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统计公报 >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01-03 作者:派智库 来源:凤翔县统计局 浏览:【字体: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县上下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紧紧围绕“跨入西部百强县,打造魅力新凤翔”的奋斗目标,抓项目、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2011年我县先后荣膺“全国文明县城”等29项国家级荣誉称号,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检,全国双拥模范县实现“三连冠”。

一、  综合

内容来自dedecms

    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初步核算全县地方生产总值120.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26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73.74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27.84亿元,增长10.8%。2011年,我县经济在面对国内外一系列复杂困难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县域经济实力稳步提升。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县域财政总收入10.49亿元,同比增长13.1%,财政支出13.66亿元,同比增长36.5%。地方财政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18.04%。市场物价基本平稳,据市城调队调查统计,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2%,其中城市上涨5.1%,农村上涨5.2%,食品、烟酒及日用品、居住、农业生产资料、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分别上涨了11.0%、1.9%、6.7%,10.4%、6.0%,衣着、交通和通讯分别下降0.5%、1.4%。2011年,我县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运行质量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提升。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主要是与西部百强县相比,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发展还有很大差距,跨入西部百强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县域经济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县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项目拉动,农业稳而不优,工业大而不强,三产服务不活,工业反哺农业、带动第三产业的能力不强,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二、农业 内容来自dedecms

    粮食生产连续八年丰产丰收,“北果中菜南牧”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截止2011年底,全县新增设施蔬菜2820亩,年产蔬菜22万吨,蔬菜产值达到3.6亿元,全年新增苹果面积2.3万亩,建成省部级示范园16个,500亩以上连片果园20个,苹果矮化集约、高效栽培技术全国领先,所有果区均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新发展核桃3万亩,跻身全省优质核桃示范基地县。发展农业产业龙头企业2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87个。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2.4万亩,同比下降1.4%,粮食总产量31.2万吨,同比增长1.1%,粮食优质率达到84%以上。其中夏粮55.2万亩,总产19.5万吨,比上年增长4.3%。瓜果类产量达到12.9万吨。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78亿元,同比增长6.9%。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表1 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dedecms.com

内容来自dedecms

计算单位 本文来自织梦

2011年 dedecms.com

比上年增长(%)

织梦好,好织梦

粮食

dedecms.com

万吨 本文来自织梦

31.2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其中:夏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万吨 本文来自织梦

19.5 本文来自织梦

4.3 dedecms.com

水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万吨 copyright dedecms

12.9

本文来自织梦

19.4

copyright dedecms

鲜辣椒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万吨

内容来自dedecms

7.7

内容来自dedecms

27.7 dedecms.com

林业生产积极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全县造林绿化水平得到新的提升,生态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2011年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四旁植树12.5万株。实现林业总产值38.08万元。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截止2011年底,全县牛存栏8.7万头,其中奶牛存栏达到2.31万头,新建300头以上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10个,千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20个,全年畜牧业实现产值12.4亿元,增长21.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表2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存栏数 本文来自织梦

指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计算单位

copyright dedecms

2011年

本文来自织梦

比上年增长(%) dedecms.com

肉类 万吨 2.05 7.03
禽蛋产量 万吨 1.03 4.02
奶类产量 万吨 8.16 3.81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9.26 0.00
羊年末存栏数 万头 7.42 0.00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万头 8.74 1.05
其中:奶牛 万头 2.31 1.06

本文来自织梦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2011年全县完成渔业产值412万元,比上年增长14.4%,水产品产量305吨,比上年增长1.67 %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力36.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06%,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165台/ 7.0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22 %,小型拖拉机5044台/6.1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5%。2011年全县用电量2.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农村用电量1.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全县化肥施用量12.60万吨,同比增长2.57%,年末有效灌溉面积41.7万亩。

本文来自织梦

三、工业 dedecms.com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升。总投资46亿元的国电宝二电二期扩建项目5号、6号机组实现并网发电;投资6.5亿元的高压电极箔生产线项目,已有24条生产线建成投用,总投资15亿元的冀东水泥项目一期建成投用;关中工具、红旗民爆等18户亿元企业扩产技改全面完成。2011年全县辖区内实现工业总产值184亿元,同比增长14.5%。在辖区工业总产值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同比增长25.1%。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4%,拉动全县经济增长7.6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4.26亿元,增长15.6%,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实现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14%。

内容来自dedecms

    表3 2011年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计算单位

内容来自dedecms

2011年 copyright dedecms

比上年增长(%)

