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11-10 作者:派智库 来源:常熟市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10年,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常熟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强投入促转型、重民生促和谐”的主线,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步伐,优化社会发展环境,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全市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发展的协调性不断改善,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提升。
dedecms.com
一、综合 织梦好,好织梦
经济向好态势不断巩固。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3.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增速比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4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815.89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608.32亿元,增长13.8%。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19∶56.21∶41.60调整为2.02∶56.13∶41.85 . 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一名,荣获《福布斯》杂志“2010年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二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民营经济发展加快。2010年,全市新办私营企业3108家、注册资金116.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53.7%。2010年末,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本达737.09亿元,比上年净增139.69亿元,增长23.4%,继续位居全省县(市)前列。民企发展量质并举。2010年全市新办私营企业平均注册资本达373万元,比上年增加57万元,其中新办注册资本超千万元的私营企业241家,比上年增加100家。 各项改革持续深化。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调整、归并部门行政许可职能,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行政许可事项进驻率达9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设立碧溪新区,实行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碧溪新区区域一体化管理;梅李镇被确定为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企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完成镇水利站事企脱钩、企业改制,启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全面清理,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工作进展顺利。农村住宅置换商品房有序推进,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投资发展公司组建成立。全面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融合,做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各项准备工作。
城乡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成果通过论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1-2020)大纲编制完成,各镇总体规划修编和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沪通铁路常熟站区域片区规划和对接沿江、通苏嘉城际铁路前期规划加紧编制。县南街、琴湖片区综合改造全面实施。江南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二期、青少年活动中心启动建设;完成48.8万平方米老住宅小区综合改造;编制完成农村住宅置换商品房三年专项规划,首期87万平方米的置换房小区开工建设。完善城市综合交通、镇村道路系统规划,沿江开发高等级公路常熟段、虞东公路、支何东线先导段、224省道常熟南段、海虞北路延伸段等工程竣工,三环路快速化改造先导段、支梅公路改建、董徐线改建、冶压线、福谢线改造以及羊辛线、车邓线等道路黑色化工程开工建设,新建、改扩建镇村公路70公里。农村客运站全部建成投用,新建城乡公交候车亭104个。开通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古里镇区域公交,3个公交枢纽站投入使用。500千伏常熟南变电站启动建设,220千伏董浜变增容、110千伏芦荡变等8个输变电工程投用。完成自来水农网改造80公里;延伸天然气管网222.5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1.25万户。海洋泾引排综合整治工程放水投用;省重点水利项目走马塘工程建设推进顺利;福山水道南岸边滩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疏浚河道265万土方,农桥改造三年任务提前一年完成。 本文来自织梦
二、农林牧渔业 dedecms.com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主要农产品供给总体平衡。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50.2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24.78亿元,增长11.9%,牧业实现产值6.05亿元,增长2.4%,渔业实现产值12.51亿元,增长4.7%。粮食生产稳定,总产量达31.21万吨,比上年增长3%。油菜籽总产量为0.91万吨,比上年下降30.2%。养殖业有所下滑,全年生猪饲养量为40.89万头,比上年增长0.5%,其中出栏量22.93万头,比上年下降5.2%;全年家禽饲养量为295.1万羽,比上年下降1.5%,其中出栏量为231.7万羽,下降0.3%;水产品产量3.77万吨,比上年减少4.2%。 现代农业有效推进。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董浜万亩蔬菜基地节水灌溉远程监控系统正式投用,沙家浜渔业科技产业园形象初显。2010年,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4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1.3万亩,高效农业比重达77.7%,比上年提高22.7个百分点;新增规模经营土地流转面积11万亩。农业机械化能力持续提高,年末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69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799部、水稻插秧机1249台、联合收割机610台,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到33.68万千瓦。农业科研创新成果丰硕,水稻新品种“常优5号”通过国家级审定。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科技部命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得到加强,地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本文来自织梦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产业结构加快优化。2010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652.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2883.27亿元,增长25.1%,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8.9%。 copyright dedecms
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增势强劲。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03.29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比重达27.9%,比上年提升6.6个百分点。2010年 ,全市规模以上新兴产业实现产值654.76亿元,比上年增长39.0%,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比重达22.7%。
外资企业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外资企业实现产值1254.97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增速列各经济类型之首,外资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3.5%,比上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 本文来自织梦
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轻工业实现产值124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7%;重工业实现产值1638.82亿元,比上年增长32.5%。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15.8 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之比为由上年的1:1.15调整为1:1.32,工业的重工化倾向显著。
本文来自织梦
经济效益持续提高。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2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实现利润总额16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3%,盈利水平有所提高。 内容来自dedecms
建筑业发展提速。2010年,全市建筑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2.43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02.8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51.3万平方米,增长14.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42.37万平方米,下降21.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37.4亿元,增长20.5%,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3.9%,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完成201.7亿元,增长23.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5.8%,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 织梦好,好织梦
