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12-18 作者:派智库 来源:樟树市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8年,是极不平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沉着应对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和考验,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 dedecms.com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连续六年实现11%以上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4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55.63亿元,增长23.6%;第三产业增加值26.13亿元,增长16.5%。人均生产总值18288元,比上年增加3519元。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8.6:54.7:26.7调整为17.0:56.5:26.5.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城乡私营企业888户,比上年增加113户,增长14.6%;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8428人,比上年增加2510人,增长15.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4.34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占GDP的比重达55.2%。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市财政收入10.34亿元,增长28.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7亿元,增长21.7%。财政结构继续优化,“两个比重”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0.5%,比上年提高0.32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94.74%,比上年提高0.44个百分点。樟树成为继丰城之后宜春市又一个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级市。就业工作基本稳定。年末从业人员31.12万人,增长4.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960人,城镇净增就业人员13450人,城镇就业率达到98%。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879人,解决“4050”人员就业人数1350人。
本文来自织梦
二、农业 dedecms.com
农业生产持续增长。虽然受到年初冰雪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2008年农业仍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3.85亿元,可比增长6.2%。粮食连续五年实现增产,全年总产量51.63万吨,增长4.0%。油料总产量31603吨,增长8.3%;水果总产量6141吨,增长7.3%;蔬菜总产量165895吨,增长74.0%。农作物全年种植面积11.97万公顷,增长5.2%。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2万亩,新造高产油茶林1.2万亩。全年肉类总产量7.52万吨,增长9.1%,其中猪肉增长9.9%。生猪出栏72.05万头,增长5.7%,再次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年末生猪存栏32.41万头,增长2.2%。全年水产品产量4.20万吨,增长7.7%,被列为全省30个渔业发展重点县市之一。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有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宜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特别是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了我市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零的突破。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推进,建成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173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6个。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9家,其中三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全省首个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品牌创建结硕果,培育出“玉珠”大米等52个农字号商标和名牌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数量、规模水平和企业品牌、商标数量和含金量都位列全省各县(市、区)前列。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试点扎实推进,全市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化建设、村庄整治建设和新社区建设,共落实建设资金1296.2万元,全面完成了2008年85个省定新农村试点村整治建设任务,“三改”入户率达100%。各试点村基本做到了有文化活动室、有议事室、阅览室、有休闲场所、有长效管理机制。2008年我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成功经验做法被宜春市予以现场推广。解决了18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节能减污工程稳步推进,新建户用沼气池800只,大中型环保沼气池7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新建农村水泥公路133公里,农村行政村通水泥、油路率达93.01%。 dedecms.com
三、工业和建筑业 织梦好,好织梦
工业主导地位明显。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7.26亿元,增长26.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98%,比上年提高了3.84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地位继续提升。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148亿元,增长19.9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5.68%,比去年提高2.9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在工业总值扩张的同时,注重增强企业实力,工业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6.9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5.09亿元,增长33.8%;实现利润5.89亿元,增长62.3%;实现利税13亿元,增长33.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69.43,比上年提高64.39个百分点。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药、酒、盐、机械五金制造四大产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06亿元,增长32.2%;实现增加值27.83亿元,增长31.27%;实现利税12.17亿元,增长32.7%,三大主要指标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9.2%、79.9%、90.5%。医药产业集群成功入选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百强;食品产业也荣获“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市”称号;盐化基地被认定为“江西省盐化工产业基地”;保险设备行业有6家企业在中国家具协会金属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上被评为优秀企业;樟树工业园区被认定为“全省三十家重点工业园区”之一。建筑业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37亿元,可比增长9.9%。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3.1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0.1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竣工率为29.0%。
四、固定资产投资
织梦好,好织梦
固定资产投资优化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47亿元,比上年增长43.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0.8亿元,增长46.4%。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40.42亿元,增长35.5%;更新改造投资5.93亿元,增长277.7%;工业投资36.54亿元,增长71.5%。产业项目固定资产完成额43.3亿元,增长80.06%。房地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45亿元,增长34.8%。商品房竣工面积130385平方米,增长479.2%;商品房销售面积82018平方米,下降66.3%;商品房销售额15371万元,下降52.7%。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copyright dedecms
