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昌吉州呼图壁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12-02 作者:派智库 来源:昌吉州呼图壁县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6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呼图壁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发展主题和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为目标,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薄弱环节,积极响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排除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努力克服各种自然灾害,促进了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内容来自dedecms
一、综合 织梦好,好织梦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产业结构呈现三次产业合理协调发展格局。全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45亿元,增长11.1%;第二产业增加值10.81亿元,增长24.1%,其中工业增加值6.39亿元,增长31.5%,建筑业增加值4.42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9.27亿元,增长14.2%。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6.5%、28.8%和24.7%,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了2.3百分点,全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步伐明显加快,二、三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县属生产总值26.7亿元,增长16.2%,对地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4.5%,拉动11.4个百分点;兵团生产总值9.84亿元,增长13.1%,对地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9%,拉动3.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较快增加。2006年,为全面完成全年财政收入,财税部门坚持竭尽全力,应收尽收,使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7632万元,比上年增长19.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09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75%,增长16.42%。全年财政支出25260万元,同比增加6785万元,增长33.73%。 内容来自dedecms
劳动就业稳步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进一步加大。年末全部从业人员达6.38万人,其中女性2.9万人,分别比年初增加0.02万人和0.01万人。在全部从业人员中单位从业人员(不含私营、个体和乡镇企业)11182人,比年初减少706人,下降0.59%。其中企业单位5924人,比年初减少687人,下降10.4%,事业单位3675人,减少41人,下降1.1%,机关单位1583人,增加22人,增长1.4%。全年通过各种途径使2383名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其中900名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登记失业人数688人,登记失业率3.4%。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累计达6840人次,比上年增加1326人次。
织梦好,好织梦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未根本改善,二、三产业比重仍需提高;种植业比较单一;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不够稳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有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二、农林牧渔业 dedecms.com
第一产业在结构调整中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呈现多元化发展。农牧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年完成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1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农业产值8.83亿元,增长6.5%,林业产值0.15亿元,下降33.5%,畜牧业产值8.44亿元,增长16.3%,渔业产值0.18亿元,增长5.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5亿元,增长11.3%。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增加值10.62亿元,同比增长11.3%。 dedecms.com
种植订单面积逐步扩大。围绕龙头企业,狠抓订单,积极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联系订单,扩大农产品合同销售。共签订农作物种植合同面积达56.67万亩,占总播面积的85.3%,其中棉花、小麦、玉米、甜菜、烟草、制酱番茄、青贮玉米等大宗农作物均实现订单种植。 本文来自织梦
种植业中农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继续朝着稳粮增效的方向发展。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66.44万亩,受套、复播面积减少因素的影响,比上年减少0.15万亩。呈现粮食、烟叶、薯类、蔬菜、苜蓿、其它饲料种植面积减少,棉花、油料、制酱番茄、瓜类等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幅度增加的态势。受玉米和水稻播种面积减少因素的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7292吨,比上年减产1205吨,下降1.8%,其中小麦产量41085吨,增长13.7%,玉米产量24407吨,下降19.9%;棉花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42566吨,比上年增长8.1%,油料产量1889吨,增长36.1%,甜菜产量71241吨,于去年基本持平,西甜瓜产量40504吨,增长27.4%,水果产量5405吨,增长11%,蔬菜产量156174吨,下降5.9%,其中制酱番茄133372吨,增长20.9%。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林业生产继续坚持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路子,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的成果。全年完成合格造林面积1.52万亩,其中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三北”防护、道路、工业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完成面积1.11万亩,经济林完成面积0.42万亩。完成义务植树和四旁植树7万株。年末封沙育林面积达152.7万亩,其中2006年被封育1.2万亩。年末实有育苗面积达8005亩,其中新育900亩;当年苗木产量达4000万株。
