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07-21 作者:派智库 来源:武侯区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商务高地,宜居武侯”的发展战略,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着力构建“3主导+1特色”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区呈现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copyright dedecms
一、综合 dedecms.com
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4.02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4亿元,同比增长1.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0.39亿元,同比增长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2%,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23.59亿元,同比增长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8%,拉动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在各行业中,第三产业已成为全区经济的主要支撑,三次产业比重为0.01:24.55:75.44.非公有制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88.77亿元,同比增长8.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4%。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7.8亿元,同比增长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0.93亿元,同比增长8.9%。非公有制企业(指个体、私营企业、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税收收入38.34亿元。民间投资实现231.3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65.5%。民营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十年保持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第一名。
本文来自织梦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56.32亿元,同比增长15.73%。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2.37亿元,同比增长8.80%。实现地方税收收入34.05亿元,同比增长9.83%。公共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增长较快。公共财政支出55.84亿元,同比增长5.6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17亿元,同比增长9.86%;公共安全支出3.5亿元,同比增长24.52%;教育支出11.65亿元,同比增长4.11%;科学技术支出0.97亿元,同比增长17.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亿元,同比增长3.92%;医疗卫生支出3.6亿元,同比增长31.2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9亿元,同比降低40.87%。
copyright dedecms
二、农业生产
2013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62万元,同比下降40.6%;林业产值56万元,与上年持平;牧业产值510万元,同比增长14.1%;服务业产值108万元,同比增长11.3%。 dedecms.com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3年全区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28.75亿元,同比增长3.5%。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9.31亿元,同比增长2.6%,占全口径工业比重38.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末资产总计达到255.55亿元,同比增长37.4%,实现利税总额23.42亿元,同比增长10.5%。工业集中建设稳步推进。武侯新城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05亿元,同比增长5.4%,园区集中度达48.8%。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8.21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4.41亿元。
本文来自织梦
建筑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6.37亿元,同比增长27.7%;施工面积129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3%;竣工产值75.42亿元,同比增长45.3%;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1.65亿元,同比增长9.4%。
copyright dedecms
四、固定资产投资 内容来自dedecms
2013年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52.95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34.96亿元,同比增长16.6%;更新改造投资57.73亿元,同比增长6.0%;房地产开发投资146.76亿元,同比下降6.1%。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入资金37.57亿元,同比下降19.6%;第三产业投入资金315.39亿元,同比增长6.9%。92个重点项目当年完成投资221.23亿元,同比增长24.9%,占全部投资额的62.7%。房地产市场低迷,投资总体下滑。全年共有施工项目69个,完成投资额146.76亿元,同比下降6.1%;开发项目施工面积77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7%,其中新开工面积194.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33%;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4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6%;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33.5亿元,同比下降0.04%。 dedecms.com
五、商业贸易
2013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59亿元,同比增长13.8%,消费品市场较为活跃。分行业看,批发业46.7亿元,同比增长15.0%;零售业436.64亿元,同比增长14.5%;住宿业5.03亿元,同比增长7.9%;餐饮业55.22亿元,同比增长8.2%。
六、招商引资 织梦好,好织梦
