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07-31 作者:派智库 来源:江阳区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8年,江阳上下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紧紧围绕“全市标兵,全省一流”的目标,主动融入“四个四”发展战略,以“三区发展”为契机,强力推进“436118”工程和55个重点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克服自然灾害及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江阳经济呈现出“实力增强、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的显著特点,全区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GDP)首破140亿元,达145.65亿元,是全市GDP唯一上百亿元的县区,经济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为15.6%,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6.6个、6.1个和0.6个百分点,人均GDP首破2万元,达24226元,高于全市水平12395元,是全市人均GDP总量唯一上2万元的县区,同比增长14.6%。区属增加值同比增长14.1%。 本文来自织梦
第二产业比重突破50.0%。2008年我区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1.59亿元、76.19亿元、57.8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19.9%、12.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6:49.4:42.0调整为8.0:52.3:39.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1.4%、63.4%和35.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个、9.9个和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首次突破50.0%,工业强区成效卓著,工业占全区经济的比重提升到47.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3个百分点。 本文来自织梦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江阳区民营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活力更加显现。2008年全区个体工商户达12550户,其中新发展4308户,从业人员达1.4万人;私营企业1410户,其中新发展353户。全年实现民营增加值68.10亿元,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45.1%提升到46.8%,提高1.7个百分点,增长速度达19.3%,高出GDP增速3.7个百分点,高出公有制经济增速6.8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9%。民营经济在自身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收入。2008年全区非公有制企业累计创造税收5.17亿元,占总税收的91.2%,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54.3%。 内容来自dedecms
物价平稳回落。2008年,全区积极贯彻国家扶持农业生产、增加供给、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等宏观调控政策,CPI呈现出前高后低,下半年逐步回稳的态势。截止年底,全区CPI同比上涨5.1%,分别比全国、全市水平低0.8个、0.2个百分点,与全省水平持平。
本文来自织梦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区属工业经济总量还不够大,支柱产业还不够强,真正的骨干税源企业还不多;部分招商项目、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与预期目标有较大差距,质量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问题仍需进一步体现普惠性;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统筹城乡发展的压力还比较大;工业化、城镇化依然滞后,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存量土地和其它资源十分有限;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等。
二、农业 本文来自织梦
农村经济运行平稳。2008年,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各项补贴优惠政策等有利因素的促进作用下,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全年累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3亿元,同比增长3.2%,比去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4.0%、8.2%、2.2%和6.3%,农林牧渔服务业同比增长0.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种植业全面增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9659公顷,产量202382吨,同比增长0.9%,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已连续四年保持在20万吨以上。蔬菜播种面积8723公顷,产量286363吨,同比增长5.2%;水果产量12543吨,同比增长1.4%;油料产量3808吨,同比增长1.1%。
dedecms.com
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加大畜牧业投入力度,标准化猪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全区生猪出栏头数、产量均同比提高,结构调整优化。全年生猪出栏45.44万头,同比增长2.3%;出栏家禽403.9万只,同比增长0.4%;出栏牛2025头,同比下降6.7%;出栏羊4.8万只,同比下降9.1%;禽蛋产量2281吨,同比增长14.0%;肉类总产量4.04万吨,同比增长2.8%。
织梦好,好织梦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全区以特色蔬菜、特色水果和专用粮食的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发展现代农业,全区农业总产值达8.57亿元,同比增长4.0%。新建沿江核心蔬菜基地2300亩、标准化大棚1400亩,江阳区被评为全省10个蔬菜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基地之一。新增龙眼种植面积2500亩、甜橙1500亩,黄舣镇万亩龙眼基地被命名为“四川省龙眼标准化示范区”,甜橙基地被命名为“国家级甜橙标准化示范区”。新建规模种猪场10个、生猪生态养殖小区2个,新发展省级和市级龙头企业各1个,新增华阳白湾蔬菜专业合作社、分水岭四峰山竹筷专业合作社等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专合组织5个。新建乡村机耕道18公里、高标准基本农田6400亩,整治病险水利工程138处,新增灌面1730亩、节水灌面3300亩。茜草与蓝田、邻玉与蓝田、江北与蓝田土地“双挂钩”试点顺利实施。黄舣镇统筹城乡试点小集镇建设有序推进。华阳白湾等8个农民新村建设全面开工。 织梦好,好织梦
三、工业和建筑业 本文来自织梦
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我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以“三大园区”建设为载体,强力推进白酒、机械等优势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2008年我区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69.09亿元,同比增长21.9%,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3%,拉动经济增长9.7个百分点,支撑作用凸现、贡献加大。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9.1亿元,同比增长30.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18.0个、13.0个和0.7个百分点。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高达29.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 内容来自dedecms
