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03-26 作者:派智库 来源:修文县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6年,既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七次党代会和市八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改革有所突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顺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二、非公有制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近年来,我县加大改善政策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依法处理和盘活存量土地资产,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实现优势资源的深度开发,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06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35498万元,比上年增长19.3%,高于全县经济增速2.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57.5%。其中:第一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32629万元,比上年增长11.7%,比重为59.8%,;第二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67357万元,比上年增长24.9%,比重为71.41%。在第二产业中,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为60799万元,比上年增长26.0%,比重为79.49%;非公有制建筑业增加值为6558万元,比上年增长15.0%,比重为36.75%;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35512万元,比上年增长15.6%,比重为40.97%。三、农业 copyright dedecms
2006年,全县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较快发展,特色产业初步形成。全县农业生产继续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加大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力度,突出抓好各类基地建设,“菜、畜、果、药”特色产业规模和档次不断上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229万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46809万元,比上年增长11.6 %;林业产值实现759万元,比上年下降19.5%;牧业产值实现35507万元,比上年增长9.8 %;渔业产值实现921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完成233万元,比上年增长15.9%。主要农产品及畜牧产品产量如下: 内容来自dedecms
2006年(吨) 比上年增(减)% 增(减)绝对数(吨)
copyright dedecms
粮食总产量 93126 -4.7 -4551
内容来自dedecms
夏粮 25665 1.8 443 内容来自dedecms
小麦 4882 -6.5 -341
织梦好,好织梦
薯类 22560 -0.6 -137
秋粮 67461 -6.9 -4994 内容来自dedecms
稻谷 39119 -2.4 -976 内容来自dedecms
玉米 24136 -3.5 -865 copyright dedecms
油菜籽 8947 1.0 92
烤烟 2105 -9.6 -224 织梦好,好织梦
蔬菜 146132 23.1 27422
织梦好,好织梦
水果 16246 21.8 2909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猪全年出栏数(头) 285028 8.9 23375
dedecms.com
牛全年出栏数(头) 22401 6.4 1347
本文来自织梦
肉类总产量 32661 7.6 2307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禽蛋产量 3904 6.5 239
内容来自dedecms
水产品产量 956 4.0 37
内容来自dedecms
林业以“天然林保护建设”工程为重点,加大退耕还林和二环林带建设的力度,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年退耕还林面积为4700亩,天保公益林面积5000亩,义务植树造林基地200亩。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37456千瓦,比上年增长19.2%;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101250亩,比上年增加1250亩;当年建成“两改一气”配套工程4870套。四、工业 dedecms.com
2006年,以扎佐医药园区为载体,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医药工业逐渐向规模化发展,抓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整体提升水泥、建材、冶炼等行业的竞争力,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实现工业产值189771万元,比上年增长28.2 %;工业产销率为91.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完成工业产值107806万元,同比增长26.5%,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56.8%。规模以下工业据下半年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产值比上年增长8.2%。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内容来自dedecms
2006年 比上年增(减)% dedecms.com
原 煤 96.76万吨 24.9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耐火材料制品 2.87万吨 -8.3
水 泥 51.0万吨 21.4
生 铁 10.0万吨 14.4 copyright dedecms
生铝钒土 55.0万吨 17.0
织梦好,好织梦
砖 21668万块 11.3 copyright dedecms
片 剂 33276万片 4.7 dedecms.com
中 成 药 1101吨 43.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供 电 量 46313万度 15.2 dedecms.com
发电量 98462万度 99.8 内容来自dedecms
五、固定资产投资 本文来自织梦
2006年,城镇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快,交通道路修建和硬化量大幅度增加,农业基础建设力度加强。扎南高速公路、索风营电站等在建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7%。 本文来自织梦
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大。2006年,市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7440万元,同比增长29.9%,境外资金完成210万美元,同比增长23.5%;本年累计投资项目35个,其中引进新建项目26个。六、第三产业
2006年,全县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乡村旅游,贵阳野生动物园于“十一”黄金周正式运营,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商贸流通、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等传统服务行业快速发展,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正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6684万元 ,比上年增长14.5%,对GDP的贡献率达34.42%。 内容来自dedecms
随着全县城乡基础建设力度的加强,特别是几个农贸市场的建成,为拓宽商品交易市场奠定了基础,市场繁荣活跃,居民就地消费量大幅度增长,商品购销两旺。200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285万元,比上年增长16.0%。人均消费水平为1555元,比上年增长15.4%。由于交通道路建设力度加大,道路设施大大改善,强有力的拉动了全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年底拥有载客汽车290辆,载客量4230客位,载货汽车1048辆,载重量3407吨。通讯事业飞速发展,通讯网络逐步健全,移动、电信、联通等公司业务迅速扩展。2006年全县移动通讯在网在线电话用户达34000户;联通用户达10020户;城乡电话用户达21350户;移动通讯营业收入3206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320万元,联通营业收入598万元,三项合计达5124万元,同比增长5.2%;实现邮政业务收入达344.5万元,同比增长3.1%。金融存贷款增加,资金运行趋于活跃。全县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为15411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1.0%;其中:企业存款年末余额为37136万元,比上年增长53.0%;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为80413万元,比上年增长18.8%;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为109660万元,比上年增长57.7%。其中:短期贷款年末余额63369万元,比上年增长75.9%;中长期贷款年末余额45710万元,比上年增长38.9%;全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81981万元,现金支出567301万元,收支相抵,净回笼现金85319万元,比上年多回笼现金39650万元。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保费收入2445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44万元,寿险保费收入1401万元,分别增长22.5%和7.9%。全年保险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844万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财产险赔款和给付681万元,寿险赔款和给付163万元,分别增长26.3%和46.8%。七、财政税收 dedecms.com
