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统计公报 > 2011年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5-09 作者:派智库 来源:甘肃省统计局 浏览:【字体:

   2011年是宁县打基础、谋长远、做铺垫的一年,也是抓薄弱、攻难点、求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既定的发展思路,集中攻坚,全力抓促,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稳步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一年来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不仅为宁县“十二五”发展开好了局,更为今后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民经济)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据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2354万元(现行价格下同),比上年增长2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239万元,增长6.98%;第二产业增加值116482万元,增长44.9%;第三产业增加值144633万元,增长15.5%。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9.8%、31.3%和38.9%。按常住人口平均地区生产总值9164元,比上年增加3041元,增长49.67%。 copyright dedecms

    ——(农林牧渔业)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小麦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直补等支农惠农政策。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8.57万亩,比上年增加6.36万亩。其中:夏粮45.01万亩,增加1.74万亩;秋粮53.56万亩,增加4.62万亩。在秋粮播种面积中,种植玉米17.43万亩,增加0.46万亩;种植大豆25.66万亩,增加0.26万亩;种植薯类6.5万亩,增加4.68万亩。油料播种面积24.78亩(油菜籽15.04万亩),增加4.26万亩。全年粮食产量24.1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夏粮10.26万吨,秋粮13.89万吨。油料产量2.85万吨(油菜籽1.66万吨),增长7.6%。实现农业总产值193206万元(现价),增长11.16%;完成农业增加值111239万元,增长8.4%。

内容来自dedecms

    积极调整产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业结构,持续发展“果、畜、菜”三大支柱产业。草畜产业,大家畜存栏9.04万头,其中牛存栏8.92万头,当年新增养牛1.1万头,规模牛场达到24个;猪存栏9.06万头;羊存栏9.52万只,增长2.8%,种植饲料型苜蓿3.56万亩。果品产业,围绕建设“塬面果、川区菜、全县畜产”的发展思路和“壮大规模、扩张总量、提升质量、打造品牌”的总体要求,狠抓优质苹果基地建设,苹果园面积达到19.49万亩,苹果产量1.5万吨,当年新栽苹果树7.7万亩,建成万亩乡镇8个,新栽曹杏树1万亩,枣树0.2万亩。瓜菜产业,种植蔬菜14.3万亩,产量12.7万吨,实现产值23848.49万元;种植瓜类8.5万亩,产量29.06万吨,实现产值33419万元。同时,大力发展劳务产业,新开辟劳务基地6个,完成培训0.82万人次,全年共输转劳务人员15.914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3.76亿元,劳务人员人均收入达到8646元。 dedecms.com

    ——(工业、建筑业)紧盯建设陇东能源核心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一目标,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加快对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开发,加大长庆桥工业园区、和盛工业聚集区建设,加大重点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培育,加快资源转化和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支持石油勘探开发,中石油、中石化、华能、中煤等大型央企、国企相继入驻宁县参与勘探及开发,促进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工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全年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49181万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781万元,增长15.8%;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35400万元,增长17.3%。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节能减排完成了省市下达的计划。万元GDP能耗降低3.36%,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870千瓦时/万元,同比下降3.44%。 copyright dedecms

    建筑业快速发展。4户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22923万元,增长35.2%。 dedecms.com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增势强劲。2011年,全县上下坚持把发展抓项目贯穿于经济工作的始终,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续开展“项目突破年”活动,全面加强了项目前期谋划、储备论证、衔接争取、实施监管等重点环节的工作,形成了投产一批、续建一批、新建一批、前期储备一批的项目流动发展格局。全年共储备各类项目374个,新入库项目211个,开工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5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66万元,增长72.95%。西长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西平铁路建设加速推进,长庆桥工业集中区建设、县城马坪新区开发、宁长二级公路建设、“三江两岸”综合景观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和良平330千伏变电工程、天通水泥粉磨厂等一批重大项目按期扎实推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内容来自dedecms

