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统计公报 >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11-19 作者:派智库 来源:连云区人民政府 浏览:【字体: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连云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沿海开发战略机遇,按照“立足于好、致力于快、能快则快”的发展要求,大力实施“二产强区、三产富区”发展战略,坚持以“161”重点工程82个项目为主抓手,以打造精品城市、突出产业支撑、实施民生工程和加强效能建设为着力点,创新机制加快项目推进、开拓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一、综合 内容来自dedecms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89亿元,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9亿元,同比下降-7.7%;第二产业增加值24.26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27.24亿元,增长15.9%。全区经济结构比为7.9:43.4:48.7,一产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7个百分点,二产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三产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全区人均gdp达到40886元,较上年增长16.5%。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改革创新纵深推进。创新工作推进机制,调整完善了连云新城、中央商务区等十大指挥部(领导小组),抽调机关干部压向工程一线,推行“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工作机制,有效保障了各重点工程的快速有序推进。创新资金运作模式,海州湾发展集团成功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券,实现了用资源换资本、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历史性突破。继续推进连云开发区“四制一化”机制,深化区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做好区划调整交接工作。 本文来自织梦

  二、农业 内容来自dedecms

  农业经济平稳下降。2010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7.96亿元,较上年下降7.98%,其中渔业产值6.77亿元,下降7.66%;农林牧产值1.15亿元,下降10.15%。全区水产品产量4.77万吨,下降14.12%。年末,全区实有耕地面积0.76千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3千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3千公顷;棉花播种面积0.03千公顷;油料、蔬菜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0.27千公顷。粮食总产量0.67万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特色农业稳步增长。大力推广养殖新品种,增养梭鱼、青蟹等品种近20个,形成了8万亩藻类、3万亩贝类、1.3万亩海珍品和5万立方米海水育苗四大海水养殖基地。持续调减传统种植业,扩大食用菌、茶叶等特色产业规模,加快培育骏都生物、国盛食用菌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实现农产品出口创汇5500万美元,列全省前列。加快板桥紫菜工业园区、鑫海紫菜加工园区建设,我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紫菜生产加工基地。

dedecms.com

  三、工业和建筑业 织梦好,好织梦

  工业生产高位增长。2010年,连云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4.71亿元,同比增长54.5%。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3.58亿元,同比增长23.1%。2010年继续实施工业强区的战略,强化运营服务,对根深纸制品、恒文基塑业、海多爱食品等新投产企业,加强运行监测,确保平稳运行;对中远船务、丽港稀土等重点规模企业,引导技术创新,加大技改投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对中彩多晶硅、惠通再生资源等竣工项目强化服务,对东茂矿业等在建项目加大推进力度,确保了按期投产达效。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强劲增长,呈现了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增长态势不断向好、支柱产业和园区经济支撑明显等特点。全年产销逐月增长速度均超过40%以上,其中有4个月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态势,规模工业经济总量达54.71亿元。全区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15家,累计完成产值37.42亿元,占全区规模总产值的68.4%,拉动全区规模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全区农副食品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支柱行业实现产值32.33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59.1%,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园区集聚效应继续增强,连云经济开发区、云山中小企业园、板桥紫菜加工园共实现规模工业产值43.77亿元,同比增长56.23%,占全区规模产值的80%。 织梦好,好织梦

  工业体量不断壮大。2010年,我区共计净增规模企业14家,完成市考核计划的140%,比市考核目标多4家。尤其11月份新增的东茂矿业、中彩多晶硅等5家企业年生产能力达50亿元,有力地拉动了全区规模工业的增长。 dedecms.com

  工业扶持力度加大。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与中科院、南京工业大学等2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海水化工有限公司设立了博士后科技工作站,2010年全区累计申报各类专利180余项;充分发挥海发集团、金港担保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作用,推进银企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2亿元;组织企业参加苏州中小企业博览会、广州企业产品交易会等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覆盖率,全面促进企业提档升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建筑业生产增长迅速。全区17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63.76亿元(不含国外施工产值),比上年增长43.61%。竣工产值38.88亿元,比上年增长38.5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137.36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75.42%,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达89.67万平方米;期末从业人员达9410人。

