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电子电路 > 国内首个“电子信息军民融合创新实验室”成立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国内首个“电子信息军民融合创新实验室”成立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发布时间:2017-03-15 作者:派智库 来源:同花顺网站 浏览:【字体:

  加快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实现富国强军目标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崛起之基。

本文来自织梦

  近日,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电子科技大学、四川长虹(600839)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国内首个“电子信息军民融合创新实验室”。据了解,该实验室结合校企双方已有的成果及资源,开展雷达系统及其关键技术、新体制雷达、新能源、新型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

内容来自dedecms

  “通过持续合作,将实验室打造成集前沿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新产业孵化、技术信息交流、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与服务平台,助力长虹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长虹控股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dedecms.com

  在分析人士看来,国内首个电子信息军民融合创新实验室的成立,是一次由政府主导、校企联盟共同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尝试,对政、产、学界均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内容来自dedecms

  据悉,根据四川省军民融合发展计划,四川省计划未来培育50家军民融合大企业大集团,大力提升国有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水平,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军民融合企业。而绵阳市也计划在2017年加快建设十大军民融合产业园,支持一批在绵民口企业申报军工科研生产资质,力争年内军民融合企业总数超过290家,军民融合产值增长11%以上。 织梦好,好织梦

  “长虹不仅是绵阳市的军工龙头企业,也是四川省的军工龙头企业,电子信息军民融合创新实验室落户长虹可谓水道渠成。”该人士指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据悉,长虹始创于1958年,其前身为国营长虹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这也是长虹“军工立身”的由来。统计显示,长虹军工产业的整体销售规模已经从2007年的13亿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66.96亿元,呈现良好增长势头。

织梦好,好织梦

  “我们一直很重视军工产业,重视军工技术与民用产品的融合。而且正在逐年加大投入,一方面服务于国防安全,一方面推动民用产品的转型升级。”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 内容来自dedecms

  据悉,早在2007年,长虹就出资15亿元组建了全资子公司——四川电子军工集团有限公司,并先后整合了川内多家优势地方军工企业,具体负责长虹控股集团下军工业务的运作,提升长虹军工整体竞争力。此外,运用资本杠杆,加快军民融合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值得外界关注的是,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长虹电子将合作项目聚焦于雷达系统,其联合实验室将开展雷达系统及其关键技术、新体制雷达、新能源、新型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 dedecms.com

  业内人士认为,后续长虹将进一步强化军民融合深度推进,统筹公司上下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加强并购、合资,上市运作,抢占资产注入先机,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树立军民融合企业标杆,实现差异化竞争,打造“智能制造+军工”产业生态圈。

dedecms.com

  (贾丽)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