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10-08 作者:派智库 来源:高淳县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12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先行区、休闲旅游度假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谐发展引领区和文化品质新城,全力推进“六个现代化”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我县再次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 内容来自dedecms
一、综合 copyright dedecms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2.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0.2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为193.31亿元,增长14.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54.37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为139.37亿元,增长12.8%。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结构由上年的8.6:54.2:37.2优化调整为8.3:53.3:38.4。 本文来自织梦
大力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63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56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960人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21万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与上年持平。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工业经济整体规模效益较低,空间制约与加速发展的矛盾有待进一步化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升级步伐有待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收难度增大,富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等。
二、农林牧渔业 copyright dedecms
农业生产在调整中发展。20l2年,全县共完成农业总产值5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7.53万亩,总产量达到18.70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3.8%和增长0.3%;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2.20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产量1.97万吨,比上年增长19.6%;蔬菜种植面积8.81万亩,产量达到24.81万吨;食用菌总产量2.56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全县茶园面积2.62万亩,茶叶产量772吨。
copyright dedecms
林业生产加快发展。新增绿化造林面积1.28万亩,全县造林面积达25.48万亩,四旁(零星)植树222.4万株,成林抚育实际面积2.40万亩,未成林抚育作业面积4.97万亩,水果产量1.04万吨,盆栽植物5.98万盆,观赏苗木42.7万株。
渔业生产稳中有进。2012年,全县养殖水面面积12.67万亩,比上年下降3.1%。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6万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养殖产量达到4.08万吨,比上年增长2.7%,占水产品产量的95.8%,比重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全县螃蟹产量达到1.56万吨,比上年增长3.6%。
本文来自织梦
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县年末生猪存栏6.65万头,比上年增长1.1%;出栏头数12.53万头,比上年增长0.4%;家禽存栏数118.38万只,比上年下降5.6%;出栏数474.77万只,比上年增长0.4%。肉类总产量为1.68万吨,禽蛋产量0.95万吨,均与上年基本持平。 织梦好,好织梦
高效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县拥有高效农业面积26.45万亩、设施农业面积11.63万亩;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5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2012年,全县新认证有机食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37个。武家嘴农业科技园10万平方米联栋钢架大棚建成投用,龙墩湖现代农业科技园总投资5.40亿元的6个现代农业项目开工建设。 本文来自织梦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加强。2012年,共投入资金达3.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5%,完成各类水利土方640.46万立方米。芜申运河杨家湾船闸、下坝复线船闸完成主体工程。新建改造相国圩、蛇山等排灌泵站20座。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1.05万千瓦。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51.78万亩,旱涝保收农田面积48.52万亩,机耕面积59.70万亩,机播面积28.40万亩,机收面积36.50万亩。 织梦好,好织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全年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854.06亿元,比上年增长24.1%,主营业务收入852.51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工业利润4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完成产值611.4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17.98亿元、利润43.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9%、21.4%、11.8%。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每万元工业增加值0.165吨标煤,比上年下降7.0%。 内容来自dedecms
建筑业继续快速发展。2012年,全县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362.00亿元,比上年增长39.2%,新开工面积172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14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4.3%、51.2%。建筑业从业人员达7.17万人,占全县从业人员比重达到25.8%。2012年,我县被中国建筑业协会授予“中国建筑之乡”称号,新增一级资质建筑企业3家,获国家优质工程2项、省优质工程15项,2家建筑企业连续三次获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称号。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固定资产投资 织梦好,好织梦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12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9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完成工业投资额214.70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6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额207.85亿元,比上年增长32.73%,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copyright dedecms
五、城乡建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北科技新城道路拉框工程全面建成。改造固城湖南路等市政道路12公里、市民广场6万平方米。宝塔公园改造一期工程如期竣工,新增镇村文化设施面积1.5万平方米。镇村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实施完成了40个“三星级”、397个“二星级”康居乡村以及183个环境整洁村的整治工作。占全县村庄数的60%。城市化水平达到52.2%。交通设施重点工程强力推进。16.8公里红旗路拓宽项目竣工,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0公里、小农桥77座。宁高新通道、淳芜高速开工建设。永成路、永丰路建设有序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通过验收,县城建成区实现数字化城管全覆盖。 内容来自dedecms
六、内外贸易 dedecms.com
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201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2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9.90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全力打造“苏皖现代商都”。苏皖汽车城东风日产、万帮现代、悦达起亚、华海雪莱、三棱等9家4S店建成营业。
dedecms.com
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平稳发展。2012年,全县出口创汇额达到312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全年协议注册外资1006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3.3%。实际到账外资808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2%。2012年全县共有福克斯流行广场、范德威尔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8个大项目利用外资达到千万美元以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内容来自dedecms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2012年,全社会交通运输业增加值5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拥有在运船舶816艘280万吨,完成水运营业收入6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拥有公路运输车辆3083辆;完成客运周转量6.18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5.23亿吨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495公里,内河通航里程161公里,完成内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182万吨。
本文来自织梦
邮电通信业整体保持平稳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84亿元,比上年下降10.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00亿元,下降29.6%,邮政业务总量0.17亿元,增长4.8%,移动和联通业务总量1.67亿元,增长4.3%。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14.38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09万户,其中:城市住宅电话用户3.70万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4.9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4.36万户。实施信息网络扩容提速工程,年末互联网用户5.11万户,其中,家庭用户4.45万户,比重达87.1%。