织梦好,好织梦
牧业生产快速发展。2006年,畜牧业生产受牲畜及畜产品价格下跌、奶制品市场疲软等因素的影响,呈现牲畜出栏、奶产量等主要指标的迅猛增长形势开始回落,形成较快稳步发展态势。牲畜与畜产品价格有所提高,但价格全面下跌状况还没有根本性的好转。各类牲畜饲养量仍保持快速、稳步增长势头。牲畜期末存栏头数达55.3万头(只),比去年同期下降7.6%,期内出栏头数62.32万头(只),增长15.2%,家禽出栏327.55万只,增长4%。奶牛养殖业稳步发展,奶类产量达120008吨,增长3.5%。大力发展牛、猪、羊育肥及家禽饲养业,肉产量逐年快速增长,全县肉产量达30556吨,增长18.4%;禽蛋产量1067吨,增长38%,毛产量1357吨,增长10.8%。 织梦好,好织梦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渔业产量有所上升,全年水产品产量达2620吨,比上年增长6.9%。
乡镇企业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完成总产值22.59亿元,增长23.7%,实现增加值5.11亿元,增长20%,上缴税金9005万元,增长17.2%,实现利润9793万元,增长24.6%。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23.85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3.2%,其中耕作机械19.89万千瓦小时、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56万千瓦小时,分别比上年增长3.3%和10.8%;大中型拖拉机1963台、小型拖拉机9707台,分别比上年增加163台和376台。年末耕地总资源76.39万亩,比年初增加5.32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达70.26万亩,占耕地总资源的92%,比上年增加4.63万亩。 内容来自dedecms
三、工业和建筑业
织梦好,好织梦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以来,我县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整合力度,全方位扶持企业的培育与发展,使工业生产呈现出良好的运行势头。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为18.6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89亿元,比上年增长33.6%。总量、增速创历史新高。
规模以下小型工业成为我县2006年工业生产增长的支柱力量之一。完成工业总产值5.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4亿元。这主要靠新开工企业拉动,其中振田针织等10家新开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4亿元,占到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的24.5%。 dedecms.com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进一步加快发展,主要能源、原材料等产品产量的较快增长形势开始回落。食用植物油、乳制品、番茄酱罐头等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5.3%、24.4%、162.4%。重工业中,煤炭、塑料薄膜、人造板、饲料加工机械等产量增幅较大,其余重工业产品呈下降趋势。 copyright dedecms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885万元,比上年增长287.6%,实现利税7550万元,增长69.1%,亏损企业亏损额2167万元,下降13.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2.2%,比上年提高23.5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总资产贡献率提高1.9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提高2.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加快0.02次;增加值率提高1.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4.8个百分点。
企业“两项”资金占用比上年大幅增加,导致企业流动资金更加紧张。年末,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和产成品资金达2.53亿元,比上增加0.83亿元,增长48.7%,其中产成品1.14亿元,增长89.3%,应收账款净额1.39亿元,增长26.5%。
建筑企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县建筑业资质等级3级及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2个,签订合同5503万元。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247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竣工产值5546万元,增长39.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0.4%;竣工房屋面积7.24万平方米,增长17.9%;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4万元,增长13.9倍。 织梦好,好织梦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面增长。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基数较高水平的基础上,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copyright dedecms
由于加大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城镇以上投资增长迅猛。完成5.72亿元,比上年增长83.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农村投资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下降趋势。分别完成4.34亿元和0.63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1.7%和24.5%。
工业和第三产业投资总量增加,增速加快,成为2006年投资一大亮点。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亿元,总量比上年减少0.44亿元,下降28.6%;第二产业中工业完成投资4.75亿元,总量比上年增加1.3亿元,增长37.7%,其中煤炭行业完成投资1.75亿元,增长148%,制造业完成投资2.69亿元,比上年基本持平,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0.31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84亿元,增长23.9%,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的投资总量继续大幅度增加。 本文来自织梦
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趋势良好。全年房屋竣工面积为3.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达7.2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36万平方米,增长48.7%。
