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统计公报 >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07-31 作者:派智库 来源:江阳区统计局 浏览:【字体:

  2009年,面对困难和挑战,江阳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止滑提速、爬坡上行、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主动融入“四个四”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三区”建设,以“十大”工程为抓手,励精图治,迎难而上,奋力攻坚,创造性地跨越发展,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逆势发展、加快发展的显著成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综合 copyright dedecms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GDP)达165.01亿元,是全市GDP唯一上百亿元的县区,经济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为15.7%,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全市水平7.0个、1.2个和0.5个百分点。人均GDP达27283元,高于全市水平13692元,人均GDP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15.0%。区属GDP同比增长14.2%。

本文来自织梦

  第二产业比重突破50.0%。2009年我区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1.15亿元、93.71亿元和60.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21.4%、10.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1.7%、70.8%和27.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3个、11.1个和4.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9:53.7:38.4调整为6.8:56.8:36.4,第二产业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copyright dedecms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全区个体工商户达13846户,其中新发展1296户,从业人员达1.6万人;私营企业1611户,其中新发展201户。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81.7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9.5%,比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增长速度达19.6%,高出GDP增速3.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8%,拉动全区经济增长9.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在自身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收入。2009年全区非公有制企业累计创造税收7.02亿元,占总税收的92.0%,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同比增长53.3%。

织梦好,好织梦

  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小幅上涨。2009年12月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2%,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五涨三平”,其中,食品、家庭设备、医疗、衣着、交通和通讯等五类价格上涨,烟酒、娱乐教育、居住等三类价格持平。 内容来自dedecms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经济回升的基础不稳固、态势不稳定、过程不平衡,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不稳固的因素。区属工业经济总量还不够大,支柱产业还不够强,真正的骨干税源企业还不多;招商引资的质量和实效尚需进一步提高;教育、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问题仍需进一步体现普惠性;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存量土地和其它资源十分有限等。

织梦好,好织梦

  二、农业 本文来自织梦

  江阳区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年累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82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9%、6.2%、4.6%和4.4%,农林牧渔服务业同比增长3.2%。 织梦好,好织梦

  种植业全面增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9822公顷,产量205956吨,同比增长1.8%,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已连续五年保持在20万吨以上。蔬菜播种面积9092公顷,产量302742吨,同比增长5.7%;水果产量13210吨,同比增长5.3%;油料产量4475吨,同比增长17.5%。 copyright dedecms

  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委、区政府加大畜牧业投入力度,标准化猪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全区生猪出栏头数、产量均同比提高,结构调整优化。全年生猪出栏47.50万头,同比增长4.5%;出栏家禽423.3万只,同比增长4.8%;出栏牛2041头,同比增长0.8%;出栏羊5.1万只,同比增长5.1%;禽蛋产量2551吨,同比增长11.8%;肉类总产量4.21万吨,同比增长4.2%。 dedecms.com

  统筹城乡扎实推进。2009年我区新建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甜橙和龙眼基地5000亩,新增生猪饲养3.3万头。顺利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环境整体认证。列入全省蔬菜、玉米、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区。以“全省最美十大乡村公路”—沿江路为依托的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带正在形成。2009年全区新增有效灌面3600亩,发展节水灌面5100亩;新(改)建渠道40公里,整治、维修提灌站26座;治理水土流失8.8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土1.68万亩,新增耕地6098亩;新建机耕道22公里,硬化机耕道15公里;建成通村公路50公里。“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社社通”、“户户通”工程启动实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启动两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即江北的华阳—况场示范片、江南的黄舣—弥陀示范片,直接惠及6万多人。黄舣罗湾、华阳白湾等18个市级新农村重点示范村建设顺利实施。全年集镇建设竣工面积32.2万平方米,城镇化率提高到67.0%。

织梦好,好织梦

  三、工业和建筑业

本文来自织梦

  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我区坚持以优势产业为重点,扩张总量与优化结构并举,全面落实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9%,拉动经济增长10.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主导地位更加巩固、突出。2009年我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6家,新增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8家。9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75.62亿元,同比增长30.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水平22.3个、8.9个百分点。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高达28.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小觑。

织梦好,好织梦

  三大产业支撑工业较快增长。2009年三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44.7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84.3%,同比增长29.6%,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6.1个百分点。其中酒类制造业贡献突出,实现总产值107.17亿元,同比增长34.9%,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2个百分点。机械行业实现总产值30.42亿元,同比增长4.9%;建材行业实现总产值7.11亿元,同比增长67.0%。

本文来自织梦

  区属工业规模扩大实力增强。2009年73家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68家实现增长,增长面达93.2%,比去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其中增速超过50.0%的企业有48家,占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0.9%,比去年同期净增19家。产值上亿元企业达到了10家,比去年同期净增4家。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在去年突破10亿后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达16.36亿元,占属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1.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44.7%,高出去年同期增幅3.0个百分点,增长速度连续四年蝉联全市第一。江阳工业小、工业弱的面貌正在迅速改变。 织梦好,好织梦