2006年,我县狠抓财源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实行稳健财政政策,着力支持经济改革,加大对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税收征管,坚持依法治税。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8580万元,比上年增长3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553万元(含基金收入1511万元),比上年增长13.45%,增加收入1725万元。全县财政总支出35470万元,比上年增长21.18%,增加支出6199万元。其中:上级专项补助支出6349万元;县级财政支出27941万元,比上年增长25.9%,增加5748万元;完成国税收入12851万元,同比增长37.3%;完成地税收入9696万元,同比增长25.6%。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内容来自dedecms
以巩固“两基”工作为重点,不断升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制,积极推动素质教育,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县共有各类学校98所。其中:普通中学26所,职业中学2所,小学69所,特殊学校1所。全县有幼儿园10所。在校学生人数44428人,其中,全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7168人,比上年减少1555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002人,比上年减少230人;小学在校学生26258人,比上年减少438人。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66%,比上年上升了0.13个百分点;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110.42%,比上年下降了5.8个百分点。我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工作方针和政策措施,努力推动科技进步,狠抓科技目标责任制的落实,使全县科技工作创先得到了巩固提高。全年完成农村新一轮技术培训39507人次,完成绿色证书培训1000人,颁证800人。全县申报科技项目25项,申请专利量18件,已授权8件,有12个企业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科技成果普及利用和转换率明显提高,全县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上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逐渐上升达57.94%,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扩大,农业、牧业、渔业先进实用技术和养殖技术得以全面普及。九、计划生育、卫生、文化和体育 dedecms.com
人口与计生工作稳步推进。据县计生局年报统计,2006年人口出生率为 8.79‰,人口死亡率为5.28 ‰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1‰,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3.88%。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得到提高,医疗服务领域得到新拓展,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得到了加强,食品、药品、医疗服务市场经济秩序得到了有效整顿和规范。全县有卫生机构18个,其中:医院7个、卫生院10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病床479张,卫生机构卫生技术员47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疗床位1.53人和1.54张。
内容来自dedecms
文化广播事业继续发展。充分发挥精神文明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送戏下乡,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全年参加省、市文艺演出5次,自行组织文艺演出50余场,送戏下乡12场,送电影下乡1400场。广播人口覆盖率已达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5.0%。十、人口、耕地、环境保护 copyright dedecms
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常住一年及以上人口)311300人,比上年增长0.6%,增加1700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为267900人,非农业人口43400人。 内容来自dedecms
全县年末实有耕地262020亩,每一农业人口占有耕地0.98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强化环境监督工作,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年投入企业环保治理资金902.5万元,治理项目15个。
本文来自织梦
十一、物价、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织梦好,好织梦
2006年,我县市场物价平稳。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5%。在八大类价格指数中,六类上升二类下降,食品类上涨3.1%;居住类上涨4.5%、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5.4%、衣着类上涨3.0%、交通通讯类上涨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分别下降0.1%、1.3%。 织梦好,好织梦
2006年各类消费品价格比上年变动幅度 本文来自织梦
居民消费品价格 102.5%食品类 103.1% dedecms.com
烟酒及用品类 100.2%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衣着类 103.0%
copyright dedecms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 99.9%
copyright dedecms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105.4% 内容来自dedecms
交通和通讯类 101.6%
织梦好,好织梦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98.7% copyright dedecms
居住类 104.5%
dedecms.com
城镇居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生活质量上升,消费水平提高。我县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资料表明,2006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729元,扣价后比上年实际增长11.8%;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6271元,比上年增长3.0%,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9.9%。随着农业产业调整力度加大,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我县农村居民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2968元,比上年增长9.8%,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51.5%。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是:龙场镇4039元、扎佐镇3678元、久长镇3154元、六广镇2650元、谷堡乡2842元、六屯乡2459元、小箐乡2329元、洒坪乡2338元、大石乡1963元、六桶乡2646元。职工工资收入增加。2006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为15828元,比上年增长12.0%,增加1692元。2006年末,我县城乡居民的人均储蓄存款为2591元,同比增长18.1%。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巩固,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全面推进,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末,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018人,比上年增长18.8%,全年征收养老保险费993.7万元, 比上年增长149.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6385人,比上年增长6.6%,全年征收失业保险费76.3万元,比上年增长67.1%;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66人,比上年增长29.6%, 全年征收医疗保险费762万元;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实现“应保尽保”。2006年城镇低保人数为4873人,发放城镇低保金458万元,农村低保人数为6778人,发放低保金221.9万元。2006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新的成绩,但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容忽视,如经济总量小;经济运行质量仍然偏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脆弱,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民增收缓慢;城镇居民收入偏低,工业企业竞争力仍不够强,优势企业和产品不够突出;投融资渠道不够宽,优化投资环境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社会事业发展还需继续加强。公报注释:
本文来自织梦
1、全县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均为当年价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公报中人均指标均按年度平均常住人口计算。 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相关指标均按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