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石家庄市裕华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2-10 作者:派智库 来源:石家庄市裕华区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6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区”的战略目标,按照“商贸服务发达、科技工业领先、文化教育繁荣、绿色社区怡人”的功能定位要求,全面实施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推进城市化建设,实干突破,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了市、区确定的各项改革和发展任务。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良好势头,各项主要指标运行良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经济发展后续能力增强;财政收入平稳,税源结构合理;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容貌和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综合
2006年,全区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实现53430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3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520万元,增长0.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5206万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9574万元,增长17 %,三次产业比重为3.7:57.1:39.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
裕华区生产总值(万元)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2006年末,全区总人口485172人,比上年增加31777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14 ‰,死亡率2.67 ‰,人口自然增长率6.47 ‰,比上年下降1.53个千分点。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截止2006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409家,从业人员16446人,实现增加值64021万元,完成税收5163万元。私营企业发展到973家,注册资金46590万元,从业人员9698人,实现增加值89953万元,完成税收6614万元。全区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77183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33.2%,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实现税收31947万元,增长19.6 %,占区一般预算收入比重24.6%。 本文来自织梦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数(户) 内容来自dedecms
dedecms.com
市场物价涨幅在全年控价目标以内,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6%,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1.5%,服务价格指数为101.7 %,分别比上年提高1.6、1.5和1.7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06年,全区农业继续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势头。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38516万元,下降5.2%;其中种植业产值14426万元,下降2.7%;畜牧业产业23959万元,比上年下降6.6%。农业增加值19520 万元,增长0.4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7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8786万元,畜牧业增加值10666万元。
种植业获得了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37867吨,蔬菜总产量98953吨,干鲜果品总产量61吨。年末全区耕地面积50790亩,林果4680亩,其它作物510亩。
畜牧业发展平稳。全区养殖大户发展到38个,其中特种养殖场14个。全年生猪存栏61800头,奶牛存栏3800头,羊存栏1400只,鸡存栏169万只;肉类总产量14308吨,禽蛋产量9600吨,鲜奶产量9827吨。畜牧业总产值实现2395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62%。 织梦好,好织梦
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年末全区拥有机井854眼,各类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6198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07台,与上年持平;小型拖拉机545台,与上年持平;农用运输车1048辆,与上年持平;农用排灌机械932台,与上年持平。全区化肥施用量10642吨,减少5.8 %;农药施用量40吨,减少4.8 %;农村用电量2290万千瓦时。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0790亩,占全部农业用地面积的100 %。
三、工业、建筑业
2006年,第二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稳步发展,完成总产值1265388万元,增长12.4 %,完成增加值305206万元,增长10.2 %;其中工业完成总产值1075880万元,增长14 %,完成增加值250636万元,增长10.8%。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5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29230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完成增加值253018万元,比上年增长10.7 %,实现利润54709万元,增长6.6 %,实现利税101436万元,增长12.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利税(万元)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建筑业在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和壮大。按可比口径计算,全年建筑业累计完成产值213116万元,增长21 %;竣工产值113267万元,增长20.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0万平米,增长1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我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土地资源优势和特殊政策优势,狠抓项目的谋划、跑办和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后续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92987万元,比上年增长了21.7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基础和支柱企业投资得以加强,三次产业投资比例更趋合理。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投入169539万元,第三产业投入102344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按投资方向划分,基建投资774093万元,更新改造投资123977万元,房地产投资294917万元。按投资规模划分(不含房地产),亿元以上立项30个,千万元以上不足亿元项目118个,五百万元以上不足千万元项目5个。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内容来自dedecms
五、国内贸易
2006年,我区市场繁荣,商品货源充足。全区贸易业完成增加值43150万元,增长15.6 %;住宿餐饮业完成增加值19320万元,增长23.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360万元,比上年增长18.2 %。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52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3059万元,比上年增长21.9 %。
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年末全区拥有各类交易市场30个,成交额88460万元;其中消费品交易市场27个,成交额86900万元;生产资料市场3个,成交额1750万元。 本文来自织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dedecms.com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六、财政
2006年,我区积极培植财源,加大征管力度,深化财税改革,财政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30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13 %;其中:中央级级收入55269万元,增长9.03%;省级收入12970万元,增长16.84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1811万元,增长20.81%;国税收入60220万元,增长15.21%,地税收入66376万元,增长20.1%。
内容来自dedecms
财政收入(万元)
copyright dedecms
七、对外经济
2006年,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向型经济取得新的进展。全年利用外资新签合同数6个,总投资160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9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6万美元。年末全区累计注册“三资”企业32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448万美元,资金到位率71%,实际投产企业20家。全年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3.4亿元,实现自营出口创汇4600万美元。 copyright dedecms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织梦好,好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2006年,全区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带动战略,科技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全年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7项,申请专利28项;全区技术贸易机构8 家,签定技术合同20份,成交额3860万元,各类民营科技企业18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各类中学16所,全年初中招收新生7860人,在校生21499人;高中招生9668人,在校生34075人;职业中学3所,职中招生660人,在校生1702人;小学校53所,在校生3475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小学升学率100 %;年末幼儿园24所,入园儿童6413人。
文化事业进一步得到繁荣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演出1180场次,文化站点81个,图书馆室81个,棋牌娱乐室98个,闭路电视台11个,档案馆11个。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健康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18个(含驻区医疗机构,下同),床位2430张,医护人员2580人,其中医师、医生1320人,护师、护士1260人。村级和社区卫生机构进一步完善发展,全区达到村村建有卫生站。
内容来自dedecms
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6年,全区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年举办区级运动会及各种竞赛28项次,参赛队330个,参赛人数1160人次。
九、劳动工资、人民生活
社会从业人数增加,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年末全区在岗职工人数 7593人(区属以上单位),其中男5119人,女2474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897元,比上年增长10.3%。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02元,比上年增长13.4 %,人均消费性支出8640元,增长14 %,支出结构发生变化,用于食品、衣着方面的支出继续减少,用于家庭设备及服务、文化、教育、娱乐、住房等方面的支出逐渐上升;农民人均纯收入6897元,比上年增长18 %。年末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45台,冰箱、冰柜116台,洗衣机105台,组合音响30台,空调器、电风扇225台,摩托车45辆,录放像机24台,家用电脑38台;城乡人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区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为64平方米,比上年提高3.6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3平方米,比上年提高5%。
内容来自dedecms
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元)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注:本统计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年快报数据)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