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8-03-05 作者:派智库 来源:德州市政府网站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新世纪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为复杂的一年。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抢抓经济回暖机遇,全县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不断改善,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 本文来自织梦
一、综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62.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增速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4个季度GDP累计增速分别为17.6%、13.2%、13.7%、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89.09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51.12亿元,增长14.2%。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14.5:55:30.5调整为14:54.7:31.4,第一、二产业分别下降0.5和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9个百分点。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28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4473美元),比上年增加3865元,不变价增长12.7%。 织梦好,好织梦
民营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全县继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努力将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民营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对全县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10年底,全县民营经济户数达到10128户,从业人员、注册资金分别达到3.14万人、34.14亿元,分别增长3.18%和17.3%;实现营业收入43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9%,上缴税金5.49亿元,增长7%,民营经济税收占全县税收收入的69%,比去年提高0.4个百分点。 copyright dedecms
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对外形象明显提升。进入了省级经济开发区行列。年末,园区实有注册企业415家,外商投资企业6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5.64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9%,园区经济已成为全县工业的“隆起”和经济发展的高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还比较艰巨;工业缺大少强,主导产业支撑带动能力偏弱,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后续财力增长不足,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资金信贷日益趋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农业 dedecms.com
2010年,全县紧紧围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三大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农林牧渔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1.84亿元,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27.58亿元,增长3.5%,林业产值0.29亿元,下降9.9%,牧业产值19.22亿元,增长5.8%,渔业产值2.05亿元,增长7.2%,农业服务业产值2.70亿元,增长8.4%;农、林、牧、渔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比例由上年的50.68:2.13:41.24:3.36:2.59调整为53.20:0.56:37.08:3.95:5.21。
dedecms.com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0.20万亩,增长1.96%,总产量81.43万吨,增长10.36%,单产542.1公斤,增长8.23%,其中夏粮总产量39.98万吨,增长6.50%,粮食总产、单产再创历史新高,连续四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翟家镇孙丰忠勇夺全省粮王桂冠,德平镇魏德东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棉花播种面积3.37万亩,增长13.0%,总产量2398吨,下降13.23%,单产71.2公斤,下降23.19%;蔬菜种植面积17.74万亩,增长6.96%,总产量66.36万吨,增长7.30%,成为进京蔬菜准入生产、渤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和东南沿海出口基地县;瓜类种植面积1.11万亩,下降1.75%,总产3.65万吨,下降14.4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0.01万亩,下降71.8%,总产量26吨,减少64.95%。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人工造林面积1010公顷,育苗面积328公顷,零星植树500万株,幼林抚育面积2000公顷,成林抚育面积4000公顷,苗木产量400万株,木材产量16800立方米;水果产量24655吨,增长2.84%。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8%,先禾绿博园成为全省十佳苗圃。
畜牧业生产实现新突破。畜牧强县建设实现新突破,形成独具特色的“大龙头、大基地、大服务、大产业”现代畜牧业发展临邑模式,并在全市推广。年末龙头企业达到46家,在金锣、六和、福润、鲁海等龙头企业带动下,生猪、肉鸡、肉鸭、蛋鸭、乳鸽五大产业以孵化繁育、规模饲养、宰杀加工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临盘鱼鸭混养基地被认定为国家一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临盘街道被评为中国鸭蛋之乡,我县成为山东半岛高端禽肉产品出口加工和沿高速公路奶牛健康养殖基地县。 内容来自dedecms
水产品生产取得新进展。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133公顷,增长53.12%,水产品总产量14010吨,增长53.1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2010年末,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力达176.73万千瓦,比去年增加2.18万千瓦;其中,柴油发动机165.64万千瓦,电动机动力10.87万千瓦。年末拥有农用拖拉机4.23万台,增加0.01万台;自走式联合收获机986台,比去年减少34台;农用运输车62796辆,其中三轮汽车60784辆。农村用电量10740万千瓦时,增长13.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91吨,增长8.18%。年末机耕作业面积48.18千公顷,减少21.8%;机播面积109.9千公顷,增加8.17%;机收面积84.51千公顷,增加10.4%;配套机电井6300眼,比去年增加46眼;总灌溉面积5.3万公顷,持平,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39万公顷,增长3.54%;旱涝保收面积2.11万公顷。年末,全县184个社区全部通电、通汽车、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自来水受益村达到167个,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工业 内容来自dedecms
