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统计公报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06-24 作者:派智库 来源:夷陵区统计局 浏览:【字体:

  200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区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三区”目标,实施四大举措,抢抓机遇,扎实奋进,经济社会呈现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面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综合

本文来自织梦

  区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GDP)达到81.5亿元(不含三峡坝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42.7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26.8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3年的15:51:34调整为15:52:33,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上升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个百分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得到加强。全区规模工业增幅较大,食品工业、矿产业、医药化工业、包装业、机电工业五大支柱产业的优势地位进一步突出,区域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按照“提升产业化、提高组织化、推进标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全面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村经济迈上新台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增长。2004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7,比上年上涨3.6%。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4.8,比上年上涨4.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9.9,比上年上涨18.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06.5,比上年上涨8.0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3,比上年上涨5.02%。

内容来自dedecms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2004年,全区净增城镇就业岗位4859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876人。年末单位在岗职工2979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

dedecms.com

  2004年,是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加快发展的一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活力进一步显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健康、协调、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本文来自织梦

  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受区域经济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城乡统筹、东西部协调发展难度较大;电力、资金等问题比较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够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劳动力的供求矛盾仍较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 dedecms.com

  二、农业

dedecms.com

  2004年,全区农业按照突出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总体思路,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狠抓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92250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农业产值112192万元,增长8.2%;林业产值2021万元,下降34.3%;牧业产值72622万元,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83元,比上年增长13.4%,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内容来自dedecms

  粮食生产较大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18.1万吨,比上年增长10%;油料总产量2.0万吨,与上年持平;蔬菜总产量40.3万吨,下降4.5%;水果总产量18.6万吨,下降8.8%;茶叶总产量3889吨,增长29.2%;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419公顷,增长87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0230公顷,与上年持平;蔬菜播种面积14207公顷,下降2.8%;药材播种面积3004公顷,增长7.3%。

copyright dedecms

  林业生产继续做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作,经济林、防护林、生态旅游林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7万亩,其中,生态林1.6万亩,占21%,兼用林3.9万亩,占51%,经济林2.2万亩,占28%。零星植树50万株,四旁植树20万株,绿色通道建设47.9公里。主要林产品产量分别是:核桃29吨,板栗846吨,白果92吨,实际采伐林木35611立方米。 dedecms.com

  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肉类总产量5.2万吨,比上年增长19%。牲猪出栏58.7万头,增长17.6%;家禽出笼217.5万只,减少14.8%,禽蛋产量2689吨,减少5.5%;山羊出栏4.42万只,增长36%;奶牛存栏2708头,鲜奶产量10000吨。

dedecms.com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共整治农田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理,建设农业末级渠系40公理,改善灌溉面积2万亩。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747公顷,占常用耕地面积的45%;旱涝保收面积8136公顷,占常用耕地面积的34%;农用薄膜使用量1418吨,增长113%,地膜覆盖面积5586公顷,增长66%,农药使用量1658吨,增长3%,化肥施用量(折纯)102421吨,增长5%。农村用电量5596万千瓦小时,增长6%。2004年末,按新标准统计,全区自来水受益村、通汽车村、通电村和通电话村分别达到67个、208个、225个和218个,分别占村总数的30%、92.4%、100%和96.8%。乡村从业人员中非农行业从业人员7.8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9.4%。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乡镇企业继续稳步发展。全区乡镇企业完成企业总产值151亿元,增长6.7%;完成乡镇工业产值69.2亿元,增长7.1%;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2.5亿元,增长8.6%;实现企业利润总额9.9亿元,增长9.3%;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增长8.9%。 织梦好,好织梦

  、工业和建筑业 dedecms.com

  2004年,全区工业生产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培育市场主体为重点,进一步壮大五大支柱产业,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区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83.9亿元,比上年增长7.5%,实现工业增加值37.3亿元,增长1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即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亿元,增长14.9%,实现增加值11.5亿元,增长17.3%。在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8亿元,增长12.8%,实现利税总额2.7亿元,增长12.5%;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2.2,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内容来自dedecms

  2004年,全区增产的主要工业产品有:磷矿石219万吨,增长19%,石墨616吨,增长6.8%,食用植物油9780吨,增长16.4%,变压器388350千伏安,增长10.7%;白酒22641吨,增长42.2%,罐头13196吨,增长20%。减产的主要产品有:发电量11238万千瓦小时,下降35.5%;软饮料167514吨,下降8.1%,农用化肥(折纯)41751吨,下降30.8%,花岗石板材18909平方米,下降13.1%,原煤28560吨,下降8.8%,水泥27.9万吨,下降16%。

内容来自dedecms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2004年,全区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在全部建筑业企业中,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5687万元,增长9.4%,其中,竣工产值28299万元,增长13.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0万平方米。