织梦好,好织梦

发电量 亿千瓦/时 58.84 7.6
白酒 万吨 3.05 -3.2
水泥 万吨 142 76.8
焦炭 万吨 75 11.9
万吨 6.5 25
棉纱 3873 65
奶粉 1902 -12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5.3 8.6
皂素 132 28.2
玻璃纤维 11371 2.7
小麦粉 万吨 6.5 30
内容来自dedecms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镇村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城乡基础建设投资进一步加大。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79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3.25亿元,增长46.8%。新增固定资产85.8亿元,同比增长62.8%。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0.41亿元,同比增长43.1%;第二产业投资49.97亿元,增长41.2%;第三产业投资31.63亿元,同比增长55.1%;竣工房屋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0.9%。围绕工业强县和加快城市化进程,宝二电二期扩建工程6号机组、甲醇一期60万吨项目生活区建成投用,生产区全面开工,高压电极箔、冀东水泥、东岭焦化扩建、余热综合利用环保技改及宝平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工业和交通基础建设项目已陆续投产竣工运行。截止2011年底,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一城三镇”率先突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6.4%。柳林镇跻身全省30个重点示范镇行列。在全县233个行政村中,已建成的五星级村、四星级村分别占9%、22.3%。陈村入围全市十强镇。严稼坞、周家门前等十五个村跻身全市百强村。 copyright dedecms

五、商业 本文来自织梦

    消费品需求旺盛,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42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城镇零售额2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乡村零售额3.80亿元,比上年增长 12.81%。分行业看,批发业1.34亿元,增长13.2%;零售业20.46亿元,同比增长 13.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61亿元,同比增长 13.2 %。消费亮点纷呈,居民消费档次提高,出现了消费升级和多样化的新态势。2011年全县城镇居民交通通信类支出及家庭设备用品及其它支出增速分别达到13.5%、8.1%,每百户拥有私人小汽车由上年的8辆增加到12.3辆。 内容来自dedecms

六、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交通事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四通八达的城乡公路立体交通网络雏形基本形成,全县公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新突破。全县主干线公路改建和快捷畅通的县乡村公路新网络均已全面完成。投资17亿元、全长32.76公里宝平高速凤翔段于2011年11月8日建成通车;全长25公里的凤翔至麟游三级公路和全长12公里的南光耀至杨丹四级公路均已年内建成通车。2011年新建农村五级乡镇客运站一座,新建农村客运线路招呼亭25个。投资1200万元新开通了凤翔至西沟河、凤翔至临阵坡等通村客运线路6条,新上客运车辆48辆。截止2011年底,全县道路营运性车辆发展到2830辆,其中班线客车325辆,出租客运车辆168辆,货物运输车辆1648辆。全县客运班线共发展到48条,其中通村客运线路32条,通村客运车辆257辆。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78.6万人次,同比增长5.5%;客运周转量802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6.4%;货运量162.4万吨,同比增长34.2%;货运周转量1754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0.0%。 copyright dedecms

    邮政、电信及移动通讯事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2011年共完成邮政、电信及移动等通信业务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6.5 %。年末全县固定电话拥有量6.1万户,同比下降15.3%,其中农村电话拥有量4.1 万户,下降37.9%,电信、联通及广电宽带用户达到 1.63万户。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形势基本稳定,保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2亿元,同比增长15.2%;各项贷款余额37.3亿元,同比增长12.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4亿元,同比增长16.9%。2011年末国有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8.1%;财险公司保费收入2758万元,比上年增长21%。各类赔款575.1万元、赔件3114件,其中支付能繁母猪赔款10万元,为遭“7.17、8.15”风雹灾害的4568户果农赔偿果品及玉米灾害损失40.1万元;为奶牛饲养户赔款28.24万元;全年共处理各种责任范围内的赔案2833起,支付赔款1754万元。