工业生产企稳向好,工业结构渐趋优化。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已发展到374家,比年初增加37家。资产总计231.1亿元,增长29.16%。完成工业总产值382.74亿元,增长19.69%,其中,轻工业增长3.68%,重工业增长31.85%;装备业总产值51.98亿元,增长34.68%。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3.77亿元,增长40.9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9.72%,同比提高5.44个百分点。全县工业用电量71729万千瓦时,增长10.5%。
本文来自织梦
工业效益明显回升,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82.68亿元,增长18.79%;实现利税56.04亿元,利润28.59亿元,分别增长33.57%和49.17%。产成品存货7.86亿元,增长12.12%,应收账款额11.28万元,增长11.4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99.72%,提高14.16个百分点。生产销售衔接良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51%,提高0.1个百分点。在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33.22%,提高6.02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6.63%,提高11.8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35.89%,下降0.0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8.09%,提高1.3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4.62次,提高0.39次;全员劳动生产率19.66万元/人,增长0.1%。
copyright dedecms
工业企业实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全县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4家、过亿元的30家,税收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11家,分别新增3家、19家和5家。恒源石化入选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居234位,成为全国一千强企业和全省百强企业,索通发展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生产规模居全国同行业之首,成为全国成长型百强企业和最具投资价值30强企业;索通、科信生物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恒源”、“鲁瑞”成为省著名商标;齐鲁制药、新立泰制药、双瑞生物、泰亨气体等项目的建设,带动了生物制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县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中国塑料编织之乡、全国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示范基地、全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和全国铝用碳素生产出口基地。 本文来自织梦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内容来自dedecms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投资结构渐趋优化。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212个,比上年增加27家,完成投资额112.82亿元,增长23.7%,其中5千万元以上项目117个,增加38个,完成投资83.37亿元,增长26.4%;商品房建设完成投资10.75亿元,增长1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21亿元,增长130.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5.06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3.55亿元,增长31.7%,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3.7:48.8:47.5,第一、三产业增速加快,构成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1.8和14.2个百分点。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狠抓工业、城建、服务业三大类58个重点项目,恒源石化100万吨延迟焦化、80万吨混合加氢,齐鲁制药一期、青源镀膜玻璃等26个项目竣工投产,齐鲁制药二期、光耀电力等32个项目项目开工建设,有力地推进了企业规模膨胀、产业结构升级。全县规模以上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12个,其中5千万以上项目117个;服务业项目103个,其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78个,本年新开工项目167个。
copyright dedecms
建筑业生产稳定提高。全县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建筑企业14家,减少2家;完成施工产值86156万元,比上年增长24.2%,竣工产值67146万元,下降1.8%,实现增加值27435万元,增长3.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3.86万平方米,增长12.6%,竣工面积48.11万平方米,下降2.1%;实现利润总额8684万元,下降7.9%,全员劳动生产率(按总产值计算)达到12.26万元/人,增长23.2%。
五、交通运输、邮电业 copyright dedecms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县年末境内实有公路通车里程2002.5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43.1公里,境内公路密度达到197.1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184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全年公路运输营利性车辆完成客运量653万人,下降15%,客运周转量38443万人公里,下降3.6%;完成货运量1277.9万吨,下降4.3%,货运周转量270876.7万吨公里,下降16.5%。全年交通事故63件,下降5.79%。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26万辆,增长20%,其中个人汽车0.82万辆,增长25%。
织梦好,好织梦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070.53万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8277万元,增长7.14%;邮政业务总量3793.53万元,增长11.66%。年末本地电话用户6.7万户,减少4.4%,住宅电话6.11万户,增加2.25%,其中:乡村电话用户5.13万户,减少4.4%;移动电话用户32.66万户,增长26.06%,国际互联网用户2.7万户,增长39.34%。电话普及率达到73.1部/百人,比上年提高11.9部/百人。
copyright dedecms
六、国内贸易
物流市场建设成效显著。规划建设东部商贸区,建成副食品批发、同兴建材等专业市场,金家园装饰材料市场成为全省十大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引进钢贸城、嘉禾电动车物流园等商贸物流项目,东部商贸区列入全省百家重点服务业园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有效,义乌商品城如期推进,明德、鲁牛两个四星级酒店和金龙购物中心相继启动。规模以上贸易企业达到202家,其中零售额过千万元以上的118家,分别新增35家和57家。 本文来自织梦