投资结构转型成效突出。2010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03.39亿元,比上年增长56.7%,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43.6%。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4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占工业投资的19.9%。全年新兴产业完成投资69.96亿元,占工业投资的29.5%。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2010年,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6.97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占服务业投入的43.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37.15亿元,增长59.3%;教育完成投资12.01亿元,增长150.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完成投资5.33亿元,增长56.5%。 copyright dedecms
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位上行。2010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住宅投资60.91亿元,增长35.1%。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810.8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516.24万平方米,增长12.9%;房屋竣工面积251.0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其中住宅为146.90万平方米,下降5.3%。
织梦好,好织梦
商品房销售大幅下滑。2010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09.8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155.96万平方米,下降27.7%;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56.33亿元,比上年下降6.0%,其中住宅销售额为110.05亿元,下降13.0%。2010年,全市二手房成交面积为110.3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8%,其中住宅面积为54.54万平方米,下降5.5%;二手房成交总额为31.7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住宅成交额为22.16亿元,增长12.3%。
五、国内贸易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城乡消费繁荣活跃。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71.17亿元,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7.5%,比上年提高9.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26.63亿元,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0.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3.56亿元。从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95.55亿元,其中城区实现198.32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55.1%;乡村实现零售额64.64亿元。 内容来自dedecms
商品市场交易旺盛。2010年,全市商品市场成交额突破千亿元,达到10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从市场结构看,综合集贸市场实现172.75亿元,比上年增长5.7%;专业市场实现831.85亿元,增长19.7%。 其中,服装城实现成交额65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copyright dedecms
六、开放型经济
织梦好,好织梦
外商投资形势趋好。2010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48项,注册资本20.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8%;到账外资8.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9%。 织梦好,好织梦
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2010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7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3%。其中,进口56.65亿美元,增长46.5%;出口116.55亿美元,增长49.2%。从出口贸易的类型看,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占主体,出口额分别达47.86亿美元、60.86亿美元,分别增长52.5%和56.7%。从国别看,亚、欧、北美是主要出口目的地,出口额分别达35.48亿美元、30.8美元、38.24亿美元;拉丁美洲、大洋洲是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增幅分别达97.6%和59.0%。从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出口的主打产品。2010年全市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达67.61亿美元、41.18亿美元,分别增长60.6%和51.8%,占出口额的比重分别达到58%、35.3%。
外经合作加快拓展步伐。建办境外企业稳步推进。2010年,全市建办境外企业11家,中方协议额达42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8.1%。对外承包工程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境外劳务及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达72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8%;完成营业额达7280万美元,增长25.8%。
织梦好,好织梦
服务外包业务有新突破。2010年末,全市服务外包企业共35家,实现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和离岸执行额分别达到6250万美元、3357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2%和63.6%。
copyright dedecms
七、交通和旅游业 copyright dedecms
交通运输业较好发展,综合运输能力继续提升。2010年末,全市拥有民用机动车辆33.78万辆,其中汽车16.69万辆,比上年增长23.5%,私家汽车拥有量13.34万辆,增长26.2%。2010年,全市客运量实现5422万人,比上年增长8.7%,旅客周转量为23.52亿人公里,增长10.3%;货运量实现1625万吨,比上年增长14.7%,货物周转量为18.51亿吨公里,增长16%。2010年,常熟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040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944万吨,增长10.5%;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82万标箱,下降7.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邮政电信业务持续扩大。2010年,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总收入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特快专递业务迅速发展,全年发送197万件,增长27.1%。2010年,全市本地电话用户50.3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5.96万户,比上年增加16.86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25.1万户,比上年增加4.6万户。2010年,全市实现电信业务总收入18.36亿元,比上年增长9.5%。
dedecms.com
旅游市场繁荣热闹。2010年,全市各类景点接待境内外游客1527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8.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9%;实现旅游总收入185.48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景区营业收入达到1.59亿元,增长9.4%。旅行社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比上年增长44.3%;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达到54.1%,比上年提升10.4个百分点。 本文来自织梦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内容来自dedecms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74.11亿元,比上年增长44.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0.09亿元,增长28.2%。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实现入库税金80.15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税收3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34%;涉外经济完成税收20.26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20.2%。
本文来自织梦
金融运行平稳。 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1627.13亿元,比年初增加260.1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56.3亿元,比年初增加104.04亿元。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显著。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128.38亿元,比年初增加202.1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为608.57亿元,比上年增长34.8%;中长期贷款为487.97亿元,增长23.1%。
证券交易活跃。2010年,全市各证券营业点股票交易额为193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期末股票市值为127.88亿元,增长39%。 dedecms.com
保险业务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全市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7.4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其中人寿险达到17.74亿元,增长33.3%。
