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11-19 作者:派智库 来源:会东县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5年,我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新经济发展战略,结合我县实际,立足矿产、水能、光热等优势,深入开展”三项整治“,大力推进”三个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路子,狠抓项目带动,着力构建三大工业园区,打造四大产业集群,关注两大重点工程,发展壮大”三带“经济体系,促进了全县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综合 dedecms.com
2005年,全县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现价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2386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可比价增加值105098万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1362万元,增长31.8%;第三产业增加值62565万元,增长12.6%。从生产角度看,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比价,下同)由上年的43.9%下降至14.1%;第二产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28.1%上升至65.3%;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28.0%下降至20.7%。 本文来自织梦
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3%,呈稳中略升态势。社会零售物价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升2.3%。
财政形势良好。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7597万元,同比增长37.9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800万元,增长43.05%。一般预算支出39398万元,比去年增长18.7%。2005年我县进一步强化了税收征管,通过建立税源新机制,加强收入分析预测,推行依法治税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国税收入15036万元,增长30.7%,地税收入11167万元,增长38.4%。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农业
2005年,我县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了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狠抓粮食优质增收工程,发展粮食产业;通过狠抓特色农产品增收工程,做优特色农业;通过狠抓畜牧增收工程,做强畜牧产业;通过狠抓农业生态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大生态产业;通过狠抓劳务开发增收工程,开发劳务产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达到203041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实现增加值(不变价)105098万元,比去年增长4.7%。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82979吨,比上年增产7081吨,增长4.03%;在烤烟生产上,坚持以建立全国山地清香型优质烟叶基地为目标,大力推行烤烟规范化种植、创新烤烟生产模式、建立960个烤烟专业合作社,健全并完善烟叶收购预检预验制度,实现了烟叶总产、中上等烟比例、均价、烟农收入四个提高。2005年全县种烟农户3.68万户,种烟15.2万亩,收购烟叶49.12万担,比上年增加16.55万担,烟农收入达2.9亿元(含农特税返还),比上年增加1.2亿元收入。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50多元;在蚕桑生产上,以丝绸公司为龙头,继续把蚕桑生产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2005年全县共栽桑2200万亩,蚕农收入3800万元,比上年增收680万元;在甘蔗生产上,以多元公司为龙头,加大了甘蔗高糖高产新品种的推广力度,2005年种植甘蔗19005亩,产蔗129370吨;在狠抓烤烟、蚕桑、甘蔗三大支柱产业生产的同时,我县还根据市场需求,以示范推广为主体,发展其它特色产业:2005年,重点在撒者邑乡建立了300亩草乌种植示范基地,以此带动全县2000亩中药材生产;在大崇乡建起了1000亩香蕉示范片,进行了品种更新和香蕉套袋技术的推广;在高二半山区的公路沿线推广了1000亩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增加了农民收入。在畜牧业生产上,通过抓改良、抓基地、抓种草、抓预防,有效地预防了重大疫病在我县的发生。全县四畜存栏达123.37万头(只),同比增长21.69%;肉类总产量达6.20万吨,同比增长24.87%;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县以”建设一流现场,树立一流样板,展示一流形象“为目标,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层层建立责任体系,加大督查力度,高质量、高标准超额完成了33958口标美水窖建设任务;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3万亩,新增有效灌面0.05万亩,节水灌面0.36万亩,旱地浇灌面积0.17万亩,三面光防渗29公里,修复水毁445处,病险水库整治16座,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24平方公里,治理贫困旱山村2个,修建集雨水池(窖)970口;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我县还注重劳务输出,2005年全县共转移劳动力2.89万人,其中向县外输出2.03万人,劳动收入达7219万元。2005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95元,较上年增加341元。 织梦好,好织梦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以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为重点,全面完成封山育林、森林管护、配套荒山造林、人工点播造林等林业生产任务。2005年共培育各类工程造林苗木1200多万株,并组织对1998年以来实施天保工程人工造林5.14万亩,退耕还林7.5万亩,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5.3万亩,人工点播造林4.6万亩进行了补植、补造,实施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5000亩。
织梦好,好织梦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73390万元,比上年增长20.51%;实现增加值82017万元,比去年增长38.12%;利润总额5301万元,增长29.55%;上缴税金1315万元,增长13.36%。 织梦好,好织梦
三、工业 本文来自织梦
