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7-03-30 作者:派智库 来源:宁海县政府网站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15年,在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县紧紧围绕建设“两美”宁海、实现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大力开展“三个年”活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转型升级新突破,产业发展新格局,民生保障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综合 dedecms.com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初步核算,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434.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15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213.27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179.65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的比重为9.5:49.1:41.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69218元,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6.2284元人民币)折算为11113美元,增长7.7%。
dedecms.com
2015年宁海县生产总值分行业情况 内容来自dedecms
指标名称 | 本年实绩 | 同比增长(%) |
生产总值(亿元) | 434.07 | 8.4 |
农林牧渔业 | 41.34 | 2.0 |
工业 | 185.14 | 5.4 |
建筑业 | 28.73 | 13.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7.02 | 0.9 |
批发零售业 | 49.04 | 10.9 |
住宿和餐饮业 | 8.61 | 10.5 |
金融业 | 17.86 | 11.6 |
房地产业 | 12.43 | 5.0 |
其他服务业 | 73.90 | 20.9 |
营利性服务业 | 30.15 | 37.2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43.76 | 11.9 |
注:本表数据执行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织梦好,好织梦
经济主体数量稳定增加。2015年度新增个体工商户4618户,总数达到33721户,资金数额30.58亿元;新增内资企业1932户,总数达到了13292户,注册资本(金)508.41亿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6户,总数达到了1597户,出资总额19.35亿元;新增外资企业18户,总数达到了367户,注册资本13.2亿美元;新增个转企78家,其中转型为公司46家,占新转型总数的59.0%,累计办理个转企1151家,占三年目标任务的136.4%,其中个转企中公司制企业197家,公司占比为17.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2015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3.14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中央级财政收入31.57亿元,增长7.0%;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57亿元,增长8.9%。在地方财政分成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6.9%、8.3%、4.1%和11.3%。2015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0.24亿元,增长8.4%,其中教育支出12.71亿元,增长5.8%,科学技术支出1.53亿元,增长8.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14亿元,增长23.0%,医疗卫生支出5.94亿元,增长0.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85亿元,增长61.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平稳。2015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1%,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同比涨跌呈“六升二降”格局,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4.1%,衣着类价格上涨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5%,居住类价格下降1.6%,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3.5%。
农业和农村
农业生产稳中有增。2015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业产值16.98亿元,增长1.1%;林业产值1.90亿元,增长3.5%;牧业产值7.11亿元,下降4.2%;渔业产值29.95亿元,增长3.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1亿元,增长12.6%。种植业生产形势稳定,据粮食监测抽样调查数据,2015年完成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43.8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29.57万亩,产量10.63万吨,粮食产量增长11.3%。全县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为10.13万头和19.37万头,分别下降33.3%、12.7%。家禽存栏、出栏分别下降33.7%和10.7%,禽肉总产量0.26万吨,下降8.5%。渔业生产稳定,2015年水产品总产量15.47万吨,增长2.6%,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4.08万吨,增长3.1%;淡水产品总量0.53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本文来自织梦
农林建设有序推进。着力推进粮食生产及其功能区建设,完成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化建设面积1.05万亩,投入建设资金1050万元:“春优927”水稻超高产栽培产量超1000公斤,破浙江省亩产新记录。大力推进园区建设步伐,“森林宁海”五年建设“642”任务圆满完成,五年累计投入资金11.2亿元,人工造林4.55万亩(其中山地造林2.42万亩、平原造林2.13万亩),完成村镇园创建208个(森林城镇创建11个,森林村庄186个,11个林业休闲观光园),累计完成道路绿化295公里,河道绿化129公里,生物防火带建设100.7公里,森林抚育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3.0%,平原林木覆盖率从2010年的16.8%提高到19.5%。积极开展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100个合作社的股改工作,累积完成418个合作社股改工作,股改工作基本完成。不断加强合作组织建设,新发展培育4家市级、15家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新发展培育县级规范性合作社17家、县级示范性合作社1家,申报市示范2家、省示范1家、国家级示范7家。