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统计公报 >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10-17 作者:派智库 来源:张家口市宣化县统计局 浏览:【字体: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年初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全县经济在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高平台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第一年起好步,开好局的目标。

织梦好,好织梦

  一、综合

dedecms.com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近年来,全县经济一直处在较高平台上运行。2002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5.9;2003年增长25.6%;2004年增长23.3%;2005年增长14.2%;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59201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5844万元,比上年增长10.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5706万元,比上年增长19.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651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10.1%、109.2%、124.1%、10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6.2:23.8:30.0,调整为40.8:33.1:26.1,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5.4%。人均生产总值9124元,比上年增长27.7%。县域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的运行态势。

copyright dedecms

  物价总体保持平稳。2006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5%,涨幅为2.5%。其中,食品类和服务类上涨幅度较大,涨幅分别为2.8%和2.7%,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内容来自dedecms

  就业形势看好。2006年城镇新就业人员1801人,全年有778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275名。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比市政府下达的4.3%失业率控制目标降低了0.5个百分点。

本文来自织梦

  民营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3446万元,比上年增长29.0%,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突破50%,达52.7%,比全市高出7.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1%;实缴税金9392万元,增长120.6%,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5.2%,民营经济已占全县经济的半壁江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织梦好,好织梦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链条不够完善,工业化水平较低;农民、城镇居民持续增收的任务艰巨;民营经济总量不大,对外开放程度低,外经外贸规模较小;节能降耗任务艰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农业

织梦好,好织梦

  农业生产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84873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农业产值88322万元,比上年增长11.5%;林业产值2412万元,比上年下降29.4%;牧业产值92004万元比上年增长11.9%;渔业产值773万元,比上年下降1.4%;服务业产值1362万元,比上年增长12.2%。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蔬菜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达22.1%。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5万亩,比上年减少14.8万亩,粮食总产量8.9万吨,比上年增长5.9%;油料播种面积15万亩,比上年减少2.7万亩,总产量9300吨,比上年增长5.3%;蔬菜播种面积18万亩,与上年持平,总产量77.7万吨,比上年增长0.2%;甜菜播种面积19万亩,比上年增长58.3%,总产量52.5万吨,比上年增长73.8%。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8%。奶牛养殖快速发展,年末奶牛存栏达7.9万头,比上年增长40.7%,牛奶产量达166980吨,比上年增长29.2%;肉类、禽蛋产量分别达38797吨和6100吨,分别增长5.5%和0.7%。2006年在全县部分乡镇遭受严重旱灾的情况下,粮油单产仍高于常年。

织梦好,好织梦

  龙头产业逐步壮大。2006年全县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牛羊养殖及加工、奶牛养殖、甜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实现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4.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提高,产业化经营额达到16448万元。全县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至11家,市级龙头企业达到6家。被中国奶业协会授予“全国牛奶生产强县”称号,被省政府认定为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

织梦好,好织梦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2%,全年农村用电量275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9107吨,比上年增长31.5%,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加强。2006年全县农村拥有机电井2301眼,比上年增加192眼,有效灌溉面积33.7万亩,比上年增加1.7万亩。随着全县村村通工程的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2006年农村自来水受益村(行政村)达146个,比上年增加14个。通汽车村(行政村)数达到366个,比上年增加6个,通电话村(行政村)数达365个,比上年增加6个。

内容来自dedecms

  三、工业和建筑业

织梦好,好织梦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2006年,全县1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620万元,比上年增长59.2%,增速比上年提高43.5个百分点。工业主导行业拉动明显。全年食品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5394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9%,增长速度达到50.1%。民营工业活力进一步加强。2006年全县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3221万元,比上年增长43.8%,实现营业收入195765万元,同比增长13.0%,实缴税金11359万元,同比增长100.7%。

dedecms.com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9.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93799万元,比上年增长90.9%,实现利税44171万元,比上年增长326.4%,实现利润36589万元,比上年增长361.9%,亏损企业亏损额8万元。

内容来自dedecms

  建筑业平稳增长。2006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8585万元。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15.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9.2万平方米。

本文来自织梦

  四、固定资产投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2006年,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364万元,比上年增长38.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4948万元,比上年增长36.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303万元,比上年增长9.6%。投资结构得到改善。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478万元,增长356.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4110万元,增长48.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6252万元,下降25%。截止年底,已完成投资105040万元(不包括房地产),同比增长20.0%。从行业看,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5478万元,制造业完成投资15649万元,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完成投资55098万元,分别增长218.5%、85.0%、183.3%。

织梦好,好织梦

  项目建设成效显着。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千万元以上在建项目20个,比上年增加3个,完成投资93736万元,增长32.4%,拉动城镇投资增长29.8个百分点。其中河北天露糖业有限公司完成投资5200万元,增长171.7%,河北马利食品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高活性干酵母生产线、二台润坦乳业公司奶粉生产线,坝上蔬菜城错季蔬菜项目、福建超大集团绿色蔬菜基地、华田集团畜牧科技试验场、满井风电场一期、二期、河北华澳矿业、华田仙那都国际生态度假村、交通局村村通、海燕商贸城、盛世锦源美食城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内容来自dedecms