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2.61亿元,增长23.2%,与去年相比,提高5.42个百分点。城市、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53亿元和11.08亿元,分别增长18.5%、28.5%,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2和11.3个百分点。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消费零售额分别增长22.5%和30.1%,增速同比分别提高4.9和10.15个百分点。对外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实际引进境外资金4525万美元,增长2.14%;引进市外资金18.93亿元,增长13.22%。对外贸易出口额2130.41万美元,增长75.1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66.35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占GDP的比重1.48%,比去年同期提高1.8088个百分点。 本文来自织梦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dedecms.com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货物运输周转量99914万吨公里,增长7.1%。其中,铁路运输周转量45919万吨公里,下降0.9%;公路运输周转量41090万吨公里,增长7.6%;水运运输周转量12905万吨公里,增长47.2%。旅客运输周转量38091万人公里,增长12.6%。其中铁路旅客运输周转量74万人公里,增长21.3%;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15020万人公里,增长1.5%。樟树港埠货物吞吐量34.8万吨,下降9.8%。邮电通信能力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287万元,增长10.2%。其中,邮政业务量3952万元,增长23.5%;固定电信业务量4300万元,下降15.0%;移动电话业务量10035万元,增长20.4%。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04992门,比上年增加1136门。固定电话用户83737户,其中城市用户33736户,乡村电话用户50001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9800户,年末达到189800户。宽带网用户达到15588户。旅游业有所发展。全年共接待来樟旅游观光者13.8万人次,增长15.0%,其中海外人士653人,增长4.0%;旅游总收入2691万元,增长24.6%,其中外汇收入17.43万美元,增长9.4%。 copyright dedecms
七、金融保险 copyright dedecms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24184万元,比年初增加176498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75965万元,增加33027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57619万元,增加139358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10521万元,增加50071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27013万元,增加32511万元;中长期贷款79077万元,增加17481万元。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259654万元,金融机构现金支出2153294万元,收支相抵,净回笼货币106360万元。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3616万元,增长41.0%;各类赔款支出3988万元,增长200%。 织梦好,好织梦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dedecms.com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学生分别达10206人、15928人和42272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862人。特殊学校在校生344人。拥有幼儿园90所,在园幼儿11820人。全年自学考试接待新生报名671人,共有10人参加成人高考。高考成绩再创历史辉煌,普通高校招生共录取4150人,其中高考一本上线540人,比上年增长52.9%,五项指标居宜春市第一。科技事业取得新发展。科技项目计划16项,其中全年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11个。通过鉴定与验收9项,其中芭(香)蕉纤维精细化加工生产技术、智能型密集架等8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大活络胶囊产业化”被列为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全年专利申请量118件,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名;专利授权量36件,列宜春市第一名。全市有五件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四特、仁和两家企业技术中心通过省级认证。全年完成科技项目课题12项,开发工业新产品23项,新增工业产值26500万元,创利税5300万元。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市专业剧团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27个。全年共有乡级广播电视站18个,有线电视用户32120户,其中农村用户12720户。采茶戏《村官治赌》获“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银奖,剪纸《生肖闹月》获全国第43届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暨家居用品铜奖,《樟树药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疗养院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62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84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053张。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22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99人,注册护士771人。新完成了黄土岗、经楼、山前、中洲4个乡镇卫生院住院部建设,85所村卫生所建设全部达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1%,在新农合8项指标快速评估体系中列全国县市第19名。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健身意识不断加强,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荣获中国(九江)国际龙狮精英赛金奖,全省柔力球比赛一等奖,第六 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织梦好,好织梦
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提升。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统计,全年全市年末总人口54.2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899人,出生率12.77‰;死亡人口2565人,死亡率4.75‰;自增人口4457人,自然增长率8.02‰,均圆满完成了宜春市下达的指标任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43.58元,增加614.58元,增长13.57%。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366元,增长14.9%。“民生工程”再创新成绩。全市共投入改善民生资金1.8亿元,圆满完成了宜春市下达给我市民生工程目标责任状中八大项工作任务。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1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06万人。城镇职工培训人数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数2.08万人。共发放小额货款3660万元,市本级财政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共安排资金210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学生数58534人,补助贫困家庭学生寄宿生活费4295人。完成经济适用住房建设1.44万平方米,超上级下达任务数20%。全市182个行政村实现通宽带,建成农家书屋31个。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8个,提供床位2423张,收养人数2260人。全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2837人,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总人数44501人,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85.1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十一、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copyright dedecms
环境保护得到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减排治理获全省先进县市。全市工业废水治理设施数49套,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8.7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8.85%。工业废气治理设施数80套,二氧化硫排废达标率为95.15%,氮氧化物排放达标率为99.9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9.39%,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为99.8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53.19万吨,综合利用量53.19万吨,综合利用率为100%。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69起,下降12.67%;死亡人数20人,比上年减少106人,下降84.13%。火灾事故248起,比上年增长64.24%。全年企业生产没有发生死伤事故。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