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目前全县共建设县级农业龙头企业41家,其中省级骨干龙头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30家。稳步开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围绕“一控二减四基本”的目标任务,今年推广喷滴灌农业节水水肥一体化面积1万亩、减少农药使用量61吨、秸秆综合利用率98%以上、农业投入品回收率95%以上,通过合理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农药推广面积15万亩次。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改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今年关停畜禽养殖场779家,累计关停畜禽养殖场1241家,减少生猪存栏6.6万头,减少家禽存栏72.82万羽,拆除栏舍面积46.82万平方米。推进“三品”认证工作,完成无公害产地认证9个,新获证无公害农产品8个,完成复查换证31个。目前全县共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0个、无公害农产品69个、绿色食品14个、有机食品8个,种植业“三品”认证面积共计40.1万亩,占比60.1%。
水利建设取得新突破。2015年我县水利工程完成投资13.3亿元,完成市下达年度投资计划10.7亿元的124%;其中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0.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7.7亿元的134%。列入市“治水强基”计划的项目完成投资7.5亿元,完成年度5.9亿元投资计划的127%。 织梦好,好织梦
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大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美丽乡村、美好生活”五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示范县”,2015年,启动实施“两美”宁海精品村12个,新通过验收中心村2个,市县级特色村10个,全面小康村25个,村庄整治提升村21个,精品线大佳何溪下王—林家山段完成计划实施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庄环境明显改善,2015年共投入创建资金1.3亿元,拆迁危旧房11万平方米,新增绿化3.5万平方米,硬化道路30万平方米,整治溪坑河道35公里,新建各类广场、活动场所、办公设施50处。全县启动125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基本完成建设,受益农户数达4.5万户,总投资达3.5亿元。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3150户,改造面积44.1万平方米。 本文来自织梦
工业、建筑业和供电业 copyright dedecms
2015年,全县工业生产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185.14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8.59亿元,增长1.7%,剔除国华电厂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7.9%。实现工业总产值838.48亿元,增长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624.50亿元,增长2.2%,剔除国华电厂影响,规模以上总产值增速达6.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596.61亿元,增长2.0%,其中,内销446.88亿元,增长5.9%;出口交货值149.73亿元,增长1.1%,出口增速低于内销4.8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产值212.07亿元,增长18.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6.5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34.0%,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2.41亿元,增长11.2%。综合实力50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0.56亿元,增长13.7%。2015年规模以上六大特色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2.99亿元,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4.27亿元,增长1.1%;实现利税总额82.70亿元,增长7.6%,利润总额54.92亿元,下降9.7%。
建筑业发展增量提质。2015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49.45亿元,增长12.9%,实现利润4.77亿元,下降14.4%,全县建筑业上缴税收3.77亿元,增长11.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91.03万平方米,增长5.3%。行业规模继续整合,有3项资质晋升,新增公路、水利资质7项,目前共有建筑施工企业90家,一级资质企业9家,二级资质企业14家,三级资质企业47家,劳务分包企业6家。省外市场有序开拓,完成省外产值39.76亿元,增长30.1%,行业外向度达到26.6%,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活动和检查督查,全县在建253个项目安全生产形势整体稳定。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达100%,分户验收覆盖率100%,获得市“甬江杯”6项、县“跃龙杯”3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供用电量平稳增长。2015年供电量26.1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2%。全社会用电量26.28亿千瓦时,增长0.3%,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0.35亿千瓦时,增长5.8%;工业用电量18.19亿千瓦时,下降2.4%;建筑业用电量0.46亿千瓦时,增长21.2%;第三产业用电量2.48亿千瓦时,增长7.2%;城乡居民用电量4.80亿千瓦时,增长5.5%。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本文来自织梦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7.51亿元,增长18.8%,增速居全宁波市第三,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62.96亿元,增长17.4%,工业投资77.92亿元,增长17.8%。投资结构优化,重点投向第三产业,实现第三产业投资181.69亿元,增长18.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7.9%。工业企业技改投入77.32亿元,增长20.5%,第一注塑、天普橡胶、东方日升列入2015年度宁波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项目。
织梦好,好织梦
重大项目进展良好。全县重点实事工程完成投资144.5亿元,增长11.0%,其中,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26.7亿元,增长22.2%,12项人大代表票决实事工程顺利实施。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及“双清”专项活动,成立十大项目(产业)指挥部,狠抓清零拔钉、清障提速和项目开工率,举办5批次集中开工仪式,65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达76.5%。平台建设加快突破。各类园区全年开发建设投入46亿元。宁波南部滨海新区集聚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投资高达15亿元,模具产业园签约企业达50余家,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园、DSI变速器项目开工建设,金海大桥、宁东新城商务中心等项目建成,宁东公租房完成销售额1.2亿元。科技园区发展能级不断提升,整合宁海湾开发区,重大基础设施有效推进,中欧、中瑞等创业园基本建成。西店新城用海规划获批,新城基础设施动工建设。
