300公里,铺设地下管道15公里,及时完成了城区99幢安置房3000余户有线电视网的建设。有线电视新增转播中央十二套和天津卫视节目。截止2010年底,全县共有有线电视用户5.98万户,共转播44套电视节目、1套调频广播节目和1套远程教育节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卫生事业统筹发展。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含卫生室)13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63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629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96人,其中执业医师361人,执业助理医师64人,注册护士35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8人,妇幼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50人。乡镇卫生院12个,床位224张,卫生技术人员310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开展了全民健身日活动,举办了元旦万人长跑等多项活动。开展了县级优秀晨(晚)练点的评比活动,开展晨(晚)练点优秀健身项目展示活动,有3个晨(晚)练点被省体育局评选为优秀群众健身活动站(点)。全年向省、市体校分别输送1名和13名运动员。
成功举办了’2010中华水典暨中国洪泽湖国际大闸蟹节。主要项目有中国渔民水上运动会“洪泽湖大闸蟹杯”全国龙舟赛、洪泽湖古堰全国自行车赛、“洪泽湖大闸蟹杯”全国掼蛋大赛、《中国蟹都•蟹香天下--电影爱洪泽》大型广场文艺晚会等。 dedecms.com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2010年空气质量状况优、良的天数为331天,占全年365天的90.7%,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噪声达标率为100%,COD和SO2分别削减811吨和700吨。建成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并正常运行,建成尾水生态廊道,全县工业、生活尾水改道排入入海水道;开展白马湖备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建设白马湖、洪泽湖水质自动监测站。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年审批建设项目240个,无一起违规审批。完成天楹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日处理能力达4万吨,银珠集团建成综合污水处理厂,西顺河元明粉企业管道实现阳光化,水质自动监测站和大气自动监测站正常运行,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基本实现接管,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一级B标准,浔河和白马湖水质大幅度提升。高良涧镇建成了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东双沟镇沿河村建成了省级生态村。创建了共和、黄集两个市级优美乡镇,创建了施汤村等37个市级生态村。全县设立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万公顷。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11.33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量2350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91.1亿标米,工业烟尘排放量1141.8吨。 copyright dedecms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34人,与上年持平。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2人,下降15.8%。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38.08万人,比上年减少0.79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1.16‰,比上年增加2.45个千分点;死亡率7.78‰,比上年降低0.7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38‰。
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990元,增长1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64元,增长14.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191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食品支出4305元,增长16.1%。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943元,比上年增长14.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81元,增长24.1%,其中食品支出2028元,增长19.6%。
图7 “十一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增长速度 dedecms.com
图8 “十一五”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增长速度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县城镇参加失业保险职工3.78万人,城镇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4.68万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4.22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7.52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05万人,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0.22万人。
注: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