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09-26 作者:派智库 来源:六合区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上下以实践“三个代表”,实现“两个率先”为目标,面对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工作难度不断加大的新形势,按照年初提出的各项任务,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努力强化发展意识、创新意识,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区经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工业生产效益好转,财政税收保持较快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外向型经济继续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良好,城乡居民收入稳中有升。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奋斗目标,经济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明显跃升。
2004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市反馈定案数)达到12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9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64.51亿元,增长23.8%;第三产业增加值43.80亿元,增长16.9%。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786美元(在地统计口径),接近全市平均水平。全区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表现为: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农业生产在新政策中取得新进展
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对种粮农民实行水稻生产直补,免征农业税。2004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1.32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农业产值18.37亿元,林业产值0.79亿元,牧业产值7.53亿元,渔业产值3.82亿元。全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63.66万亩,比上年增长7.35%,粮食总产27.6万吨,比上年增长27.1%;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90.98万亩,粮经比由上年的38.89:61.11调整为41.17:58.83.
在加大粮食生产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定发展的势头。全年油料总产4.42万吨,比上年增长3.5%,棉花产量2928吨,增长45.2%,生猪出栏33.72万头,家禽出栏1146.2万只,水产品产量33022吨。“绿色六合”完成植树造林5.02万亩,当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8个,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个。 织梦好,好织梦
(二)工业生产在做大、加强中取得新突破
内容来自dedecms
2004年,机械、化工、纺织三大支柱行业在工业运行中比重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大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步增加。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5.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定报工业实现总产值161.9元,比上年增长30.4%。2004年全区工业加快龙头企业的培养,一批支柱骨干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到2004年底,全区共有亿元工业企业28家,比上年净增6家,实现产值9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63%。新增定报企业为全区经济带来活力,本年新增定报企业45家。2004年全区工业经济出现了生产、销售、利税同步增长的良好局面,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1.89亿元,增长21.8%,实现销售收入150.69亿元,增长45.21%。实现利税14.28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利润8.04亿元,增长14.16%。
(三)消费品市场出现新亮点 copyright dedecms
2004年,我区消费品零售市场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易初莲花、苏宁、五星等品牌企业加盟,市场的规模和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亿元,达50.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的零售额42.88亿元,增长13.12%;餐饮业的零售额7.66亿元,增长34.85%。集市贸易成交活跃,全区集市交易额33.09亿元。全年新发展私营企业1439家,新增个体工商户4103户。
copyright dedecms
(四)外向型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织梦好,好织梦
2004年,区委、区政府的激励政策的实施,为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全区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6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22个。合同利用外资46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2.7%;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504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6.4%;全区出口创汇7800万美元,同比增长116.7%;全区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6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达成内联项目(100万元以上)375个,投资总额24.6亿元。 织梦好,好织梦
(五)固定资产投资又有新突破
2004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5.7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36.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额10.41亿元,增长19.4%;更新改造投资额9.31亿元,增长90.5%;房地产开发投资额4.31亿元,增长22.6%;城镇及其他投资额4.24亿元,增长89.6%;农村集体投资11.4亿元,比上年增长48.1%;农村个私投资11.3亿,增长72.5%。 本文来自织梦
(六)邮电、旅游业出现新活力。
copyright dedecms
2004年全区累计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全年电信扩容1.2万门,新增宽带端口6000个。全区固话用户15.5万户,移动用户数17.5万户,年末英特网注册用户4300户。
2004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1.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4%、81.8%。
(七)财政税收金融取得新成就 本文来自织梦
经济较快发展为财政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基础。2004年我区财政收入完成18.49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其中国税收入完成5.63亿元,同比增长33.5%;地税收入完成9.28亿元,同比增长52.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55亿元,同比增长48.9%,全年财政支出14.62亿元,同比增长33%。 内容来自dedecms
2004年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55.6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132.5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3%。
内容来自dedecms
(八)城镇面貌发生新变化 织梦好,好织梦
2004年,全区市容、市貌的整体形象又有了较大改善,在道路、公用设施和居民小区建设等方面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配合宁启铁路、西气东输、宁淮、宁埠高速在我区建设,区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中央大道二期、站前路、经伟路、秦苑路,经十路、纬二路拓宽等工程如期竣工,农村道路灰色化建设继续进行,全年累计完成295公里,华欧友好城、龙池花园、福基国际花园、新加坡花园三期、秀林水苑、榭林水苑等一批居民小区建设进展顺利,实施南北大道路灯和无障碍设施改造和20多幢楼宇灯光亮化工程,使城市面貌更美、更新,居民生活的环境明显改善。红山窑水利枢纽拆建工程竣工,实施了农村危桥改造45座,继续实施农村改水和电视“村村通”工程。
(九)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采取了适当增加职工收入和提高离退休人员及下岗职工待遇等项措施,促进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据统计,2004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7262元,比上年增加2966元,增长20.7%,全部职工平均工资15128元,比上年增加2859元,增长23.3%。据农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5269元,比上年增收619元,增长13.3%。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本文来自织梦
注: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六合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