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66亿元,增长19.4%,其中规模以上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31.01亿元,增长24.9%。从城市市场看,县城零售额22.08亿元,增长26.3%;农村零售额34.57亿元,增长15.4%。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4.76亿元,增长16.7%;非公有制实现零售额51.89亿元,增长19.7%,其中:个体经济零售额36.5亿元,增长17.7%;私营经济零售额15.39亿元,增长24.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实现零售额46.8亿元,增长19.5%;餐饮业零售额8.3亿元,增长19.9%;其他行业零售额1.56亿元,增长13.1%。 织梦好,好织梦
七、对外经贸及合作 本文来自织梦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对接合作成效明显。引进建设了投资12亿元的泰亨气体、8亿元的光耀电力、6亿元的申安LED等过亿元项目36个,实现了招商体量、质量、数量三大突破。新兴产业招商成为亮点,继齐鲁制药、信立泰药业、双瑞生物、新药中心后,又引进了10亿元的上海谷际生物、6亿元的必美药业、1.2亿元的一飞药业,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对接合作成效明显,分别与天交所、青岛李沧区确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项目争取实现新突破,上报国家和省批复项目65个,到位资金1.1亿元。举办了首届县域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2010投融资洽谈会,全国各地113家金融单位、投资机构前来参加。
织梦好,好织梦
外经外贸快速恢复。随着世界经济继续复苏,全县外贸经济快速恢复,进出口总额基本恢复到危机前水平。2010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23504万美元,增长62.2%,其中:出口总额21733万美元,增长94.9%,进口总额1771万美元,下降47%;合同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20万美元,增长2013.7%。 本文来自织梦
八、财政、金融
织梦好,好织梦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16881万元,增长11.19%,税收收入79544万元,增长6.34%,其中国税和地税分别完成42880万元和36664万元,分别增长3.87%和9.39%,涉油产业实现税收1.3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8261万元,增长13.01%,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57.93%;其中:增值税收入3665万元,下降19.61%;营业税收入5425万元,增长53.12%;企业所得税2437万元,增长22.03%,个人所得税收入666万元,增长9.36%;城镇土地使用税7557万元,下降6.93%;行政性收费25522万元,增长22.2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8635万元,增长25.04%;科学技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教育等重点支出得到加强,其中:科学技术支出1915万元,增长1.75%;医疗卫生15091万元,增长19.57%,社会保障和就业19549万元,增长14.68%,农林水事务27286万元,增长52.94%,教育25373万元,增长27.82%。
织梦好,好织梦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2.06亿元,比年初增加14.0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0.06亿元,比年初增加2.31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36亿元,比年初增加8.68亿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1.62亿元,比年初增加3.47亿元。短期贷款35.52亿元,比年初增加2.2亿元。其中,单位贷款及透支22.45亿元,比年初增加3.62亿元;中长期贷款16.06亿元,比年初增加1.27亿元。其中,个人中长期贷款及透支5.2亿元,比年初增加1.43亿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资本市场取得积极进展。天安化工在天安所挂牌,并成功融资,实现了德州在天交所融资零突破;清远集团在美国挂牌,胜利钢管、泓淋电子在香港上市。引进德州银行、中银富登银行等7家金融担保机构,信用担保体系逐步建立。
copyright dedecms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大力实施南区建设推动,东区商贸拉动,西区工业带动,老区改造促动“四区联动”战略,在全市率先实现城区控规全覆盖,率先完成县域村镇体系、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农房集中连片改造等规划编制。东外环、南外环建成通车,构筑起“十横十纵”的城市道路主框架。2010年全县共安排城市建设工程33项。新区建设有序推进,建设完成了占地18.6万平方米的明德文化苑工程,5月份向全社会开放,成为临邑又一重要城市景观。建设完成了办公设施区间路3条,总公里828米,总面积7452平方米。比德弗一、二期住宅开发工程、明德国际酒店正在建设,南部新区污水提升泵站已经建成,新五中9月交付使用。公益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建明镜路、纬一路、犁城大街、富民路、渤海北路等道路总里程3709米,改造迎曦大街、迎宾路等道路总里程4167米,提高了道路通行质量。实施了及老城区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供水能力可达4万立方/天,完成了城区供热管网低温循环水改造工程,铺设管网1.9万米。进一步提高供气能力,实施了输气门站改造,日供气能力达60万立方米。第一污水处理厂东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顺利通过省环保部门验收,第二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顺利通过国家海河流域检查,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已进入调试运行阶段,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人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荣获全省适宜人居环境奖,临盘街道荣获全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兴隆、德平等7个乡镇成为全省环境优美乡镇。全县建成区面积31平方公里,新增3.8平方公里,其中绿化覆盖面积8.5平方公里,增加0.6平方公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全年环境污染治理实际完成投资总额1.2亿元,污水处理厂2座,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和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分别为100%和80%;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3847吨,增长25.46%;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比去年降低8.54个百分点,顺利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成为全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本文来自织梦
十、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及考试评价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坚持加大教育投入,新五中投入使用,教育教学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实现新突破。年末全县拥有普通中学17所,教职工教职工人数2084人,在校学生19747人,其中女生9479人;小学60所,教职工3176人,在校生33805人,其中女生16960人;私立中学3所,教职工教职工人数221人,在校学生239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升学率90%,提高19.5个百分点;高中升学率85%,提高4.4个百分点。
