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航天航空 > 应尽快启动穗港深机场轨道线建设

应尽快启动穗港深机场轨道线建设

发布时间:2017-11-27 作者:派智库 来源:《智库视点》2017年第28期 浏览:【字体:

粤港澳大湾区各机场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人均航空出行次数依然较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昨日公布了有关“粤港澳湾区世界级多枢纽航空系统”研究建议,提出联合行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机场等多方成立粤港澳湾区机场管理局,尽快启动穗港深机场轨道线建设,打造全球领先的航空枢纽。

织梦好,好织梦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总量虽大,人均量通航点均少 内容来自dedecms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周顺波近期进行了“建设粤港澳湾区世界级多枢纽航空系统”研究。从目前的情况看,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航空客运量达1.85亿人次,货运量736万吨,超过纽约、伦敦和东京几大湾区,在全球湾区中已居于领先地位。尽管过去有观点批评区域内机场存在重复建设、能力过剩等问题,但事实表明,正由于广深港三大枢纽的相互竞争,提升市场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从而提振区域航空市场需求。 dedecms.com

从数据来看,五大机场都在竞相发展,也确实急需资源整合,分工合作,形成科学合理的航空运输网络。粤港澳湾区虽然航空客货总量大,但与伦敦、东京、纽约等世界级湾区相比,人均航空出行次数依然较低,仅为纽约湾区的1/4,伦敦湾区的1/5。粤港澳湾区国际直达通航点数量仍然偏少,面向全球的航空网络不够完善。根据英国欧艾吉航空国际有限公司(简称OAG)2015年发布的全球航空枢纽连接度指数排名,全球连通性最好的50家枢纽机场中,粤港澳湾区仅香港机场入围。广深港三大枢纽在航线航点的设置上未能发挥协同效应,存在重复竞争,粤港澳湾区面向全球的直航点数量仍需提升。

copyright dedecms

现有合作机制航线航权合作进展慢 织梦好,好织梦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各机场由于产权主体不同、港澳空管体制差异等因素,存在监管协调力度不足、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等问题。”周顺波提到,但也应看到,粤港澳湾区内各大机场在保持相对竞争的格局下,需要进一步强化分工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航空运输网络,助力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织梦好,好织梦

粤港澳湾区目前在政府层面缺乏统一的监管协调机制,更多依赖于各市场主体的自发合作。广深港以及珠海、澳门五大机场虽已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在粤港澳合作框架下形成A5联盟,但由于定位分工、产权归属、运行标准、利益主体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基础设施、国际客货等方面合作进展缓慢。 织梦好,好织梦

比如,2008年深港机场轨道联络线计划,双方讨论后归于沉寂,其中固然有建设成本高昂的问题,但双方利益诉求差异也是计划难以推行的重要原因。各机场在基础设施、航线网络、航权安排、关务安排、资金支持等多方面也缺乏有效合作机制安排,尚未实现机场间快速中转和行李联运等基本功能。此外,近年来随着飞行流量不断增加,空域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粤港澳湾区航空枢纽建设的重要因素。 内容来自dedecms

“粤港澳湾区多枢纽航空系统”建议 织梦好,好织梦

世界级湾区发展多机场枢纽系统的经验值得借鉴。周顺波认为,总的来看,世界级湾区在构建多枢纽航空系统上,均建立相对统一的政府监管机构,但在区域内仍保持多市场主体的竞争格局。 内容来自dedecms

要构建适度竞争、分工协作的粤港澳大湾区多枢纽航空系统。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监管协调,实现粤港澳湾区内部各机场的优势互补,避免内耗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要保持适度市场竞争,避免行政或市场垄断而降低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尽快启动穗港深机场轨道线的建设,统一空域规划和飞行程序,形成一体化运作的多枢纽机场系统,打造全球领先的航空枢纽。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解决利益主体及制度差异问题,借鉴新泽西港务局的模式。联合行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机场等多方成立粤港澳湾区机场管理局,作为专业技术管理机构,解决行政分割问题,对各市场主体进行监管等。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