支柱产业拉动全区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全区继续以“三大产业”为中心,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进一步发挥优势,整合资源,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全力推进支柱产业实现新的跨越。2008年三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达111.63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88.9%,比去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同比增长39.3%,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9.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4.9个百分点。其中酒类制造业贡献突出,实现总产值79.10亿元,同比增长47.1%,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1.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3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8.1个百分点。机械行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38亿元,同比增长15.8%;建材行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5亿元,同比增长122.2%。 内容来自dedecms
区属工业首破10亿元,增速勇夺三连冠。2008年列入统计的57户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52户实现增长,增长面达91.2%,其中增速超过50.0%的企业有29户,占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0.9%。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首破10亿元,达10.21亿元,占属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4.4%提高到17.3%,提高了3.0个百分点,总量超过了合江县和叙永县,同比增长41.7%,增长速度连续三年蝉联全市第一。区属工业规模不断做大做强,产值上亿元企业达到了6家,比上年净增3家,泸州益鑫钢铁有限公司产值突破3亿元,泸城混凝土、川油钻采、金润酒业、汇元酒业首次挤身于亿元企业。 内容来自dedecms
技改投资力度加大,工业发展后劲增强。2008年,区委、区政府采取加大考核和激励机制、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上档升级为重点的技改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在成坤机械铸造有限公司、川油钻采工具有限公司、沱江水泥有限公司等工业技改项目的带动下,全区技改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据统计,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技改投资9.84亿元,同比增长86.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5个百分点。 本文来自织梦
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提升。200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17.7亿元,同比增长45.0%;实现利税总额27.16亿元,同比增长37.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再攀新高达到350.5,同比提高27.5个点,高于全市水平85.0点,始终遥居全市第一,成为坚固的单项冠军。
dedecms.com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85家,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3.24亿元,同比增长17.8%。实现利润7.36亿元,增长6.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9.28万平方米,下降49.3%。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44万元/人,同比提高14.8%。 本文来自织梦
四、固定资产投资
本文来自织梦
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投资规模在结构调整中进一步扩大,并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共计258个,比去年同期净增128个,同比增长98.5%,其中新开工项目达19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98个,同比增长106.5%。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2.81亿元,同比增长20.1%,比去年同期加快5.9个百分点。 dedecms.com
亿元项目拉动投资稳步增长。2008年,江南轻工业发展区A区、泸州火电厂一期工程等8个亿元项目累计实现投资额22.0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35.5%。其中4个亿元工业项目累计实现投资额14.45亿元,占亿元项目投资额的65.6%,工业投资的强力推进,为全区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内容来自dedecms
区属投资实现三大新突破。2008年以江南轻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代表的区属投资强势增长,实现三大突破:一是投资项目突破200个,达217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数的84.0%,本年新增项目169个,主要分布在江北、况场、通滩等地;二是完成投资额逼进30亿元大关,达29.08亿元,本年完成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达54个,主要分布在茜草、邻玉、蓝田等地;三是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实现新突破,近半壁河山,由上年的24.8%首次提升到46.3%,提高了21.5个百分点。区属投资同比增长84.5%,分别超全国、全省、全市59.0个、55.0个和41.8个百分点,超过市政府目标任务的59.5个百分点,稳居全市各县区第一位,各乡镇街全部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区属投资的强劲增长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平稳快速增长立下汗马功劳。 copyright dedecms
五、国内贸易
dedecms.com
国内贸易增长创13来新高。今年以来,受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央和地方出台多项刺激消费政策措施以及物价等因素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市场快速发展。2008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亿元大关,达55.05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30.5%,同比增长21.0%,创13年来新高。
