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甘肃省嘉峪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9-29 作者:派智库 来源:甘肃省嘉峪关市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工作大局,以构建和谐嘉峪关为目标,贯彻落实“两个创新”和“五大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加快、效益趋好、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内容来自dedecms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7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9亿元,比上年增长9.6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54%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7% 。人均GDP达到58856元(折合7744美元),比上年增长18.73%。
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比上年上涨4%。服务项目价格指数99.9%,消费品价格指数105.2%。其中,食品价格指数为110.4%,衣着价格指数为101.9%,烟酒及用品价格指数为100.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指数为102.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指数为102.7%,交通及通讯价格指数为93.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为100.6 %,居住价格指数为105.2%。如表一所示。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3.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19.37%。
指 标 名 称 | 2007年价格指数 | 涨跌幅度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消费品价格指数 #食品 烟酒及用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交通及通讯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居住 | 104 99.9 105.2 110.4 100.8 101.9 102.3 102.7 93.5 100.6 105.2 | 4 -0.1 5.2 10.4 0.8 1.9 2.3 2.7 -6.5 0.6 5.2 |
copyright dedecms
财政税收收入高速增长。全年地区性财政收入完成24.92亿元,增长40.1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81亿元,增长27.6%。其中,增值税收入1.25亿元,增长50.63%;营业税收入1.32亿元,增长25.88%;企业所得税收入0.5亿元,增长11.6%;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1.01亿元,增长8.7%;个人所得税1685.4万元,增长43.5%。全年地方财政支出8.11亿元,增长39.98%。财政支出体现了公共财政和民生财政的特点。其中教育支出达到11196.9万元,增长1.09倍;医疗卫生支出达到4440.7万元,增长88.09%;公共安全支出达到4757万元,增长61.9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到10135.1万元,增长42.6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达到13767.4万元,增长69.03%。
本文来自织梦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全年税收收入245071.5万元,增长39.03%。其中,国税完成177733.5万元,同比增长48.84%;地税完成67338万元,同比增长18.42%。
二、农业
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5.64万亩,比上年增加0.1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2万亩,比上年减少0.16万亩。小麦播种面积0.49万亩,比上年减少0.04万亩,下降7.5%;玉米播种面积0.63万亩,比上年减少0.02万亩,下降6.15%;油料面积0.32万亩,比上年减少0.3万亩,下降8.57%;瓜果面积0.21万亩,比上年增加0.03万亩,增长16.66%。蔬菜园艺播种面积为2.81万亩,增长21.8%;蔬菜及其他制种面积为0.62万亩,增长24%。全年粮食总产量6284.9吨,比上年下降17.37%。全年蔬菜产量达到184503.45吨。
畜牧业发展平稳,存栏有所增加。全市积极落实中央有关政策措施,对生猪养殖进行了补助和保险,农民养殖积极性得以提高。全年,嘉峪关市大牲畜存栏0.63万头,增长8%;出栏0.12万头,下降7%。其中,牛存栏0.53万头,增长16%;生猪存栏2.7万头,而能繁殖的母畜达到5400头, 增长80%;生猪出栏3.7万头,下降9.5%;羊存栏4.79万只,出栏2.19万只,下降4%;家禽存栏11.26万只,增长9%;出栏19.09万只,增长11%。奶类产量达到2896吨,增长36.7%;禽蛋产量达到900.8吨,增长9%。
财政支农力度加大,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财政对农林水事务支出达到2639.9万元,增长38.65%。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农村居民点道路改造等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4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48%;化肥施用实物量0.53万吨,下降5.36%;塑料薄膜使用量185吨,下降33%。
本文来自织梦
三、工业和建筑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15.13亿元,同比增长47.72%。2007年以来,酒钢(集团)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不锈钢等品种钢材,实现了生产的高速增长。酒钢公司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72.13亿元,同比增长43.43%;市属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34亿元,同比增长1.06倍。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5.8亿元,同比增长19.5%。市属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2亿元(不包括宏晟电热公司)。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5.1亿元,同比增长22.71%。主要产品产量钢、钢材、水泥增速都达到10%以上。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绝对数 | 增幅% |
生铁 钢 钢材 水泥 发电量 棉纱 炭黑 铁合金 牛奶 |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千瓦时 吨 吨 吨 吨 | 463.61 500.97 483.22 97.95 343934 4979 5647 67984 2259 | 7.32 11.1 11.57 17.03 10.08 92.54 6.23 9.4 4.53 |
织梦好,好织梦
企业产销状况良好。全市工业企业完成工业销售产值316.61亿元,同比增长52.51%。其中,酒钢公司完成销售产值271.77亿元,同比增长46.96%;市属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32.25亿元,同比增长1.12倍。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100.47%,较上年同期上升3.16个百分点,如表三所示:
指 标 名 称 | 绝对数 | 增 幅 |
工业增加值 #轻工业 重工业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股份合作 股份制 #国有控股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产品销售收入 利润总额 工业产品产销率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 950987 2973 948014 23527 19900 184 907375 931289 29665 5088 16166 817956 60663 3316767 180646 100.47 119.37 | 22.71 10 22.83 20.18 11.8 8.3 22.15 22 90 6.2 11.3 22.68 15.5 45.69 58.78 上升3.16个百分点 上升26.45个百分点 |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攀升。2007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33.42亿元,增长44.81%,其中市属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1.3亿元,增长1.08倍。企业效益大幅攀升,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254%,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09亿元,增长56.83%。地方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8亿元,增长3.93倍。盈利仍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加快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25亿元,增长21.4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小幅上涨。2007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8亿元,增长2.3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44亿元,下降10.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13亿元,增长37.5%。在城镇投资中,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28.34亿元,下降36.2%;集体单位投资0.66亿元,增长3倍;私营个体投资2.05亿元,增长1.3倍。从投资主体看,地方投资增速加快。地方完成投资13.64亿元,增长17.4%。酒钢(集团)公司完成投资36.32亿元,增长4.1%。中央及其他驻嘉单位完成投资2.99亿元,下降49.1%。房地产投资活跃。全年房地产累计完成投资3.45亿元,增长99%。如表四所示:
