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6-06-15 作者:派智库 来源:龙泉驿区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9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严格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坚决贯彻市委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带头”,在国内外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形势下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织梦好,好织梦
一、综合 dedecms.com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初步核算,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9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0.44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4.53亿元,增长12.1%。三次产业比例为8.9:63.4:27.7,二、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5732元,增长21.4%。 本文来自织梦
民营经济贡献日益突出。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3.58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7.4个百分点。 copyright dedecms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9年,我区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十强县第2位、提升5位。经开区被列为全省千亿产业园区和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位居西部经开区第2位,投资综合环境居全国经开区第29位、提升15位。
织梦好,好织梦
城乡统筹迈出新步伐。全年累计统筹城乡公共财政投入37.5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总量的68.4%;城镇化率达到50%。工业集中度达到88.5%;万兴乡大兰村“生态移民”实现战略突破,1646名村民成建制转移进城;西河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综合典型取得实效。29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权证办理等整治工作成效明显。
就业工作成果突出。年末全区从业人员达38.12万人,比上年增加3.6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7.99万人,增加0.38万人。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8.36万人,减少0.14万人,第二产业12.88万人,增加0.88万人,三产业16.88万人,增加2.88万人;新增城镇就业4933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1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农业
本文来自织梦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2.46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增加值23.95亿元,增长3.8%;耕地面积9225公顷,减少5.4%;园地面积11066公顷,减少0.49%;农作物播种面积26592公顷,减少1.2%。
内容来自dedecms
表1 2009年龙泉驿区农业主要经济指标 本文来自织梦
项 目 | 单位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亿元 | 42.63 | 3.8 |
农业产值 | 亿元 | 24.66 | 4.9 |
林业产值 | 亿元 | 0.16 | 9.4 |
牧业产值 | 亿元 | 15.73 | 1.8 |
渔业产值 | 亿元 | 1.20 | 3.6 |
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 | 亿元 | 0.88 | 18.5 |
农作物播种面积 | 公顷 | 26592 | -1.2 |
粮食播种面积 | 公顷 | 10327 | -0.1 |
蔬菜播种面积 | 公顷 | 13247 | -0.1 |
粮食总产量 | 万吨 | 5.40 | -0.4 |
蔬菜总产量 | 万吨 | 36.48 | 0.3 |
水果总产量 | 万吨 | 29.17 | -9.5 |
肉类总产量 | 万吨 | 4.71 | -2.06 |
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一园区三中心多基地”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新增优势特色产业标准化基地12个,亿手、雨润等3个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落户;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累计达到97个,拥有成员1.62万余名,带动农户7.88万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76%。 dedecms.com
三、工业和建筑业 copyright dedecms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15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4家,比上年净增49家,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46.38亿元,增长24.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2%。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58亿元,增长18.7%;利税总额达100.59亿元,同比增长18.5%;入库税金达82.08亿元,增长21.9%;企业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291.64亿元,增长27.1%。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261.7%。 内容来自dedecms
汽车产业主导地位凸显。全区规模以上汽车(含工程机械)及配套企业共66家,比上年增加37家;实现增加值41.29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8.2%;实现利润12.79亿元,增长80.6%;贡献税收7.22亿元,增长61.8%。引进汽车主导产业项目36个,完成汽车产业投资73亿元;年实现整车(机)产量41656辆,占全市整车产量的67%。其中,乘用车23699辆,货车6711辆,客车501辆,工程机械整车10745辆。 dedecms.com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64亿元,增长12.8%。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4家,实现总产值62.63亿元,增长5.5%。 本文来自织梦
四、固定资产投资
copyright dedecms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29亿元,同比增长42.2%。其中,工业投资118.45亿元,增长42.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5.0%。基础设施投资39亿元,增长34.5%。房地产开发投资27.98亿元,比上年减少了24.9%。 内容来自dedecms
重大项目进展顺利。160个重大产业项目、118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51个重大民生项目、30个重大环境整治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20亿元、44.5亿元、42.5亿元、5亿元。“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补贴政策全面落实。神钢“创百亿工程”、光明光电等29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九峰汽配、海信二期等35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苏宁物流、三联家禽等22个重大项目全面开工,神户钣金、川路塑胶技改等52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房地产业全面恢复。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我区房地产业回升向好。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2.19亿元,增长12.3%;销售面积17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达59.87亿元。 本文来自织梦
五、国内贸易
内容来自dedecms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6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2.96亿元,增长27.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66亿元,增长0.18%。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零售额0.34亿元,增长62.4%;集体企业零售额3.17亿元,增长31.7%;私营个体企业零售额27.0亿元,增长13.2%;股份制及其他经济零售额4.35亿元,增长25.7%。 织梦好,好织梦
六、对外开放
本文来自织梦
对外开放合作稳步推进。全年引进到位市外内资75.4亿元,增长32.1%;实际利用外资2.57亿美元,增长34.4%;出口创汇22917万美元,增长42.8%;引进区外市内资金189.60亿元,增长64.0%;成资工业发展区引进项目20个,协议资金17.3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安居工程、标准厂房等投资4亿元;建成湖北咸宁“龙泉农民创业园”1万亩。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copyright dedecms
