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6-06-01 作者:派智库 来源:双流县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13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牢牢把握“稳中快进、创新突破、领先发展”的工作基调,始终紧扣城市发展、倍增发展、和谐发展“三大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城乡形象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8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榜首;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跃升至15位,2013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第9位。 copyright dedecms
一、综合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全域双流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3年,全县(全域双流,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6.06亿元,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685.01亿元,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5.61亿元,增长9.8%;全口径财政收入249.85亿元,增长38.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4.60亿元,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63亿元,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56元,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13758元,增长12.2%;三次产业比为4.6:51.5:43.9,非农产业比重为95.4%。 内容来自dedecms
2013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84.23亿元,增长11.9%。其中,一产业增加值5.03亿元;二产业增加值320.40亿元,增长9.4%;三产业增加值158.80亿元,增长19.1%,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4.9%。
(二)新双流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dedecms.com
新双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9.42亿元,增长10.4%,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幅的0.2个百分点,增幅居二圈第二。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26亿元,增长3.1%;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7.33亿元,增长9.6%;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2.82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比1.8:61.8:36.4,非农产业比重98.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1.03亿元,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441.73亿元,增长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84亿元,增长12.5%;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0.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10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13949元、增长12.3%。
copyright dedecms
二、农业
2013年,全县继续狠抓农业产业化项目,机制创新取得突破,农业生产量增质提,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了全县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1.16亿元,增长3.2%;实现农业增加值34.29亿元,增长3.1%。
2013年,粮食总产量22.3万吨,蔬菜总产量43.46万吨,水果总产量20.80万吨,出栏生猪54.9万头,肉类总产量6.4万吨。
本文来自织梦
2013年,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全面启动,“冬草莓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建成3.5万亩伏季水果省级示范基地和2万亩蔬菜示范区,新增设施农业8600亩,规范提升葡萄生产设施5000亩,建成良种桃繁育基地200亩,蔬菜育苗基地8000平方米。完成耕地质量提升工程5169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5万亩,有机质提升项目14.5万亩。新增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2200亩、“三品”认证27个。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规范“农村三大市场经营主体”43个,规范17个镇级农业综合服务站管理运行机制,创新“134”社会化服务工作模式,新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21个。拥有注册商标的家庭农场数6个,其中1个通过了农产品质量认证。 内容来自dedecms
三、工业和建筑业
(一)工业
2013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30.95亿元,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5.61亿元,增长9.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8.92亿元,增长5.1%,利润总额37.57亿元,利税总额67.82亿元。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47.1%,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内容来自dedecms
49家新兴电子信息产业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1.33亿元,增长84%;实现工业增加值116.18亿元,增长116.1%;主营业务收入411.83亿元,增长98.5%。 copyright dedecms
2013年,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43.55亿元,增长31.1%,其中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产值414.83亿元,增长82.6%;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62.3%,较上年下降了11.3个百分点。
本文来自织梦
2013年末,全县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6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11.8%,居全市各区县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95.61亿元,占全市的10.1%。
2013年,全县年销售收入上5亿元以上企业35户,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11户。工业集中度77.4%,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建筑业
截止2013年底,全县拥有三级以上资质建筑企业90户,其中一级企业4户,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2.95亿元,建筑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copyright dedecms
四、固定资产投资 织梦好,好织梦
2013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5.01亿元,增长4.9%,其中工业投资187.66亿元,下降12.1%。三次产业投资比2.1:27.4:70.5.其中一、二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4.44亿元和187.66亿元,第三产业投资完成482.91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dedecms.com
2013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63亿元,增长11.3%,其中批发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47.61亿元,住宿及餐饮实现营业额38.02亿元。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39.1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56亿元,增长10.6%;旅游外汇收入(折算后)911.94万美元,增长40.8%。
六、对外开放 内容来自dedecms
