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2011年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3-09 作者:派智库 来源:攸县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11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五年倍增、福民强县”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解放思想、加压奋进,凝心聚力、积极作为,统筹做好保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增后劲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总量与效益同步提升,转方式调结构取得新的进展,惠民利民迈出新步伐,社会事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攸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又快又好”的发展时期。
初步核算,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GDP)217.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以下称为“同比”)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1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16.92亿元,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64.75亿元,增长10.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1%,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3.7%,上升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9.7%,下降2.4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7287元,增长22.7%。
copyright dedecms
居民消费价格(CPI)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4.8%。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5.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5%。从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4.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7.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9.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1.6%。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8.4%,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2.8%。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78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0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011年,全县为民办实事取得丰硕成果。省“为民办实事”、市“十件实事”指标全面达标。全县承办的省34项指标、市14项考核指标和县19项指标全面完成任务,其中省级部分14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市级部分10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县级部分5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制约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市场等因素日益增加,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第三产业比重不高,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依然比较艰巨,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需健全和完善,城乡发展依然不平衡,农村建设还相对滞后,外经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201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6.14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增加值25.26亿元,增长4.4%;林业增加值4.02亿元,增长5.9%;牧业增加值21.95亿元,增长3.4%;渔业增加值1.53亿元,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6.14亿元,增长4.2%。
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51.5万吨,同比增加0.9万吨,增长1.8%。其中,早中稻23.44万吨,增长3.9%;晚稻20.89万吨,增长1.69%。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全年粮食面积为10.26万公顷,同比增加0.36万公顷;油料面积1.02万公顷,增加0.17万公顷;蔬菜面积1.58万公顷,增加0.09万公顷。全年油料产量1.28万吨,增长20.23%;蔬菜产量68.03万吨,增长10.39%;水果产量4.77万吨,增长8.35%。
全县当年完成造林面积4.39万公顷,造林面积合格率100%,年末实有林地面积20.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8%。
全县肉类总产9万吨。其中,猪肉产量7.91万吨。禽蛋产量1.41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67万吨。
全县农村生产基础和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2011年,全县开工各类引水工程991处,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200余处,治理病险水库23座。节水灌溉面积9.66千公顷,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0.7千公顷,机电排灌面积达到6.7千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63千公顷。农业机械化保持较高水平。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3.38万千瓦,同比增加6.1%。林业生态有了新的发展。年内全县完成人工造林 4.39万公顷。农村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全年全县农村用电量0.77 亿千瓦时。年末通汽车率均为100%,年末农村安全饮水达标54.66万人。
dedecms.com
二、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08.37亿元,同比增长 23.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256家,下降1.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2.79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和35%。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集体企业增长47.3%,股份制企业增长33.6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1.54%。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38%,轻工业增长34.91%。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1.48亿元,同比增长52.0%;工业产品产销率99.53%;实现利润、利税分别为10.06和22.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和64.6%。全县支柱产业共 166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5亿元,增长56.69%。其中, 煤矿开采业74.3亿元,增长58.2%;农副产品加工业31.3亿元,增长52.33%;化工原料业29.3亿元,增长47.4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8.8亿元,增长73.24%。
织梦好,好织梦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7.12亿千瓦时。第一产业用电0.77亿千瓦时;第二产业13.78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12.12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0.44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13亿千瓦时。
内容来自dedecms
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本年签订合同额5.24亿元,同比增长19.2%;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50亿元,增长12.4%;竣工产值38.56亿元,增长23.1%。房屋施工面积106.5万平方米,增长26%。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亿元,同比增长40.9%。全年新开工项目332个,下降39%。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14.3亿元,下降42.5%;集体经济投资0.29亿元,下降79.5%;股份制经济投资0.68亿元,增长237.3%;个体私营投资77亿元,增长14.5%;外商投资为 4.8亿元,增长10倍。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亿元,增长5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3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1亿元,增长 %。工业投资89.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0亿元,技改投资82.4亿元。
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38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住宅投资完成4.23亿元,增长19.27%,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6.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1.13亿元,增长50.66%,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17.7%。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79.69万平方米,增长9.4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7.29万平方米。
内容来自dedecms
四、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dedecms.com
201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54亿元,同比增长16.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7亿元,增长13.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亿元,增长16.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7.80亿元,增长16.8%;商品零售51.50亿元,增长16.0%;住宿业收入1.62亿元,增长44.5%。
2011年,全县共洽谈跟踪招商项目200多个,意向落户项目85个,投资规模200多亿元;全县验资注册到位外资5896万美元,完成年任务的163.78%;引进内联资金23.69亿元,完成年任务的148.06%。2011年2月攸县成功入选“2010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copyright dedecms