  技改投资力度大,工业发展后劲强。我区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上档升级为重点,不断加大技改投资力度,在城坤实业、巨力液压、泸通酒业、瑞翔食品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的带动下,全区工业技改投资保持高速增长,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09年我区共实施工业技改投资项目80个,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8.12亿元,同比增长84.2%,高出全市水平13.4个百分点。

dedecms.com

  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提升。2009年全区9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2.42亿元,同比增长45.5%。其中,84户盈利企业盈利25.81亿元,同比增长57.3%;亏损企业同比减亏3.62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9.51亿元,同比增长44.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19.7,同比提高79.1个点,高出全市水平105.0个点,在全市7个县(区)中遥遥领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80家,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9.74亿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47.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7%。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74万元/人,同比提高17.5%。 内容来自dedecms

  四、固定资产投资

织梦好,好织梦

  投资快速增长。在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双重推动下,投资规模在结构调整中进一步扩大,并保持稳定增长。2009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共计22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77个,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6.59亿元,同比增长56.7%,比上年同期加快36.6个百分点。 copyright dedecms

  重大项目有力支撑投资快速增长。2009年全区累计实现项目投资79.09亿元,同比增长85.7%,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0个百分点,项目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达到81.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8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59.3个百分点。其中“两桥”(沱江一桥复线桥、茜草长江大桥)、“两路”(纳黔高速公路、川渝高速公路)等23个亿元项目累计实现投资额56.0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58.0%。

dedecms.com

  投资结构更加优化。在全社会投资中,受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影响,第一、三产业投资分别完成2.70亿元和65.81亿元,同比增长27.3%和80.4%,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发展迅速,比2008年加快了65.6个百分。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8.08亿元,比2008年增长21.7%。三次产业投资的比例关系由2008年的2.7:41.6:55.7调整为2.8:29.1:68.1。 copyright dedecms

  区属投资实现强势增长。2009年我区以“天天攻坚、月月攻坚、全年攻坚”的精神,全速推进“十大工程”,若干投资上亿元甚至数十亿元的重大项目相继启动。张坝景区一期开发完成投资1.67亿元,4公里堤防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投资8.9亿元的二期土地整理项目与泸州老窖集团成功签约,景区整体打造迎来历史性机遇。总投资20亿元的蓝田旧城改造顺利启动,完成投资2.15亿元,建成防洪堤2.64公里。投资6亿元的城西公园,已经全面启动征地工作。杨桥湖生态体育公园、泰黄物流园区正加紧筹备实施。全年实施区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91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数的86.8%,区属投资同比增长61.5%,在全市各县区中位居第一位。区属投资的强劲增长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平稳快速增长立下汗马功劳,江阳发展基础越来越坚实。

织梦好,好织梦

  五、国内贸易 织梦好,好织梦

  消费市场活跃。今年以来,全区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商贸中心、旅游组织中心的目标,优化市场要素配置,强化政府服务和管理引导,商贸业迈上新台阶。2009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亿元大关,达65.35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30.6%,同比增长18.7%。 内容来自dedecms

  商贸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我区狠抓白塔商圈形象塑造和集约化发展,区域性商贸核心地位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重庆百货泸州商场、东亿国际、中云·天立国际大都会、鼓楼世家的相继开业,为我区商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着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区示范店达102家。积极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活动,销售产品2.7万台(件),财政补贴1094万元。着力推进方山物流中心、泰黄物流中心规划编制工作,物流发生量快速增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住宿和餐饮业领跑消费市场。在伊顿饭店、酒城宾馆、五味轩等企业拉动下,全区住宿餐饮业零售额达11.81亿元,同比增长23.5%,比去年同期加快4.1个百分点,增幅居各行业之首,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2.5%。

copyright dedecms

  六、对外经济

dedecms.com

  外来投资大幅增加。2009年区委、区政府完善考核机制,拓宽引资渠道,改善投资环境,创新开展政府和园区“双主体招商”,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50万元以上项目277个。市外国内实际到位资金43.46亿元,增长61.1%;新引进工业项目41个,实际到位资金9.37亿元,增长18.7%;引进泸州创美置地、浙商工业园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36个。 copyright dedecms

  出口需求增长加快。2009年,我区努力拓宽外贸出口各种渠道,发展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全区外贸出口总额达2878万美元,同比增长1.3%,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机械产品和食品类。其中:泸州老窖进出口贸易公司实现出口43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

copyright dedecms

  七、交通运输和旅游

织梦好,好织梦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保持一定发展。2009年末全区境内公路里程达781.9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627.10公里。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45710万吨公里,公路旅客周转量199976万人公里。完成华阳、分水、方山等乡镇13条村村通公路验收。投资800万元,建设全长2.7公里张泰路工程。总投资1600万元,建成通村公路50公里,总投资124万元,安装5200余米泰兆路、张泰路、方江路波形护栏工程全面完工。

copyright dedecms

  旅游经济快速复苏。2009年,我区旅游业取得新成效。有效开展了方山景区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前期工作。张坝园艺村、邻玉兴隆村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沿江旅游经济带开发总体策划通过初审。成功举办第二届方山黑脸观音文化旅游节、省自驾游协会会员游江阳等活动。据旅游部门资料,全年共接待游客24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42亿元,增长14.4%。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八、财政和金融

dedecms.com

  财政收入增幅提高。2009年全区财政总收入达9.42亿元,同比增长58.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9.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39.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9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市水平17.7个、6.2个百分点。乡镇街财政收入同步增加,茜草、邻玉、蓝田、华阳、方山5个乡镇街财政收入突破2000万元大关,其中茜草财政总收入突破4000万元大关,位居榜首,邻玉财政总收入突破3000万元。全区财政总支出11.76亿元,同比增长58.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30亿元,同比增长45.1%。 dedecms.com

