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统计公报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7-02-22 作者:派智库 来源:慈溪市统计局网站 浏览:【字体:

  2007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起始之年,也是执行“十一五”发展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慈溪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效益和谐新慈溪奋斗目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本届政府五年任期的良好开局。 dedecms.com

全市主要经济社会指标情况表 内容来自dedecms

指标名称 单位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年末总人口 万人 102.72 102.08 101.54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530.91 450.19 375.41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 14.6 15.6 15.0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969.17 810.44 639.90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 亿元 36.25 31.26 22.9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82.87 165.20 161.4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82.31 157.07 135.43
  自营出口总额 亿美元 50.77 40.53 31.46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3.86 3.37 3.01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75.11 62.01 50.00
  地方预算收入 亿元 35.51 28.95 23.56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亿元 638.72 562.94 465.32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亿元 559.35 445.17 342.23
  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68.72 60.05 50.9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535 21623 1901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1126 9564 844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4.0 102.8 103.0

本文来自织梦

  一、综合

dedecms.com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初步测算,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95亿元,比上年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9.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31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5.0:62.2:32.8调整为4.7:62.0:33.3。人均生产总值达5184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6818美元)。

织梦好,好织梦

  二、农业

织梦好,好织梦

  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继续平稳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7.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8%。土地流转合同集中续订工作稳步开展,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巩固,全年净增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万亩,累计达到30.5万亩。全年新增200亩以上规模化产业基地30个,有4个基地列入宁波市第二批农业产业化基地,其中掌起东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坎墩城市菜篮子基地、宗汉城区绿色蔬菜基地等3个基地面积超万亩。积极推进绿色畜牧小区建设,新增市级畜牧示范小区2个。全年有25个基地通过宁波市无公害产地认证,认证面积3万亩。深入实施“西菜东扩”战略,加快慈溪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加大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和培育,全年新注册农产品商标11个,新增省名牌农产品3个,省名牌产品3个,宁波名牌产品8个,宁波市知名商标5个,新增有机食品8只、绿色食品15只、无公害农产品11只,全年有28个次农产品获得省级以上金银奖项。全市拥有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8家,慈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6家。

dedecms.com

  三、工业

copyright dedecms

  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7年全市17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969.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实现利税总额61.73亿元,其中利润总额36.2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7.3%和19.2%。十一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199.72分,比上年增加9.16分。“双新”拉动作用明显。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为19.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达到23%。工业支柱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2007年全市工业领域中的六大支柱行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9.1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4.9%。 内容来自dedecms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情况表

copyright dedecms

指标名称 本年实绩(亿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969.17 20.8
  其中:新产品产值 186.37 21.7
  其中:大中型企业 483.07 15.0
1、按轻重工业分
  轻工业 568.60 18.4
  重工业 400.57 24.4
2、按经济类型分
  国有企业 37.51 14.0
  集体企业 10.12 10.6
  私营企业 612.73 20.6
  港澳台投资企业 173.61 23.4
外商投资企业 130.74 22.0
copyright dedecms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建设

内容来自dedecms

  投资实现平稳增长。200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从我市三大投资主导行业看,制造业完成投资99.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房地产完成投资17.14亿元,比上年下降20.1%;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8.34亿元,比上年增长4.2%。商品房销售面积67.1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0.6%,商品房销售金额37.07亿元,比上年增长89.2%。投资结构继续优化。2007年完成限额以上投资164.73,比上年增长9.4%。在限额以上投资构成中,第三产业投资58.52亿元,占限额以上投资比重达到35.5%;设备工器具购置费42.37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47.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7.4%,教育投资比上年增长75.1%。