2005年,我县继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规范资源市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一是50万吨氧化球团厂已于6月正式动工建设;二是满矿杨家村二段开发已于2月开始生产;三是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的满矿尾矿库工程于8月全面竣工投产;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招拍挂制度:一是成功对小街乡大梁子磷矿进行拍卖,实现拍卖收入1300万元,二是对鲁南乡亢家村、小岔河乡葡萄村2个砂石场采矿权进行公开拍卖,有效地构建了矿业整顿的长效机制。2005年全部工业实现总产值208032.7万元,同比增长41.2%,实现工业增加值110098万元,同比增长68.6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34%。全部国有及非国有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29866.5万元,同比增长82.40%,其中:轻工业产值9703.2万元,下降47.50%;重工业产值120163.3万元,增长127.90%;实现销售产值101543.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7%,产销率达到78.19%;实现工业增加值70949万元,同比增长85.64%;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13351.6万元,增长124.9%;利税总额达到22746.7万元;总资产贡献率为21.0%,比上年提高6.02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30.17%,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252.66%,比上年提高85.16个百分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固定资产投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05年,我县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争取资金投入会东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一是新华水库已累计完成投资8450万元,大坝填筑已于2005年6月27日顺利完工。现正抓紧建设14.2公里右干渠;二是水电开发上,总投资3.96亿元,装机7.2万千瓦的可河电站已于2005年12月20日竣工发电;投资7987.38万元,装机1.44万千瓦的老旺山、花山电站,已完成投资5655.35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85.0%;三是我县自主建设的大桥黄磷厂目前各项建设已全面铺开;四是淌塘铜选厂日选1500吨工程进展顺利,土建已完成60.0%,设备到厂85.0%;五是水泥厂10万吨扩容工程,于10月1日建成投产;六是三合公司800砘重选厂已竣工投产;七是1000吨洗选厂、粗铅厂土建已完成,近期内将竣工投产。2005年我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5038万元,同比增长73.93%。其中:基本建设完成48734万元,同比增长59.73%;更新改造完成18811万元,同比增长74.08%;其它投资完成4309万元,同比增长2.8倍;农村私人投资23184万元,增长90.08%。随着投资的增长,我县水利、交通、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本文来自织梦
五、商业贸易
织梦好,好织梦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2005年,随着我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投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我县城乡居民的收入有所提高,由此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8693万元,同比增长9.8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7923万元,同比增长2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8000万元,同比增长13.4%;其中县及县以上完成零售额39157万元,同比增长13.99%,县以下达到48843万元,同比增长12.9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64830万元,同比增长11.58%,餐饮业达到23170万元,增长18.82%,餐饮业的增长高于其他行业的增长。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分别完成消费品零售额6031万元、259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91%、7.69%,私营个体经济达到56215万元,同比增长16.31%,其增幅高于国有、集体经济和其它经济(其它经济完成23164万元,同比增长10.0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六、交通和邮电通讯 织梦好,好织梦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改善。2005年完成了通县邮路竣工验收工作;5月份完成了宁华公路78.5公里的坑凼整修工作;修复新街至大桥油路;新修了黄磷厂13.84公里矿山公路并完面了二期公路的测设工作;逐步推进通村公路建设:2005年主要完成鱼山村等11个村总长44.5公里的通村公路的新建;加强对水毁路段的修复,进一步完善安全设施;会发公路的改造正在进行中。
织梦好,好织梦
邮电通讯业持续快速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扩大。2005年累计完成邮政业务收入293.2万元,同比增长9.0%。其中:函件收入为18.87万元,同比增长33.8%;包件收入为15.10万元,增长4.13%;汇票收入14.6万元,增长30.35%,特快收入为11.90万元,同比增长32.0%;邮政物流收入完成3.05万元,同比增长52.5%。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4375户,增长10.97%,住宅电话17864户,同比增长1.09倍。其中:城市住宅电话5104户,同比减少0.90%;农村12760户,增长2.75倍。与此同时,狠抓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和优化,积极向省州争取,利用全省村通扶贫工程解决新山、老口、黄坪、甘海子等村通基站,共投资2000多万元。到2005年末,移动公司已建成基站42个,直放站9个、微波转发站2个,VSAT站4个,城区、重点乡镇和公路沿线的网络覆盖率都达到了100%。基本解决了全县不通电话乡的通信问题。200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9200户。 copyright dedecms
七、金融和保险业
2005年,全县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稳定的货币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6175万元,同比增长29.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72146万元,增长21.1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8617万元,增长21.8%。金融的平稳运行,有力地支援了经济的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保险险种增加(到2005年末,保险险种达14种),全年保费收入达2045万元,同比增长14.37%。;全年处理各种赔偿案赔偿及给付818.0万元,同比增长50.92%。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八、教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2005年,我县教育继续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大力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州委、州政府的“四个决定”,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巩固和发展“普九”成果,提高“两基”水平,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年末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52所,在校中小学生58091万人,在园幼儿4808人,教职工3100人,其中专任教师221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23%,其中女童入学率为99.1%,小学升学率91.39%;初中升学率57.5%;高中毕业率90.12%。2005我县共有978名高中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上省重点本科线9人,省一般本科线120人。普通高校共录取我县新生607人。在成人教育工作中,我县采取了扫盲与技术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抓扫盲,一方面抓脱盲后的实用技术培训,2005年共组织2.32万人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5年完成《十年行动计划》4个项目工程、建筑面积3586.98平方米的建筑任务,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本文来自织梦