本文来自织梦

  四、固定资产投资 dedecms.com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85.78亿元,较上年增长22.24%。二产和三产投资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作用明显,第二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9.33亿元,较上年增长38.3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5.63亿元,增长15.74%,占全区总投资的64.85%。

dedecms.com

  房地产开发市场平稳运行。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14.94亿元,较上年下降0.26%;施工房屋面积244.42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2.5%;其中住宅面积203.64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10.7%;竣工房屋面积完成65.2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640.9%。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74亿元,较上年增长0.7%。

织梦好,好织梦

  五、城市建设 本文来自织梦

  海滨城市特色加快彰显。连云新城已形成北固山大道、平山北路等“三纵三横”路网框架13.5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竣工房地产10万平方米,建成海州湾商务中心、法检两院业务楼及平山路景观桥、胜利湖景观绿化亮化等一批亮点工程、精品工程,永泰山海自在、融侨华府、保利香槟国际等一批高档房地产及海湾路、行政西路、海滨大道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连云新城形象进一步彰显。加快中央商务区建设,完成瑞丰翔龙湾、海滨疗养院等地块拆迁任务,金港湾商务大厦、金海国际等一批地标建筑基本建成,金海财富广场、鸽岛亮化改建等工程全面竣工,金海滩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区域性商务中心初显端倪。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墟沟老城改造成效明显。加大拆迁改造力度,完成建开小区等地块拆迁15万平方米。加快完善城市配套功能,铺设海棠路、大港路等污水管网5.4公里,推进西墅闸建设,整治西墅排洪河道及李家涧等涧沟5条,迅速提升了老城区排污防洪功能。加快海滨公园、北固山森林公园、连徐高速入口等重要节点改造建设,新增绿化面积38万平方米。扶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完成日出东方、金源凤凰城等房地产项目开发362万平方米。 织梦好,好织梦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结合“四城同创”,全面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抓好马路市场、涧沟垃圾、散货货场等集中整治,严厉查处违法建设、噪音油烟扰民、企业非法排污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合理分流疏港车辆,新上信号灯、护栏等交通设施,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实施中山路、海棠路、大港路美化亮化工程,美化亮化楼体61栋2.2万平方米,市容市貌不断刷新。

织梦好,好织梦

  六、服务业、国内贸易与旅游 copyright dedecms

  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2010年融资工程取得重大突破,海发集团10亿元企业债券9月28日成功发行,为全区实现跨越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服务业项目稳步推进,中山路大修竣工通车,海棠路、大港路沿线景观改造完成,海鲜美食城、高公岛海产品交易市场正式营业,海滨公园二期改造、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沿线建筑美化亮化刷新等工作全面展开,海港星城、沃尔玛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集聚效应初显,宏昌物流、万邦物流、闽联实业、宝旺钢材城等重大物流项目快速推进。旅游商贸同步推进,连岛大沙湾休闲中心、景区亮化、新购置游艇等一批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后云台山旅游开发进程加快,带动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全年实现三产增加值27.24亿元,增长22.2%。 本文来自织梦

  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区拥有消费品市场14个,其中亿元市场数达到1个。亿元市场实现成交额2.58亿元。 dedecms.com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4.3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1.5%。全区现有个体工商户达6720户,注册资金24938万元;全区私营企业达2573家。

本文来自织梦

  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实施景区环境扮靓。投资70万元,安装庭院灯、草坪灯、led灯等亮化设施,对大沙湾至苏马湾沿线进行美化亮化,进一步提升整体形象。加强景区硬件建设。投入700余万元进行一期装潢的大沙湾休闲中心已投入运营;自筹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苏马湾森林木屋改造、金圣禅寺木结构加固、苏马湾景区路边盖板铺设、沐浴间更新、景区绿化亮化等工程,进一步改善了旅游服务条件。丰富旅游内涵。打造著名的婚纱摄影基地,接待婚纱摄影团队2000余批次;举办前三岛海上垂钓大赛,吸引百余人参赛,为打造前三岛“江苏沿海垂钓休闲基地”打好基础;推出“浪漫连云港海上之夜”、“连岛沙滩篝火晚会”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饱览港城夜色美景。全年接待游客401万人次。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5亿元,增长17%。 内容来自dedecms

  七、对外经济

dedecms.com

  招商引资快速突破。以“打造基础型产业、发展基地型企业”为目标,围绕盐化工、金属材料、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定位,紧盯世界五百强、中字头及民营五百强企业,进一步放大沿海开发效应,广泛开展各类招商活动,同时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强化难题会办,快速突破重大项目,总投资200亿元的益海盐化、120亿元的环球铜业、60亿元的万邦物流等一批龙头型、旗舰型重大沿海产业项目相继签约落户、开工建设,招商引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板桥工业园盐化产业扩展区、金属材料产业集聚区、现代物流产业集成区初步形成。全年招引过亿元项目13个,总投资4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123万美元、引进内联资金44.35亿元,分别增长11.7%、13.5%。 dedecms.com

