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统计公报 >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11-18 作者:派智库 来源:象州县统计局 浏览:【字体: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市三届四次党代会、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县十一届四次党代会和县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以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深入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五大战略”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和改革创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速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主动作为,综合施策,攻坚克难,实现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较快增长目标。 本文来自织梦

  一、经济发展情况

织梦好,好织梦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GDP)91.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2 亿元,比上年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44.57亿元,增长15.4%,其中建筑业8.89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20.2亿元,增长16.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9.1%、48.8%和22.1%,与上年产业结构相比,一产业减少3.8个百分点,二产业增加1.9个百分点,三产业增加1.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68%和29.2%,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58.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力分别为0.3%、7.6%和3.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力6.5%。

dedecms.com

  (一)农业生产总体稳定,产业结构有所变化

copyright dedecms

  以特色促优化,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坚持“稳粮、保蔗、扩桑、优林”思路。新增龙古合作社等连片100亩以上的水果种植基地11个,“三红”蜜柚、蜜橘等水果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全县规模养殖场达376个。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6万多亩。动工建设石龙镇大蒙片区甘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县城防洪堤工程。总投资近2亿元的15个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15个土地开垦项目中已有13个通过区、市验收。三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7.2%,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2%。 内容来自dedecms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3.20亿元,比上年下降0.3%;林业增加值3.4亿元,下降0.4%;畜牧业增加值9.09亿元,增长3%;渔业增加值0.84亿元,增长7.1%。粮食总产量19.05吨,比上年下降0.4%。早稻产量9.66吨,下降5.6%;晚稻产量7.65吨,增长7.4%。谷物产量18.49吨,下降0.2%;糖料蔗产量162.64万吨,下降5.9%;蔬菜产量14.55万吨,增长6%;水果产量6.53万吨,增长6.4%;油料增长6.3%。猪牛羊禽肉总产量1.89万吨,比上年下降1.0%;其中猪肉产量1.21万吨,增长2.4%。活家禽出栏295.7万只,下降4.3%;生猪出栏16.17万头,增长2.5%。年末生猪存栏11.41万头,同比增长3.7%。全年禽蛋产量800吨,下降5.4%;蚕茧产量3.39万吨,增长3.4%。水产品产量1.18万吨,比上年增长7.1%。 dedecms.com

  (二)工业企业生产运行呈正常态势 织梦好,好织梦

  以转型促升级,工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一是新兴产业发展有声有色。重点推进丝绸及纺织、汽配加工、新能源电动车等新兴产业发展,捷和科技年产60万台新能源电动车一期项目竣工待试产。二是传统产业实现提质增效。整合现有资源,加大更新改造投入,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实施更新改造项目30个,总投资36.5亿元。联壮化工塑料母粒项目、下田锰矿热电联产技改项目已正式投产。三是工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实施重点工业项目32个,完成工业投资30.8亿元。宝城食品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龙腾纸业二期等4个项目实现竣工。丝绸产业园、温州汽配产业园、食品加工园等“三大园中园”建设初显成效。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石龙片区C区6.8公里路网基本建成,日供水3万吨的自来水厂开始试运营,日处理污水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开工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亿多元。

copyright dedecms

  全年工业增加值35.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91亿元,增长18%。

copyright dedecms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较快增长 内容来自dedecms

  以项目促建设,内生动力得到新提升。一是“项目建设年”主题活动成效显著。推行项目落地“绿色通道”服务。全年实施项目218个,其中新开工146个、续建72个。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95个,总投资1.52亿元。统筹推进重大项目76个,完成投资42.6亿元。志光家具二期、教育园区教师保障性住房等10个重大项目实现竣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丝绸印染等项目已具备正式动工建设条件。二是招商引资工作再创佳绩。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8亿元。引进2000万元以上项目2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引进汽配项目12个,总投资达12.6亿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全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农户)75.58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7.33亿元,增长19.7%(其中国有投资27.42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更新改造投资35.76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基本建设投资27.06亿元,增长21.5%。分行业投资看,工业投资30.39亿元,增长19.7%(其中制造业投资24.98亿元)。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101.1%,自筹资金增长32.7%,国内贷款增长207.5%,其他资金下降1.8%。

织梦好,好织梦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51亿元,比上年下降2.2%,其中住宅投资3.22亿元,增长6.9%。商品房销售面积15.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6%。

copyright dedecms

  (四)市场销售增势向好,销售额稳定增长 dedecms.com

  以优势促开发,第三产业呈现新活力。一是交通物流业加快发展。二是商贸金融发展日趋活跃。机动车交易综合市场、茧丝绸交易市场等6大专业市场规划通过了评审。投资2.5亿元的马坪驾校二期工程顺利推进。万达购物广场、家家福购物广场等5家商场发展为限上企业,东井集贸商圈逐渐形成。金融服务企业成效明显,累计为县域企业融资13亿元,共有8家企业进入自治区2014年上市后备资源库。全年全县按销售类型分:批发业销售额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5.8%,零售业销售额21.78亿元,增长19.9%,住宿业营业额0.59亿元,增长11.8%,餐饮业营业额2.98亿元,增长12.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五)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长势平稳 dedecms.com