  五、国内贸易

copyright dedecms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0936万元,增长12.8%,完成年计划的100.7%,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增速创十年新高。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额60194万元,比上年增长10.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525万元,比上年增长25.5%,餐饮业仍是我县消费增长的热点,增幅居各行业之首。

织梦好,好织梦

  各类商品市场较快发展。年末全县各类商品市场达9个,本期成交额101500万元,增长14.1%。

织梦好,好织梦

  六、对外经济

内容来自dedecms

  对外开放成果显着。2006年直接出口总值实现250.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06%,间接出口总值实现269.7万元。落实国内市外合作项目25个,其中新签约项目14个,合同引进国内市外资金128.8亿元,实际到位5.9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0.7%。年末实有三资企业2个,与上年持平。

织梦好,好织梦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dedecms.com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589万元,比上年增长10.7%。

copyright dedecms

  交通运输业进一步发展。2006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254公里(包括村路)。其中,新建成高速公里19.62公里,改造农村公路122.7公里。

本文来自织梦

  邮电通信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30万元,比上年增长37.4%。其中,邮政业务量377万元,增长16.4%;电信业务量2653万元,增长41.0%。年末全县通讯设施拥有数字、微波、光缆传输、移动通讯等现代设备。电话装机总容量3.7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2.87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2963户,宽带用户2963个,小灵通用户3600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4万户,比上年增长30.3%。全年邮递函件18万件,包件0.45万件,全年发送特快专递2万件,比上年增长81.8%。全年报纸发行量245万份,杂志发行量4.8万件份。

内容来自dedecms

  旅游业稳步发展。2006年我县努力提升旅游知名度,全力打造国家级旅游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实现旅游总收入1.4亿元,比上年增长40%。

织梦好,好织梦

  八、财政、金融

copyright dedecms

  财政收入再跨新台阶。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7亿元,完成年任务的118.98%,较上年同期增长54.67%,增收6014万元,收入增长速度是历年来的三倍,再创历史新高。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107万元,占预算收入的119.07%,较上年同期增长48.52%,增收1995万元。其中,河北马利食品有限公司、河北天露糖业有限公司、河北华澳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三家骨干企业上缴税收累计达6923万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40.69%,对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明显。全县财政支出396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45%,增支9252万元。

本文来自织梦

  金融运行状况平稳。2006年末,全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0951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0.9%,其中企业存款4428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41.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39473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5.1%,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1682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9.6,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1113万元。

内容来自dedecms

  保险事业加快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128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28万元,寿险保费1500万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费收入95万元,分别增长17.9%、44.0%和22.2%。各项赔款和给付665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285万元;寿险赔付330万元,健康和意外伤害险赔付50万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织梦好,好织梦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6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9所,年末在校学生2.3万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119人;小学280所,其中教学点252个,年末在校学生2.2万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年末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达到2030台,拥有健康图书146.7万册;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达标率为99.3%,中学达标率为100%。“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7%,高中入学率达65.1%。幼儿教育健康发展。全县年末在幼儿园10418人,专任幼儿教师125人。

dedecms.com

  综合技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举办农业新技术培训班403场,以会代训58次,巡回演讲285个行政村,广播宣传457次,播放科技录像96场,举办广播电视专题讲座12期,现场教学54次,编印科技教材3.2万册,发放科技“明白纸”4万份。

织梦好,好织梦

  十、文体、卫生和体育

织梦好,好织梦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艺术创作不断创新。全年组织文艺活动260场次,《科技领头雁—牛禄》荣获了全市第七届党员电教片观摩评比一等奖;二人台小戏《未过门的儿媳妇》获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殡葬改革行业协会文艺汇演一等奖;民间说唱艺术《戳古董》被列为首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3篇论文在北京、省级报刊、杂志发表。完成了县城电视网络主干线、光缆化改造任务。从县城周边入手,实施了“户户通”工程,为18个乡镇、80多个村开通了电视信号,并顺利通过了省、市广电部门“村村通”工程验收。2006年末,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97%,电视人口覆盖率92%,有线电视用户达1.92万户。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达5840小时,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达1.5万小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卫生事业达到加强,顺利通过了河北省妇儿工委“两纲”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检查。2006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24所,床位数758张,卫生技术人员665人,其中,执业医师160人,执业助理医师110人。在卫生机构中,全民卫生机构11所,床位数512张,卫生技术人员456人,其中,执业医师129人,执业助理医师53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向深入,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7月份组队参加了全省扩权县乒乓球赛,8月份参加了“奥翔杯”坝上友好旗县男子篮球赛,并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织梦好,好织梦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copyright dedecms

  2006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5万人,非农业人口6万人;男性人口18.5万人,女性人口17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3.4‰,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长率7‰。

本文来自织梦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06年,据城乡居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45元,比上年增长了573元,增长7.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73元,比上年增加了624元,增长32.0%。在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消费保持了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761元,降低4.3%,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857元,增长7.1%;居民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66平方米,增长0.2%,农村人均居住面积15.9平方米,增长1.3%。

dedecms.com

  社会福利稳步发展。2006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99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10311人。2006年全县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9个,床位615张,年末在院人数442人,全年直接接收社会捐赠28万元,受益人数38965人。

本文来自织梦

  注: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