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2015年完成投资额62.96亿元,增长17.4%,商品房施工面积420.09万平方米,下降3.4%,竣工面积63.01万平方米,下降12.4%,商品房销售面积46.73万平方米,增长8.0%。
内容来自dedecms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dedecms.com
消费市场平稳增长。2015年全县商品销售总额374.38亿元,增长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62亿元,增长12.3%;实现住宿餐饮业营业额30.61亿元,增长17.4%。2015年,全县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新增“电子商务进万村”村级服务点40个,宁海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开园。 本文来自织梦
对外贸易稳中向好。2015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5.04亿美元,增长1.7%,分别高于全国和全市平均增幅9.7和5.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3.02亿美元,增长3.4%;进口2.03亿美元。外贸提质增效初见成果,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实现出口18.84亿美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81.8%,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增长8.1%。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占据了主导地位,2015年一般贸易累计进出口23.19亿美元,增长5.3%,占全县进出口总额92.6%,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3个百分点。 内容来自dedecms
招商引资活动稳步开展。2015年,全县共新批外资企业22个,增资项目7个,减资项目1个,合同外资2.32亿美元,增长2.5%;实到外资1.30亿美元,增长16.1%;引进县外内资50亿元。 本文来自织梦
旅游业加速转型发展。围绕“全域化旅游”发展目标,在机制体制改革、重大项目建设、产业素质提升、旅游宣传营销、服务品质提升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并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浙江省年度旅游发展十佳县,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安全有序的良好发展态势。成立旅游委员会、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制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若干实施意见》,加快落实《农家乐业态设置和服务规范》。编制完成《宁海县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宁海县乡村旅游提升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六善温泉度假中心等29个旅游项目,完成投资18.66亿元。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额达20亿元。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建成一批以前童驿事客栈、南溪精品民宿等为代表的特色民宿客栈,全年新增民宿床位620张,成功打造“蛙鸣”乡村旅游营销平台。森林温泉获评省生态旅游示范区,龙宫入选省非遗旅游景区;前童驿事客栈获评四叶级客栈。策划举办第十三届徐霞客开游节中国旅游日大讲堂、港澳长三角旅游合作交流会等系列旅游活动。举办“美丽中国乡村行——走进宁海”、“秋色。冬韵宁海季山海美景任你行——宁海旅游(温州)推广活动”等活动,并成为国寿浙江省第三个客服基地。全年接待游客1063.7万人次,增长10.6%,其中入境旅游人数7.1万人次,增长11.7%;旅游经济总收入117.3亿元,增长25.2%。
内容来自dedecms
交通和邮电 dedecms.com
2015年围绕构筑现代交通强县“八大体系”工作要求,加快实施“一环八射三纵七连”公路网主干线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完成交通总投资13.9亿元,其中甬临线梅林至山河岭改道工程完成投资2.21亿元,盛宁线力洋至城区段改造工程完成投资4.79亿元,象西线桥头胡至深甽段改道工程完成投资4.721亿,越沙线削壁岭隧道及接线工程完成投资0.5亿元,智慧交通建设投资0.37亿元。全县公路总里程1602.484公里,公路密度88.4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878公里,一级公路146.298公里,二级公路55.105公里,三级以下公路1401.081公里。 dedecms.com
智慧交通体系加快构建。2015年完成宁海县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工作,10家城乡客运企业通过股份制重组成立了8家城乡公共交通运输公司,4家被国有宁海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收购,投放运力共351辆,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到100%。2015年末全县共拥有各类营运车辆2976辆,其中:营运客车909辆(长途班车55辆,出租车278辆,城区公交车202辆,城乡公交351辆,旅游包车23辆);营运货车2067辆(普通货车1682辆,专用货车238辆,危货车16辆)。2015年全县完成货物运输量1602.9万吨,货物周转量995765.39万吨公里,客运量261.6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2888.17万人公里。全县公交运营线路141条,运营线路总长度2067公里,客运量3680.6万人次,运营里程2729.6万公里。出租车客运量1676.6万人次,运营里程5059.1万公里。 织梦好,好织梦
邮政、电信业发展良好。现代化通信工具进一步普及,2015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029.58万元,增长3.0%;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3.53万户,下降6.2%;移动电话用户80.19万户,增长0.2%;互联网固定注册用户17.90万户,增长4.4%。 织梦好,好织梦
