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08-14 作者:派智库 来源:龙岗区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3年是我区新一届政府施政的第一年,区委、区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基本现代化”建设,带领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克服“非典”疫情等各种困难,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各项指标快速增长,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增长周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
一、综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据统计,200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9.82亿元(现行价),比上年增长19.7%(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1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46.95亿元,增长22.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5.77亿元,增长15.4%。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5:70.8:27.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444元,比上年增长10.5%。物价总水平略有下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7%,比上年下降0.3%。按类别分,食品类上升0.7%,烟酒及用品类上升1.8%,衣着类上升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3.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0.7%,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0.1%,居住类上升0.3%。劳动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年末全区从业人数为84.7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3.0%。其中城镇单位年末从业人员7.33万人,增长14.7%;镇村企业从业人员77.43万人,增长3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凸显我区电力、水力供应相对不足、区内主干道负荷过重,电网、水网、路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第三产业发展仍相对落后,新兴服务业发展较缓,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偏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治安、交通等社会管理方面的压力加大。 本文来自织梦
二、农业 本文来自织梦
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耕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我区加快发展效益好的海水养殖、种苗繁殖和花卉生产,不断推广先进技术,使农产品档次和质量逐步提高,确保了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3年农业总产值为12.48亿元(现行价),比上年减少1.5%(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5.74亿元,比上年增长5%;净收入为26.47亿元,增长2.7%。在种植业方面,通过抓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改善果菜品质。全年蔬菜的种植面积84633亩,产量达94702吨,比上年减少2.3%。水果种植面积64225亩,产量达10579吨,比上年减少9%。花卉业发展迅速,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质量档次。全年花卉生产面积达5438亩,产值达1.26亿元,比上年增长52.3%。在畜牧和水产业方面,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加快发展畜禽种苗生产和水产种苗培育,已初步形成了东部水产养殖基地的区域优势。全年生猪饲养量27.59万头,出栏量19.48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5.8%。活鸡饲养量731万只,上市量627万只,分别比上年减少21.9%和20.2%。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达15051亩,水产品总产量8724吨,比上年减少0.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24.60亿元(现行价),比上年增长24.9%(按可比价计算,下同)。规模以上企业产值837.7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90.6%,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国有经济产值为5.97亿元,比上年减少5.4%;集体经济产值为8.03亿元,比上年减少9.7%;股份制经济产值为326.14亿元,比上年增长32.6%;港澳台、外商投资经济产值484.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他经济产值13.01亿元,比上年增长91.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附表。
规模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规模以上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为289.01亿元,比上年增长22.8%。产品的销售率为95.6%。总资产贡献率为13.78%,成本费用利用率为16.57%,分别比上年高2.79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为86401元/人,比上年增长13.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2.26,比上年高出1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15.72亿元,增长52.1%;实现利税总额149.99亿元,增长35.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快速增长。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405亿元,比上年增长41%,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3.8%。其中电子信息行业产品产值298.24亿元,比上年增长30.4%;新材料新能源行业产品产值为85.75亿元,比上年增长67.5%;机电一体化行业产品产值为12.88亿元,比上年增长67.5%。建筑业发展良好。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全年共监督在建工程项目511项,建筑面积约为570万平方米;达标验收241项,安全防护合格241项,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15.4%;文明施工合格241项,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17.8%。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078.4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67.4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copyright dedecms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68.8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77.88亿元,比上年增长77.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2.49亿元,比上年增长28.6%;更新改造完成投资5.27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他投资完成33.16亿元,比上年增长9.3%。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中,工业投资主导地位突出,投资总额达46.6亿元,占基建和更改投资总额的56%。工业投资中又以通信、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完成投资28.87亿元,占工业投资额的62%。第三产业投资也明显增长,交通运输、仓储业完成投资4.98亿元;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4.61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4.07亿元。
织梦好,好织梦
重大投资项目完成较好。全年50个重大建设项目,年计划投资额为34.7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0.0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86.5%。其中农业投资项目完成1.09亿元;工业投资项目完成7.60亿元;商贸旅游、物流投资项目完成9.61亿元;文教卫体投资项目完成1.52亿元;城建环保投资项目完成10.24亿元。已竣工的有回龙埔鸵鸟养殖场、龙岗区出口家私物流中心、华润万佳深圳配送中心、深圳集银皮革综合广场、君逸大酒店等项目。
五、商贸、旅游和房地产业 织梦好,好织梦