dedecms.com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中医院新病房楼投入使用,增加床位260张,县医院新病房楼主体完工,可增加床位800张,扩建县疾病控制中心实验楼1000平方米,建设了兴隆、宿安2处卫生院病房楼,增加业务用房2200平方米,全县220处中心卫生室全部通过省级规范化建设验收。在12处卫生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有药品全部实行零善率销售,药品价格降低30%,门诊就诊人数增加20%,住院患者增加25%。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完成控制目标。年末拥有医院、卫生院12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68人,职业医师434人,其中职业医师119人;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数1592床;卫生防疫人员308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55‰,提高1.39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6.23‰,下降1.94个千分点,产妇住院分娩比例达到99.72%,提高1.02个百分点,补助农村孕妇5100人102万元。为100%的社区居民和96.5%的农村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超过全省医改目标15和66.5个百分点。学校卫生、职业卫生、餐饮服务监督覆盖率均达到100%。
dedecms.com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创建“文明临邑”,充分利用公园、广场等阵地,先后举办了消夏文艺汇演、元宵灯展、广场文艺等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建成乡镇文化站12处、村文化大院406个,“一勾勾”剧种和“德平大秧歌”分别被认定为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县成为中国书法之乡、中国书画之乡。全县年末拥有体育场馆1座;剧场、影剧院2处。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0万册,增加2万册。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一、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 copyright dedecms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15.17万户,总人口53.84万人,增长0.08%;其中农业人口33.53万人,下降1.35%,非农业人口20.31万人,增长2.52%;女性人口26.63万人,占总人口的49.5%;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18.3%和14.5%。在全省率先实行村级计划生育星级化管理,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全年出生人口6131,出生率11.39‰;死亡人口5806人,死亡率10.79‰;人口自然增长率0.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城镇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县在岗职工年末人数25653(劳动工资口径),其中女职工12401,第二产业职工9933人,第三产业职工15720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7378.2万元,增长20.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445元,增长5%;离退休职工工资逐年提高,实现了及时足额社会化发放。
农村居民收入稳定提高,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011.48元,比上年增加786.51元,增长12.63%;农民生活消费支出3031.66元,下降15.12%,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185.57元,增长13.04%,衣着消费支出144.23元,增长2.78%,居住消费支出762.91元,增长46.09%,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189.37元,增长3.02%,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342.12元,增长0.56%,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227.47元,下降2.75%,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35.54元,下降2.6%,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44.45元,增长77.92%。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0.31平方米,增加0.11平方米,恩格尔系数为39.1%,下降0.7个百分点,服务性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9.19%,比去年下降4.51个百分点。
内容来自dedecms
劳动保障和再就业机制不断完善。积极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大力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全省首批创业型城市试点县。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130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520人,与去年持平。
医疗保险事业稳步推进。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医疗保险覆盖率不断提高。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达到29426人,新增1253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达到43.84万人,新农合参合率基本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全年审核票据54.8万元,兑付医药费5769万元。探索推行了支付方式改革,对阑尾炎等11种疾病实行了单病种限价,对急性白血病等重大疾病制定了单独报销比例和报销办法。全县平均住院补偿比和门诊补偿比分别达到41.3%和32.5%,均位于全市前列。成为全国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示范县。 本文来自织梦
养老保险、社会救助体系取得成效。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企业养老金2.4亿元;低保、五保、救灾救济等七条保障线不断完善,累计发放保险金5539万元。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3.47万人,新增0.2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6.19万人;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4056人和15797人,分别增加5.8人和3001人;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1个,床位数987床;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078人。 内容来自dedecms
注: 本文来自织梦
1、本公报所列部分数字为快报数字或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中的统计资料数据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内容来自dedecms
3、人口数字为公安部门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