金融和保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金融业运行稳定。2015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7.86亿元,增长11.6%。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16.96亿元,增长12.7%,比年初增加59.01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506.84亿元,增长12.5%,比年初增加57.1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48.83亿元,增长11.1%,比年初增加64.96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643.84亿元,增长12.5%,比年初增加71.72亿元。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22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大型国有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地方性法人机构3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保险业较快发展。2015年全县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1.71亿元,增长20.4%。其中,财产险5.54亿元,增长13.5%;人身险6.17亿元,增长27.4%。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3.99亿元,增长11.0%。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3.12亿元,增长10.2%,人身险赔付支出0.87亿元,增长13.8%。年末共有52个保险机构数,其中产险32个,寿险20个。 copyright dedecms
科技、教育和人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科技工作成效显著。据浙江省2014年度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宁海县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位列第十位,连续两年跨入全省前十位行列。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知识产权示范县等重点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省知识产权局验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43.54亿元,增长12.4%。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6家,总数达到82家;新增市级创新型初始企业106家,总量达411家;新增县级科技型企业29家,总量达135家;新增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拥有国家、省市级创新型企业58家;新增市级创新团队1个,累计拥有市级创新团队3个。全年获得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2项,争取上级科技资金近2000万元,其中4个项目获得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资金支持。全年备案研发项目数达1099项,投入研发经费13.12亿元。新认定市级企业研究院1家,总数达到5家;省级研究院总数达到2家。新增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家,总数达到22家;新增市级10家,总数达到59家;新增县级15家,总数达到137家。专利申请量质明显提升,共申请专利3857件,增长19.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39件,增长14.7%。共授权专利3219件,增长18.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98件,增长65.0%。新增专利示范企业省级1家、市级2家,累计拥有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26家。推进7家企业通过贯标认证。2015年新增浙江名牌2件,累计23件;新增市名牌3件,累计43件。 内容来自dedecms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取得良好成效。2015年,基础教育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9.48%,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小升初比例均达到100%,初升高比例为98.63%。职教中心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柔石中学通过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评估。山水小学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回浦小学、正学小学、望海学校新建工程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全县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县现有中小学83所,其中小学52所(含外来民工子弟学校2所),初中18所,普通高中7所(含民办高中3所),职业中学5所(含民办职高2所),特殊教育1所。在校生总数84079人(其中小学生49075人、初中生19476人、普高生8626人、职高生6835人、特殊教育学生67人)。幼儿园135所(含民办111所),在园幼儿26037人。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2015年财政对教育的拨款为13.76亿元,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1300元和900元,学前教育专项经费1435.6万元。民办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得到保障,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300万,落实各项帮困助学政策,各类助学奖金共计8805万元,公办学校接纳外来民工子女13482人。积极实施“科教促县”战略,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县,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继续实施《宁海县第二轮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全面部署义务教育段深化课程改革工作。成功举办宁海县职业教育发展30周年庆祝大会,继续组建职业教育联盟,加强校企合作。 内容来自dedecms
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截止2015年底,全县人才总量达到13.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2万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400人,“省千”以上人才10人。建成院士工作站4家,省、市级博士后工作站(扶持站)6家,市“3315”创新团队3家,市、县创新团队36家,大学生实践基地67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9家,引进海外工程师71名。今年人才公寓申购首次实施扩容,将符合条件的本地高层次人才及无职称无学历但对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实用型人才纳入到申购范围。 内容来自dedecms
文化、卫生和体育
