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我国对亚洲区域农业投资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发布时间:2017-05-02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宏数据库整理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摘要: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紧缺、供需结构性失衡等诸多方面的局限,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任务日益紧迫。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推进,我国对亚洲的农业投资较快增长。建立对外农业投资重点区域综合评级体系,根据指标测算结果确定对亚洲农业投资重点关注的农产品,设定总体发展目标和具体产能目标,明确主要任务和投资主要途径,并从微观层面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有序推进我国对外农业投资健康可持续发展。
dedecms.com
关键词:对外农业投资;综合评级;目标任务;投资路径;亚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资源是一国的天然禀赋,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源配置不均衡是世界各国发展水平不同的原因之一,也是影响经济安全、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农业是基础产业,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空前挑战。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普遍意识到过于依赖贸易调节供需缺口要承担一定风险。在新的竞争格局下,世界范围内对农业资源的争夺日益趋紧。因此,农业“走出去”对于缓解国内生产资源短缺、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我国对外农业投资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纷纷布局海外,加快“走出去”进程。当前,农业“走出去”呈现多地区、多领域、多形式的局面,进一步扩大农业“走出去”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2]在这一背景下,急需在对外农业投资的目标和任务方面加强研究,统筹规划,有步骤、按计划逐步推进。我国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国内继续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的空间非常有限。而我国周边亚洲区域资源丰富,亟待通过农业合作引进资金,利用人才和先进的技术发展农业。鉴于此,本文根据亚洲农业资源、生产、贸易等情况,建立对外农业投资重点区域综合评级体系,确定亚洲区域我国农业投资的重点农产品、总体发展目标和具体开发目标,明确主要任务和投资合作的主要途径,并从微观层面为加快推进我国对亚洲农业投资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本文来自织梦
一、我国对亚洲农业投资现状
dedecms.com
亚洲是我国对外农业投资的主要目标区域。近年来,我国在亚洲地区的投资规模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加快推进,我国在亚洲国家的农业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5年,我国在亚洲区域的农业投资流量为25.6亿美元,占农业对外投资流量总额的70%。其中,种植业为6.7亿美元,占比26.3%;农林牧渔服务业为17.6亿美元,占比69%;渔业为4231万美元,占比1.7%;农副产品加工业为3570.2万美元,占比1.4%;畜牧业为1624.8万美元,占比0.6%;林业为2587.8万美元,占比1%。以色列(13.6亿美元)、印度尼西亚(5.7亿美元)、中国香港(1.7亿美元)和老挝(1.3亿美元)是我国在亚洲农业投资流量排名前四位的国家和地区。截至2015年底,我国对亚洲的农业投资存量为64.4亿美元,占农业对外投资存量总额的49.6%。其中,种植业为29.6亿美元,占比46%;农林牧渔服务业为25.2亿美元,占比39.1%;农副产品加工业为2.6亿美元,占比4.1%;林业为3.2亿美元,占比5%;渔业为2.6亿美元,占比4.1%;畜牧业为1.05亿美元,占比1.6%。我国在亚洲投资成立农业企业382家,占农业投资境外企业总数的50%,分布于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种植业企业171家,占比44.8%;农林牧渔服务业企业116家,占比30.4%;农副产品加工业企业26家,占比6.8%;渔业企业27家,占比7%;林业企业24家,占比6.3%;畜牧业企业18家,占比4.7%。老挝(78家)、缅甸(43家)和柬埔寨(38家)是我国在亚洲设立农业企业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国家。(见表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截至2015年底,我国境内农业投资企业在亚洲国家雇佣当地员工6.8万人。2015年,我国境内企业在亚洲地区指导农民开展农业生产53.8万人次,为当地缴纳税金2.2亿美元。我国企业对亚洲各国农业投资的粮食作物总产量为69.1万吨,其中水稻产量最多,分布于柬埔寨、越南、缅甸和老挝等国;经济作物总产量245.8万吨,主要是甘蔗、棉花和天然橡胶,分布老挝、泰国和柬埔寨等国;畜产品产量30.9万吨,主要是猪肉和禽肉,分布于老挝和泰国等国。可见,东南亚是我国对亚洲农业投资的重点区域,现有投资布局与“经略周边”和“一带一路”战略紧密契合,未来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来自织梦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本文来自织梦
