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6-10-11 作者:派智库 来源:零陵区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零陵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为总基调,抓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攻坚克难,奋发图强,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综 合 织梦好,好织梦
初步核算,2014年零陵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79.8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3.0亿元、86.6亿元、6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17.7%和8.6%。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8.3:48.2:33.5,相比2012年结构更优。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2%、68.4%和24.4%。
织梦好,好织梦
2014年,全区财政总收入10.2亿元,比上年增加1.7亿元,增长20.1%。财政收入质量保持稳定,全区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6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copyright dedecms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1.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0.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农 业 内容来自dedecms
2014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1亿元,增加值33.0亿元,增长4.8%。
2014年,全区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64.1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64千公顷,粮食总产量37.2万吨,增长2.8%;蔬菜种植面积26.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0千公顷;水果总产量17.01万吨,同比增长8.7%。牧业生产有较快发展,猪、牛、羊出栏分别为93.417万头、1.22万头和2.64万头,分别增长3.0%、20.8%和10.0%,家禽出栏1529万羽,增长5%。水产品总产量1.76万吨,同比增长5.0%。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在全市率先全面推开并基本完成。区、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初步建立,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6.3万亩,增长20%。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组织15个、家庭农场14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5个。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14亿元,实施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11座,治理中小河流27.3公里,改造大型泵站18处,新修“五小水利”615处,新建高标准农田4.9万亩。全面实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实行“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乡清运、区处理”垃圾处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和水源保护,在全市率先禁止水库投肥养鱼。加快“五位一体”新农村建设,拆除农村空心房2500座,改造农村危房500户。实施S216、X039等5条公路改造,新建农村公路203公里,管护2235公里,改造危桥18座。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处,解决2.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裸露荒地绿化1.5万亩、通道绿化135公里。新建秀美村庄20个、省级美丽乡村4个。广大农村呈现出“山水绿、地干净、村庄美、人文明”的崭新景象。 copyright dedecms
三、工业和建筑业
内容来自dedecms
201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4.4亿元,增长13.8%。全部工业增加值77.3亿元,增长1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1亿元,增长20.7%。省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7亿元,同比增长48.3%,区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6亿元,同比下降15.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产值61.6亿元,增长49.3%,股份制企业产值38.6亿元,下降14.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2.7亿元,增长0.3%,其他类型企业产值1.4亿元,下降42.6%。 dedecms.com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烟草制品业总产值60.5亿元,增长51.0%;黑色金属冶炼业总产值11.1亿元,增长4.2%;医药制造业总产值4.7亿元,增长12.9%;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3.8亿元,下降40.4%;酒、饮料制造业总产值3.2亿元,下降-0.8%;木材加工业总产值3.0亿元,下降12.7%;有色金属冶炼业总产值5.7亿元,增长38.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总产值3.0亿元,增长247.6%;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总产值2.3亿元,比上年下降26.4%。 织梦好,好织梦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4年,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3.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项目投资139.4亿元,增长23.9%,房地产开发投资14.3亿元,增长0.8%。在项目投资中,其中工业投资75.3亿元,增长28.4%。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308个。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7.7万平方米,增长17.8%。全年完成建安营业税7360万元,增长50.7%。 内容来自dedecms
全年共投入11.2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和管理。实施了26条主次干道、41条背街小巷、228条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道路改造,新建纳污管道8.6公里,改造供水管网5公里,高标准改造公厕65座、垃圾中转站14座,新增路灯700多盏。整治“八小”门店、洗车场和早点夜市2200多家,搬迁猪场1320个,改造旱厕2600多座,清除陈年垃圾2万多吨。城市管理和清扫保洁实现了全天候、全覆盖、无缝隙。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市民素养大幅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创国卫全市考评评比,连续15次名列第一,国卫检查验收一次性通过。名城申报深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了省政府审批。名城保护日益加强,城南路、廻龙塔等古街古建筑保护全面启动,挂牌保护历史建筑60处,新建仿古候车亭20个,人民路风貌改造全面完成,零陵渔鼓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古城历史文脉得到较好延续,名城申报提交国家层面,有望今年上半年通过验收。创交模开局良好。南津渡大桥完成维修加固,沿江大道建成通车,城区五大环线基本形成。新建区政府大院、百万庄8号路、体育馆3个大型公共停车场,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停车位全面对外开放,共投放停车位3000余个,停车难、乱停车问题有效缓解。南津路、潇水路、芝山路等7条城市主干道实行车辆禁停,道路畅通率大幅提高,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创森工作成效显著。投入资金2.6亿元,高标准改造建设了人民游园、安康广场和白萍洲江心游园,完成了阳明大道、萍洲路等10条道路的绿化提质,加大城市出入口等景观节点改造,种植大苗6万多株,实施街头空地绿化2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7.4%,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织梦好,好织梦
五、国内贸易
201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城镇零售总额53.6亿元,同比增长13.6%,乡村零售总额16.6亿元,同比增长10.6%。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1.6亿元,增长14.0%;商品零售额58.6亿元,增长12.7%。
六、对外经济 本文来自织梦
2014年,全年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0个,实际到位内资55.6亿元,同比增长78.7%。新引进崧顺电子、金茂展等投资过亿元企业10个,远大新材料、石岩头风电场开工建设,德福隆电子、美源达玩具、金翼堂生物科技、浙南木业等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建成或投产。全年实际到位外资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8.1%。