copyright dedecms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科技创新有效加强。2010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4家,累计拥有82家。其中:累计拥有工程中心1家;新增企业技术中心1家,累计拥有15家;新增博士后工作站6家,累计拥有12家;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累计拥有41家;新增企业院士工作站3家,累计拥有6家;新增外资研发机构4家,累计拥有6家。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8家,累计拥有83家。新增省软件企业7家、省民营科技企业75家。自主创新能力增强。2010年,全市新增省自主创新产品22只、省高新产品168只、省软件产品37只。全年授权专利4242件,其中发明专利233件,比上年分别增长39.7%和45.6%。2010年,常熟市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
创新创业平台拓展,人才引智培育推开。2010年末,全市拥有苏州市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苏州市级5个。分别拥有国家级、省级科技创业园、孵化器各1个。拥有省级和苏州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分别为1个和5个。常熟大学科技园成为全国县级市首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10年,全市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苏州“姑苏计划”高层次人才9人,累计拥有11人。其中,新增省“双创计划”人才6人,累计拥有7人;新增苏州“姑苏计划”人才3人,累计拥有4人。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制定《常熟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常熟理工学院东南校区、浒浦高级中学建成投用,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中等专业学校、支塘中心小学顺利封顶。2010年,全市拥有专任教师9204人,比上年增长1.1%。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38190人,其中:高等学校16427人,中等专业和职业学校12835人,高级中学13993人,初级中学29769人,小学64414人,特殊教育75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7767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100%、99.5%、99.5%和96.8%。 本文来自织梦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copyright dedecms
文化建设发展成果喜人。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暨第十一届服装服饰博览会。2010年末,全市拥有群众艺术馆、文化站(馆)11个,市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158.39万册,其中图书藏量151.07万册。年末全市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及展示机构达2个,市博物馆拥有文物藏品1.6万件;全年举办陈列、展览48次,参观人数达23.5万人次。文艺创作喜获丰收,舞蹈《姑苏井》、锡剧小戏《追鱼》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牛小艾获评全国首批“群文之星”,动画片《搜救犬阿虎》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 copyright dedecms
卫生事业不断加强。2010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411家,其中医院、卫生院有 43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22家;医疗机构开放病床4947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5971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529人,注册护士2194人。疾病控制和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实现零死亡率,婴儿死亡、新生儿出生缺陷控制在较低状态,全年婴儿死亡率为4.25‰,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
copyright dedecms
体育事业生机勃发。圆满承办中国跳水明星系列赛、第十二届世界杯花样游泳赛等赛事。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2010年,全市共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200次,比上年增加30次;参加人数达3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0万人次。加快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全年新增健身点数6个,年末全市健身工程和健身点达332个。2010年,全市体育彩票销售额2.44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电脑型彩票1.66亿元,即开型彩票7770万元;全年共筹集体彩公益金1630万元。 copyright dedecms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内容来自dedecms
生态环境继续优化。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施《常熟市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区。深化太湖、阳澄湖、望虞河水污染防治,流域环境大幅改善。继续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工作,对年排放COD 5吨以上的企业启动试点工作。科学调节“节能减排”用电,集中开展“六小一无”行业专项整治,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分类管理,城区25平方公里基本建成禁煤区。2010年,全市COD和SO2排放分别比“十五”末的2005年削减16.1%和45.12%。周行、辛庄生活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新增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45个,被列为全国首个村镇污水治理县域综合示范区。重点实施城中村、国省市道沿线和高速道口周边环境整治,城乡大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新建绿化面积超2万亩。昆承湖、南湖生态修复加快实施。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4.28. 本文来自织梦
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推进。2010年,全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不断深化“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有效控制了各类事故发生。2010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843起,死亡136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734起,死亡133人;火灾事故107起,死亡为零。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为0.09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年查处事故隐患7419处。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201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6.69万人,比上年增加491人。全年人口出生率6.05‰,比上年上升0.05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79‰,上升0.2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4‰,下降0.19个千分点。
copyright dedecms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1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64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工薪收入为9621元,增长11.1%;家庭经营净收入为3600元,增长16.3%;财产性收入为508元,增长20.4%;转移性收入为935元,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38元,比上年增长12.5%。家庭总收入中工薪收入为18450元,增长8.4%;家庭经营净收入为7362元,增长27.6%;财产性收入为811元,增长50.5%;转移性收入为7540元,增长7.0%。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201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980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3839元,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831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4948元,下降3.7%。
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推进。2010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8.6万个,比上年增长17.8%,其中本地劳动力新增就业岗位6万个。2010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8%,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43.52万人、54.82万人、49.17万人、35.15万人、33.04万人,参保率均稳定在90%以上。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年末全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加人数8.57万人,覆盖率达99.6%,新增农保转城保4.98万人,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由人均每月400元、300元提高到430元、350元。
市场价格稳步上涨。2010年,全年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3.2,比上年上涨3.2%。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出“五升三降”的格局。其中,食品类指数上涨6.7%、烟酒及用品指数上涨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指数上涨5.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指数上涨2.1%、居住类指数上涨4.4%,衣着类指数下降6.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指数下降0.4%、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7%。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