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09-18 作者:派智库 来源:广陵区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先导区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社会事业实现了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预期调控目标。 织梦好,好织梦
一、综合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1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2003年的3.3:39:57.7调整为2.8:39.9:57.3,第一、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5、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9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4.74%、55.06%,工业经济贡献率达到36.84%。
园区建设成取得新效。调整理顺了园区管理体制,启动了食品加工区建设。完成开发建设投入6亿元,“八纵六横”26公里路网已形成,引进项目125个,新投产企业65个,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亿元,实现税收超过5000万元。
织梦好,好织梦
2005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产业层次还不够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经济体量偏小,乡镇、街道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强;全民创业氛围还不够浓厚,实效还不够明显;园区发展空间面临新的制约;社会保障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维护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2005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061万元,比上年略有下降;粮食总产量6316吨,比上年增长5%;油料总产量374吨,比上年增长6.3%;蔬菜总产量55748吨,比上年下降17.3%。
农村非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村非农业总产值40.77亿元,比上年增长35.72%。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零贸易业、餐饮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达95.53%,比上年提高了1.6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总产值32.04亿元,比上年增长32.23%;批零贸易、餐饮业总产值6.71亿元,比上年增长42.4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05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65.04亿元,比上年增长38.1%;工业增加值1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产品销售收入62.02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40.2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3%、31.5%。 copyright dedecms
工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的比重达71.7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85亿元,比重达45.21%;私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3亿元,比重达36.69%。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9.05亿元,比重达21.7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5.59亿元,比重达13.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4.36亿元,比重达10.46%。 内容来自dedecms
工业经济运行质态进一步提高。企业规模不断壮大。2005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8家,累计规模以上工业达到108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部工业实现利税40829万元,其中利润24453.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45.2%。 规模以上工业实一利税29531万元,其中利润1917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1%、30.7%。产销率达96.3%。
本文来自织梦
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全区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19.5%。资质以上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86亿元,其中竣工产值6.59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96万平方米,其中竣工面积35.91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面积33.55万平方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品市场活跃,商品销售增长较快。2005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个体零售总额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私营零售总额7.1亿元,比上年增长38.67%。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5%;餐饮业零售额7.23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其它行业零售额0.64亿元,比上年下降1.81%。全区商贸业营业额50.83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市场集贸成交额113.15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商品房销售额4.23亿元,比上年增长87.72%;其中现房1.37亿元,比上年下降39.19%。
五、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2005年全区协议注册外资183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1.4%;注册外资实际到账86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6%;民资注册资金13.1亿元,比上年增长58%。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5年全区进出口总额156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出口总额1161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1%。全社会外贸商品交货额18.06亿元,比上年增长24.5%。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年新办私营企业277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679户。规模以上私营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2%;私营个体经营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47%。 copyright dedecms
六、固定资产投资 内容来自dedecms
2005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65亿元,比上年增长42.5%。其中规模以上项目投资23.76亿元,比上年增长80.93%;房地产开发投资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69%。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投资8.09亿元,比上年增长44.14%;第三产业投资16.56亿元,比上年增长41.68%。
内容来自dedecms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曲江商品城B区、联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扩建等一批重点工程已竣工,中冶京城冶金机械制造项目、长江钢业钢结构安装项目、巨人叉车项目、英瑞器材散热器项目、怡丰通讯E卡通项目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全面实施。2005年全区工业技改投入8.09亿元,比上年增长44.14%。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24个。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形成广陵新城规划,落实文昌大桥东接线线型方案,三湾大桥东接线、滨河路等道路工程前期准备工作顺利完成。区域内沿街建筑立面改造100多栋,翻改建小街巷25条,新建垃圾中转站6座,改造老城区旱厕20多座。完成农村通达工程6.1公里,疏浚河道13条23公里。集中开展专项拆违22次,拆除1.1万平方米.实施了产业园、洼子街等多轮拆迁会战,全年拆迁面积20多万平方米。 内容来自dedecms
七、财政
本文来自织梦
2005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财政总支出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5.24%,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八、科技、教育
本文来自织梦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全区列入考核的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85%。2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3家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实施国家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项,国家火炬计划1项。新增省级度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新建市级技术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项,全年开发新产品、新技术57项,新产品销售率达25%。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45%。
本文来自织梦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入2400万元,超额完成省“六有”工程目标任务 ,创办东关小学文昌苑校区,少年宫东部活动中心 建成对外开放,新创成省实验小学1所 ,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1所,创建省级以上特色学校14所。 内容来自dedecms
九、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dedecms.com
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成功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歌咏大会、第九届社区文艺节暨首届邻里节、首届少儿艺术节和首届“夕阳红”艺术周等大型文化活动,获得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艺术大赛奖70多项。
本文来自织梦
公共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投入250多万元,在全市率先建成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医疗单位全面实施人事代理制度,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湾头镇、汤汪乡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乡镇复查;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畜禽防疫和检疫工作得到加强。 本文来自织梦
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争创省“十五”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区,顺利通过市级考核,完成首批农村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扶持金发放工作,三级计生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全区计划生育率达99.%以上。园满完成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本文来自织梦
体育工作成绩显著。我区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十届全运会上,10名广陵籍运动员在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跳水等项目上夺得5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 本文来自织梦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本文来自织梦
2005年年末全区总人口30.52万人,比上年下降0.5%;人口出生率4.82‰,比上年下降0.9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0.24‰,比上年下降0.83个千分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区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4700元,比上年增长10.2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77元,比上年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7150元,比上年增长12.6%。 copyright dedecms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率先在全市启动“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行动,全年开发就业岗位6338个,新增就业人数2569人,帮扶“4050”特困人员再就业917人次。累计建立慈善超市7家,受助困难群众1000余人,募集慈善资金50余万元。全年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50多万元,新增社会保险参保2500多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稳步推进,200多人领取了保障卡。农村大病统筹合作医疗村复盖率达100%。继续免征农民农业税,在全市率先实施粮食直补资金“一折通”。全面小康村建设步伐加快,有4个村列入市先行村行列。 内容来自dedecms
注: 内容来自dedecms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dedecms.com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