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道路建设力度继续加大,交通运输业保持稳步增长。先后完成呼石公路一、二合同段49.4公里建设、一般农村公路铺油51.7公里和铺砂公路44.5公里建设以及呼泉路、东风路西段改建工程建设。完成了68.9公里的村通油路测量设计立项报批工作。另外加强公路养护,对6条县道98.9公里路进行养护。据初步统计,2006年年末,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含摩托车、挂车)已达28497辆,比年初增加1252辆,其中载客汽车1334辆、载货汽车1560辆,分别比年初增加61辆和40辆,各种拖拉机11670台,增加539台。为今后公路运输和工农业生产增加了后劲。
内容来自dedecms
邮电通讯稳步增长。2006年,邮政、电信、移动、联通等公司,经过纷纷采取灵活多样的促销方式,促进邮电业务以及受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加、节假日消费拉动的影响,邮电业务和电话用户数继续增加。实现邮电业务收入(不含铁通、网通,下同)7333万元,比上年增长6.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达5.75万户,其中农村用户2.97万户,分别比年初增加2242户和842户,固定电话普及率每百人27.4部,比年初增加1部。互联网拨号上网户4191户,增加791户;移动电话用户达5.9万户。
dedecms.com
六、国内贸易 dedecms.com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零售市场大幅升温。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
copyright dedecms
城镇市场规模继续扩张,农村购买力转移使市场重心进一步向城市倾斜。城镇市场共实现零售额5.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47亿元,增长10.7%,比城镇市场增幅低8.1个百分点。
住宿和餐饮业增势强劲,比重上升。住宿餐饮业受节假日消费、旅游旺季和地方名吃竟赛活动的刺激下,节假日、旅游消费效应明显,住宿和餐饮市场旺势不减,实现零售额1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增幅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11.3。 本文来自织梦
个体私营经济地位凸显。在各种优惠政策措施和市场吸引力的强有力的继续推动下,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现出较强的市场渗透力和扩张力。全县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贸易、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71亿元,增长20.8%。
七、对外经济、旅游业
本文来自织梦
随着我县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政策的实施,招商引资再现佳绩,有力推动我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据初步确定,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66个,引进资金到位额达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内容来自dedecms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成长,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旅游人员明显增加。全年共接待中外旅客42.2万人次,旅游收入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2%和52.8%。 织梦好,好织梦
八、金融
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健康发展。随着农牧业生产再获丰收、城乡居民现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各项存贷款余额比年初呈上涨趋势。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不含芳草湖农行、农发行数据,下同)19.34亿元,比年初增长18.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68亿元,比年初增长17%。各项贷款余额10.37亿元,比年初增长25.8%。在银行贷款呈上涨趋势的同时,农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贷款余额达4.44亿元,比年初增长43%。 本文来自织梦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认真开展“科技三下乡、科普宣传、科技之冬”等科普活动。成立和发展农村技术协会、行业协会、学会44个,创建区、州科技进步先进乡镇2个、自治区科普示范区1个。全年组织申报科技项目35个,争取的项目14个,争取资金200余万元;共安排科技三项经费206.4万元,比上年增长10.2%,荣获州级科技进步奖2项。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加大。全县共有各类学校50所,在校(园)学生22457人,全年共招生数5399人,毕业生数4775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70人、1131人和686人。教职工总数1993人,其中专任教师1819人。年末幼儿园16所,入园人数1546人,增加60人,在园人数2184人,减少75人,离园人数857人,减少49人。全县职工技术培训机构7个,全年结业生达28140人。小学附设特殊教育班1个,在小学生13人。 内容来自dedecms
救助贫困生工作扎实开展。全县各校救助贫困生971人,救助款达13.81万元,其中学校减免671人,减免额8.53万元,社会救助225人,救助额达4.39万元。 dedecms.com
入学、升学情况好于往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100%;小学生升初中率100%;初中升高中率69.3%;残儿入学率达88.9%;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9.3%;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7.2%。
十、文化、体育、广播和卫生 copyright dedecms
文化工作扎实推进,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先后开展元旦文艺晚会、迎春农牧区文艺调演、秧歌社火表演赛、元宵大型花灯展等大中型群众性活动20场次。全年组织以广场舞会,专题讲座、展览,电影放映,大型文艺演出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416场次,观众累计22万人次。连续五年荣获自治区“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先进县荣誉称号。 内容来自dedecms
大力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推动群众体育全面发展。成功举办了自治区环天山体育场廊建设现场会和自治州第六届民族运动会等重大活动。全县共举办以中老年腰鼓、秧歌、健美操为主的各种形式的健身活动150场次;组队参加2006年自治州首届中小学生冰上项目运动会,并获得好成绩;在自治州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自治区全运会上破四项纪录,获四枚软金牌;州级首届少年儿童乒乓球比赛中,9名队员分别获得个人第一名、第二名;在全国特奥会上,一名队员分别获第一、第二、第三名,并获全国优秀特奥运动员的称号。 dedecms.com