为明确我国在亚洲农业投资的目标和任务,需要首先确定我国对亚洲区域投资形成的产品可调配产能。我国对外农业投资的目标与任务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确定重点关注的农产品。二是设定总体发展目标和具体产能开发目标。三是明确对外农业投资合作的主要途径。这可从农业对外投资各区域投资环境综合评级人手,再对亚洲区域进行具体分析。
(一)重点关注农产品的确定
主要依据亚洲区域农业生产情况及我国从亚洲进口农产品数量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量的比重开展五分评级。评分标准为相应产品从亚洲区域的进口量占我国该产品进口总量的比重,达到10%以上得5分,8%~10%得4分,6%~8%得3分,4%~6%得2分,4%以下得1分。将得分在3分以上的农产品确定为我国对亚洲农业资源开发合作的重点关注产品。 dedecms.com
(二)农业资源开发合作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内容来自dedecms
设计对外农业投资综合评级体系,在该体系中,综合考虑各区域投资环境优劣和我国对外农业投资增长率对境外农产品可调配产能增长的影响。确定我国对各区域农业投资的目标与任务分为五个步骤: copyright dedecms
1.进行区域投资环境综合评级。周新苗、唐绍祥利用1994~2007年我国主要对外经济往来国家(地区)中的美国、日本、新加坡、英国、德国、法国和加拿大的双边贸易流量及投资数据,考察我国农业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合作的关联度及相互影响。[3]研究结果表明,相对资源禀赋、我国和投资往来国家(地区)的地理距离、我国已有对外农业投资规模、各国经济规模相似度指标等因素是影响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表1中“权重”的设定参考周新苗和唐绍祥的研究结论。投资环境是综合考虑我国在各区域的农业投资基础、农业资源禀赋、与我国交通的便利性、投资风险与壁垒、市场开放程度等因素,首先对这些因素分别进行五级评分,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区域投资环境综合评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区域投资基础评级的权重是15%,主要依据是2015年我国在各区域农业投资的企业数量占我国对外农业投资企业数量的比重。评分标准为:农业投资企业数占比达到50%以上得5分,20%~50%得4分,10%~20%得3分,5%~10%得2分,5%以下得1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鉴于资源的数量是资源开发的基础,[4]对农业资源禀赋评级赋予40%的权重,主要依据是各区域耕地占世界耕地的比重。具体评分标准为:耕地占比达20%以上得5分,15%~20%得4分,10%~15%得3分,5%~10%得2分,5%以下得1分。
(3)交通便利性评级的权重是15%,根据各区域与我国空间距离和交通运输条件,与我国空间距离较近、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区域评分较高。
(4)风险与壁垒评级的权重是15%,根据各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吸引外资政策等综合评级,风险与壁垒的评分标准为风险越低评分越高。
copyright dedecms
(5)市场开放程度的权重是15%,根据世界各国市场经济自由程度指数(EFR)[1]进行评分。具体方法为:将各国划入所属洲,计算该大洲市场经济自由度平均值,指数在7以上得5分,6~7得4分,5~6得3分,4~5得2分,4以下得1分。 内容来自dedecms
dedecms.com
由表2可知,亚洲是我国对外农业投资综合评级得分最高的区域,得益于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较好的投资基础、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相对稳定的经济社会秩序。
内容来自dedecms
2.我国农业境外投资年均增长率测算。依据2004~2015年我国对外农业投资流量数据进行测算,得到我国对外农业投资年均增长率为21.55%。
3.我国对外农业投资带来的农产品进口增长率测算。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对2004~2015年我国对外农业投资流量与同期农产品进口额进行回归分析。测算结果显示,农产品进口对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弹性值为0.02。根据这一结果及我国对外农业投资年均增长率(21.55%),测算出至2020年我国境外农业投资带来的农产品进口增长率为6.5%。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我国境外农产品可调配产能增长率。用投资环境综合评级得分乘以2020年我国境外农业投资带来的农产品进口增长率,估算出我国在亚洲农产品可调配产能增长率为5.9%。 织梦好,好织梦