商贸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我区紧紧围绕全市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战略,以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继续巩固和提升“一个购物中心”、“五条特色街”、“五大专业市场”的建设水平,引进重庆百货泸州商场、东亿国际、中云·天立国际大都会、鼓楼世家等知名商家,为我区商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区域性商贸核心地位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黄舣、泰安、蓝田、方山“四个物流基地”建设成效显现,方山、泰安货运码头运营情况良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共建81家,其中2008年新建45家,综合配送率达88.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住宿和餐饮业领跑消费市场。在伊顿饭店、酒城宾馆、五味轩等企业拉动下,全区住宿餐饮业零售额突破10亿元,达11.81亿元,同比增长23.5%,比去年同期加快4.1个百分点,增幅居各行业之首,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达23.5%,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六、对外经济
外来投资大幅增加。2008年区委、区政府在抓产业、抓项目上下功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引进50万元以上企业(项目)253个,其中亿元企业19个,5000万元-1亿元企业11个,1000万元-5000万元企业52个,新引进项目个数、规模与往年相比都有大幅度提高。这些项目的落户建设,将成为我区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又一亮点。引资实际到位市外国内资金35.45亿元,同比增长17.2%。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677万美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出口需求增长加快。2008年,我区努力拓宽外贸出口各种渠道,发展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全区外贸出口总额达2840万美元,同比增长64.7%。其中:老窖公司、长起公司分别实现外贸出口350万美元和144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89.7%和46.5%。 本文来自织梦
七、交通运输和旅游 本文来自织梦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保持一定发展。2008年末全区境内公路里程达764.0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605.42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完成投资1.2亿元,竣工通车220公里。通公路的村198个,公路通村率达98.5%,通水泥路的村196个,水泥路通村率97.5%。泰兆路荣获“四川省十大最美乡村公路”殊荣,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31810万吨公里,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211645万人公里。
旅游业保持稳步增长。2008年,我区以建设好沿江旅游产业带为目标,倾力打造张坝、方山两个精品旅游区,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得到扩张,客源市场不断得到拓展,即便在四川旅游业因大地震灾害受挫的情况下,全区旅游业仍保持较快发展。据旅游部门资料,投入近2亿元打造旅游基础设施,张坝景区长江防洪堤建设顺利推进,桂水湖、接待中心等景观景点基本完工。成功举办了首届黑脸观音文化旅游节、沿江旅游公路千人长跑等活动。全年全区拥有名胜风景区5个,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区36个,星级饭店6个,星级饭店客房856间。全年共接待游客246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1.73亿元,同比增长27.6%,比去年同期加快2.1百分点。
八、财政和金融 copyright dedecms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8年全区财政总收入逼进6.0亿元,达5.95亿元,同比增长35.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3亿元,总量居全市各县区之首,同比增长35.8%,分别高于全省、全市水平16.9个、8.2个百分点。乡镇街财政收入同步增加,茜草、邻玉、蓝田、华阳、方山5个乡镇街财政收入突破2千万元大关,其中茜草财政总收入突破3千万元大关,位居榜首,方山镇首破2千万元,进入前五强。财政总支出7.43亿元,同比增长32.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计支出7.11亿元,同比增长30.9%。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金融业平稳运行。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各金融机构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年内全区金融机构存款增长加快,200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首破200亿元,达209.04亿元,同比增长21.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5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首破100亿元,达106.03亿元,同比增长18.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3个百分点。存贷比例由上年的65.8:34.2调整为66.3:33.7,存贷差进一步扩大。 织梦好,好织梦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内容来自dedecms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8年末,全区共有小学18所,在校学生46446人,专任教师174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普通中学31所,在校学生37646人,专任教师2229人。教育助学全面推进,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3.97万人,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144人,免除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城市教育支持农村教育迈出实质性步伐,梓橦路学校新校区如期建成投入使用,泸师附小教学楼灾后重建工程稳步推进,5所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全面完成。 copyright dedecms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大力实施“一抓一”和“科技之光行动计划”,积极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2008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29项,全区申报的国家、省、市13个科技项目顺利通过专家审定,其中:获得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个,国家新产品计划1个,国家星火计划1个,省级贷款项目1个,省级重点科技项目1个,市级创新基金项目5个,市级重点计划项目4个,市级科技进步乡镇1个。全区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54个,全年申请专利82个。高新技术企业19个,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达6.67亿元。 copyright dedecms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内容来自dedecms