全年共完成进出口总额2912万美元,同比增长23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4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产值24.9亿元,增加值11.0亿元,比上年增长6.5%。 dedecms.com
全年接待游客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2%、37%。萍洲书院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柳子景区启动柳子庙主体维修,完善了愚溪两岸景观改造。东山景区完成文庙、福寿亭修缮,恢复武庙部分主体工程。周家大院启动了古村落保护性修缮。总投资50亿元的零陵古城旅游项目正与伟光汇通公司积极洽谈。兴建星级酒店2家,发展“农家乐”12个。成功推出“桂林—零陵古城—宁远”旅游线路。 织梦好,好织梦
八、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和体育 织梦好,好织梦
2014年,全区共有高等教育学校2所,教职工1967人,在校生29914人,比上年增长0.6%。
本文来自织梦
全区共有中等职业学校6所,其中国家级重点中职校1所,国家示范性中职校1所,专业实习场所23所。共有教职工265人,其中专任教师216人。中职在校生共5318人。全年招生1980人,毕业生1537人。 本文来自织梦
全区共有基础教育校(园)267所,其中幼儿园180所,小学61所,初中23所,高中3所(不含永州市一中)。共有教职工6241人,其中专任教师5242人。基础教育在校生共81718人,全年招生28244人,毕业生18807人。学前教育幼儿在园19676人,入园13607人,离园7332人;小学在校生41808人,招生7803人,预计毕业生5349人;初中在校生15408人,招生5076人,预计毕业生5045人;高中在校生4826人,招生1758人,预计毕业生1379人。
全年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8项,其中省级项目立项4项。全年授予专利权158件。 织梦好,好织梦
2014年,参加省政府举办的第十二届运动会,获得了金牌10.5枚、银牌5枚、铜牌5.5枚、总分299分的好成绩,赛会金牌排全市第一。全区92个销售点年销售总额突破1800万元,一直保持全省县区排名前三。
九、卫生和社会服务
2014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03个(不含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下同),其中医院14个,乡镇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25个,村卫生室39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591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740张。全年总诊疗195.6万人次,全年入院7.47万人次,出院7.30万人次,死亡率0.04%。门诊病人次均诊疗费用90.5元,住院病人次均住院费用2824.3元。
全年共救助城市低保对象10.5万户27.92万人次,发放城市低保金6897.5万元,月人均补差水平达240元;农村低保对象14695户33071人,发放农村低保金4340万元,月人均补差水平达115元;供养农村五保户7245人,发放农村五保资金2462.6万元;救助城乡患病困难对象7032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174.3万元。 本文来自织梦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4年末,全区总人口为62.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2万人;常住人口54.8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9.62万人,农村人口25.2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4%。全年出生人口7526人,出生率为12.08‰;自然增长率为4.3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2.06(女性为100)。
内容来自dedecms
全年城乡居民人平可支配收入17121元,同比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平可支配收入20565元,同比增长9.4%,农村居民人平可支配收入13431元,同比增长11.7%。
织梦好,好织梦
全区企业养老保险收缴养老保险费7535万元,100%支付8936名离退休人员应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6952万元,实际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3亿元,养老金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100%;同级财政补助250万元;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为15582人,完成全年任务16800人的92.8%。征缴失业保险基金为312万元;征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4788万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费4381万元、大病互助237万元、生育保险82万元,特殊人员财政补助50万元,利息38万元。基金支出429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全区有参保单位217家,参保人数11298人,收缴基本养老保险费5412万元,按时足额拨付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8286万元;工伤保险全年应参保人数44689人;全年应扩面收缴工伤保险基金697万元。开展工伤保险稽核12次,发出稽核整改通知12份,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共320万元。 织梦好,好织梦
2014年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为27.24万人,缴费人数为14.52万人,收缴保费1607.9万元,缴费率为67.0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领取待遇人数为7.27万人,累计发放养老金3284.99万元;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为1.12万人,缴费人数为0.22万人,收缴保费59.1万元,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领取人数为0.24万人,累计发放养老金116.55万元;社保基金运行安全。 织梦好,好织梦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本文来自织梦
2014年,全年降水量1370毫米。年末共有水库140座,其中中型2座,小一型18座,小二型120座,水库蓄水总量12115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15万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3.38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3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24亿立方米,农业用水2.81亿立方米,生态补水40万方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1.88立方米。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6.2立方米。人均用水量616立方米,增长2.7%。
copyright dedecms
全年全区完成规划造林3.1万亩,其中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0.2万亩;长江防护林0.3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0.31万亩;巩退新造0.22万亩。油茶新造0.55万亩;油茶低改2.2万亩。面上造林1.5万亩;完成矿区植被恢复820亩。全区完成苗木新育面积250亩;新建花卉苗木基地1800亩;种植大苗49739株,完成“秀美村庄”示范村建设20个。2014年我区被评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区。
dedecms.com
环境质量稳中有升,2014年我区潇湘流域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标准,石期河流域断面水质保持在Ⅲ类标准,城区集中式饮用水取水口水质保持在Ⅰ类标准,河流出境水质Ⅲ类标准达标率100%;城区大气环境优良天数为342天,优良率94%;城区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噪声标准。全年化学需氧量削减259.61吨;氨氮削减48.19吨。 本文来自织梦
全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4人。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人。
dedecms.com
注释: 内容来自dedecms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调查样本和调查方式发生变化,数据与往年不可比。 内容来自dedecms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农业数据来自区农业局;木材产量、林业数据来自区林业局;引进内外资、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区商务局;旅游数据来自区旅游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专利、科技立项数据来自区科技局;艺术表演、文化表演数据来自区文化局;体育数据来自区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局;社会服务、低保和五保救济数据来自区民政局;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新农合数据来自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水库、水库蓄水量、水资源数据来自区水利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区环保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安监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