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7-12-22 作者:派智库 来源:连江县政府网站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实施“工业兴县、港口强县”战略,扎实推进海峡西岸新兴港口城市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一、综合
dedecms.com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综合实力增强。初步核算,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9.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03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24.93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增加值34.53亿元,增长13.3%。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有所调减,第二产业保持强劲增势,第三产业发展稳定。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2.2:23.1:34.7调整为40.2:25.1:34.7。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0%。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1%;服务项目价格下降2.7%。分项目看,食品上涨2.6%、家庭设备用品维修服务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交通和通讯上涨0.5%、居住上涨4.8%,衣着、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价格分别下降0.1%、6.7%,烟酒及用品与上年持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1%。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县从业人员35.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6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82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9.09万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2.23万人。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全年,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9人;城镇失业登记4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6%,控制在1.8%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80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还不稳固,保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高;国际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出口面临新的挑战;社会就业压力大,下岗职工、城镇低收入居民和贫困地区的群众生产仍较困难。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农业产值7.30亿元,下降0.1%;林业产值0.27亿元,增长14.5%;牧业产值2.67万元,下降5.4%;渔业产值59.50亿元,增长12.3%。种植结构调整,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10万亩,粮食产量11.05万吨,比上年增加0.74万吨,增产7.2%。蔬菜瓜果产量17.63万吨,增长0.1%;水果产量3.14万吨,增长7.9%。肉类总产量1.44万吨,下降4.0%;禽蛋产量0.92万吨,下降4.2%。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更新面积24440亩,其中,国债造林5700亩、一般造林18740亩。渔业生产稳定增长。渔业生产按照“以养为主,养、捕、加并举”的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水产品深加工和优高养殖,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0.25万吨,比上年增长3.3%,其中,淡水养殖0.6万吨,海洋捕捞31.35万吨,海水养殖38.17万吨。水产品加工量25.96万吨,加工产值20.15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dedecms.com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可门火电厂第一期两台60万千瓦机组2006年顺利投产,全县工业发展后劲大大增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66.69亿元,比上年增长32.0%。规模工业发展速度快速。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55.40亿元,比上年增长40.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3.1%,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22.80亿元,增长103.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产值29.93亿元,增长16.7%。重点企业特别是亿元企业拉动作用显著。全年累计产值三千万元以上企业达29家,共完成产值47.7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6.2%,增长46.9%,拉动规模工业增长38.56个百分点,其中亿元企业13家,共完成产值38.65亿元,新增产值14.79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新增产值的93.0%,拉动工业增长37.4个百分点。经济区工业增长快速。两大经济区(连江经济开发区和可门开发区)共完成产值28.71亿元,增长50.4%,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1.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4.3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加工业、电气生产供应、皮革制品制造、电气器材制造等五大主要产业全年分别完成产值13.73、10.51、9.88、4.24、4.3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近八成。 copyright dedecms
工业经济效益回升,实现利税增幅较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收入46.24亿元,比上年增长27.8%,产销率达到97.3%。实现利税总额3.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倍;实现利润总额2.11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倍。 dedecms.com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3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全县12家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78亿元,增长162.6%。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施工面积504.56万平方米,增长76.8%,其中投标承包面积338.65万平方米,增长137.5%;房屋竣工面积254.31万平方米,增长168.5%;实现利润总额3685万元,增长86.7%,税金总额8025万元,增长136.6%。 织梦好,好织梦
四、固定资产投资
内容来自dedecms
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2006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354万元,比上年增长55.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35458万元,增长78.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4896万元,下降67.9%。房地产开发投资74561万元,比上年增长150.9%。商品房屋施工面积82.4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4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6.40万平方米;其中,现房销售面积占8.0%,期房销售面积占92.0%;商品房销售额60266万元;商品房现房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2356元、期房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2276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重点项目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福州可门火电厂一期两台共120万千瓦建成投产;华电储运10号、11号泊位码头动工建设;疏港公路山坑至文山段顺利通车;拓宽改造816南北路;温福铁路连江段、黄岐国家中心渔港、粗芦岛大桥、可门饮水工程罗仑至文山段等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