  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柳象高速公路干线、连接线路基已基本成型;全面启动梧柳高速公路象州段建设;完成贺巴高速公路象州段路线方案论证;柳州经象州至肇庆铁路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全县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96.4%。钓鱼公 “一港两园”项目完成储备用地2400多亩,猛山作业区一期工程完成投资7000多万元。全县新增7家快递公司和3家快运部,开通邮政物流专线12条。三是旅游业稳步发展。古象温泉二期、中平古镇等5大重点旅游项目完成投资1.6亿元。全县接待游客203万人次,旅游收入12亿元。全县公路客货周转量7.9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0%;水路周转量7.24亿吨公里,增长13.8%;邮政业务总量0.14亿元,增长20.3%;电信业务总量1.82亿元,增长16.4%。 本文来自织梦

  (六)财政和金融运行新常态

本文来自织梦

  全年全县财政收入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9亿元,增长10.4%。在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4.23亿元,增长1.1%。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29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亿元,下降9.1%。 dedecms.com

  201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各项贷款余额42.05亿元,增长16.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七)城乡居民收入增加。 copyright dedecms

  全年象州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1元,比上年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97元,比上年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 内容来自dedecms

  二、社会发展情况

copyright dedecms

  (一)市政建设和环境保护

dedecms.com

  以统筹促完善,城乡风貌展现新形象。一是城乡规划建设统筹推进。完成县城中心广场扩建、江滨园区“三横三纵”市政路网等7个专项规划设计,完成县城控规和11个村屯规划的编制和评审工作。实施文化广场、就业服务中心等4个旧城改造项目。完成县体校、矿产公司片区等搬迁安置工作。完成城区储备用地近1000亩。伟弘锦绣世家、大印象府等19个商住小区建设加快推进。石龙龙和城项目16栋高楼已有12栋封顶。中平古镇项目76栋仿古建筑全面开建。全县已建成和在建的17层以上高楼达73栋。二是市政设施更加完善。完成温泉大道等6.5公里人行道改造工程,启动二桥引线3.75公里二级公路扩宽工程,完善莲城路向北延长线、教育路延长线等路网建设;完成县城至温泉景区二级路和教育路共400多盏太阳能路灯的安装。三是城乡管理得到加强。先后开展近百次“两违”、“五乱”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强制拆除一批违章建筑,清理整治东井路一带违法占道经营行为,启用象江、东井、朝阳3个农贸市场,有效解决了老城区脏乱差和占道经营问题。加强城乡空气和噪音、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工业污水等防治工作,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0天以上,实现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81.2%,农村沼气入户率68.7%,饮用水达标率100%。全面完成“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6%,城区绿化覆盖率达50%。城镇化率36.44%。四是“清洁乡村”活动成效显著。共投入资金3600多万元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建成5个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投入使用6个垃圾中转站,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织梦好,好织梦

  (二)各项社会事业

本文来自织梦

  以惠民促和谐,民生保障获得新改善。一是为民办实事工程顺利完成。教育事业:13栋1700套教师保障房全部建成,民族中学建设加快推进,完成6个乡镇中心校198套教师公租房建设,对60%以上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8%。卫计事业:县人民医院业务综合楼投入使用,启动6个乡镇卫生院216套公租房建设。新农合参合率达98.5%,婚检率达99.66%。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1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100%,计划生育家庭“爱心保险”和小额贴息贷款等任务全面完成。文化事业:完成马坪、中平、大乐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县民族博物馆建设基本完成,郑小谷故居修缮一期工程顺利实施。7个文艺作品荣获区、市奖项,完成农村电影公益放映1415场。市级以上各类体育赛事获得金牌7枚、银牌3枚。体育事业: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工作顺利通过国家体育总局验收,成功承办广西农民象棋比赛。参加市级以上各类体育赛事获得金牌7枚、银牌3枚。民生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2处,解决2.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大乐防洪治理工程建设。罗秀至麦棉、龙富至白沙马坪支线、木屯至花池3条农村公路建成通车,东岸至古路、蜈蚣岭至山坳2条农村公路和水晶桥、大沙桥等7座桥梁开工建设,24条贫困村屯级道路、16个水库移民新村项目建设全面完成。爱心工程:建成1个县级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13个村级老年协会、16个农村幸福院和22个联合五保村。完成1000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1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科技事业:实施区级科技项目14个,完成专利发明申请52件,防震减灾工作步入全区先进行列。扶贫工作:全县减少贫困人口5300多人,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5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4%。社会治安:“天网”工程一期完成建设,二期工程全面实施,率先在石龙镇建成全市首个乡镇“天网”工程。全县发生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8.8%和5.6%。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六打六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大对矿山、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和企业偷排污染物现象的监管力度;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9.95%;对辖区内餐馆监督覆盖率达90%以上,对县乡两级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监督覆盖率达100%,确保了“舌尖上的安全”。

copyright dedecms

  (三)其他 内容来自dedecms

  2014年末全县总人口367136人(常住人口292500人)。其中男性193188人,女性173948人。18岁以下73500人,18-35岁97814人,35-60岁137589人,60岁以上58233人。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