文体事业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年末全区拥有体育场馆1个,影剧院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386千册。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文化广场和送文化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48场,演职人员达3000人次,动用车辆200辆次,发放农技科普宣传资料达20000份,为老百姓免费放映电影35场,书写春联5000多条,赠送各类科普书籍、年画等。“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电事业健康发展,全区行政村如期实现广播“村村通”。全区广播覆盖率达100.0%,电视覆盖率达100.0%。体育事业取得新突破。市五运会、六届残运会均获团体冠军和金牌总数第一名。我区运动员邹凯在北京奥运会上勇夺三金,成为江阳乃至泸州奥运史上夺金第一人,创历史最好成绩。
公共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乡镇卫生院、甲级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式启动,全区参加新农合人数达37.07万人,参合率达96.97%、覆盖率达100%。农村医疗年人均救助达100元,城市医疗年人均救助达88.6元。年末全区共有医院、卫生院37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781张,卫生技术人员371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60人。国民健康水平逐渐提高,2008年全区住院分娩率96.5%,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婴儿死亡率5.9‰,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6‰。扎实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认真开展了含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和液态奶等专项整治。
copyright dedecms
十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有效保护。2008年建成区土地面积28.11平方公里,其中绿化覆盖面积达10.86平方公里。全区森林面积达12693公顷。全年成片造林800公顷。全年上报立项土地整理项目16个,总面积27.62万亩,建设规模20.2万亩,新增耕地2.28万亩,总投资2.12亿元。城乡环境不断改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区工作全面启动。2008年我区创建省级优美乡镇、生态园区、工业生态园区和文明生态村各1个,创建市级文明生态村2个、绿色社区2个、生态家园3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邻玉先锋村等4个省级人居环境治理示范村建设成效明显。狠抓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节能减排工作,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169吨,削减量为298吨;NH3-N(氨氮)排放量为316吨,削减量为21吨;SO2(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96吨,削减量为47吨,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均在控制范围内。
织梦好,好织梦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内容来自dedecms
2008年末全区总人口为62.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78万人,农业人口37.68万人。男性人口31.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50.6%,女性人口30.8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49.4%。据公安部门资料计算,我区人口出生率为12.9‰,死亡率为13.6‰,自然增长率为-0.7‰。居住在本区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60.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8.93万人。2008年我区城镇化率为65.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织梦好,好织梦
城乡居民实惠明显增加。2008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82元,分别高于全省、全市水平649元、121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08元,总量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16.8%,增加额创建区以来新高;工薪收入仍是城镇居民增长的主要来源,2008年我区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2443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925元,同比增长19.1%。
据农村居民家庭收支情况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首破5000元大关,达5376元,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615元、1255元、104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39元,增加额是建区以来最高的一年,同比增长15.9%,增量和增长速度均居全市第一位。从收入构成看: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185元,增长14.8%;家庭经营纯收入2881元,增长14.4%;转移性纯收入254元,增长67.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05元,同比增长12.4%,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139元,增长10.41%;衣服消费支出164元,增长28.3%;居住支出460元,增长17.3%;家庭设备用品支出225元,增长4.7%;交通通讯支出272元,增长5.8%;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295元,下降3.5%;医疗保健支出283元,增长19.3%。 织梦好,好织梦
就业保障结出硕果。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截止12月全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311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641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779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155人,生育保险参保4050人。城镇、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分别为147.7元和39.8元,新建敬老院3所,新增床位185张,五保供养集中供养率达41.3%。就业工程成效明显,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5090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2360个,全区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22768个。城镇登记失业率3.98%,控制在全年目标4.38%以内。大力实施“就业园区化”,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无业农民实现就业。为黄舣酒业园区培训各类人员2130人,已实现就业186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68人,被征地人员576人,农民工1089人),促进了园区企业的发展。
dedecms.com
注: 本文来自织梦
1、本公报主要经济指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泸州市江阳区统计年鉴(2009年)》为准。
织梦好,好织梦
2、江阳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