本文来自织梦
旅游业提速增效。2012年,全县各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4万人次,增长33.3%;实现旅游总收入30.8亿元,增长33.0%。旅游节庆知名度得到显著提升。成功举办螃蟹节暨大地艺术节、国际慢城金花节、省第五届森林生态旅游节等一系列活动。国际慢城成为市级旅游度假区;高淳老街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入选“新金陵四十八景”。新增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1个、市级农家乐示范村3个。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八、财政金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3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00亿元,增长22.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62亿元,非税收入完成4.39亿元。上划中央四税收入完成11.51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53亿元,缴库社会保障基金收入4.70亿元。财政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5亿元,公共安全支出1.47亿元,教育支出5.44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21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5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0亿元,医疗卫生支出2.09亿元,节能环保支出1.80亿元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70亿元,缴库社会保障基金支出4.70亿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金融业全年运行态势良好。2012年末,全县人民币各项存款176.88亿元,各项贷款156.7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8.76亿元和23.58亿元。各项存款中,单位存款71.42亿元,比年初增加8.55亿元;个人储蓄存款101.49亿元,比年初增加18.48亿元。各项贷款中,短期贷款73.18亿元,中长期贷款82.17亿元。信贷质量得到提高,不良贷款占比1.21%,较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存贷比为89%。 copyright dedecms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织梦好,好织梦
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宝塔小学及附属幼儿园建成投用,完成校舍安全工程3.2万平方米。拥有普通中学15所,其中:高级中学4所,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拥有职业教育中心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拥有小学31所,教学点13个。全县普通中学、小学和职业教育中心校在校人数分别为16054人、18357人和2714人,分别比上年减少775人、增加172人和770人。初中学生升学率为98.03%。特殊教育学校在校人数98人。拥有学前教育机构79个,在园幼儿9696人。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南京亿达高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县按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22家。26个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全县高新技术产品累计总数125个。新发展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个,国家重点新产品总数达23个。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39人被列入市“321”人才计划领军型人才,2人列入市科技创业家培养对象。专利申请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县共申请专利16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54件。专利授权849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0件。 copyright dedecms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电事业日益繁荣。县图书馆新馆全面投用,博物馆加速陈列布置,新增镇村文化设施面积1.5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361平方米,名列全市第一。共拥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9.51万册,书刊文献外借人次7.6万人次。文物单位共接待参观人数19.6万人次。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年组织送文艺演出120场次,送图书下乡3000册,送电影下乡1608场。积极加强广电基础设施建设,共拥有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2.90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80万户。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和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均为100%。 copyright dedecms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建成投用县急救医疗中心,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56个。截止2012年末,全县共有医院16个,卫生院9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115个。实有床位1632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887人,其中:执业医师523人。全年诊疗总数为183.20万人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32.06万人,比上年新增6000人。全县新农合累计报销104.26万人次,报销金额12940.95万元。
dedecms.com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县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投用,圆满承办“2012年中国武术套路王中王争霸赛”。年末全县公共体育设施总面积为85.67万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01平方米。群众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举办了老年节系列活动、妇女节家庭运动会、篮球联赛、乒乓球、荷花节钓鱼比赛等一系列比赛和活动,螃蟹节期间举办了“9.29”慢城慢道万人慢步行、全民健身活动展演等活动。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傅桃英荣获伦敦残奥会举重冠军。我县在南京市第二十届运动会青少年部各项比赛中获得14枚金牌、10枚银牌、6枚铜牌;在第九届全国武术之乡比赛中获得1金、6银、2铜的较好成绩。
十一、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 内容来自dedecms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环境质量稳中趋优。2012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96.7%,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县城区域环境噪声值为51.3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值为67.6分贝,均达到功能区要求;环境质量综合指标达到90.5分,继续位列全省和全市前列。农村村庄环境不断优化。新增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村10个,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5套,铺设污水管网155公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以上。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完成固城湖清淤22万立方米,疏浚河道131公里,整治河塘361个。
控污减排力度不断加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5个,总投资314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0%和8.5%。节能减排不断推进。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06013吨标准煤,比上年上升7.5%;产值单耗0.0337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2.5%。煤炭消费量16万吨;汽油消费量85吨;柴油消费量4688吨;燃料油消费量276吨;天然气消费量319万立方米;电力消费量53768万千瓦时。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本文来自织梦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432585人,其中:男性222284人,女性210301人,非农业人口158033人,出生人口4183人,死亡人口3848人。出生率为9.69‰,死亡率为8.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8‰。2012年,改造提升镇村人口计生“世代服务”机构129家,建成人口文化园19个。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98%以上,节育措施落实率为99.7%。 内容来自dedecms
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不断健全。2012年末,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98.5%。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86万人,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人数5.9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22万人。社会福利院、敬老院拥有床位3484张,建立收养类福利机构11个,收养人员总人数为3484人。全县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10671人。
copyright dedecms
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2012年,全年销售商品住宅面积17.09万平方米,销售额达10.49亿元。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9.9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9%;年末农村人均拥有生活用房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平方米。
dedecms.com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45332元,比上年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032元,比上年增长12.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061元,比上年增长9.5%;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816元,比上年增长12.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945元,增长14.3%;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8.0%。 本文来自织梦
注释:
织梦好,好织梦
[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高淳区统计年鉴》(2013)为准。部分指标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