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不利影响,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把握“改革创新、提速升级、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总基调,攻坚克难," />

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统计公报 >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8-11-16 作者:派智库 来源:新干县政府网站 浏览:【字体:

style="width:100%">

    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不利影响,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把握“改革创新、提速升级、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总基调,攻坚克难,创新突破,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基本完成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内容来自dedecms

    一、综合

内容来自dedecms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96.79亿元,可比增长9.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0亿元,可比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51.72亿元,可比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26.56亿元,可比增长8.9%。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2%、55.4%和33.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11个、5.48个和3.3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19.9:53.3:26.8调整为19.1:53.4:27.5,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县人均GDP达到28510元,比上年增加1777元,可比增长9.6%。 dedecms.com

    运行质量逐步提高。一是财政增收。2014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8.5%。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3.5%,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75.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二是效益提升。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6.74亿元,增长14.5%。实现利税总额28.24亿元,增长17.6%。全员劳动生产率335391元/人,增长17.1%;三是民生改善。2014年,全县在岗职工人均工资45680元,增长8.2%。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69元,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99元,增长9.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22亿元,净增10.6亿元,为历年之最,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居全市前列。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农业

copyright dedecms

    农业经济稳中有升。201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8.13亿元,增长5.2%。其中,种植业产值14.49亿元,增长6.3%;林业产值1.31亿元,增长9.1%;牧业产值9.43亿元,增长1.7%;渔业产值2.50亿元,增长9.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9亿元,增长10.1%。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29.1万亩,增长0.1%。其中粮食作物达85.44万亩,比上年增长0.2%;油料播种面积24.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播种面积12.16万亩;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全县粮食总产量达33.82万吨,增长4.0%;油料产量2.23万吨,增长1.8%;肉类总产量78669吨,增长2.3%;家禽年末数67.11万只,增长1.6%;水果总产量23.28万吨,增长3.5%;水产品产量2.14万吨,增长4.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特色产业调优增效。2014年,全县围绕优质果业、中药材、绿色蔬菜、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建成三湖湖坪葡萄、麦小坑茭白、沂江刘家巷蔬菜等35个百亩以上标准较高、规模较大的特色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成功获市政府授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全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5家;新增农民合作社104家,总数达503家;新增家庭农场281家,总数达310家。 copyright dedecms

    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2014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9.86万亩,有效灌溉率达92.4%,当年旱涝保收面积达2.69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7.22万千瓦,农用排灌机械保有量3.98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9083吨,增长2.3%。 织梦好,好织梦

    三、工业和建筑业

dedecms.com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201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3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5.7%,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8%,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仍然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规模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15.31亿元,增长20.7%,实现增加值51.72亿元,增长22.5%。园区企业发展向好,2014年,园区基础设施投入55630万元,增长11.0%;现有工业企业121户,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5.09亿元,增长19.1%,占全部工业的83.9%;上缴税金7.82亿元,增长16.1%;安置就业16590人,增长2.4%。 dedecms.com

    建筑业企业发展较好。2014年,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2.06亿元,增长3.2%;完成增加值3.0亿元,增长10.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1亿元,增长15.3%;利润总额0.31亿元,增长22.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4.4万平方米,下降9.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1.4万平方米,下降13.3%。

copyright dedecms

    四、固定资产投资

copyright dedecms

    投资总量较快增长。2014年,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8.01亿元,增长12.2%。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完成86.42亿元,增长22.8%;国有投资完成11.34亿元,下降11.7%;从产业投向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86亿元,增长52.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1.12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5.03亿元,增长16.6%;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1.4:64.2:34.4调整为1.9:62.4:35.7,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年施工项目12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9个。

copyright dedecms

    重点建设进展顺利。2014年,全县完善了绿色科技照明产业园、务丰食品产业园、河西工业园北区、盐化工业城等控规编制和各乡镇集镇总规修编,调整完善了26个村庄规划,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城防洪工程北段主干道建设和绿化美化有序推进,滨江景观带初具品相;城东大道主干道建设基本完成,湿地公园加快推进,城东发展框架雏形初显;城北物流园、灯饰照明交易市场、城南幼儿园、金川大道南北两端街景改造等重点项目顺利完成,县城承载功能和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织梦好,好织梦

    五、国内贸易和开放型经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消费市场繁荣发展。2014年,城北物流园顺利竣工投入运营,箱包皮具、灯饰照明产业“市场+基地+物流”互动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全县电商经营主体达到1000多家,交易总额突破15亿元,成功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8亿元,增长12.1%。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增长18.6%,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8%。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82亿元,增长12.2%;农村零售额12.36亿元,增长12.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3.99亿元,增长12.2%;餐饮业1.64亿元,增长11.4%;住宿业0.55亿元,增长10.1%。

dedecms.com

    开放型经济成效显著。2014年,我县对外开放不断加快,先后洽谈推进了新干灯煌、上海氯碱、泓春制药、湖南海利、天宇化工4E等一批重大项目,县海关事务联络办获批,全年引进内资37.8亿元,增长24.5%;实际利用外资6100万美元,增长2.0%;外贸出口2.74亿美元,增长15.7%。全民创业深入推进,新增民营企业469户,总数达2548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356户,总数达1.36万户,经济发展彰显新的活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六、交通、邮电

