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中卫市海原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12-13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卫市海原县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抗大旱、保稳定、促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顽强拼搏,务实苦干,用创新的思维谋发展,用创业的精神干实事,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织梦好,好织梦
一、综合
织梦好,好织梦
全县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70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增幅高于上年7.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201万元,增长7.3%,增幅高于上年1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524万元,增长5.8%,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5203万元,增长9.9%;建筑业增加值7321万元,增长3.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3982万元,增长14.0%。
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1.0:13.5:55.5调整为30.5:13.1:56.4。
二、农业
织梦好,好织梦
全年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在遭受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农业经济总量实现两位数增长,特色种植业优势突现。
织梦好,好织梦
全年共完成种植业总产值33101万元,同比增长20.6%。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57.6万亩,同比增长33.8%,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67万吨,同比增长11.4%,其中洋芋3.92万吨,同比增长23.0%。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12.1万亩,同比增长1.2倍,总产量0.78万吨,同比下降4.8%;小茴香播种6.68万亩,同比增长53.5%,总产量1.0万吨,增长56.8%;水果产量0.30万吨,下降2.6%;瓜类播种12.98万亩,总产量11.35万吨,增长73.5%。
copyright dedecms
畜牧业生产发展较快。2006年,全县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9903万元,增长7.4%。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30万吨,增长5.7%。年末大牲畜存栏8.005万头,下降13.5%,其中牛存栏5.213万头,下降1.8%;生猪存栏3.03万头,下降2.8%;羊只存栏40.97万只,增长8.3%;鸡存栏5.16万只,增长18.6%。
本文来自织梦
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3233万元,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县完成造林7.2万亩,基本持平。封山育林面积18万亩,其中本年新封1万亩;零星(四旁)植树70万株;本年新育苗木面积1005亩,本年苗木产量2300万株。
内容来自dedecms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31.45万千瓦,增长5.9%;农用拖拉机5152台,增长4.9%;农用运输车16127台,增长3.9%;农村用电量2783万千瓦时,增长4.9%;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4609吨,增长1.1%;年末耕地面积223万亩,其中水浇地18.67万亩。 内容来自dedecms
三、工业和建筑业 本文来自织梦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2006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507万元,增长11.5%;其中企业完成总产值9106万元,增长14.8%;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203万元,增长9.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81万元,下降57.7%,实现工业增加值147万元,下降43.0%。 dedecms.com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321万元,增长3.0%。全县三级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4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98万元,增长3.5%;竣工产值2898万元,增长3.5%;施工面积21091平方米,下降48.4%;竣工面积18288平方米,增长4.6倍;工程结算收入2898万元,下降6.2%;工程结算利润188万元,下降7.8%。 dedecms.com
四、固定资产投资
dedecms.com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下滑。2006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731万元,下降11.3%。其中: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58469万元,增长4.1%;跨地区项目及农村完成投资46965万元,下降14.2%。按照县级统计范围的口径来看,全县国有及其他经济单位在建项目53个,完成投资20766万元,增长1.04%,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9606万元,增长2.26%;农村投资完成1160万元,下降15.9%。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五、交通邮电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全县交通状况进一步改善。2006年,全年道路建设总里程199.3公里。其中:三级油路25公里,村道三级及四级沙砾路80公里,23公里路面硬化,城市道路1.3公里,西砂瓜生产道路70公里。
织梦好,好织梦
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65万元,增长25.6%;报刊杂志累计份数83.98万份,增长4.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5125户,增长11.0%。其中:农村用户15040户,小灵通用户3209户,铁通用户1625户;年末移动通信达到5.3万户,互联网宽带业务达到1061户。
六、消费品市场与物价
织梦好,好织梦
消费品市场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95万元,增长8.4%。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县级零售额11825万元,增长5.5%;县以下零售额6670万元,增长13.8%。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实现6918万元,增长1.0%;集体经济实现501万元,增长4.8%;私营经济实现1031万元,增长6.2%;个体经济完成10045万元,增长14.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16369万元,增长8.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1972万元,增长6.9%;其他行业完成154万元,增长2.7%。全年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完成12400万元。 本文来自织梦
2006年,全县物价涨幅趋缓,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累计比上涨了1.8%。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累计比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累计比上涨1.4%,农业生产资料累计比上涨6.5%。八大类消费品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1%;衣着类价格下降4.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4.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1.4%;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2.9%;居住类价格上涨8.0%;农资类价格上升6.5%。 织梦好,好织梦
七、财政金融保险 内容来自dedecms
财政收支实现了平稳运行。2006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2826万元,增长14.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90万元,增长24.5%;一般预算支出43733万元;增长17.1%。