织梦好,好织梦

  2007年全市建成区面积达128.78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34.50平方公里,市域城市化率达到61.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实施中心城区疏堵保畅等工程,完成城区20条背街小巷改造整治。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38.2%,人均公绿面积8.5平方米。大力实施旧城改造,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工程二期累计完成拆迁面积19.87万平方米,完成总量的80%,一期加快扫尾工作。中心城区形象和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市公安指挥中心、市人力资源交流中心、市中心城区敬老院一期等工程建成投用,香格大厦等一批具有地域标志的建筑开工建设。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扩容工程,使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5万吨/日;同时市域污水治理工程稳步推进,东部、北部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加快实施农村二次改水、河道整治、电气化改造及联网公路建设,编制完成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启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项目8个,新增省级、宁波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4个和12个,21个村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试点,我市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多渠道振兴村级集体经济,加大土地、资金、资产配置和扶持力度,全面开展“百村千企结对”活动,有效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用收入。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部署实施新型城市化工作。编制“一中心、四片区”规划,先行推进慈东片区整合发展,明确组织管理模式,编制完善片区核心区规划,推动“一区三镇”资源优化配置和设施共建共享。 织梦好,好织梦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织梦好,好织梦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8.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7%。实现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25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16家亿元市场实现成交额18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比上年上涨4.0%,其中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烟酒及用品、衣着消费价格分别上升10.6%、5.3%、3.7%、1.1%和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消费价格分别下降1.9%、0.7%和0.2%。 内容来自dedecms

  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随着我市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汽车、家电、旅游、休闲娱乐成为我市居民消费追捧的热点。中央商务区(CBD)基本建成,解放路步行街等主要商业街区建成营业,为我市打造宁波大都市北部商业中心夯实基础。随着南苑柏隆、苏宁电器、国美电器、华润万家、五星电器等一批知名商业大公司的竞相抢滩登陆,推动了我市商贸流通企业和业态的重组改造与整合。

copyright dedecms

  旅游业蓬勃发展。我市不断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达蓬山文化旅游区开工建设,扎实做好五磊山景区藏云溪景线工程建设,GEF宁波/慈溪湿地项目建设正在抓紧启动落实之中。200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8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7%,实现旅游总收入1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9.4%,旅行社接待外地团队游客5.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4%,入境旅游者2.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2%,创汇9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4%,景区接待游客125.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全市现有星级饭店45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六、对外经济

本文来自织梦

  对外开放合作全方位拓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2007年全市完成自营出口总额50.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3%,完成自营进口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出口主体规模不断扩大,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到年底,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082家,其中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105家,超五千万美元企业11家,超亿美元企业2家。产品出口到193个国家(地区)。在保持欧美等传统市场稳定发展的同时,全市产品出口到非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同比分别增长31.8%和73.3%,有效分散了市场风险。在扩大出口量的同时,实现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机电产品出口38.36亿美元,比重上升到75.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09亿美元,比重上升到14%。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招商选资扎实推进,新落户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26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86亿美元。杭州湾新区和慈东工业区集聚集约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出口加工区实质性运作,“两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到全市总额的53.2%。

内容来自dedecms

  七、财政和金融 内容来自dedecms

  财政收支情况良好。2007年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5.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中央级财政收入39.60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地方预算收入35.51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完成一般预算支出37.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织梦好,好织梦

  金融机构存贷款较快增长。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3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余额318.40亿元,比上年增长6.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59.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存贷比为87.6%,比上年上升8.5个百分点。

copyright dedecms

  保险业务快速发展。2007年保费收入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财产险4.92亿元,人寿险4.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11.3%。共支付各类保险赔款、给付3.56亿元,比上年增长59.1%,其中财产险2.81亿元,人寿险0.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7.2%和128.3%。 内容来自dedecms

  八、交通和邮电

dedecms.com

  公路建设步伐加快,交通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7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15.46亿元,主要实施了中横线二期、浒崇公路等续建工程,329国道掌起至蟹浦段整治工程、农村联网工程、慈溪童岙—余姚开发区工程等新建工程。2007年共完成全社会客运量342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33780万人公里;完成全社会货运量1720万吨,货运周转量91670万吨公里。2007年共征收汽车养路费2.07亿元,客货运附加费2202万元,运管费731万元,摩托车养路费855万元,拖拉机养路费320万元,“四自公路”通行费4984万元,港航规费54万元。

织梦好,好织梦

  农村客运班线网络进一步完善,新开通客运班线3条,调整2条。调整优化了长途班线,开通慈溪至亳州、调整慈溪至江都、诸暨、义乌等班线。全年新增客运车辆9辆,更新置换客运车辆20辆,年末拥有公交车176辆。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着手实施,余慈交通统筹有序推进。在2006年顺利实施余姚主城区、慈溪主城区之间40辆客运车改造并开通12辆直达车的基础上,2007年研究制订了余姚主城区、慈溪主城区及姚北周巷片区的环线公交互通方案,年底前投入试营运。