2013年全年共引进省外内资项目942个,实际到位内资242.7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18亿美元;完成外贸出口20.94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全年新签约引进市级重大项目40个,其中,市级特别重大项目17个。新增境外世界500强企业4家,其中,新进入世界500强企业1家,即三星人寿保险;已在蓉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3家,分别是陶氏化学、神钢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成都《财富》全球论坛签约项目3个,签约总金额35亿元;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签约项目5个,签约总金额14亿元;第十四届“西博会”签约项目16个,签约总金额112.6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copyright dedecms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织梦好,好织梦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2013年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16家,位居五城区之首。全年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90项,立项148项,其中国家级立项11项,获得资助资金4150万元;省、市级立项137项,获得资助资金3962万元。全年共安排区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4018万元。组织企业申报上级科技进步奖,共获得省市科技奖励21项,其中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的磁铁矿用大型系列辊压机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都成电医星数字健康软件有限公司等研究的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研究与应用等4个项目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协助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年申请各类专利9623件,其中发明专利2641件。 织梦好,好织梦
教育高位均衡化稳步提升,教育全面现代化显著提高,教育充分国际化长足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荣获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进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称号。2013年全年教育总投入11.86亿元,同比增长5.33%;生均教育事业费13943.24元,同比增长9.27%;生均公用经费4934.33元,同比增长62.67%。投入6185.7万元对58所公办学校进行基建维修。投入1892万元,启动西北中学高中部、科华中路小学等24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投入近9000万元,采购教师、学生用计算机5259台,装配教室多媒体257套,网络教室27个,图书31.2万册;投入资金2430万元,装备53所学校教学仪器。教育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综合评分列全市20区县第一位。名校集团化办学不断优化,出台实施《关于加强名校教育集团工作的二十条意见》。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切实提升,制定实施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表彰奖励、职称评聘等“13项管理办法”和民办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方案,启动民办学校星级督导评估。启动实施西北中学高中部、十二中初中部、教科院改扩建及风貌改造工程,川大附小江安河分校、科技园小学教学综合楼扩建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新增公益性幼儿园11所。区域终身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建立覆盖公民办学校督学责任区网络,创新启用第三方社情民调中心参与督导。全国率先出版发行《校园周边环境管理知识读本》。圆满承办2013年全国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2013年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研讨会,成功举办第二届武侯国际交流月活动。成立学校海归工作室。截至年底,建立5个国际友好地区,56所学校与境外73所学校结为友好学校,96%的中小学引入外籍教师或助教。棕北中学成为全省首个在美国创办孔子课堂的初中学校。英国首相卡梅伦到龙江路小学分校访问。作为全国唯一区县代表在全国政协“2013年国际教育发展论坛”、全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教育资助“不重不漏全覆盖”。2013年,全区对义务教育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1535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减免学杂费和民办学校购买学位补贴等2187万元。设立教育资助专项资金,用于对城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资助4420人次学生享受高中助学金339万元。资助34164人次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512.5万元。免除19249人次中职学生学费1802.7万元。资助低保、孤儿、残疾学生、特困户子女等718人经费23万元。对受助学生分发爱心鸡蛋每人每年300个,资助金额2.5万元。资助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87人。对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72人,资助4.5万元。截止年底,全区有普通中、小学76所,在校学生11.05万人。全区有幼儿园133所,幼儿在园人数2.97万人。共接纳农民工子女5.63万余人就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八、卫生、文化和体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积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推动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医改重点任务有效落实,认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零差率”惠民88.03万人次,惠民金额1093.28万元;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年公共卫生服务量240万人次,全民健康体检17.12万人次。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全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门诊量155.81万人次,跳伞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成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相关工作,签约服务覆盖率21%;全面开展区域卫生协作,进一步深化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协作内容,与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双楠医院等医疗机构达成协作意向;积极开展门诊特殊疾病医保业务下沉、特殊医疗救助、门诊统筹、一般诊疗费等惠民工作。全年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14.14/10万;常规免疫接种率99.93%,扩大免疫规划接种率99.95%,连续20年实现狂犬病零发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率达92.17%。学校结核病综合防治工作全省领先,成功创建“四川省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选送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科普作品在中国防痨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结核病防治优秀科普作品评选中,荣获全省唯一的美术类二等奖。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强,区内产科医疗机构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控制在市级目标值内。依法开展公共场所、二次供水单位、学校、医疗市场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全年共计监督检查各类场所15625户次。已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的3家区级医院门诊量、住院量分别达112.2万人次和3.67万人次。