2013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39.1亿美元,增长35.4%,其中出口29.2亿美元、进口9.9亿美元。全县引资到位421亿元,新签约项目176个,其中上亿元项目44个、上10亿元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增长35%。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dedecms.com
2013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84亿元,实现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增加值118.19亿元,增长17.9%。全县行政区域公路里程2574.85公里(不含城市区间),公路桥梁总计351座(含镇、街道);全县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总计48.6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154123.5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117165万吨公里。航空客运量3345万人,航空货运量50.18万吨;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迅速。截止2013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6.12万部,移动通讯用户120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本文来自织梦
2013年,全县实现全口径财政总收入249.85亿元,增长38.3%,其中税收总收入103.71亿元,增长3.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4.60亿元,增长13.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8.7%。地方公共财政支出80.55亿元,增长29.7%。 内容来自dedecms
2013年,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22.29亿元,增长17.7%,其中居民储蓄余额627.35亿元,增长16.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98.19亿元,增长16.3%。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13年,全县人寿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3亿元,给付支出2.4亿元;财产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5.1亿元,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0.42亿元。 dedecms.com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织梦好,好织梦
2013年,全县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9家(较2012年增长7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至84家。全县申请专利数为4000件,其中发明专利664件、企业专利1561件,专利申请较去年增长20%。“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已于今年落户双流。 dedecms.com
2013年,全县普通高考参考人数8028人,上线7982人,上线率99.43%;本科上线(含艺体双上线)人数5039人,位居郊县第一。全县拥有普通中学、职业初中43所,在校学生5.5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2所,在校学生2.81万人;小学33所,在校学生5.87万人;幼儿园177所,在园幼儿4.1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78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织梦好,好织梦
2013年末,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7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35万册、电子图书35万册、电子期刊1000余种、电子中文报纸70余种、电子工具书500种,是中西部面积最大、藏书最多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县体育场馆1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活动室159个,“1+2”农民健身工程159个,网吧156家,歌舞娱乐场所49家。2013年,全县开展县级机关干部职工等各类全民单项和行业动员会122场次,开展体育项目培训活动22场次。2013年双流县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内容来自dedecms
2013年,全县拥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560个,其中县属医疗机构35家,驻县及民营医疗卫生单位57家。拥有床位数5259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7124人,其中医生2973人。 copyright dedecms
2013年,全县实施“健康双流计划”惠民工程16项,全部落实到位,其中发放500元的惠民医疗卡5365张,总价值268.25万元;城乡居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住院分娩率100%,补助金额214万元;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已让利411.29万元。全县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0/10万,孕产妇死亡漏报率为0;婴儿死亡率4.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59‰。 本文来自织梦
十一、城市建设 dedecms.com
2013年末,全县城市道路长度490.09公里,建成区面积83.37万平方米,道路面积816.72万平方米,其中人行道面积155.12万平方米;城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6.89平方米。道路清扫面积保洁面积103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3839公顷,园林绿地面积3345公顷,公园7个,公园面积242公顷,公厕54座,环卫专用车辆174辆。
织梦好,好织梦
2013年末,城市人口30.27万人,城区面积132.95平方公里,城市公共汽车960辆,城市出租汽车406辆。全县天然气供气管道长2310公里,天然气销售总量14596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气量6993万立方米;用气户数2.75万户,其中居民家庭2.72万户。自来水厂1个,供水管道长1532公里,综合生产能力23万立方米/日,城市自来水供水总量6469万立方米,供水家庭18.66万户,用水人口25.2万人。
copyright dedecms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织梦好,好织梦
2013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56元,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13758元,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90平方米。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38台、洗衣机99台、电冰箱100台、摩托车5辆、固定电话51部、移动电话242部、空调157台、家用汽车49辆。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48台、洗衣机103台、电冰箱97台、固定电话31部、移动电话237台、生活用汽车22辆。
2013年,全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29.49万人,新增城镇职工五大保险7.6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4.36万人,参保率达91%;城乡居民基本医院保险参保66.66万人,参保率达98.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2013年,全县全年救助农村低保11.6万人次,发放低保救助金2824.94万元;救助城镇低保1.7万人次,发放低保救助金435.31万元,救助率达100%。累计医疗住院救助城乡困难群众5223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775.97万元,其中城市医疗累计救助46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48.58万元,农村医疗累计救助4755人次,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627.39万元,救助率达100%。2013年底,全县老年人口17.12万人,占总人口的17.5%,其中80——89周岁的18123人,90——99周岁的2367人,百岁老人66人,全年共发放高龄老人生活补助2733.70万元。2013年,县残联资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6500人,完成60名脑瘫儿童手术及康复训练,238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实现免费住院和服药,残疾人基本实现病有所医。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