  八、财政

本文来自织梦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24.36亿元,同比增长35.2%。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76亿元,同比增长34.6%。连续10个月实现超35%以上的增长幅度,其中有4个月超50%以上增长,国税、地税、财政三个部门征收齐头并进,1-12月份分别增长48.4%、35.2%、33%;主体税种增收增幅较大,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3.1%、31%、115.8%。 dedecms.com

  财政支出保障有力。全年财政支出18.75亿元,较上年增长38.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39亿元,增长35.8%;基金支出12.36亿元,增长39.7%。在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341万元,增长29%;教育支出16782万元,增长62.5%;科学技术支出855万元,增长24.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66万元,降低7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55万元,增长29.4%;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支出分别为1512万元和21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031万元,增长53.6%;农林水事务支出3588万元,增长5.7%;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2450万元,降低21.8%;其他支出6728万元,增长120%。

dedecms.com

  九、社会事业 内容来自dedecms

  科技事业得到加强。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5个,促成5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我区被省命名为“江苏省科普示范区”,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区考核。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投入近3亿元,维修改造校舍17万平方米,东港中学顺利搬迁,大港职教中心新校区投入使用,连云港高级中学主体完工,江苏省连云港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正式开放。优化教育布局,新港实验学校初中部整体搬迁,连云港大港中等专业学校成功组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水平继续保持全市领先,高考、中考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在全市率先通过省教育现代化验收,被省检查组评价为“真情实意重视教育、真金白银投入教育、真抓实干办好教育”。全区共有中、小学和幼儿园40所,其中普通中学6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5所、幼儿园18所。在校学生数23566人(含幼儿园),其中中小学生数19422人。小学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均达100%,初中阶段入学率98.5%、巩固率均为99.2%。教学条件大为改善,全区各类学校占地面积55332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3885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13.37万平方米,计算机3953台,图书藏量41.7万册,电子图书藏量220万册。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区实有教师1578人,其中大学专科学历以上教师1418人,占全部教师的比重为89.8%;中小学中高级职称教师达1136人。 copyright dedecms

  成人教育成果突出。全区拥有各类职工学校1所、社区教育中心校7所,民办教育13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稳步发展,今年参加报名考试人数2409人,其中接纳新生报名1840人。到年底,全区累计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的人数已达29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文体设施投入加大。加大文体设施投入,科教文化创业中心有序推进,村(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全覆盖,以“和谐文化进万家”、海滨广场文化为载体,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90余场,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内容来自dedecms

  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平山花园、陶庵、板桥等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计生妇儿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妇幼保健所与计生指导站成功整合,母婴安康绿色通道、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实事项目顺利实施,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顺利通过“十一五”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验收。全区拥有乡级以上卫生机构14个(不含省、市直属机构),其中卫生监督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合管办1个,妇幼保健所1个,乡(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个,卫生技术人员131人;乡(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所)全年诊疗39.48万人次。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本文来自织梦

  区域人口规模继续扩大。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开发建设和经济的发展的加快,全区人口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末,全区(含市开发区、徐圩新区)户籍人口248355人。其中城镇人口170829人,乡村人口30892人,城镇人口占全区人口比重达87.56%。不含市开发区、徐圩新区,全区户籍人口131495人。其中城镇人口121329人,乡村人口10166人,城镇人口占全区人口比重92.27%。全区计划生育率为98.4%,较上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女性晚婚率68.08%,较上年上升了1.21个百分点;节育率达90%;全年户籍人口(不含市开发区、徐圩新区)出生率11.80‰,较上年上升1.35个千分点;死亡率5.64‰,上升个2.53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6.16‰,下降了1.18个千分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城镇住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5元,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10750元,增长10.1%。

本文来自织梦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完善。大力开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5635人,完成各类技能培训358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60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95%以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7%;城乡低保实现全覆盖,累计发放低保金、各类救助金47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政府补助标准提高至120元/人。区社会福利中心完成投资1000万元,实现主体封顶。建成交付安置房、经济适用房21万平方米,加快实施农村路网完善、环境改造工程,全面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本文来自织梦

  注: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