内容来自dedecms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阵地创建稳步推进。省市级文化示范项目、文化强镇、示范村(社区)等创建工作推进顺利,行政村文化管理工作补助制度顺利实施。成功举办2015“宁海之春”春节联欢晚会、第十三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暨中国旅游日中华游圣开游大典。宁波市“天然舞台”演出77场,“天天演”演出100场,“万场电影进农村”放映3600场,“千场戏剧进农村”演出433场。文化遗产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文化品牌培育推陈出新。获第二批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称号,龙宫村入选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陈龙、胡亮亮的作品“泥金彩漆红妆系列”获第七届中国(浙江)非遗博览会金奖,《宁海文献丛书》第一部分宋元卷编纂工作完成并印刷出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海古戏台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立项审批,箬岙村、麻岙村、马岙村入选第三批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宁海县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县海洋生物博物馆分别被评为宁波市三星级和二星级非国有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搭好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省文化厅已正式授牌我县得力文具成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5年县重点工程东方艺术博物馆新馆项目建设顺利;成立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潘天寿艺术中心开展前期工作,筹划县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广播事业取得新突破。新闻宣传提质提量,采编新闻被央视录用27条、浙江卫视录用38条,广播电视对外宣传工作均位列全市第三名。特色栏目亮点纷呈,推出“天南地北聚宁海”、“军歌嘹亮宁海人”等主题专栏19个。继“宁海美。我传记”、“宁海美。我传颂”后,又开展“宁海美。我传唱”民间曲艺大奖赛,谱成宁海美三部曲。事业建设如火如荼,省级民生工程应急广播体系投入使用,完成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投资500余万元实施广电数字化平台改造,完成全县数字电视整转停模近23万户,累计投资2.8亿元。实施广电网络双向改造工程,实现城区以及各乡镇(街道)镇区所在地网络双向互动,全县主干环网光缆布放350余公里。 织梦好,好织梦
卫生计生事业取得新发展。2015年,全县共有医疗机构数463家,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3.23人,每千人在岗护士数2.75人,每千人床位数3.54张;全县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523.75万,出院人次5.58万。孕产妇实现零死亡,婴儿死亡率2.1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1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县第一医院、县中医院结对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宁波市中医院等三甲医院设立分院,县妇保院联姻省眼科医院设立儿童眼病中心宁海分中心,西店镇卫生院、城关医院分别与宁波市第一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同时,加强心内科、妇科、骨科等学科进行帮扶合作,有效地提升了当地医疗卫生水平。在加强上联的同时,积极推进县级医疗资源下沉乡镇,组建了以县第一医院为牵头,县中医院、县妇保院为指导,桥头胡、岔路、力洋中心卫生院为纽带的县域、区域医联体3家,覆盖城乡医院12家,乡镇卫生院覆盖面达50%。社会办医步迈明显加快,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意见》,成功引进宁海强华中医专科医院等3个合作项目,宁海县同瑞康复医院有望于2016年初投用运行。契约式家庭医生服务全面启动实施,制定出台《关于推行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实施意见》、《宁海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契约式家庭医生服务工作方案》等文件,组建4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8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开展契约式家庭医生服务。公共卫生工作得到不断加强,16类5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19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不断做实做优,力洋镇创成省卫生镇,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实现三连冠,卫生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坚持计划生育工作“三不变”,抓基层基础,抓重难点突破,推进计划生育重点村整治,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集中整治活动,全方位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计划生育率持续保持在94%以上,实现出生性别比连续“五下降”,计划生育工作保持稳步态势。
copyright dedecms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5年对我县2009年以前安装的健身路径进行了强制报废,更新了健身路径80条、篮球场30片、更加优化了广大群众的健身设施,为全面开展健身活动提供了更完善的场所。2015年开展了四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并相继举办了第五届县直机关运动会、宁波市水利系统第二届职工运动会广播操比赛、浙江省农村信用联社篮球赛、宁波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大众体育部的开幕式和登山比赛。在组队参加的宁波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大众体育部篮球、足球、登山等15项比赛和浙江省第二届海洋运动会中,我县运动员在登山、象棋、足球、体育舞蹈等项目上取得了第一、第二的优异成绩,展示我县群众体育的实力。成功举办了2015中国运动休闲大会,争取把宁海打造成为全国户外运动的引领地和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的目的地。新增了金桥小学作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点,强蛟小学作为女子足球特色学校,我县的优势项目分布已较为完善,得到了快速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本文来自织梦
新城建设全面推向高潮,基础设施及商务平台建设高效推进。2015年,城市路网建设按计划加快推进,开工建设人民路综合改造整治工程、东郊路、范家桥、兴海北路提升改造二期工程,完成桃源北路拓宽改造工程、徐霞客大道延伸段一期工程、学勉路及学勉北路小桥工程、兴海路改造一期工程、金水路改造工程,新增市政道路18.14公里、37.51万平方米;基本建成环城北路临时停车场,推进人行道(平改坡)改造工程,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196个。完成平安大道、兴海路、民生路、金水路等一批雨污水分流管网建设,新增污水管44.23公里,雨水管17.08公里;基本完成颜公河中游段生态化治理工程。动工建设同三高速宁海互通口改造提升工程及平安大道改造提升绿化工程,基本建成天明公园一期工程,完成会展中心等20余处节点及道路增量改造,新增城市公共绿地56公顷,绿地率、覆盖率和人均公绿分别达到37.6%、40.5%、13.3平方米。开工建设大屋住宅小区;续建12个住宅小区5381套保障性住房,工程面积累计84.8万平方米,其中樟树潭安置小区、马郎山农民公寓、原钢瓶厂地块公租房全面建成,21#地块、城东片70#地块、杨家二期、桥下潘北区、D3地块、原水产城地块等6个住宅小区进行装饰施工。建成溪南美食广场,西子国际、香港时尚广场基本完成主体工程,数码城进行主体施工,城区中小企业安置区完成大半土方开挖工作。完成许家山、西翁村、团结村等3个村的省级考核验收,新申报下畈村、马岙村、月兰村、里山季村、凤凰山村等5个村,列入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的村庄共16个。累计完成棚改项目投资46亿元,启动棚改户数2809户,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完成危改面积6.56万平方米,为市政府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31%。
