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解读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改革
发布时间:2017-04-25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宏数据库整理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目前我国农村和农业面临的最大矛盾是结构性矛盾。今年刚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总共提出了6个部分33条政策措施,从内容来讲可以概括为两大板块,一个板块是“调”,一个板块是“改”。 dedecms.com
在“调”上就是要调整、转型、融合,实际上就是文件前3个部分的内容。调整主要是调整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这个结构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品种结构,比如“种养+农牧渔”;另一个方面是生产结构,农业内部不同板块之间的结构;还有一个就是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扩充价值链。 copyright dedecms
具体来讲要关注几个事情,一个是在调整品种结构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提出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品牌战略来“调优提质”。品牌战略的实施包括三个重要的环节:一是品牌的创建,就是“三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标”就是原产地标识,这样认证和实行品牌化的创建工作。光有创建还不行,很多地方拿了很多“三品一标”,但市场占有率未必大,影响力未必大,美誉度、知名度未必高,这就需要进行品牌营销,就是推广、推介,让大家知道这个品牌。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护,不能让品牌还没有上市、还没有进入市场,冒牌就进入市场了。所以,通过创建、营销和保护等环节来实施品牌战略,就是为了提质,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还有一个要关注的调结构的事情就是优化区域布局。此次提到了三个区:粮食生产功能区是专门就粮食划定的一个区域,实行优质化、标准化的生产;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就是除粮食之外的重要农产品,像棉花、油料、糖等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还有一些小众的产品,也有特色,要在这个地方发挥比较优势,建立优势区。“三区”是区域布局调整优化区域结构的一个方面。在调整区域结构的时候特别强调要培育主导产品、主导产业、优势产区,发挥“三主”的优势来提升区域化的水平。
调结构还强调产业结构优化,主要是围绕着延长产业链、扩充价值链来促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融合,通过延长产业链、扩充价值链实现农业的增产、增值、增效、增收“四统一”。这样的工作未来要有一个抓手,我们提出建设一个平台,就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种养殖基地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为依托,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把这个平台打造成集生产、加工、研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集合体,发挥这样一种功能,来推进结构调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转方式主要是实现绿色发展。在绿色发展上,这次强调了几个事情。比如推进清洁生产。我们要实行化肥、农药零增长。从2015年开始,农作物种植业每亩化肥使用量跟2014年相比要保持零增长,将来有可能在零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减量。这次主要提出了3个“十条”和3个规划,一个就是围绕土壤治理的“土十条”,另外一个是围绕水源治理的“水十条”,还有一个是围绕大气治理的“大气十条”。为了长期坚持这个事情,又制定了规划。比方说,《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规划》,这是在“十三五”规划之前已经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要防止污染,采取可持续发展。这次“一号文件”又提出实行《耕地、草原和河湖的休养生息规划》,通过3个“十条”和3个规划的实施就可以使突出的环境问题得到治理。
文件同时还提出了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央“一号文件”此次提出了要促进一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譬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利用乡村的资源,文化的和非文化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来发展乡村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发展一些新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发展特色村镇。特色小镇的提法已经很多年了,但这一次进行了概括和提炼。强调以有基础、有潜力的村镇为基础。促进农业文化旅游相结合,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一、二、三产业相融合。通过这样打造综合体,打造特色村镇,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这些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特点就是在产业之间起到融合的作用,有一产、二产和三产,要促融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另一个板块是“改”,就是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主要是三中全会“决定”的两句话,一句话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另一句话是“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个表述是非常严谨的,这两个事不是平等的关系,不是说并重的,市场配置资源是决定性作用,政府发挥作用应该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进行。政府发挥作用不仅有这样的前提,还有一个要求,就是“更好地发挥”,如果发挥不好,还不如不发挥。一个是讲这两个关系,一个是讲这两个关系谁是决定性的、谁是被决定性的,还有就是在什么前提下去发挥好作用。 本文来自织梦
文件的后三部分安排非常清楚。比如讲科技就是要发挥科技的创新驱动作用。研发要做好,推广更要做好。要做好研发和推广,就得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要有激励。
另外,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各自不同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了,政府也不能没有作为。政府要保安全、补短板,像扶贫就是短板、新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是短板,文件有专门的部分讲这个事情,就是发挥政府的补短板的作用。
同时,短板的补充、科技的驱动作用都需要体制机制创新。所以,就要讲改革。文件既讲了产品市场的改革,比如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收储制度的改革、补贴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改革;还讲了要素市场的发育,包括土地制度的改革,像农地的三权分置、其他几块的建设用地的改革;还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改革,资金、资源、资产,这些要素要活化,这样才能增产、增值。同时,还能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还有金融改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离不开金融,持续性的金融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次特别强调了金融体制改革。
dedecms.com
这些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为“改”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这个文件的6部分33条之间的逻辑是非常清楚的,一个主题、两个方面,一个是“调”,一个是“改”。“调”建立在“改”的基础上,“改”推动“调”,推动了新一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nc-1820170224)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