九、文化、卫生、体育
2005年,我县文化工作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了各种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一是组织多种多样的节日文化活动;二是组织演讲比赛和“卡拉OK”大赛;于2005年建成了我县第一个“电子阅览室”,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获取知识的信息空间平台,标志着我县图文工作的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我县还进一步整顿音像市场,重点打击违法经营活动。对“网吧”、电子游戏室进行了集中经营,统一管理。2005年我县县乡光纤电视联网继续实施又有新突破;村村通广播电视又争取到了国家的新投入;电脑收费系统改造升级向科学化管理迈出了新步伐;城区有线电视网络用户又有新发展;城乡广播电视管理维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有文化馆1个,农村文化站12个、图书馆1个、电影院1个、县广播电视台1个、乡广播电视站40个;广播覆盖人口33.32万人,覆盖率88.9%,电视覆盖人口34.07万人,覆盖率91.0%。2005年我县继续保持了“四川省文化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本文来自织梦
2005年我县的卫生工作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全县卫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一是继续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全年争取到建设资金549.5万元,全面启动了15个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工程;二是全年免费培训乡村医生378人次,三是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抢救床、接生包等设备220台件;四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增强,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109万元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楼已于2005年3月竣工并交付使用;五是开展重点疾病防治工作。全县有医院、卫生院59个,医院、卫生院病床位594个,技术人员564人,其中:医生310人。 本文来自织梦
2005年我县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提高我县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一是在体育运动中心安装“路径健身”器材,全天免费开放,每天都有无数人前往健身;二是利用节假日开展内容不同、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活动,以满足不同身份健身群众的需求;三是继续开展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工作。 dedecms.com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05年,我县人口出生率10.33‰,比去年下降2.1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80‰,比去年下降0.3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4.54‰,比去年下降1.77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37.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95万人,占总人口的93.35%,非农业人口2.49万人,占总人口的6.65%。从民族结构上看:汉族34.28万人,占总人口91.56%;少数民族3.16万人,占总人口8.44%。
copyright dedecms
全县年末从业人员23.02万人,比年初增加1800人;年末单位从业人员1.43万人,在岗职工1.41万人,比年初增加400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2495万元,比上年增长24.24%,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16258元,比去年增长21.34%。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95元,同比增长11.95%。 copyright dedecms
2005年我县在继续巩固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强化管理,开拓创新,形成多层次的医疗保障新格局,努力提高参保职工医保待遇,确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全县有115个单位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已达到7596人,全年实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587.1万元,基金实际支出570.1万元。2005年我县进一步完善了基本养老金征缴制度,全年共征缴养老金1422万元,大病统筹金102.0万元,征收工伤保险金36.0万元,生育保险金5.8万元。全年共发放基本养老金1064万元,报销工伤金37.4万元,生育保险金1.68万元,支付大病统筹金111.0万元。2005年全年安置就业960人,年末城镇登记的失业人员692人。2005年我县还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保人数6728人,发放低保金561.0万元。
综上所述,2005年我县的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良好,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自然灾害频繁,而农业的基础仍然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2005年,我县52个乡镇不同程度地遭受低温冷潮、持续干旱、冰雹大风、暴雨洪涝、破坏性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造成很大影响。二是我县仍处于粗放的低水平快速增长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民增收仍有较大难度。四是部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较差。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认真研究对策,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