内容来自dedecms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2014年,全社会公路客运量353万人,增长2.9%;旅客周转量31041万人公里,增长12.0%;铁路客运量49.6万人,增长18.1%;旅客周转量11415万人公里,增长18.1%。货运物流业快速发展,全年公路货运量1060万吨,增长14.3%,货物周转量464493万吨公里,增长10.0%;水运货运量755万吨,增长6.0%,货物周转量34149万吨公里,增长6.0%;铁路货物发送量71.5万吨,下降17.7%。

织梦好,好织梦

    邮电通信能力平稳增长。2014年,全县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总量12121万元,增长5.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300万元,增长10.2%;电信业务总量1860万元,增长7.5%;移动业务总量7004万元,增长4.6%;联通业务总量886万元,增长0.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7364户,比上年减少757户。移动电话用户14.81万户,增长6.2%,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42.6部,互联网宽带用户25433户,增长4.8%。

本文来自织梦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dedecms.com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14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3.02亿元,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83亿元,增长9.0%,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75.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10亿元,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6.90亿元,增长9.5%;非税收收入3.20亿元,增长6.8%。全年财政支出21.0亿元,增长4.7%。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工程和重点支出倾斜,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7亿元,增长7.8%;教育支出5.09亿元,增长5.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23亿元,增长5.9%;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支出2.37亿元,增长24.8%;农林水事务支出4.94亿元,增长14.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金融市场日益活跃。2014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1.46亿元,比年初增加11.1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87.22亿元,比年初增加10.6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5.79亿元,比年初增长13.4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5.07亿元,比年初增加6.77亿元;中长期贷款30.59亿元,比年初增加7.03亿元。存贷差高达55.67亿元,存贷比仅为54.2%,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

dedecms.com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7131万元,增长10.5%。其中,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490万元,增长31.1%;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607万元,增长4.0%;各项赔付支出8355万元,增长9.8%。其中,财产保险公司赔款2180万元,增长11.6%;人寿保险公司业务支出2457万元,下降11.7%。

织梦好,好织梦

    八、科教、文体和卫生

织梦好,好织梦

    科教事业稳步发展。2014年末全县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93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数2847人,比上年增加了17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2014年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验收,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获得全省第三,并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典型发言;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现有普通中学16所,小学27所,教学点61个,幼儿园136所。在校生普通中学18701人,小学27892人,幼儿园11900人。专任教师普通中学1133人,小学1159人,幼儿园398人。2014年全县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632人,初中毕业升学率79%,初中和小学入学率分别为97.3%、100.0%。

本文来自织梦

    文体事业日益繁荣。2014年,我县在全国文化“三先”表彰颁奖大会上,作为全国2个先进县市之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就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作经验介绍,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文化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成效突出,县“三馆两台”大楼投入使用。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1个,文化馆(站)14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广播电台(站)13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7.7万册。

本文来自织梦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2014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纵深推进,乡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成效显现,乡村医疗一体化管理试点运行,启动了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工作,县人民医院入选全国500家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试点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2个,其中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4个,精神病医院1个,疾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站1个,皮防所1个,卫生监督所1个,农医局1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77人,其中医生348人,护师、护士262人。卫生机构病床1256张,比上年增加15张,增长1.2%。

dedecms.com

    九、人口与民生工程

织梦好,好织梦

    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2014年,全县出生人口16367人,出生率为48.2‰;死亡人口1224人,死亡率为3.6‰;全年净增人口1514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6‰。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4727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1989人,农业人口275288人。全县已婚育龄妇女69827人,采取节育措施59787人,节育率85.62%,计划生育率66.69%。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继续保持了全国、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誉。

dedecms.com

    人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美丽乡村面貌一新。2014年我县加大新农村建设资金投资力度,全县71个省级村点和新三线、溧塘线两条示范带改造提升全面完成,涌现了一批品位较高、特色鲜明的精品村,美丽乡村建设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农村面貌有了新的改观。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1%,比上年降低了1.3个百分点。年末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2.7平方米,增长2.7%。全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69公顷,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540公顷,建成区绿地率为47.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83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0%,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2.4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9平方米。 本文来自织梦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全年民生事业投入9.9亿元,比上年新增1.9亿元。就业和再就业扎实有效,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8554万元,新增城镇就业4890人。全面落实了困难群众救助和社会保障政策,城乡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99.9%。城乡低保规范有序,共发放城乡低保金3612.6万元,惠及群众1.6万人。县中心福利院和沂江、荷浦等敬老院改造基本完成,养老条件逐步改善。年末“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88256人次。其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5873人、84411人、32150人、20822人、15000人。农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顺利,新建成保障性住房97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35户。扶贫攻坚深入开展,争取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等12个扶贫项目资金2500多万元,11个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2个,完成移民搬迁593人。乡镇敬老院设施齐全,“五保”供养条件大为改善。年末全县福利院、敬老院18个,供养人数1366人,增长33.3%。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