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200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6-07-07 作者:派智库 来源:宜阳县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5年是宜阳经济社会“十五”发展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学习和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兴县、产业富民”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县域经济快速增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一、综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7.9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14.8亿元,增长13.7%;三次产业对全县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0.4%、48.5%和41.1%。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27937万元,增长18.0%。全县人均生产总值7104元,增长11.0%;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1427元/人,增长13.2%。
市场物价接2004年涨势和部分生产、生活资料价格上涨而快速增长,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涨幅有所趋缓,但全年总体物价基本稳定。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上涨2.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农业生产资料上涨7.3%。 织梦好,好织梦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从业人员399921人,其中第一产业239370人,第二产业96530人,第三产业64021人;年末城镇从业人员25581人,其中第一产业170人,第二产业7163人,第三产业18248人,城镇在岗职工25446人;城镇登记失业980人,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劳务输出工作得到加强,劳务经济成为全县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全年各级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介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9万人次,社会技校和农业部门共培训农民工6680人,劳动部门共培训失业下岗人员2000人次。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全年有5637人实现再就业,其中下岗职工2763人,4050人员534人。
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各项税收收入24111万元,增长2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0416万元,增长71.3%;利税17806万元,增长99.6%;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润7808万元,增长261.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1958万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次产业经济结构仍不够合理;县域工业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依然不足;县内民间资本跟进不快,农村投资规模偏小;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较低;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乡(镇)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艰巨;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农业
copyright dedecms
2005年,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各项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落实“一免三补”政策,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种植业生产取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321688吨,其中夏粮总产量137538吨;秋粮总产量184150吨。油料总产量41113吨,增长47.5%;烟叶总产量20179吨,增长36.5%;蔬菜总产量401352吨,增长47.1%。 copyright dedecms
受气候影响,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全县优质专用小麦占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51.0%和62.5%。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2.8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0.2%。非粮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中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2.9%。 本文来自织梦
林业和水利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3454公顷。实施飞播造林面积1081公顷,人工造林2373公顷。积极探索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林业生产模式,非公有制的林业生产开发单位达6个。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3.3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6.7公顷。 织梦好,好织梦
畜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7.3%。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良种畜禽比例日益上升,规模养殖不断提高,推动了畜牧业区域化、集体化、现代化经营,促进了畜牧业的规范化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1.0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农用拖拉机2.05万台,比上年增长1.9%;农用运输车8500辆,同比增长1.2%;农村用电量21404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2.7%;化肥施用量(折纯)32879吨,增长7.1%。新建改建乡村公路163.7公里。
copyright dedecms
三、工业和建筑业
织梦好,好织梦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项目带动效应明显。全年工业企业(含503、义络煤业公司)完成增加值138331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不含503、义络煤业公司,下同)完成增加值61173万元,比上年增长46.1%。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8701万元,增长56.7%;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504万元,下降7.5%。从所有制性质看,非公有制工业不断壮大,完成增加值29444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7.3%、增长42.3%。从分行业看,电力、能源、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等四大支柱行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年完成增加值52450万元,占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4.3%,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3.0%。主要工业品受市场供求影响,产量有升有降。 dedecms.com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80416万元,比上年增长71.3%;工业产品产销率99.5%;实现利税总额17806万元,增长99.6%;工业企业亏损面下降,整体扭亏为盈,实现利润7808万元;应收帐款净额14237万元,增长30.1%;资产负债率74.3%,趋于合理;全员劳动生产率52852元/人,比上年提高72.1%;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138.94%,比上年提高44.55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1008万元,增长7.2%。县内有新资质和四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13070万元,施工单位施工工程52个。建筑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全年实现利润2628万元,实现利税3468万元。工程质量稳步提高,一次通过验收的达100%。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49913平方米;竣工面积101913平方米。 织梦好,好织梦
四、固定资产投资
copyright dedecms
受大型项目拉动影响,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733万元,增长30.7%。其中城镇及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679万元,增长34.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054万元,增长22.3%。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78786万元,民间资本投资26221万元。
本文来自织梦
工业投资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工业投资完成84966万元,增长54.3%。其中完成投资在1亿元以上项目7个,比上年增加4个。
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城镇及国有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6469万元,下降80.2%。其中:电力投资1602万元,下降93.7%;交通运输业投资完成2930万元,增长486.0%。 copyright dedecms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顺利。洛阳新区热电联产项目,龙羽公司烟气氨法脱硫生产线,奇航公司一期建成投产。黄河同力年产450万吨水泥项目,前进公司年产15000吨粉状乳化炸药项目将进行投料试车并进行批量生产。
全年投资单位新增固定资产31354万元,竣工房屋面积23807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达66.3%。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本文来自织梦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111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分产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104253万元,增长52.8%;餐饮业零售额为26452万元,增长113%。各类集贸市场成交活跃,各类商品销售量增长显著。
内容来自dedecms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实现商品销售净收入232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流通费用率9.1%,下降3.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178万元,毛利率达9.4%。 copyright dedecms
对外出口增长。全年出口创汇总额636万美元。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年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合同155个,合同利用县外资金总额43.22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08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60万美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蓬勃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3571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其中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32972万元,增长11.7%;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2746万元,增长23.3%。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523万吨公里,完成客运周转量(不含一运公司)8921万人公里,新建、改建公路264.1公里,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度提高。