文化建设扎实有效,文化惠民有声有色,文化出版物市场监管成效显著。2013年,顺利通过成都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在全市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级评估定级中,全区评选出一级站3个、二级站3个、三级站4个。投入52万元用于补贴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开放工作。区图书馆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图书馆”。举办了第二十三届“武侯闹春”、“梦想大舞台”系列文化活动,全年流动演出车文艺演出15场,共举办37场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观众25万余人。组织开展辖区内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现状调查,辖区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不可移动文物3处,市级不可移动文物2处,区级不可移动文物3处。全面启动第一次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共调查区域内国有单位137家。正式启动武侯区文化地标专项目标工作,完成白药厂遗址、猫猫庙遗址、国学巷、梅苑故地、太平寺机场地堡群5个示范点位的设置工作。文化领域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12次,立案查处违规违法单位9家,收缴12万余张各类非法光碟,6000余册盗版书刊。 内容来自dedecms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创新开展了“智、忠、义”大型特色全民健身及“走进四季、太极武侯”系列活动,共计248次。学校体育发展顺利,圆满完成了学校体育九大传统项目的比赛,组织学校体育赛事9次,在各级赛事中均取得了好成绩。完成了全区健身路径补建63条(384件),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7条。
九、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 dedecms.com
不断加强区域规划分析研究,优化公建设施配套布局,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宜居环境。投入3.65亿元,完成二环路(武侯段)两侧建筑外立面整治工程;投入1.5亿元,完成武侯祠大街绿化、人行道及建筑外立面整治工程;投入1.45亿元,完成“一轴三节点”中涉及我区的人民南路(武侯段)、音乐广场节点的提升整治工程;投入9500万元,完成高新武侯区档案、文化、图书综合馆主体工程;投入7000万元,完成领事馆路、锦绣路建筑外立面整治工程;投入4000万元,完成三环路(武侯段)两侧50米林带的提升整治;投入3000万元,完成中心城区重要节点建筑综合整治工程;投入688万元,完成武侯区法院原办公楼、二办公区食堂和征后办办公用房改造工程;投入400万元,完成机投派出所改造工程;投入200万元,完成金瓦路、晋沙路等11条无路灯街道路灯安装工程。完成489条道路人行道维护,面积3.67万平方米。完成456条道路车行道维护,面积5.81万平方米。完成288条道路的排水设施维护,更换破损丢失的井圈井盖雨篦子3682套;清掏管道8.79万米;清掏检查井2233座;清掏进水井8939座,清运淤泥1.54万立方米。完成二环路至三环路区间病害井盖整治480套。施划标线1.99万平方米,安装标志标牌75套,维修信号灯16套。完成对10余座桥梁实施结构检测。投入专项经费2.16亿元清扫道路1311.39万平方米,完成对63个无专业物管院落打造。城区生活垃圾收集实现袋装化,处置清运生活垃圾39.26万余吨,无公害处理率达到100%。2013年末,全区园林绿地覆盖面积2389.4公顷、园林绿地面积达2119.99公顷,绿地率37.40%,绿化覆盖率42.31%,人均公共绿地11.52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36.26平方米。 内容来自dedecms
大力开展大气和水环境治理,工业废气、粉尘整治合格率达到100%,辖区内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4978.54万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十、人民生活、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525元,同比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465元,同比增长10.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34.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874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10413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7%以内。培训农民工10966人,其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7212人。累计实现居家就业6500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712个,吸纳就业困难人员502人就业。发放就业困难人员各类补贴639.18万元。通过建立实名制信息库和举办“成都武侯大学生就业'千百十'工程大型公益活动”,686名武侯籍高校毕业生落实就业岗位,初次就业率达到93.1%。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贴息服务,全年提供贴息贷款4385万元,帮扶创业项目109个。受理各类劳动用工投诉1647件,信访案79件,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55起,追回被拖欠克扣工资等584万元。投诉举报结案率达100%。受理仲裁案535件,审结处理509件,结案率达95%。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各项社保新政全面落实。2013年城镇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征收33.42亿元。全年扩面净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6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04万人、工伤保险2.52万人、生育保险3.62万人、失业保险2.4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9.94万人,参保覆盖率达到9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5403人,参保覆盖率达到92%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保率达100%。全年兑现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累计304.49万人次,总额13.5亿元。为符合条件按企业办法参保的26135名企业和个体的领取养老金人员调整养老金待遇。 本文来自织梦
创新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成并投入使用13家惠民超市,为低保人员提供124.8万余元资助。最低生活保障累计27639人次,支出保障金905.83万元。医疗救助累计4479人次,救助资金131.7万元。资助低保家庭学生233名,资助金额20.48万余元。为22位特困老人提供政府购买服务,支出居家养老服务金7.418万元,向41位百岁老人发放高龄补贴12.84万元。截止2013年末全区有敬老院、养老院9所,床位数1260张,入住老人724人。 dedecms.com
十一、人口
dedecms.com
2013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19077人。全年出生人口6652人,出生率10.8‰;死亡人口2148人,死亡率3.5‰;人口自然增长率7.3‰;人口机械增长率5.3‰。全区符合政策生育率98.88%。 本文来自织梦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2013年武侯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总产值、增加值的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