copyright dedecms
表四: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指 标 名 称 | 绝对数 | 增幅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按经济类型分: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私营、个体 其他 房地产开发 按产业分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第三产业 按投资主体分 地方 酒钢 中央及其他驻嘉单位 | 529514 283431 6578 20477 184531 34497 13814 374367 357665 141333 136364 363233 29917 | 1.1 -36.2 3倍 1.3倍 2.5倍 99 2.3倍 -10.2 -12.4 37.5 17.4 4.1 -49.1 |
城市建设成绩斐然。投资2亿元的城市供热改造工程完成,实现了全市集中供热。森林公园、英雄广场、新一代气象雷达塔、城市供水扩容、讨赖河堤防工程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其中新一代气象雷达塔完成投资2196万元。完成了机场南路、和诚西路、雄关东路、共和南路等18条21公里的新建、改造道路工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12%,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5.09亿元,增长7.6%。全年铁路完成客运量120.23万人次,增长53.55%,货运量516.33万吨,增长10.8%;公路完成客运量2480.16万人次,增长13.44%,货运量1849万吨,增长9.08%;公路旅客周转量25059万人公里,增长8.99%,货物周转量40763万吨公里,增长6.83%;全年民航客运量完成60914人次,增长3.58倍,货邮运量完成35.31吨,增长21倍。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440.07 万元,比上年增长64.8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8120.57万元,邮政业务总量2319.5万元。固定电话用户达到9.3万户,比上年下降9%;移动电话用户18.03万户(不含无线市话),比上年增长20.54%;年末互联网用户达到39909户,比上年增长48.32%。
旅游业发展加快。嘉峪关文物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开通了西安、上海、北京、敦煌等地的客运航线。全年实现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3.76亿元,增长21%。旅游外汇收入401.31万美元。主要旅游企业及景区景点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增长20.04%,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7个,比上年增加5个。随着 “雄关洋溢西域情”丝绸之路民族文化旅游节等旅游节会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全年全社会共接待游客89.6万人次,增长20%;涉外旅游企业接待游客48.58万人次,增长4.19%。其中,海外游客2.93万人次,下降13.66%。游客平均停留天数1.36天,增长7.09%;客房出租率达到41%,下降6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总额579万元,增长2.53%。如表五所示:
dedecms.com
表五:2007年旅游业发展情况表 单位:万元、人、天、%指 标 名 称 | 绝对数 | 增幅 |
旅游业收入 主要旅游企业及景区景点 营业收入 利税总额 接待总人数 其中:海外 游客平均停留天数 客房出租率 | 37600 15412 579 485809 29329 1.36 41 | 21 20.04 2.53 4.19 -13.66 7.09 下降6个百分点 |
六、贸易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2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1.28亿元,同比增长37.5%;零售业完成零售额11.34亿元,同比增长10.1%。随着“全国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经验交流会”等会议的相继召开和旅游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嘉峪关市住宿餐饮市场的较快增长。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4%。星级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增速持续加快,实现零售额4711.7万元,增长43.7%,增幅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8.8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明显。电脑、智能手机、液晶电视、数码产品、家用轿车等持续热销。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9.49%,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3.2%。
对外贸易增速减缓。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9.14亿美元,同比增长19%,进出口总量位居全省第2位。其中进口3.76亿美元 ,下降16%;出口5.38亿美元,增长68%。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织梦好,好织梦
七、财政、金融、保险
金融运行稳健有序。2007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4.46亿元,比年初增加13.18亿元,增长16.21%。其中,储蓄存款余额44.56亿元,比年初增加2.9亿元,增长6.95%,增速同比回落10.1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9.27亿元,比年初增长21.95%。短期贷款增速加快,短期贷款余额60.86亿元,比年初增加22.14亿元,增长57.18%。工业贷款增势强劲,工业贷款为50.7亿元,比年初增加18.7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8.94亿元,比年初下降0.24%。全年投放现金6.33亿元。如表六所示:
指 标 名 称 | 2007年末 | 比2007年初 增幅 |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储蓄存款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短期贷款 中长期贷款 货币投放或回笼+/- | 944573 445561 1292666 608559 489425 63305.28 | 16.21 6.95 21.95 57.18 -0.24 -24.38 |
注:货币投放回笼为累计数、同期比。
保险事业蓬勃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4281.8万元,增长21.4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317.8万元,增长23.17%;人身险保费收入5964万元,增长19.16%。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314.77万元,增长56.91%。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5067.77万元,增长16.93%,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3247万元,增长2.36倍。
本文来自织梦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市普通中学12所,在校学生15340人。其中高中学生6828人,初中学生8512人,专任教师877人。初中入学率达99.8%,与上年持平。小学学校24所,在校学生1531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专任教师811人。幼儿园51所,在园幼儿5584人,专任教师28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人。中等职业教育力度加大,职工技术培训学校1所,在校学生2421 人,专任教师218人。体育运动学校1所,招生数60人,在校学生180人。