商业建设步伐加快,消费环境明显好转,社会消费持续畅旺。2003年全区新开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场17家,新增营业面积14万平方米。全区现有万佳、龙新天虹、布吉新万佳、好百年等大中型商场38家,总营业面积达40万平方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0.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的零售额为8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5%;餐饮业的零售额为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他行业零售额为1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建设了一批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和配套设施,东部滨海旅游、郊野旅游日益兴旺。全区旅游景点接待游客184.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0%。宾馆、酒店接待过夜旅游者59.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0%;全年旅游部门营业收入6.20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其中宾馆、酒店营业收入5.02亿元,比上年增长48.5%;旅游景点营业收入1.19亿元,比上年增长5.6%。房地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商品房销售25161套,比上年增长21.3%;商品房销售面积196.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3%;商品房销售金额80.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六、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 织梦好,好织梦
交通运输业持续平稳发展。2003年末,全区的社会营运车辆达23311辆,比上年增加1867辆,增长8.7%;其中载客汽车3035辆,比上年减少498辆;载货汽车20276辆,比上年增加2365辆。全年货运总量为1460万吨,比上年增长14.2%;货物周转量为8759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8%。受载客营运车辆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全年客运总量为3229万人次,比上年减少16.5%;旅客周转量为35293万人公里,比上年减少16.6%。邮政电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为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0.5%。按业务划分,函件1419万件,比上年减少2.27%;包件48万件,比上年减少5.5%;汇票金额40.41亿元,比上年增长0.2%;订销报纸1049万份,比上年减少21.5%;订销各类杂志59万份,比上年增长13.1%;邮政储蓄期末余额15.83亿元,比上年增长50.9%。全年电信业务总量为7.51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中央国营业务总量3.07亿元,比上年增长6.4%;地方国营业务总量4.44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全区现有固定电话用户55.20万户,比上年增长24.4%。
dedecms.com
七、对外经济
copyright dedecms
招商引资形势较好,引进的大项目多,高新技术项目多,增资企业多。全年新引进外资项目479宗,比上年增长6.4%。其中来料加工宗数195宗,比上年减少1.5%;外商直接投资宗数284宗,比上年增长12.7%。合同外资金额8.1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7.0%。其中来料加工合同金额0.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8%;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5.67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5.7%。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9.54亿美元,比上年减少7.4%。其中来料加工投资金额2.17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9.2%;外商直接投资金额5.8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3.8%。全年实收工缴费2.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贸易出口保持良好的增长,出口大户对外贸出口带动作用明显,贸易伙伴以亚洲、北美洲、欧洲国家为主。全年贸易出口总额101.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一般贸易出口11.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4%;来料加工出口47.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6%;进料加工出口42.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八、财政和金融 本文来自织梦
地方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各主要收入项目全面增长,区、镇财力同步增长。全年预算内地方财政收入25.0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工商税收24.26亿元,比上年增长33.3%。支出结构进一步合理化,支出项目主要集中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保健、政权运作和社会治安方面,支出结构进一步向公共财政方面迈进。全年预算内地方财政支出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基本建设支出5.57亿元,比上年减少25.6%;科技三项费用支出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教育事业费支出4.28亿元,比上年增长39.9%;卫生事业费支出2.94亿元,比上年增长51.7%。金融机构存贷款稳步增加。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89.06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银行存款余额400.05亿元,比上年增长30.0%;信用社存款余额89.01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56.53亿元,比上年增长37.3%。其中银行贷款余额207.72亿元,比上年增长40.4%;信用社贷款余额48.81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全年金融机构现金净投放24.22亿元,比上年增长568.5%。
dedecms.com
九、科技、文化、教育和卫生 copyright dedecms
全区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全民科技素质不断提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03年,我区组织企业实施的国家863计划5项,国家火炬计划6项,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推广项目达到10多项。2003年我区经市科技局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8家,新认定的高新技术项目52项。截止到2003年底,我区经市科技局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38家,高新技术项目达90项。全区各类科技人才达8万多人。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群众体育活动全面普及。全区有文化站11个,有线电视台(站)11座,有线电视用户33万户,影剧院21间,图书馆(室)89间,公共藏书165万册,书刊零售点193个,博物馆5间,全民健身广场(苑)55个,标准体育馆23个,标准田径场59个,世界一流的国际自行车赛场1座。 dedecms.com
各类教育不断发展,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区。全区拥有各类学校157所,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小学104所,普通中学52所,中专1所。全区在校学生17.64万人,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小学学生13.49万人,比上年增长18.5%;普通中学学生3.85万人,比上年增长32.9%;中专学生3056人,比上年增长21.1%。专任教师4685人,比上年减少7.7%。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区有卫生医疗机构197家,其中医院24家。医院病床1727张,比上年增长3.2%。全区卫生工作人员5679人,其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464人,执业医生1538人。全区现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65家,比上年增加了9家。
十、市政建设和环境保护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市政设施日趋完善,水电供应量不断提高。全区2003年供电量为7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9.9%;自来水生产量为28627万吨,比上年增长19.3%。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在河流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督管理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环境质量有所提高,饮用水源水质平均达标率为98.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区域环境噪音平均值为54.9分贝,仍控制在60分贝以内。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绩,全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为68.2%,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9.48%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全区年末总人口1241042人,比上年增长10.5%。其中户籍人口246769人,比上年增长8.1%;外来人口994273人,比上年增长11.2%。 本文来自织梦
人民收入保持增长。根据我区户籍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871元,比上年增长3.8%。农民人均所得9898元,比上年增长4.6%。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1976元,比上年增长19.1%。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在抓好最低生活保障、扶贫奔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职工养老、医疗保险、优抚安置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全区20.11万人参加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长18.3%;有12.85万人参加了医疗保险,比上年增长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