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统计公报 >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01-03 作者:派智库 来源:千阳县统计局 浏览:【字体: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土地环保标准执行更加严格、物价上涨幅度的继续增大及4.14春雪霜冻和7.23特大暴雨的侵害等不利因素,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及扩大内需等历史机遇,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政策,坚持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的方针,深入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项目兴县三大战略,大力发展建材工业,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县城建设管理,努力开发生态旅游,全县经济社会承接2009年复苏向好的势头,高点起步,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县域生产总值突破15亿元,达到15.61亿元,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就。

织梦好,好织梦

  一、 综 合

  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县GDP达到1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8亿元,比上年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6.03亿元, 比上年增长23.0%;第三产业增加值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34.5、38.6、26.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933元,比上年增长16.5%。

  财政税收工作成绩显著。坚持开源节流、强化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201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4.2%,其中:税收收入3689万元,非税收入512;地方财政支出41476万元,比上年增长14.3 %。

  劳动就业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年末全县从业人员5.8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7566人,实现再就业70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经济结构调整稳步发展,经济运行总体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农业以市场为导向,深入开展“一村一品、文明家园”活动,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海螺水泥、建陶工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56亿元,比上年增长24.2%。

内容来自dedecms



  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县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取得显著成效。城镇乡村建设、居民住宅等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继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县后又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金融生态县,省级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奖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前十名等荣誉。
dedecms.com

  二、 农 业

  农村改革稳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星级管理为抓手,加快构建农民增收多元化格局,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推广果畜结合、粮经配套、瓜菜轮作等循环农业模式,主导产业效益稳步提升。

  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6.95万吨,增长8.1%。

表1.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本文来自织梦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69514 8.1
    夏粮 30102 9.2
    秋粮 39412 7.4
   油料 1018 -8.5
   水果 12268 -13.6
   蔬菜 46018 -14.1
   药材 1731 -57.5
   蚕茧 1314 -2.3
   奶类 121575 9.6

  蚕桑生产稳步提高。全县桑园面积稳定在4.89万亩,其中:当年新增桑园1795亩,加强桑园管理,大力实施省力化温室设施养蚕,进一步提高优质桑园和优质蚕茧数量,全年蚕茧总产量达到1314吨,比上年下降2.3%。 dedecms.com

  林业生产良性发展,绿色千阳建设效果显著。全年造林面积6.3万亩,其中飞播面积1.0万亩,人工造林3.3万亩,林产品产量达到367吨。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通过省市验收,40个水利项目顺利建成,连续3年获得全省水利农田基本建设先进县,5个村跨入全市“百强村”行列,张家塬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文家坡乡的曹家塬村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生态村。

  奶畜大县建设步伐加快。建成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30个,千头现代化奶牛厂3个,累计引进澳大利亚良种奶牛2600头,着力培育高产奶牛核心群,做强莎能奶山羊品牌,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县大家畜年末存栏5.47 万头,其中奶牛3.65万头,比上年增长1.1% ;奶山羊年末存栏6.78万只,比上年下降1.5%;生猪年末存栏1.88 万头,比上年增长6.8%;家禽年末存栏20.43万只,比上年增长20.1%;肉类总产量0.66万 吨,比上年增长8.2%;奶类总产量12.16万吨,比上年增长9.6%,蛋类总产量0.13万 吨,比上年-18.8%;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5.0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5%。我县已成为全省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县,全国东桑西移基地县、优质苹果基地县和核桃经济林基地县。

本文来自织梦

  三、工 业、建筑业

  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资源为依托,盘活闲置资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园区、突破水泥、做强建陶;占地6平方公里、设计50条生产线的草碧建陶工业园初具规模,一批工业企业陆续入住,园区2号路、滨河路建成投用,园区框架逐步拉大,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现已入住陶瓷企业9户,配套企业6户,锦泰、千禾陶瓷公司续建生产线3条;粤特、博桦首条生产线建成投产,隆达高档抛光砖生产线试产成功;累计园区建成陶瓷生产线13条、跻身全省重点支持的100个工业园区行列。投资10亿元、年产220万吨的千阳海螺水泥第一条生产线于11月8日竣工投产,日销售发运熟料突破5000吨,成为千阳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在国内同行业工艺最先进的新型化龙头工业企业。建材工业集群迅速崛起;电力供应业生产保持稳定;丝绢制造业,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其他行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有增有减。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指标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水泥 万吨 11.5 -45.1
乳制品 2936.8 7.1
#液态奶 833.97 -3.6
白厂丝 110 27.6
机制砖 万块 3151 45.5
瓷砖 万平方米 8081.8 70.2

  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3.19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0.13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

内容来自dedecms



  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48亿元,比上年增长 27.2%,年内施工工程183个,其中:本年新开工156个。
dedecms.com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大。2010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2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2亿元,同比增长48.9%。海螺水泥第一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当年完成投资7.29亿元;宝汉高速千阳-陇县段建成通车,建陶产业园完成投资1.55亿元;职教、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完成投资0.34亿元;惠民新区廉租房二期工程0.12亿元;18所小学供暖设施、综合楼、公寓楼、基础设施等完成投资0.48亿元;东海路1.2号商住小区、县城集中供暖项目正式动工建设;坚持以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县为重点,以重点项目为支撑,着力营造最佳投资环境、最佳人居环境,全方位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年签订招商引资合同20份、合同引进资金14.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64亿元。  