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全年投入科技三项费509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安排科技项目(课题)58项,申请专利14件;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个,国家级科技研究中心一个。2007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7万人,比上年增长4.5%;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432人,比上年增长6.34%。
本文来自织梦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末,全市共有公共文化机构10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物事业机构1个,公共图书馆1所,藏书10万册。新建农家书屋12个。1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个,数字电视入户1.2万户。全年各类报纸出版量190万份。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7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卫生防疫机构1个,卫生防治机构1个,妇幼卫生机构1个、采供血机构 1个。实有床位127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实有床位1055张。卫生技术人员1527人,其中执业医师549人,注册护士588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得到普及。全市共有标准体育场地数213个,非标准体育场地数130个。全年共举办全市性体育竞赛活动1次,参加比赛的人数1300人次。全年共组织参加省级比赛4次,参加人数100人次,获金牌13枚,银牌4枚,铜牌12枚。全年承办省级以上比赛2次。2007年通过举办 “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和“国际铁人三项锦标赛”等体育活动,进一步推进了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全年组织全民体育运动11次。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从事环保工作人员80人,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2个,监测人员38人。环保投入增加,全年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总投资7130.7万元,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200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2459.57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2454.57万吨,达标率为99.8%;工业烟尘排放量6362.15吨,工业烟尘去除量50451.57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848.1吨,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3202.4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1.61%。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1388万元。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75.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安全生产控制在目标以内。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8人,比上年下降77.78%。亿元GDP死亡人数0.27人,下降0.09个百分点。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15起,死亡25人,受伤129人。全年发生火灾61起,受伤4人。全年工矿企业发生安全事故9起,死亡8人,受伤3人。各类事故共造成经济损失242.4万元。以上控制指标均在省、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范围内。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本文来自织梦
人口稳步增长。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20.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2万人。按居住地分城市人口18.51万人,农村人口2.0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95‰,较上年下降0.13个千分点。
dedecms.com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42.43元,同比增长13.7%,如表七所示。从收入构成看,全年人均工薪收入11535.5元,比2006年增加1042.5元,同比增长9.9%。经营性收入增长较快,人均经营性收入826.7元,同比增长45%。财产性收入迅速增长。随着楼市和资本市场的繁荣,使得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2.35倍。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76.27元,同比增长15%。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16%和36.5%。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836元,同比增长9.8%。从收入构成看,家庭经营纯收入为4294.09元,占总收入比重降低到73.58%,而工资性收入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23.24%。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织梦好,好织梦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织梦好,好织梦
表七:2007年城镇居民收入支出情况 单位:元 、%指 标 名 称 | 绝对数 | 增幅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工薪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食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 交通和通讯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居住 杂项商品与服务 | 13442.43 11535.55 10376.27 3233.63 1199.3 542.71 798.88 1806.87 1439.62 674.47 680.8 | 13.7 9.9 15 11.6 -5.2 -32.4 24.4 134.4 21.4 -35.2 67.2 |
十二、就业、社会福利和和社会保障
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市共新增就业人数493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361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 318 人;有组织劳务输出 210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968人,登记失业率3%,较上年下降0.48个百分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率达到100%,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连续七年达到100%,有力地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来自织梦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1个,拥有床位96张,比上年增加46张。社区便民利民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2007年,全市共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60个,服务功能日臻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项基金扩面征缴取得积极成效,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7691人、63174人、40567人、39413人和21861人,农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6867人。年末全市共有3556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copyright dedecms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内容来自dedecms
2、公报中总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