    ——(商贸流通)消费需求稳步扩大,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672.5万元,增长14.9%。城乡消费同步增长,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5766.8万元,增长15%,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0905.7万元,增长14.5%。餐饮业增长势头良好。全县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607.2万元,增长10.1%。在外饮食人员的明显增多和穿衣、鞋帽成品化,多样化,高档化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

dedecms.com

    对外出口大幅增长。完成出口创汇总额2028万美元,实现出口供货值10030万元,增长31.97%。 本文来自织梦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全县拥有客运车辆198辆,货运车辆844辆,出租车50辆,旅客运输量175.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7982.3万人/公里, 货物运输量128.7万吨,货物周转量17412.2万吨/公里。

dedecms.com

    ——(邮政电信)邮电事业迅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74.72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066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08.72万元。固定电话用户年末累计达到21600户,互联网用户年末达到5960户,比上年增长12.4%。

内容来自dedecms

    ——(财政金融)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1573万元,一般预算收入26217万元。分别增长44.33%和53.49%。全年财政支出169711万元,增长24.51%。

本文来自织梦

    金融保险稳步发展,金融机构各项收入513988万元,其中储蓄存款404096万元,各项贷款243138万元,其中个人贷款160055万元,经营贷款37583万元。 dedecms.com

    人寿保险全年承保数量34106个(件),累计保险金额43112.7万元,累计保费收入6733.05万元,累计已决赔案金额99.73万元;人保财产保险累计承保笔数5100笔,保费收入累计1198万元,赔偿起数1411笔,赔偿支出累计611.6万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社会事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随着经济社会的向好发展和各项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居住环境等各项社会事业已步入蓬勃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健康轨道。全县卫生机构达25个,实有床位785个,在岗职工926人,比去年增加38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和谐宁县建设不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482447人,参合率97.83%,发放新农合补贴资金1.76亿元、城乡低保资金1.73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58亿元、农村危旧房改选资金6553万元,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家电摩托车小汽车补贴、村级干部报酬补贴、计生补助奖励等34项惠农资金,累计补贴资金12.8亿元。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年末61814户次城镇家庭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保障人数达15万人次。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养老保险人数6167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16626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119人。新增城镇就业86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8%,招考安置大中专以上毕业生600多人,安置退役士兵50名。全年新建老年福利中心一处、乡镇敬老院14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7个,农家店、农资店共213个。积极实施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解决了290户下岗职工的住房问题。 织梦好,好织梦

    ——(科技教育)科技普及率进一步增强。全年共向省市申报争取科技项目33个,其中省级项目8个,市级项目25个;全年共组织实施项目62个,积极组织科技下乡活动,共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343期,普及培训11万人(次),骨干培训8200多人(次),举办科技特派员培训班158期,培训1.2万人次;在示范园内推广引进实验瓜菜新品种13种,各种实用新技术15项,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县” 称号。

dedecms.com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校园环境日新月异,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公寓楼,教育综合楼等设施拔地而起,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学风教风效果明显,全县中小升学率、高考二本以上进线录取率连续多年位于全市前列,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建成早胜、和盛2所寄宿制学校并投入使用,整合中小学12所,改造D级危房3.8万平方米;建成多媒体教室100个,为18所初中配备了图书、仪器及音体美器材。至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中小学校322所,教学班级2276个,拥有校舍建筑面积541744平方米,各级学校共有在校学生72620人,有专任教师5201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1835人,大学专科2203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人口、人民生活)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认真落实政府承诺的民生实事,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总人口54.9万人,比上年增加3300人,其中城镇人口6.76万人,常住人口40.6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16元,增加2045元,增长20.51%,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785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3701元,增长16.94%。“平安宁县”、“和谐宁县”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各类案件侦破率90%以上,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95%以上。6.14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危旧房改造和灾后重建1.35万户。办理各类民生实事67件,群众住房、就医、就学、行路问题明显改观,群众的衣食住行条件极大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copyright dedecms

注:1、《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为可比价增幅。 dedecms.com

    2、《公报》人口数据为省局反馈数据;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汽车拥有量数据来自县运管局;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自县邮政局;外贸数据来自商务局;电信业务总量、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拥有量来自县电信公司;金融数据来自人行宁县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县科技局;文化数据来自县文化局;有线电视用户、电视人口覆盖率、广播人口覆盖率来自县广电局;卫生、新农合数据来自县卫生局;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低保、社会救济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安监局;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国家统计局宁县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