2011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0.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1%。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673.92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5.6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785.3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9.58亿人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81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3.17公里。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68721辆,同比增长4.2%,其中汽车24474辆,同比增长20%;摩托车41933辆,同比下降3.2%;农用车辆2305辆,新增小汽车3681辆。
2011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263万元,比上年增长 9%;电信业务总量5700万元,增长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5万户,增长3%。宽带用户达3万户,增长19%。
2011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13亿元,比上年增长58.6%。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2.85万人次,增长57.8%。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0.85万人次,增长45.6%。年末全县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4家。A级旅游景区2家,其中4A级景区1家。各类旅行社10家。
六、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11年,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18.5018亿元,增长41.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4387亿元,增长42.5%。地方财政支出23.2762亿元,增长25.8%。其中,教育、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和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支出分别增长12.6%、107.7%、22.5%、12.98%。
全年完成国税收入5.8502亿元,增长35.7%;地税收入完成5.2411亿元,增长36.0%。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5.58亿元,比年初增加24.3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4.23亿元,增加15.91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3.05亿元,增加14.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1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81亿元。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内容来自dedecms
2011年,全县在校学生76717人。中等职业学校全年招生 815人,下降7%;在校学生3856人,下降3.2%。普通中学全年招生10969人,下降1%;在校学生31582人,增长6%。小学全年招生7235人,下降5%;在校学生41240人,下降1%。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39人。幼儿园在园儿童17314人,下降7%。义务教育水平稳步提高。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100%。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年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3848万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116万元。
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按照新统计口径)实现产值1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2.8%。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总数达到6家。全县全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0项,专利申请156件,比上年增长11.5%。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11年,全县年末文化系统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30余个,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年末,拥有县级以上广播电台1座,对国内广播节目1套,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县级以上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1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0.8万户。
全县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86所,其中医院、乡镇卫生院28所。卫生技术人员2138人,病床床位2117张;疾病预防控制、监督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已经建成,今年全县还将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落实艾滋病、结核病、麻疹、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儿童免疫接种率继续维持高水平。
2011年,全县共举办有档次、有规模、有影响的各类健身比赛、表演、展示活动50多项,参加人次24万以上。全县农民体育健身“村村有”工程新增46个,规划布点村实现100%覆盖;大部分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600余人。
九、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11年,全县城乡建设设施有计划整体推进。环卫保洁设施逐步配套,垃圾清运、处理及时率保持在98%以上。加快推进县乡主干道增花添彩、生态加密及改造提升工程彰显成效。内环路全线通车,迎宾大道、攸水大桥基本形成,攸县发展中心及公安、检察业务用房启动建设。灵龟峰修缮基本完成,文化园、城南防洪堤、规划展示馆、电力调度大楼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2011年,全县市容环境卫生秩序改善。农村基础建设投入资金4.3亿元,同比增长18.1%。提质改造农村公路390公里,建成通畅工程170公里。城区绿化面积新增1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1%,同比增长5%。全县有1处垃圾处理场,10处垃圾中转站,加快推进了生活垃圾处理场填埋气体收集利用、餐厨垃圾处理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织梦好,好织梦
年末公交营运车辆达到60辆,营运线路5条,线路总长达65公里;公路营运车辆达到420辆,营运线路108条。全年公交运客总量约670万人次。年末营运出租汽车260辆。
2011年,全县空气环境质量良好,达到了城市二级标准;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100%;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100%;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百分之百达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2%。
全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地表水水源地除总氮外,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地下水水源地均符合地下水Ⅲ类标准;湖库型水源地富营养化指标为中营养,达到评价要求。全县主要水库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全县主要河流均满足各自功能区的要求。
社会治安形势稳定。2011年,全县刑事案件立案件数1510 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90起;受理社会治安案件1407起;查处759起。全县投入近3亿元实施矿区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继续改善,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和“煤矿技改”活动,实现连续千日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61起;煤矿安全生产事故9起,消防安全生产事故15起,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37起,较去年下降21.5%;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24人,较去年同期下降5%。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1年,全县年末公安户籍总人口为791062人,比上年末增加6572人,增长0.8%;非农人口108950人;男性占总人口数的50.6%,女性占总人口数的49.4%;全县全年出生人口973人,人口出生率为1.2‰;全年死亡人口264人,人口死亡率为0.3‰。
内容来自dedecms
据抽样调查,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86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4.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08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0.9%。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恩格尔系数)的比重为31.4%。
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118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23.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518.7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27.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恩格尔系数)的比重为32.4%。
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及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点工作,新农保参保率达100%,10万个60岁以上老人按月领取社会养老金。全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5900人;其中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4000人,参保率保持100%。城镇医疗保险参保15.4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7300人,工伤保险参保53800人,生育保险参保24300人。
全县共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04套,开工率为100%(不含租赁住房补贴);连同往年结转项目竣工502套。
织梦好,好织梦
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应急救助规模扩大,2011年,全县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28万元。开展了“福彩爱心助学子”、“福彩爱心献劳模”等福彩公益救助活动,实施了“慈善爱心桥”、“爱心复明”、“情系学子”、“慈心助困”等多个慈善救助项目,利用爱心捐助资金继续开展集中救助困难家庭和困难学生工作。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458张,各类收养性福利单位全年共收养1433人。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或初步核算数字。
本文来自织梦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