交通运输业全面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年末区内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94公里,比上年增加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781公里,增加37公里。高速公路65公里,与上年持平;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达311910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1.0%。公路货运周转量达110466万吨公里,增长28.1%;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46138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62089万元,同比增长2.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60690万元,增长5.0%。邮政业务总量1399万元,减少48.7%;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9.98万户,增长0.2%。移动电话用户41.67万户,增长132.7%。
旅游业蓬勃发展。一年来,我区积极开发旅游资源,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59.15万人次,同比增长42.9%;实现旅游总收入24.18亿元,增长44.4%;星级饭店4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653个。
八、财政、金融、保险
本文来自织梦
财政收支结构趋优。全年实现财政收入70.22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7.50亿元,增长21.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15.80亿元,增长29.1%。地方税收达13.55亿元,增长26.7%,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85.8%,比上年提高了15.2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2.87亿元,增长13.4%。其中教育支出5.70亿元,增长41.1%。医疗卫生支出1.61亿元,增长95.9%。公共事业和民生领域的支出进一步增加。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5.07亿元,同比增长36.0%,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其中储蓄存款160.40亿元,增长21.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8.68亿元,增长53.2%,提高37.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贷款余额80.82亿元,增长9.0%。房地产业贷款余额21.5亿元,增长39.6%。
内容来自dedecms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926万元,增长57.3%;赔偿与给付支出3396万元,增长37.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年末全区普通中、小学学校44所,专任教师4304人,在校学生达7026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其中,女童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初中升学率为90.5%,高中升学率为64.3%,普高高考本科硬上线1463人,上线率达42.5%;深入实施“尊师重教、富民兴教十项制度”和“金凤凰”、“教育帮困助学”工程,新增815名山区学生进城(镇)读书,为4.1万人次困难学生提供教育救助;经开区实验中学二期建成投用,经开区实验高级中学开工建设,教育“三化”基础条件不断完善。
科学事业持续发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42家,比上年增加11家。实现总产值72.7亿元,同比增长34.6%。年末专业技术人员有7445人,增长12.8%。其中,农业技术人员1926人,增长35.0%;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26家。
十、卫生、文化和体育
医疗卫生事业深入推进。年末区内医院、卫生院共26所,拥有床位2400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共2506人,其中,医生899人,比上年增加99人。卫生防疫人员142人,增加33人;婴儿死亡率为6.9‰,降低了0.22个百分点。“六大医卫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惠及群众200万人次:“卫生下乡村、进社区”成效明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缓解;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扎实有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实效。 内容来自dedecms
文体事业更加繁荣。年末全区拥有剧场、影院4个,博物馆及展览馆3个、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20万册,增长37.9%;国际互联网用户达62893户,增长12.1%;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149157户,增长12.5%;体育场馆1个,体育活动场所35个,参加体育比赛人数23800人,增长120%。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人数达35万,增长9.0%。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一、城乡建设、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 copyright dedecms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四路”改造及景观建设项目成为建设部推广教学示范工程,经开区路网、南北干道等22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平安、西河、芦溪河三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柏合550kv变电站加快建设;新(改)建乡村公路101公里,公交“一元通”覆盖面不断扩大;4.7万名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初步建立,城市管理网络实现全域覆盖。
dedecms.com
公用事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年自来水供应总量402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4.9%。其中,城市生活用水2100立方米,增长26.3%;天然气供应总量52000万立方米,增长12.3%。其中,城市居民供气6254万立方米,增长53.1%;全区供电总量13.38亿度,增长19.5%。分地域来看。农村用电2.37亿度,增长16.1%。城市用电11.01亿度,增长20.2%。分行业来看,工业用电8.65亿度,增长21.2%。商业用电0.93亿度,增长7.0%。其他行业用电3.80亿度,增长19.0%。
本文来自织梦
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年末全区森林面积达2142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8.4%。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均达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76.8%,提高61个百分点;大气和水环境不断改善,成功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区和绿化模范区。
十二、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社会治安 copyright dedecms
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57元,增长1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01元,增长8.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60.40亿元,增长21.9%。
内容来自dedecms
新建成农民安居工程132.6万m2,2.93万名被征地农民入住新居;800余名农村困难教师住房难问题得到统筹解决;890户地震重灾农户落实永久性住房安置。 本文来自织梦
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城镇职工“五险”、农民养老保险、居民医疗保险等各类险种参保总人数达84万人次,增加10万人次。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69万人,同比增长10.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1.14万人,增长8.6%。参加失业保险5.32万人,增长10.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4.7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33万人。 本文来自织梦
残疾人服务中心、区敬老养老中心一期建成投用,区慈善会、红十字会、群团帮扶中心、爱心家园等社会救助机构不断完善,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广泛开展,全年累计为13万人次提供困难援助;动态管理下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dedecms.com
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全年发生交通事故28件,同比下降6.7%;区信访中心全年接访群众3275人次,信访总量下降22.7%,领导接访办结率、新发信访案件化解率和信访积案化解率分别达100%、98.5%、76.5%,继续保持了“三零”目标,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十三、人口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为58.8万人,同比增长1.29%,比上年末增加7500人。其中,男性29.21万人,女性29.59万人,男女性别比为98.6:100;农业人口35.49万人,非农业人口23.3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360人,死亡人口272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达到62万,比上年末增加2万人。
织梦好,好织梦
注: copyright dedecms
1、本公报数据为2009年快报数据。 dedecms.com
2、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据按现价计算,增幅按可比价计算。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