   五、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全县普通高中1 所,在校学生2010人,比上年增长11.1%;职业中专学校1 所,在校学生1398人,比上年增加6.2%;全县共有初中9 所,在校学生5145人 ,与上年比减少10.8%,连续六年呈现下降趋势;小学45 所,在校学生9285人,比上年减少7.8%,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幼儿园11所,在园人数2351人,比上年增加6.3%。2010年考入本科学生343人,上线率名列全市县区第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城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dedecms.com

  2010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本文来自织梦

各类学校 2010年招生 在校学生 2010年毕业生
普通高中 832 2010 630
中等职业教育 478 1348 380
初中 1447 5140 1960
小学 1157 9285 1867

  科学技术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全县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4个,审批落户项目9个,面临绝迹千阳桃花米种植技术研究及品种保护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取得新进展,当年种植桃花米208亩、收获3.8万公斤。深入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及科技周活动,举办各种培训班334场次,培训农民2.51万人次,邢家塬村被授予市级核桃种植科技创业示范基地、柿沟蚕桑专家大院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省级专家大院,建立了陕西科技大学-千阳建筑陶瓷技术推广研发中心;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了大湾岭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蚕桑副产品综合开发两项合作协议,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内容来自dedecms

  六、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邮电继续增长。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6241万元,比上年增长5.4%。

  年末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3915 辆,其中:货车2033辆,客车1483辆。千阳县首条公交专线“千阳—海螺厂”开通运营,小桥车快步迈入私人家庭。

  全年完成货运量 552.9万吨,比上年增长12.3%,货运周转量12039.3万吨公里,增长12.7%;客运量127.2万人次,增长13.1%, 客运周转量6214.9万人公里,增长13.9%。境内公路里程1106 公里、铁路里程31公里,第一条高速公路-宝汉高速千阳试验段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邮电事业快迅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453.8万元,比上年增长12.1%;本地电话年末用户达到11130.9 户,比上年减少10.9 %;移动电话63766户,比上年增长23.1%;建成宽带网运行系统,并发展数据用户2998户,比上年增长15.3%,信息资源渠道更加宽广,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旅游资源开发初现雏型,千湖生态风景旅游区、燕及望鲁台、莲花山狩猎厂、清崖洞等旅游景点,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在首届中国艺术节上,千阳刺绣被评为“一村一品”优秀项目,在中国剪纸艺术节上获得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 dedecms.com

  七、商业贸易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1亿元,同比增长18.2%。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4.11元,同比增长20.8%;餐饮业0.70亿元,同比增长0.5%。肉、蛋、菜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服装、通讯、石油销售旺势明显;中、高档服装销售态势良好,客都购物广场、千阳商场、武汉商贸城、好运来超市、特步专卖店、民乐鞋城、名烟名酒专卖广场等商贸企业购销两旺;以移动电话为代表的通讯器材消费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八、金融、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实现双增。2010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1.29亿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3.2亿元,同比增长21.1%。各项贷款余额7.85亿元,同比增长52.3%。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保费收入0.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全年支付赔款及给付款0.07亿元,比上年增加0.02亿元。

dedecms.com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艺术表演团体2个,城乡文化站(馆)12 个,公共图书馆1 个;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 100%,数字电视顺利开通,播出数字电视节目81套,无线节目2套,自办节目1套;制作播出专题节目43期,放映电影1200场,县城区安装音柱50个;极大的丰富了城乡文化生活。

  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个,床位463张,每万人拥有病床39张、卫生技术人员40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实施。

  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县直机关工委、“两院”机关举办了运动会,及“电力杯”篮球赛;组织参加了全国第二届“县长杯”乒乓球比赛,全市农民运动会、我县组队代表宝鸡市参加了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千阳籍运动员苏辉在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上再次夺得双人双桨赛艇“金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为千阳赢得了荣誉。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稳定。年末全县人口1328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428人,占16.1%;男性69466人,占总人口的52.4%,女性62812人,占总人口的47.6%;全县出生人口1285人,出生率9.7‰;死亡人739人,死亡率5.6‰;自然增长率4.1 ‰。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720元,比上年增长17.0%;城镇居民可人均支配收入16669元,比上年增长18.2%;农民人均纯收入4766元,比上年增长19.8%;城乡住房条件明显得到改善。

  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年末全县城镇职工中有6094名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9300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2010年参加新型合作医疗10.95万农民,参合达98.3%,住院报销药费1111.7万元。13786名农村困难群众和3325名城镇困难居民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共发放低保金2646.33万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累计参保62569名,为13426名60岁以上城乡老人发放养老金920.83万元,实施助学工程,救助贫困大学生50名、困难学生411名,发放救助金40.8万元、助学贷款128万元。

copyright dedecms


  注:⑴国内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公布,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公布。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