金融事业健康发展,现金收支呈回笼态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63358万元,同比增长28.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3993万元,同比增长20.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7095万元,同比下降2.7%。
保险事业稳步快速发展。全县保险收入960万元,增长39.1%;支付赔款273.8万元,增长18.5%。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海原支公司当年实现保费收入550万元,增长57.1%。
八、文教卫生
我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顺利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普九”验收。2006—2007年度,全县有各级种类学校400所,教学班2404个,在校学生88552人。目前已有97所中小学配置了远程教育装备,共有微机1847台,全县教育固定资产达15330万元。
织梦好,好织梦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在全县18个乡镇全面推进。县医院住院部工程建设,乡镇卫生院、乡村卫生室设备配套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dedecms.com
九、劳动就业 本文来自织梦
劳务产业强劲发展。据劳动就业部门数据显示:2006年,我县先后向北京、福建、内蒙、新疆等劳务基地组织输出54次。共输出10.3万人,创劳务收入3.6亿元。劳务人员年人均收入达3500元,
内容来自dedecms
2006年,累计登记失业人数1765人,通过政府公益性岗位安置、自谋职业、有组织劳务输出等方式新增就业人数13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95期,培训人数4.5万人。失业保险征缴稳步推进,截至2006年末,全县参保单位163个,参保人数7948人。
本文来自织梦
截至2006年末,全县共有单位人业人员8988人,同比减少173人。其中:在岗职工8726人,同比减少431人。全县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8325万元,增长21.3%;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8252万元,同比增长20.8%。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20328元,增长26.1%,在岗职工年人均劳动报酬20601元,增长27.7%
十、居民生活 dedecms.com
2006年,县委、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劳务输出产业,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在大旱之年海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84.23元,增长9.6%。纯收入中,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767.91元,同比增长7.5%,其中,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584.37元,增长17.0%。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高达48.47%,已经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人均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620.87元,增长11.24%,家庭经营中的第一产业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68.19元,比上年增长15.09%,其中,农业纯收入281.39元,增长12.44%,畜牧业纯收入为152.68元,增长0.90%,二、三产业的纯收入人均152.68元,增长3.77元,增幅2.53%;转移性纯收入人均191.61元,同比增长11.89%;财产性纯收入人均3.84元,同比增长1.76元。
2006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2.83元,增长13.6%。其中:工薪收入5168.22元,增长16.6%;经营净收入647.47元,增长4.6%;财产性收入82.02元,增长5.1%;转移性收入1147.88元,增长12.7%。人均消费支出4690.83元,增长3.8%。八大类支出中,食品支出1496.94元、衣着支出660.21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397.34元、医疗保健支出403.92元、交通和通信支出577.55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406.38元、居住支出565.23元、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183.26元。 织梦好,好织梦
十一、人口与计划生育
年末全县总人口3943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506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203069人,女性人口191237人,人口性别比为106.2:100;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为280194人,其中回族279250人,回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0.8%。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县人口出生率19.6‰,减少0.4个仟分点;人口死亡率4.27‰,增长0.18个仟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5.33‰,减少0.58个仟分点。 copyright dedecms
2006年末,全县育龄妇女共计90650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72060人。本年度结扎4758例、上环(含皮埋)5211例。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率72.50%,增长0.51个百分点。 织梦好,好织梦
十二、全年县域经济运行概述
copyright dedecms
一年来,县域经济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自2003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但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机制等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投资增速下降、内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工业经济的落后使向县域外输出的只是有限的没有任何加工的种植业原产品,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无一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强势。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开拓农村市场难度较大,市场化程度较低。
我县整体经济和周边县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同周边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相近的同心、西吉、盐池三县相比:GDP总量西吉11.9亿元、同心11.7亿元、盐池11.7亿元、海原9.6亿元,GDP增长速度盐池13.8%、同心13.2%、西吉11.6%、海原11.0%,GDP总量和增长速度均低于以上三县。从农、工、商行业分别来看,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只高于西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位列最后,而且差距有拉大趋势;工业经济总量从高到低分别是:同心3.25亿元、盐池3.05亿元、西吉1.46亿元、海原仅有0.52亿元,增长速度均高于我县近20个百分点,差距之大,一目了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高到低分别是:西吉3.99亿元、同心3.36亿元、盐池3.09亿元,我县仅为1.85亿元,增长速度位列最后。 内容来自dedecms
当前,我们要认清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差距,谋求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增强,要在经济大发展和快发展上求得突破,以解决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和拉近周边县市的差距。要着眼于我们的优势产业,着力发展草畜产业、特色种植业和文化旅游为主的特色经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等民营经济,构筑县域经济“三大支撑”。同时,要想尽一切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大项目投资,遏止高速公路建成后投资总量下滑之势,特别要加大外商对我县工业的投资,提升我县工业经济上层次,改善我县经济结构矛盾,以提高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