内容来自dedecms
邮电通信业迅猛发展。2005年年末,本地固定电话年末用户达7.6万户,比上年增长11.8%;固定电话电话普及率达11.1部/百人,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中国网通小灵通用户达19000户。移动通讯事业蓬勃发展。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加大基站建设,累计共建设和改型基站68个,基本实现全覆盖目标。年末移动通讯电话用户达4.8万户。 织梦好,好织梦
旅游业发展生机勃勃。2005年,全县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继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灵山和花果山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日益增强。据旅游部门初步统计,全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1%,旅游业创综合经济效益3000万元,增长13.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状况明显好转,但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068万元,比上年增长32.6%;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4968万元,比上年增长41.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2005年年末,全县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17484万元,比年初增长13.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5732万元,比年初增长15.8%。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贷款下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9631万元,比年初下降22.2%。其中:短期贷款65118万元,比年初下降6.9%;中长期贷款4315万元,比年初下降77.9%。全年金融机构累计投放现金792467万元,回笼现金752271万元,净投放现金40196万元,比上年增长79.0%。 织梦好,好织梦
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代理业务蓬勃发展。截至12月底共有中国财产、中国人寿、新华、太康、太平洋、民生、平安七家保险公司和中州、中原两家代理公司进驻宜阳保险业市场。中保财产公司和中保人寿公司全年保费收入4512.1万元,理赔支出693.4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内容来自dedecms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是宜阳教育大发展的一年,全县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宜阳一中顺利荣升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升级搬迁;全年共发放“两免一补”资金1507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37869人次,共投入449万元对85所学校实施“百校工程”建设。完成了中小学课程改革。全县初步形成了大学、中等职业、普通中小学、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及特殊教育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2005年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成人教育)468所,在校学生150136人。其中:普通高中4所,招生3327人,在校学生9571人;职业高中6所,招生1240人,在校学生2946人;普通初中57所,招生14285人,在校学生38151人;小学386所,招生15852人,在校学生86707人;幼儿园13所,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班372个,在园儿童12225人;普通初中毛入学率达124.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高中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2118人,升学率达58.4%。 dedecms.com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全县共有科研机构4个,从事科研活动270人,全年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130万元;2005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934人。 dedecms.com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完善。全县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个,委托质量检验机构2个。建立建全了人工气象减灾系统,气象信息自动咨询系统全面升级,实现全市联网。 copyright dedecms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繁荣。2005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档案馆1个,开放档案397卷(件)。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98.0%;电视人口覆盖率89.0%。全年新开通有线电视用户1000户,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3.9万户。县电视台周播出时间52.65小时,其中自办节目6.12小时,全年电视台制作专题片30余部。 copyright dedecms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5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不含厂矿医院)2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床位993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39人,其中医师248人,注册护士322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技术人员33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7人。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7人。专科医院3个。乡村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提高。乡镇共有卫生院18个,床位319张,卫生技术人员202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卫生技术装备明显改善。2005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58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50.1万人。 织梦好,好织梦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民健身活动有全县各地普遍展开。全县在校生体育达标率达98.7%。全年共举办乡以上运动会及各种体育比赛18次,参加3000余人。参加县以上运动6次,其中取得县以上金牌20枚,银牌12枚,铜牌4枚。恢复了少年体校。全年开办体育培训班2次,参加培训体育骨干300余人。 copyright dedecms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copyright dedecms
据公安部门统计,2005年年末全县户籍人口697134人。其中男性359777人,女性337357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6.6:100.新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5.8:100.从城乡分布来看:城镇及工矿区人口17206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4.7%;乡村人口525069人,占全县人口的75.3%。据统计局3%人口抽样推算,全县常住人口64.5人,出生率10.0‰,死亡率4.63‰,人口自然增长率5.37‰。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62.78元,比上年增长16.4%;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4562.16元,比上年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35.86元,比上年增长12.52%,其中现金收入2451.71元,增长18.4%;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41.66元,增长19.27%,其中现金消费支出2012.15元,增长21.46%。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恩格尔系数为32.7;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恩格尔系数为42.1.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3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9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户面积30.3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41平方米。但农村扶贫和城市解困任务依然艰巨,年末农村仍有贫困人口70214人。
dedecms.com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职工参加失业、基本养老、大病医疗、工伤医疗和女工生育保险等保障制度继续推进。2005年,全县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5800万人,征收保险金625.7万元;参加养老保险职工20234人,征收保险金3022万元;参加医疗统筹保险18350人,征收保险金877.7万元;参加工伤保险职工22207人,征收保险金237万元;征收女工生育保险金6.8万元。全年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900人,年末登记失业人数980人。 本文来自织梦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5年,全县共有6814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全年福利机构共收养五保老人150名,院外供养五保老人155人。全年财政发放各种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资金1080.5万元,其中最低生活保障金426万元,自然灾害生活救助金110万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十一、资源与环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05年全县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全年共依法取缔整理无证私挖、乱采各类矿场92个,有力地维护了我县矿产开发秩序。
dedecms.com
加大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建设,环境污染得到遏制。全年共查处防污治污设施违法案件56起。加大城市周边环境治理,取缔关闭小沥清、石灰窑、石料厂80家。全年共处理工业废水295.5万吨,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97.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7.0%。 copyright dedecms
生态环境继续改善。全县空气质量、地表水出境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全县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洛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全年降水量582.9毫米,年末水库总蓄水量4122.5万立方米。全年完成退耕还林11805亩,荒山造林15000亩,全年建设防护林2363公顷,进行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17.5平方公里。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二、安全生产
全年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要求,加大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但全年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60起,造成死亡26人,受伤130人,事故直接财产损失50万元。煤炭安全生产万吨死亡率0.13人。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0.8人。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