五、国内贸易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消费品市场发展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9亿元,比上年增长9.3%。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额9.91亿元,增长11.4%,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6.3%;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11.48亿元,增长7.5%,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7.71亿元,增长8.8%,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2.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27亿元,增长11.9%,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3%;其他行业零售额0.38亿元,增长8.5%。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六、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进出口总额244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出口18588万美元,增长1.1%,其中,三资出口18375万美元,增长2.9%;进口5830万美元,增长2.5%。进出口相抵,顺差12758万美元。
copyright dedecms
全年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0个,比上年增长11.1%;按验资口径统计合同外资金额4912万美元,下降7.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958万美元,增长29.2%。
copyright dedecms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dedecms.com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较快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18699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公路6361万吨公里,增长9.5%;水运1180630万吨公里,增长30.0%。全年完成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4616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3%。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481万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330万元,增长5.7%,邮政业务总量12151万元,下降0.4%;移动电信业务收入11596万元,增长27.1%。年末城乡电话用户191823户,比上年增加17531户,普及率31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153000户,比上年增加32326户,普及率100部/百人。 dedecms.com
全年接待境外游客3373人次,比上年下降3.9%。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港澳同胞397人次,增长35.5%;台湾同胞1628人次,增长11.0%;外国华侨1751人,下降23.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八、财税、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70185万元,按同口径比上年增长50.3%,其中:上划中央收入17514万元,增长47.9%;地方财政收入52671万元,增长51.6%。税务部门组织各项收入48167万元,比上年增长39.4%。税务部门收入中,国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税收收入)14825万元,增长37.7%;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33342万元,增长40.2%,其中税收收入29159万元,增长41.4%。金融运行安全稳健。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9.99亿元,比上年增加16.94亿元,增长3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2.76亿元,比年初增加10.53亿元,增长24.9%。各项贷款余额23.95亿元,比年初增加3.89亿元,增长19.4%。现金投放基本正常,全年现金净投放55692万元,比上年多投放15568万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研究应用开发取得新进展。“一县一业”重大科技项目3项顺利实施,开发建成800亩规范化大弹涂鱼养殖基地;实现“6.18”科技成果项目对接5项;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市科技计划项目11项。产权(专利)申请量31件,其中发明7件、实用12件、外观12件。“百洋”牌鱼糜制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马祖福”牌黄酒、“青芝”牌面粉被评为省名牌产品,“百洋”、“飞鹭”评为省著名商标。
织梦好,好织梦
扎实推进“双高普九”工作,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普高招生4448人,职专招生3899人,初中招生5978人,小学招生5627人。年末,全县普通中学40所,在校生34404人;职业中学1所,职专(高)在校生2495人;小学133所,在校生33944人;幼儿园77所,在园幼儿数15151人;特殊学校在校生220人。全年全县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2000多万元,新建、扩建和改造校舍面积24345平方米。 dedecms.com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dedecms.com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了以创建“平安连江”为主题的大型文艺踩街活动、“亲情回归”联欢会、“企业风采”、“廉政建设”书法、美术作品展等群众文化活动10项;开展文化下乡活动12场,先进文化社区文艺活动7场。小沧乡、潘渡乡仁山村被评为市级民间文化艺术乡(村)。电影放映1590场,新排闽剧3本;县图书馆接待读者336001人次,流通图书20333册次。有线电视用户11万户,光纤联网通村率达94.0%。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年末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22个,床位数639张;卫生技术人员818人,其中医生424人。“新农合”工作稳妥推进,年末,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443267人。 内容来自dedecms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县第九届全民健身节活动;举办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21项。业余训练创新绩。运动健儿在全国第四届特奥会上获金牌19枚、银牌11枚;在第十三届省运会上获金牌19枚、银牌10枚、铜牌10枚。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全年出生人口5781人,其中男3026人,女2755人,出生率9.15‰,出生性别比为109.84:100;死亡人口3411人,死亡率5.4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5‰。年末全县总人口为611881人,其中城镇人口129577人,总户数178320户。 dedecms.com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05元,比上年增长12.2%;人均生活费支出7830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5207元,增长6.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22元,增长10.6%。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居民生活区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渐趋完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49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9.66平方米。 织梦好,好织梦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2078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16387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1216人。443267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县新农合参保率达80%。年末全县最低生活保障对象8843人,其中:城镇低保人员为868人,农村低保人员7975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472.3万元。
注:
1、本公报未包括马祖岛; 织梦好,好织梦
2、本公报连江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