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文山州文山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7-27 作者:派智库 来源:文山州文山县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6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及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连接东南亚大通道”等多重机遇,按照“工贸强县”发展战略,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千方百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全县国民经济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亿元大关,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加快,物价稳中有升,实现“十一五”首年开门红,全县经济发展呈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趋势。
dedecms.com
一、综合
内容来自dedecms
初步核算,2006年文山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5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全州10.7%、11.9%、13.5%的4.2、3.0、1.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5.6%,比全国增长5.0%高0.6个百分点,比全省增长6.8%低1.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6.1%;第二产业增加值21.9亿元,增长24.2%,比全国增长12.5%高11.7个百分点,比全省增长16.9%高7.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9.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62.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增长30.6%,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4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22.4亿元,增长10.3%,与全国增长10.3%持平,比全省增长9.1%高1.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31.1%。其中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均高于第三产业增速,分别为11.4%、16.0%、18.5%、33.0%。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上年的16.2∶38.7∶45.1调整为14.5:42.2:43.3。全国、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11.8:48.7:39.5、18.8:42.7:38.5。按现价计算,2006年全县人均GDP达11685元,比上年增长16.9%;按现行汇率计算(1美元=7.9982元人民币),全县人均GDP达1461美元,增长17.1%。本文来自织梦
2006年非公有经济蓬勃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活力增强,创造增加值25.5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2%,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8.3%,对GDP的贡献率为55.6%,其中第一产业1.3亿元,二产12.2亿元,三产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4%、27.9%、9.1%;拉动GDP增长分别为0.2%、5.9%、2.2%;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4%、39.3%、14.9%。copyright dedecms
二、农业本文来自织梦
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全年农业总产值实现10.3亿元,增长6.14%,粮食总产量达13275.7万公斤,比上年增长4.26%,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油料产量5766吨,增长7.8%;烤烟产量6166吨,下降8.8%;蔬菜产量57450吨,增长14.9%;三七产量2241吨,增长34.7%;水果产量7283吨,增长11.0%;辣椒产量5687吨,下降0.5%。
copyright dedecms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5.6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4%,其中:排灌机械动力1.48万千瓦;机耕费收入8万元,无排灌费收入;沼气池18811口,比上年增长2.6%;农村用电量395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
copyright dedecms
2006年,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努力克服煤、电、油、运的瓶颈制约,全县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效益保持较好水平。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3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2.31亿元,增长23.9%。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产值15.98亿元,比上年增加0.57亿元,增长3.7%;重工业完成产值22.77亿元,比上年增加6.51亿元,增长35.4%。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5.9亿元,增长33.7%。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保持较好水平。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8%;利税8.17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实现利润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从主要优势工业行业来看,烟草制品业实现利税3.08亿元,比上年增长54.8%;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税2.71亿元,增长46.4%;水泥制造业实现利税1.03亿元,增长13.6%;医药制造业实现利税0.36亿元,增长12.5%。全县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6.92%,比上年下降7.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0.88亿元,比上年上升56.6%。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6799人,比上年增加898人,增长15.2%。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能源使用效率越高。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万元GDP能耗为1.59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了15.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为251947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增长5.4%。其中电力消费量3960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3%;汽油消费量415吨,比上年增长2.0%;柴油609吨,比上年增长5.9%;原煤197769吨,比上年增长10.7%;焦炭62291吨,比上年下降3.8%。内容来自dedecms
全县建筑业稳步发展,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2006年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3336万元,比上年增长4.2%。
本文来自织梦
四、固定资产投资
内容来自dedecms
房地产投资迅猛。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2.3%,房地产开发投资已成为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呈现出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dedecms.com
2006年全县居民住房消费升级加快,商品房市场活跃。全县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完成107031元,比上年增长86.5%,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全县房屋施工面积115.24万平方米,增长24.7%;商品房屋销售建筑面积58.29万平方米,增长1.4倍;商品房屋销售额8.04亿元,增长1.7倍。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2.3%,已成为全县经济增长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本文来自织梦
消费热点多元化,消费品市场渐趋活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按行业分:商业零售额15.12亿元,增长18.7%;住宿和饮食业零售额4.79亿元,增长15%;其它行业零售额0.82亿元,增长7.8%。按经济成份分:国有及股份合作完成4.19亿元,增长30%;集体及股份合作完成0.27亿元,增长12%;个体私营经济完成16.27亿元,增长14.6%。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县完成14.31亿元,增长17.9%;县以下完成6.42亿元,增长16.2%。
copyright dedecms
六、对外经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招商引资力度再上新台阶。全年共引进投资项目28个,比上年增47.4%,项目协议总投资18.19亿元,比上年增长78.3%,实际到位资金8.59亿元,比上年增长62.1%。其中:外资项目1个,协议总投资1.52亿元,折合美元达19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80万元,折合美元达485万美元。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七、交通、邮电
本文来自织梦
八、财政、金融copyright dedecms
全县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6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4.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6%;上划中央两税1.25亿元,比上年增长30.6%;上划中央、省所得税0.57亿元,增长16.9%。全县财政总支出完成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内容来自dedecms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存贷款持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667675万元,比年初增长30.2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1967万元,比年初增长31.94%;储蓄存款347502万元,比年初增长18.49%;财政存款11037万元,比年初增长47.90%;农业存款17655万元,比年初增长187.87%;机关团体存款114260万元,比年初增长63.46%。信贷资金继续向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倾斜,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06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604326万元,比年初增长23.9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34177万元,比年初增长19.53%;中长期贷款余额369553万元,比年初增长27.25%。现金投放适度,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786349万元,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35%,现金支出181674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23%。
dedecms.com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28个,其中:专业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发射台1个,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4.9%和91%。全县拥有医院18个,职工人员874人,其中医生397个;其它人员477人。村卫生所130个,卫生员286人。病床数787床。copyright dedecms
十、资源与生态环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加快。全县环境保护系统人员34人,有县级环境监测站1个。2006年全县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1.36%;工业固体废物结合利用率63.17%。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盘龙河城区段水质达国家Ⅲ类标准;全年共投入环保专项治理资金60万元。全年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5.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3.6%。内容来自dedecms
自然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年末全县共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2960公顷。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21种;列入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16种。在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的野生动物有200多种,蜂猴、岩羊等20多种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十一、人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
内容来自dedecms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积极成效。2006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9.87‰,死亡率为4.39‰,自然增长率为6.4‰。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4.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322人,增长0.98%;其中:农业人口33.92万人,增0.93%,非农业人口10.41万人,增1.1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劳动就业规模大,再就业工作成效显着。年末全县就业人员80532人,比上年末增加13043人,增长19.3%。其中农村就业人员23271人,增加9771人;城镇就业人员57261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79人。年末全县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57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
copyright dedecms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06年文山县统计年鉴》为准。织梦好,好织梦
2、生产总值、各项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copyright dedecms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内容来自dedecms
4、公报中涉及部门数据系部门提供。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