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06-24 作者:派智库 来源:夷陵区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长江中上游的经济强区、国内一流的旅游名区和宜昌市的特色新区“三区”目标,全面落实“工业主导发展、项目带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环境推动发展”四大举措,抢抓机遇,扎实奋进,区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面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预期目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综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初步核算,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GDP)达到63.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2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23.78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26.37亿元,增长15.9%。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4年的22.7:35.4:41.9调整为20.9:37.5:41.6,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3个百分点。
dedecms.com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涨幅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11.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09.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17.6。 copyright dedecms
年末全区单位从业人员31890人,比上年末增加2096人,全区净增城镇就业岗位6215个。城镇登记失业率4.3%。
本文来自织梦
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受区域经济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城乡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和再就业仍面临较大压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农业 内容来自dedecms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2253万元,增长6.4%。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540公顷,增长5.8%;油料播种面积10922公顷,增长6.8%;蔬菜播种面积13761公顷,下降3.1%;柑桔种植面积13651公顷,增长25.3%;茶叶种植面积6449公顷,增长13.8%。全年粮食总产量20.02万吨,比上年增长10.4%;油料总产量2.11万吨,增长7.3%;蔬菜总产量37.73万吨,下降6.4%;水果总产量22.48万吨,增长21%,其中柑桔产量22.05万吨,增长20.9%;茶叶总产量5142吨,增长32.2%。
copyright dedecms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173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分别是:核桃49吨,板栗1094吨,白果87吨,实际采伐林木16393立方米。 本文来自织梦
全年肉类总产量6万吨,比上年增长15%。生猪出栏69.1万头,增长17.7%;家禽出笼236.4万只,增长8.7%,禽蛋产量3300吨,增长22.7%;山羊出栏5.6万只,增长27.8%;奶牛存栏2984头,增长10.2%,鲜奶产量1100吨,增长10%。 织梦好,好织梦
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906公顷,比上年增长1.5%,占常用耕地面积的45.5%;旱涝保收面积7802公顷,占常用耕地面积的32.5%。农药使用量1685吨,增长1.6%,化肥施用量(折纯)33176吨,增长5.7%。农村用电量5925万千瓦小时,增长5.9%。全区自来水受益村、通汽车村、通电村和通电话村分别达到51个、205个、205个和204个,分别占村总数的24.9%、100%、100%和99.5%。乡村从业人员中非农行业从业人员8.28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3%。
三、工业和建筑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即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11亿元,增长27%。其中,国有企业工业产值5.26亿元,增长4.8%;集体企业工业产值2.47亿元,增长20.4%;股份制企业工业产值35.18亿元,增长32.2%;其他企业工业产值1.20亿元,增长13.6%。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83亿元,增长22.5%。在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6.4亿元,增长22.9%,实现利润2.88亿元,增长188%,实现利税总额5.45亿元,增长75.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3.4,比上年提高37.5个百分点。
copyright dedecms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全区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05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在全部建筑业企业中,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18亿元,增长14.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8.3万平方米。 dedecms.com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9%。投资中,国有、集体经济单位投资比重进一步下降,其它经济单位成为投资主体,达到20.1亿元,增长42.6%,比重达到86.6%。房地产开发投资3.32亿元,增长1.4倍。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和建成,弘健PE管件一期工程等工程竣工投产,长江线缆、稻花香“151”工程等项目正抓紧建设。全年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64个,投资总规模36.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0.4亿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织梦好,好织梦
2005年,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1亿元。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18公里,等级公路达到1712公里。全面完成三年路网建设和通乡油路改造任务。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98111万人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61013万吨公里。
全年邮政、电讯完成业务总量11874万元,增长13.9%。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1万门。全区固定电话用户9.1万户,其中,农村电话4.7万户,占总用户的51.6%。移动电话用户12.8万户。邮政储蓄年末余额达到5.1亿元,增长22.9%。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2005年,全区建成并对外开放景区景点17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35.3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3502万元;旅游综合收入6.27亿元。
copyright dedecms
六、国内贸易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0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分城乡看,城市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为13.05亿元,增长20.0%;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为11.25亿元,增长20.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达到17.28亿元,增长24.0%;住宿餐饮业6.23亿元,增长12.1%;其它行业0.79亿元,增长9.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05年,全区共完成外贸出口总额1212.6万美元。其中,非磷矿产品出口508.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copyright dedecms
2005年,全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地域财政总收入完成76274万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674万元,增长21.2%。全年财政支出67455万元,增长22.5%。其中,科技三项费用737万元,增长48%;教育支出14883万元,增长4.8%。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45亿元,比年初增加8.63亿元,增长2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2.52亿元,比年初增加4.9亿元,增长18%。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24亿元,比年初增加3.6亿元,增长20.4%。其中,工业贷款1.72亿元;商业贷款2.02亿元;农业贷款4.63亿元;乡镇企业贷款1.30亿元。
2005年,全区实现保费收入6941万元,比上年增长9.3%;支付各类赔款3122万元,增长27.7%。 内容来自dedecms
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5年,全区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2个,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7项,市级9项,科技对口支援6项。争取市以上科技计划无偿资金137万元。获市以上科技成果奖2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4.19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1.83亿元。
2005年,全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共有各类学校92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初中22所,完全小学6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64271人,其中,普通高中11999人,普通初中21087人,职业高中2638人,特殊教育学校76人,小学28471人。全区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8%。小学巩固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99.6%。全区教职员工4601人。各类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61万平方米,校舍面积57.6万平方米。全区高考文理科上本科线1970人,比上年增加255人。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年组织文艺表演106场次,观众10万人次。公共图书馆藏书13万册,全年共借阅图书15万册次。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个,启动三峡黄陵庙“国宝”申报工作。成功举办了全区“革命歌曲大传唱”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民族魂”歌咏活动。 本文来自织梦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9个,卫生技术人员1491人,拥有病床730张。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得到提高。
九、居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36元,增长6.9%;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0321元,增长6.6%;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320元,达到3703元。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1.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43.3平方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2005年,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4.32万人,增长20.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03万人,增长21.7%,参加失业保险2.59万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落实城市低保5459户10946人,农村特困对象救助3829户9398人;实施了城乡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 dedecms.com
十、环境保护
本文来自织梦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充分发挥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太平溪垃圾填埋场环境保护功能,处理城区生活及工业污水780万吨,处理三峡坝库区生活垃圾1.27万吨。总投资9430万元的二期水污染防治项目已累计完成项目投资7000多万元。全年对23家排污企业实施污染治理。对8个重点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加强黄柏河平湖风景区和黄柏河流域码头污染防治工作。全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9.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6.4%。全区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一、人口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05年,全区年末户籍总人口516397人。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121300人,乡村人口395097人。全年出生人口3774人,死亡人口286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
内容来自dedecms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dedecms.com
2、全区生产总值绝对量指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指标按可比价计算。计算口径为不含三峡工程数,2005年生产总值以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后调整数为基数计算。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人口数以公安部门年报为准。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