dedecms.com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成效明显。2015年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完成《宁海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5-2020)》(征求意见稿)编制工作。同时获得省级绿色学校1家,市级绿色学校3家,市级绿色企业1家的命名,全县累计获得省级绿色单位28家,市级绿色单位82家。积极推进化工和金属表面处理行业的整治工作,完成2家化工企业关停工作;西店镇2家铝氧化企业已经完成搬迁入园工作;食品罐头企业采用果胶脱水叠螺机处置果胶,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顺利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全年累计淘汰黄标车2928辆,完成年度任务的106.5%,发放淘汰补助资金2257.5万元,检测机动车33947辆,发放环保标志54150份。推进工业废气治理,完成宁海强蛟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粉尘治理改造工作,同时开展表面涂装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列入整治计划的13家工业企业都已经完成整治工作,累计投入治理资金1200万元;同时完成国华宁海电厂4号机组清洁化排放改造工程,总投资1.65亿元。对60家企业进行环境信用等级初评,出具公司上市、绿色信贷守法证明52份,12家企业通过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全县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空气优良天数为321天,优良率达85%以上,市控以上水质断面达标率和优良率分别为75%、100%;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内容来自dedecms
2015年末全县总户数231462户,户籍总人口627794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24035人,女性人口303759人,分别占总人口51.6%和48.4%。2015年出生人口5525人,出生率为8.81‰,死亡人口3906人,死亡率为6.2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8‰。
内容来自dedecms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24元,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7293元,增长7.6%。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19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024元,增长14.0%。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4年的1.83:1缩小为2015年的1.82:1,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储蓄35799元,比上年增长9.8%。
copyright dedecms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保扩面持续推进,截止12月底本地户籍人员参加养老保障总数42万多人,参保率达到85.98%;工伤保险189603人;生育保险116815人;职工医保192660人;居民医保43233人;失业保险113380人;新农合42万人,参保率99.12%;社保卡持卡人数达51.48万张。创新推出“丰收养老贷”业务,目前已有17000多位被征地农民申请该业务,共发放贷款13多亿元,被征地流转基本衔接率已由去年底的10%上升到66%,同时实行“海地同保”,将失海渔民纳入被征地养老保障。阳光医保智能审核开展顺利,医保医师制度积极推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创新的支撑作用,着力促进农村电商创业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截至2015年底,已建成农民创业集聚示范基地(园)73个,孵化农民小老板1000余名,带动农民转移就业3万余人。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5519个,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47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918人,失业保险参保净增3768人,新增创业实体5853个,创业带动就业人数23412人,累计开发(保持)公益性岗位8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2.1%,公益性岗位进村达标率92.3%,合计办理小额贷款222人,金额4266万元。开办各类培训班367个,培训农村劳动力10111人,外来务工人员5638人,高技能人才培训完成2057人,创业培训完成849人(其中大学生创业培训完成156人),企业培训师完成培训332人,职业技能鉴定11104人,自主评价企业发展目标数完成297家。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工作成绩显著。全面建立乡镇(街道)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社会救助水平有力提升,实现低保标准城乡一体。2015年纳入低保及低保边缘重残9054人,下拨低保金近4000万元,发放一次物价补贴310万元,农村月人均补差383.64元,城镇月人均补差400.78元。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对全县5204名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金近2850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949万元,救助17894人次。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提升,建立公共巨灾保险制度,创建全国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村(社区)分别达到9个和11个。全县共有养老床位3558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3.27张。全县建成326个社区(居委会)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社区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4%。26家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809人,残疾职工月均工资达2537元,月均投保954元。 dedecms.com
“平安宁海”建设扎实推进。2015年全县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比上年下降6.0%,死亡人数下降4.0%。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0%和2.0%。
内容来自dedecms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织梦好,好织梦
2、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总量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本文来自织梦
3、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调查按城乡住户一体化改革后的新口径计算,增幅按统计口径变化作相应调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