dedecms.com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翅膀。2007年,我市的固定电话用户超过60万户,移动通讯发展更加迅猛,年末我市的手机拥有量达到114.7万户,互联网注册用户数超过20万户。

copyright dedecms

  九、科技创新 内容来自dedecms

  自主创新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加快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工业产品设计平台建设,组建工业经济规划研究所,组织开展25项国家级科技项目攻关,深化拓展产学研合作,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积极实施品牌、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三大战略”。全市新增中国名牌产品5只、中国驰名商标38件、商务部最具竞争力品牌3只,2007年末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只,浙江省名牌57只,宁波市名牌157只,30只产品荣获国家免检产品资格,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8只,浙江省著名商标41只,宁波市知名商标111只,各级名牌、免检产品、商标总数在宁波市乃至省内的县(市)、区中名列前茅。2007年共获授权专利2396件,16家企业参与各类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多渠道开展引才引智,全年引进中高层次人才5000余名、智力项目50余个。2007年,我市还顺利通过省科技强市复查,并荣膺“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称号。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十、教育、卫生和文化体育

内容来自dedecms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2007年新扩建中小学校舍10.36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扎实推进,贯彻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免除学杂费2464万元,惠及11余万学生。初中升高中比例95.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1.1%。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早期教育,与同济大学、香港职教机构开展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杭州湾新区职教园区招商引教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早教中心开工建设。文化事业得到大力发展,广泛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活动,积极推动文艺精品创作,青瓷瓯乐“越·瓷风”荣获全国“群星大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广播电视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和强化。市志第二轮修纂工作全面展开。加快推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人民医院综合楼、妇幼保健院等一批新建迁建工程启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参保人数达到10.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84.41万人,65.45万名参保农民参加了健康体检。体育馆工程开工建设,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我市成功创建为省体育强市。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copyright dedecms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2007年全年出生8285人,死亡6664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长1621人,自然增长率1.58‰。年末全市总户籍人口102.72万人,比上年增长6396人,其中非农人口为17.26万人,比上年增长6100人,总户数42.31万户,比上年增长10577户。

本文来自织梦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12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5%和16.3%,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增长9.1%和11.9%。城乡收入之比为2.21:1。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39.8%,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40.2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汽车25辆,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56.3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汽车6 辆。

copyright dedecms

  十二、就业和社会保障

copyright dedecms

  完善和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加快构建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市人力资源交流中心如期完工,42个专业实训室建成投用,全市新增就业岗位31352个,5028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278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2.12%,城乡社会调查失业率3.08%。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参保人数分别新增5.03万人、2.09万人、1.05万人、6.89万人和10.75万人,出台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900余人和2.8万余人,同时城乡低保在动态管理下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新投放经济适用住房600套、人才公寓557套,42户城镇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933户困难群众得到住房救助,31.83万户家庭参加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启动建设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开工建设畜禽屠宰加工中心,完善食品安全监测点72个,新建改建规范化农贸市场24个,我市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试点单位。重视市场供应和物价稳定工作,努力保障猪肉、成品油等市场供给,对低收入群体实施价格补贴。加快发展养老养残服务,城区社会福利院建成投用,新增养老床位516张,9个社区开展居家养老养残服务试点。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体帮扶信息平台,支持发展慈善和社会福利事业,市财政全年助困、助学、助老、助残等社会救助支出达到3396万元,市慈善总会发放善款3629万元。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三、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内容来自dedecms

  城乡生态环境切实改善。深入开展水环境整治,对新一轮城河综合治理作出全面部署。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市域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加快实施,镇级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全面推开,市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正式动工,46个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试点,329个村、社区通过庭院整治验收。加大环保执法监督力度,开展“百日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实行企业环保公开承诺、违法排污公开曝光和公开道歉制度,对528家环境违法企业依法作出处罚。大力推进绿化造林,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达到138个。扎实推进联合创建工作,我市顺利通过首批省文明城市复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节能降耗效果显著。2007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预计下降4.4%。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地下水、地表水等其他水资源在逐渐替代自来水,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取水总量8597万吨,其中利用地下水、地表水等其他水资源6161万吨,占71.7%。通过严格污染源头控制,加强污染整治力度,加快减排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我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初步核算,今年我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11.8%,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了1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①本公报所列2007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dedecms.com

  ②本文使用的增长速度,除生产总值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以及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计算外,其余均按现价计算;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③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测算。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