本文来自织梦

  四、固定资产投资 本文来自织梦

  2004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04856万元,增长1.1倍;房地产开发投资13868万元,增长1.5倍。全年在建50万元以上项目达96个,其中,国有经济投资项目29个,占25.7%,民营经济投资项目67个,占74.3%。民营经济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八成以上份额,成为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和建成,雅倩日化二期工程和粤海纺纱项目竣工投产,长江线缆等项目正抓紧建设。全年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45个,投资总规模39亿元。其中投资过10亿元项目1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个。 织梦好,好织梦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本文来自织梦

  2004年,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方面投资1.08亿元,增长80%。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18公里。投资3500万元用于土峡公路、雾樟公路、宜大公路、小鸦公路、普天路、梅黄路、许太路和蔡家河大桥建设;投资5200万元用于农村“畅通工程”;投资2300万元用于港口建设。全区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45083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6%;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31713万吨公里,下降2.9%。 本文来自织梦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全年邮政、电讯完成业务总量7859万元,增长32%。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1万门。全区固定电话用户发展到10.5万户,增长16.6%,其中,农村电话4.1万户,占总用户的38.2%。移动电话用户6.5万户,增长12%。邮政储蓄年末余额达到3.9亿元,增长35%。 copyright dedecms

  旅游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06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014万元;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 copyright dedecms

  六、国内贸易

copyright dedecms

  200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分城乡看,全区城市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为14.7亿元,增长10.06%;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为13亿元,增长1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达到21.4亿元,增长9.9%;餐饮业5.6亿元,增长10.7%;其它行业0.7亿元,增长7.8%。

内容来自dedecms

  2004年,全区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4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5%。 内容来自dedecms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dedecms.com

  2004年,全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50518万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851万元,增长11.6%。实现工商税收41123万元,增长7.1%;农业三税1940万元,下降16.1%。全年财政支出40822万元,增长9.2%。其中,科技三项费用412万元,增长34.6%;教育支出10523万元,增长16.1%。

内容来自dedecms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7798万元,比年初增加70964万元,增长21.07%。其中,城乡居民各项存款276060万元,比年初增加51294万元,增长22.82%。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6449万元,比年初增加46498万元,增长22.07%。其中,工业贷款26647万元;商业贷款19918万元;农业贷款48946万元;乡镇企业贷款5430万元。 本文来自织梦

  2004年,全区实现保费收入6420万元,比上年增长2%;支付各类赔款2445万元,增长3%。

织梦好,好织梦

  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织梦好,好织梦

  2004年,全区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0个,其中,国家级5项,市级4项,区级21项,科技对口支援4项。争取市以上科技计划无偿资金244万元。获市以上科技成果奖7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46011万元,增长15.6%;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20434万元,增长16.1%。 内容来自dedecms

  2004年,全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02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初中26所,完全小学6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69822人,其中,普通高中10917人,普通初中25044人,职业高中2273人,特殊教育学校77人,小学31511人。全区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59%。小学巩固率99.79%,初中三年巩固率97.48%。全区教职员工4601人。各类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7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60万平方米。全区高考文理科上本科线1536人,比上年增加620人,上省线总人数达到2611人,上线率81.4%。

本文来自织梦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年组织文艺表演135场次,观众10万人次;公共图书馆藏书10.5万册,全年共借阅图书7.5万册次;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个,区黄陵庙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0.5万人次。成功举办了全区首届社区文化活动周、首届国家公务员运动会和全区老年人运动会。

本文来自织梦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39个,卫生技术人员1371人,拥有病床889张。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得到提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九、居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本文来自织梦

  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06元,增长5.6%;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9679元,增长9.7%;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400元,达到3383元。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9.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43平方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2004年,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31025万人,增长3.7%,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5965人,增长12.5%;有33133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全年征缴社会保险费11037万元,各类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率100%。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 织梦好,好织梦

  、环境保护

织梦好,好织梦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总投资1.2亿元的一期水污染防治项目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太平溪垃圾填埋场全面投入营运;总投资9430万元的二期水污染防治项目全面开工。全年对231家排污企业进行调查,对8个重点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加强黄柏河平湖风景区和黄柏河流域码头污染防治工作。全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9.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31.47%。全区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1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92公顷。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十一、人口 本文来自织梦

  2004年,全区年末户籍总人口517264人。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12.2万人,乡村人口39.5人。全年出生人口3671人,死亡人口294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1‰。 内容来自dedecms

  注: 本文来自织梦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dedecms.com

  2、全区生产总值绝对量指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指标按可比价计算。

copyright dedecms

  3、人口数以公安部门年报为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