dedecms.com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科技事业取得新突破。2011年全县共组织申报专利20个(发明专利6个),授权13个(发明专利2个),向上推荐科技成果奖3个项目,申请品种审定2个,其中县园艺站苹果矮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被省政府授予2011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是我县首次获得省级科技奖励;宝鸡博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绿色环保复合型生物活性物质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为我县产业类首次获得重大发明。全省最大的秸秆成型燃料科技示范基地在我县率先建成,年产秸秆成型燃料3万吨,实现产值15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20个,实现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全年组织科技培训班30期,印发各类技术资料1万余份(册),培训农民3000人次,培养技术骨干200余人。 dedecms.com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2011年全年教育系统共获得各类奖励99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市级75项。2011年全县录入普通高中学生3773名,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67.9%;高考二本上线考生1725名,同比增长1.5%;高中升学率(包括升入高中阶段其它学校)90.4%;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7%。截止2011年底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 61225人,其中小学27984人。全年共资助各类家庭困难学生12753人,资助金额2437.5万元,使符合条件的家庭困难的学生全部享受到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2011年教育系统12个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投资1390万元的城关镇、柳林镇、横水镇3所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投资1307万元的虢庄中学公寓楼、师生食堂等6个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均已完工投用;投资590万元的特教学校建设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文化、文物、旅游、新闻出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共举办建党90周年和宝鸡市苹果节(凤翔)文艺演出等大型文化活动12次,组织大型文化下乡3次。舞蹈《剪纸姑娘》获市社区文艺汇演一等奖;县剧团全年演出120场,业余演出团队共演出830场。文艺创作亮点纷呈,全年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240多篇(件),在市级以上刊物杂志上共发表文学作品32篇(首),其中薛九来长篇小说《凶宅》已经出版;贾亚红的小说《一树梨花》、《张满有的黄昏》和李喜林的散文分别在省市获奖;魏晓婷的散文《家在柳林》等作品在报纸公开发表。2011年凤翔县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泥塑之乡、木板年画之乡。年内完成了经营性文化单位的事业编制核销和法人注销工作,对四个转企单位进行了注册;组建成立了县文化市场执法大队,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56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0.37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0.36亿元。广播电视事业在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党的新闻媒体主阵地位方面成绩显著。2011年在市电视台成功开通《县区报道专题——凤翔篇》栏目,年内已播出30期,有效提升了凤翔在全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制作《凤翔新闻》166期、《新闻快递》50期、播出广播《凤翔新闻》260期。全年累计向省、市电视台上送播出新闻368篇,其中省电视台播出10条,省广播电台播出8条,在全市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5条获奖,其中《资讯广告》栏目获一等奖。2011年全县共新建杆路75公里,新安装有线电视5700户,其中农村网新发展用户4993户,全县数字化整转607户。截止年底,全县共建成有线电视网络485公里,有线电视用户3.8万户,其中数字化用户1.33户,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24.72%,先后为12个镇政府、5个社区中心、233个行政村解决了应急广播网络设备配套问题,为今后全面建设全县应急广播网奠定了基础。

织梦好,好织梦

九、卫生、体育

copyright dedecms

    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得到进一步加强。2011年底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23所,拥有床位1180个,卫生技术人员1788人,全县新农合村级门诊统筹定点村卫生室达到198所。截止2011年底全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43.4万人,参合率达到98.0% ,全年共为64.1万人次参合患者报销补偿医药费用7991.8万元,其中:住院补偿人次和费用分别为39946人次、6754.5万元;门诊统筹补偿59.9万人次,补偿金额1080万元。2011年脊灰、麻疹类等11种疫苗单苗接种率达到了95%以上;儿童常规免疫报表网报及时率、完整率等指标均达到100%;孕妇住院分娩率达99.96%;新生儿死亡率3.01‰;婴幼儿死亡率3.82‰;儿童保健覆盖率85.06‰。疫情网络直报率100%,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77.81/10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年共检查非法无证行医18户,取缔非法无证诊室8户,药店非法无证坐堂行医9户、非法义诊1户。抓全民健身,促竞技体育,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年内建成了南指挥镇页西村等农民体育健身广场4处,全县累计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0多个,成立单项体育协会10个,健身俱乐部2个,晨练点7处。在宝鸡市“六年西风杯”第十八届木兰拳比赛中获得老年组团体一等奖,在全市首届“千阳杯”空竹展示赛上获团体总分三等奖。在宝鸡市青少年跆拳道、摔跤等8个项目比赛中,获得21金、12银、19铜的单项奖和8个团体奖。 本文来自织梦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本文来自织梦

    人口计划圆满完成。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巩固创强成果。据公安和计生部门统计,2011年末,全县共有12个镇,233个行政村,197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55132户,总人口521267人,其中男性267616人,城镇人口242095人。18岁以下人口为97529人,18—35岁146840人,35—60岁204560人,60岁以上72338人。人口出生率7.83‰,死亡率5.01‰,自然增长率2.82‰,计划生育率99.3%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人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896元,比上年净增加1554元,增长24.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53元,增长26.7%,全年转移就业17.2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1.4亿元;城镇在岗职工人数18487人,职工年平均工资32589元。据抽样调查推算,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96元,比上年净增加3440元,增长17.5%。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止2011年末,全县城镇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858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7132人,参加失业保险13880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557户,467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9229户,23097人,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3.8万人,农村保障覆盖率达到77.4%。

dedecms.com

注:1、地方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为现价,增长速度为不变价。 本文来自织梦

2、社会发展部分资料来自相关部门年报资料。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社会保障有关数据、有线电视入户率以市县域考核反馈数据为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