广播事业持续发展,广播电视覆盖率逐步提高。截至年末,广播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6%,有线电视用户数1.5万户,“村村通”入户率达95%;广播站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全县广播系统自制节目达1460小时,电视系统自制节目183小时。
卫生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医疗卫生设施进一步完善。2006年末卫生机构(不含诊所,下同)总资产达7061万元,比年初增长7.2%,其中固定资产6094万元,增长7.3%;房屋建筑面积4.03万平方米,比年初增长2.9%,其中业务用房面积3.45万平方米,增长10.4%。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39个,不含诊所等卫生机构23所,拥有床位数575张,比上年减少33张,其中专科床位200张,综合床位213张,疗养床位50张。卫生机构中医院、卫生院14所、妇幼保健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个、门诊部3所。卫生技术人员626人,其中:执业医师146人,执业助理医师66人,注册护士144人,药剂员44人,检验员23人。
内容来自dedecms
人们看病就诊逐步好转,计划免疫工作扎实开展。全年各医疗卫生机构诊疗28.48万人次,体检2.18万人次,入院9215人,出院9222人,急诊死亡率1.24%,治愈率61.06%,好转率35.31%,住院死亡率0.55%;全县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达98%,孕产妇死亡率为零,新生儿死亡率25‰。
dedecms.com
十一、环境保护
dedecms.com
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三废”治理稳步提高,全县空气质量保持良好。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1亿元。据环保部门初步测算(下同),全县生活污水处理量达220万吨,比上年增长1.4%,生活污水处理率为65%;实现城区集中供热面积4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9平方米。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力度加强。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达880吨,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65%,废气治理率达96%,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0%。完成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审批和审查,使我县大中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和“三同时”合格率达到了100%,小型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执行率达100%。
十二、安全生产 本文来自织梦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百日安全集中整治”活动,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全年共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8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528家,下达整改指令书505份,提出整改意见2303条。全面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检查公众聚集场所200多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60多家,社会单位75家,整改消除隐患78处,整改率达100%。据全生产管理部门初步测算,全县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98人/亿元;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14.61人/万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5.01人/万车,煤矿百万吨死亡率5.88人/百万吨。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三、人口、计划生育、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本文来自织梦
2006年末总户数(含兵团,下同)73692户,比年初增加2270户,总人口为21.22万人,比年初增加3755人,增长1.8%,其中:汉族16.45万人,少数民族4.7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3100人和655人,增长1.92%和1.39%。在总人口中:县属人口为13.51万人,比年初增加2917人,增长2.21%;其中汉族8.84万人,少数民族4.6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303人和614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维持低水平发展。全年全民族计划生育率99.67%,其中汉族99.37%,少数民族100%;已婚育龄妇女人数30699人,采取各种节育措施人数28401人,综合节育率为92.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汉族综合节育率为94%、少数民族89.2%;晚婚率为72.56%,其中汉族63.2%、少数民族80.5%。全县户口登记新出生1529人,出生率为10.33‰;死亡447人,死亡率为3.02‰;自然增加人口为1082人,自然增长率为7.31‰,比上年提高0.1个千分点,其中汉族自然增长率5.24‰,比上年下降0.61个千分点,少数民族10.83‰,比上年提高0.57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收入呈快速增长态势。全县全部单位(不含私营、个体和乡镇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6027元/人,比上年增加2650元/人,增长19.8%,增幅比上年提高10百分点;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146元/人,比上年增加947元/人,增长15.3%;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达6428元/人,比上年增加422元/人,增长7%。 内容来自dedecms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县全年实施救济2256人次,其中经常性救济295人次,临时性救济1961人次。城乡居民享受低保人员1636人,累计发放低保金达107.4万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医疗、养老、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15300、9018、6130人,分别比上年增长7.6%、14.1%和4.1%。工伤保险人数达8959人。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人数达8669人,参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人数达45701人,比上年增加4774人。另外,扩大了生育保险范围,已参保10659人。全县100户城镇帮扶困难家庭全部解困。
注:1、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均为现价,其增减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dedecms.com
2、公报中的初步统计、初步测算和初步确定统计数据,将会有所变动。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