  金融业平稳运行。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各金融机构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年内全区金融机构存款增长加快,200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48.27亿元,同比增长18.8%。各项贷款余额达140.67亿元,同比增长32.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5个百分点。 dedecms.com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织梦好,好织梦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9年末,全区共有小学18所,在校学生45543人,专任教师183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普通中学30所,在校学生37462人,专任教师2272人。全面落实教育民生工程。2009年全区共有6992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交学杂费,4621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交课本费,有2880职业高中学生享受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1500元,补助贫困住校生补助贫困住校生1547人,补助生活费57万元。

dedecms.com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大力实施“一抓一”和“科技之光行动计划”,积极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上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59个(其中工业46个、农业13个),争取国家、省、市无偿科技资金261万元。(其中,工业241万元、农业20万元)。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个、市级高新技术企业6个。认定登记民营科技型企业3个。组织企业省级科技成果鉴定4个,市级科技成果鉴定1个。申报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个、市科技进步奖2个、科技查新5个。全区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54个,全年申请专利175个。 copyright dedecms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本文来自织梦

  文体事业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年末全区拥有体育场馆1个,影剧院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570千册。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文化广场和送文化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演出11场次,放映电影10场,送图书5000册,送年画2000张,义务书写春联近2000幅,参与群众达30000多人次。国庆期间以及前后,全区18个乡镇、街道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组织党员、群众等开展了“全区红歌演唱比赛”、区政协书画展等庆祝活动90余场。选送的舞蹈作品《尔玛依莎》获央视全国舞蹈大赛少儿专场铜奖。广电事业健康发展,全区广播覆盖率达100.0%,电视覆盖率达100.0%。 dedecms.com

  公共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乡镇卫生院、甲级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业人口374047人,覆盖率100%,参合农民355426人,参合率95.02%。筹集到位基金3318.56万元。年末全区共有医院、卫生院37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885张,卫生技术人员344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58人。国民健康水平逐渐提高,2009年全区住院分娩率98.8%,比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婴儿死亡率4.64‰,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98‰。

本文来自织梦

  十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织梦好,好织梦

  生态环境有效保护。2009年建成区土地面积35.67平方公里,其中绿化覆盖面积达16.37平方公里。全区森林面积达13143公顷。全年成片造林406公顷。2009年我区创建了省级生态村1个,创建了省级生态小区2个,创建区级生态家园30个,区级优美农家乐5个,创建市级绿色社区1个,创建市级绿色学校2个。狠抓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节能减排工作,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018吨;NH3-N(氨氮)排放量为230.3吨;SO2(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20.1吨,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均在控制范围内。

dedecms.com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削减化学需氧量288.68吨、二氧化硫86吨、氨氮41.86吨。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投入2800万元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和保洁队伍建设,有效治理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七乱”行为,着力构建组织保障、问责问效、清扫保洁市场化等长效机制,城乡秩序明显规范。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检查验收。有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迎复检工作。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09年末全区总人口为63.0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18万人,农业人口36.66万人。男性人口31.8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50.6%,女性人口31.1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49.4%。据公安部门资料计算,我区人口出生率为10.6‰,死亡率为6.3‰,自然增长率为4.3‰。居住在本区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60.7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73万人。2009年我区城镇化率为67.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城乡居民实惠明显增加。2009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35元,分别高于全省、全市水平1031元、138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43元,同比增长12.4%;工薪收入仍是城镇居民增长的主要来源,2009年我区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26199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66元,同比增长7.2%。据农村居民家庭收支情况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5735元,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582元、1273元、113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59元,同比增长8.2%。从收入构成看: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368元,增长8.4%;家庭经营纯收入2995元,增长4.0%;转移性纯收入470元,增长36.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652元,同比增长16.2%,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144元,增长0.3%;衣服消费支出191元,增长16.0%;居住支出930元,增长101.9%;家庭设备用品支出240元,增长6.7%;交通通讯支出406元,增长6.6%;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380元,增长28.8%。

本文来自织梦

  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业6075人,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民实现再就业2677人。深入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完成小额担保贷款320万元,帮助441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1837人。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6353人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8.86万人次,劳务转移输出17.5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4亿元。不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年参保16.64万人次、征收基金3.08亿元。全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05件、结案率100%,受理劳动监察案件317件、结案率99%,妥善处理赴安徽凤阳石英砂企业务工人员患矽肺病维权问题,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 dedecms.com

  注: 织梦好,好织梦

    1、本公报主要经济指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泸州市江阳区统计年鉴(2010年)》为准。 copyright dedecms

  2、江阳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