5.我国境外农产品进口量即可调配产能测算。用2013~2015年我国对亚洲区域重点关注农产品的三年平均进口量乘以其农产品可调配产能增长率,测算出至2020年我国在亚洲区域农产品可调配产能的增长量。
三、我国对亚洲区域农业投资的目标
(一)重点关注农产品 织梦好,好织梦
亚洲自然资源丰厚、气候适宜,是世界粮仓,也是我国稻谷、棉花、食糖、棕榈油、天然橡胶等农产品的重要进口来源地。根据本文对重点关注农产品的确定方法,由表4可知,我国从亚洲进口的重点农产品是天然橡胶、棕榈、甘蔗、棉花等经济作物和水稻、木薯等大田作物及水产品。因此,我国在亚洲农业投资过程中,重点关注的产品是水稻、棉花、棕榈油、甘蔗、天然橡胶、木薯的种植加工及远洋渔业资源开发。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总体发展目标
我国对亚洲农业投资的总体发展目标:一是充分利用亚洲优越的资源条件,加强全球资源优化配置,增强我国农业的资源配置能力。二是拓宽农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三是融入东道国市场,立足当地需求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建立大宗农产品收储和流通体系,形成市场控制力。四是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涉农企业集团,提升农业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三)具体产能目标 内容来自dedecms
按照我国在亚洲区域设定的农产品进口增长率即可调配产能5.9%的目标,通过科学引导,“十三五”末在亚洲区域形成重点农产品一定的目标产能。如表4所示,力争通过企业对亚洲国家农业投资,实现谷物产品可调配产能达到29万吨,棉花、甘蔗和木薯可调配产能分别达到130.79万吨、108.44万吨和896.97万吨,棕榈油和天然橡胶可调配产能分别达到607.65万吨和241.66万吨,水产品达到116.07万吨。上述重点产品的目标产能将为提升东道国农产品生产水平和供给能力、平衡我国农产品供需缺口提供保障。 织梦好,好织梦
四、我国对亚洲农业投资的主要任务
亚洲各国自然条件与我国相似,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较我国更为丰富。我国在亚洲具有运输便利优势和较好的邻国政治经济环境,总体看投资风险较低。因此,按照“主攻周边”和“一带一路”建设布局,应加快我国农业企业在东南亚、中亚、南亚等重点次区域,以合作方式开展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同时,加快构建全产业链,加强我国企业全面参与农业上中下游的收益分配和渠道控制。
(一)加快境外农业合作园区建设,形成产能并增加有效供给
内容来自dedecms
可调配产能是企业在境外具备的生产能力,这一概念与实际生产的数量有所区别。目前,我国企业在亚洲开展农业投资,主要是在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生产和加工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生产加工棕榈、天然橡胶和木薯等热带作物,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行小麦和畜牧开发,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发展棉花和糖料产业。同时,企业在亚洲投资农业,要立足国际产能合作需要,采用试验示范、生产加工、收储流通为主要方式,推进境外农业合作园区建设。引导有实力的各类型企业参与园区建设,以降低投资成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依托集群式发展实现协同效应。企业应就地加工销售,增加东道国供给,解决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粮食安全等问题;拓展周边国家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满足其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将产能作为一种储备,根据国内对农产品的需求进行有效调控。
内容来自dedecms
(二)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培育大型跨国农业企业集团
本文来自织梦
推进全产业链建设,逐渐将聚集在种植、养殖领域的农业资本转向加工环节、产品收购和储存及打通内陆海运流通渠道、销售渠道建设等,加强对产前研发、生产资料的渠道控制和推广试用,促进我国企业在亚洲国家加快全产业链建设,使产业向纵深发展、向上下游延伸。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利用东道国初级农副产品的资源和市场价格优势,加工制作国际市场价值较高的产品,降低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有效规避东道国贸易保护风险。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进行天然橡胶、棕榈油、木薯等全产业链开发,建立产品收储体系和交易中心,提高配置资源的能力和话语权。在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哈萨克斯坦等进行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全产业链开发,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推进畜禽养殖、牧草种植、屠宰加工、副产品生产、物流冷链等,在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发展棉花种植和加工业。同时,企业应积极投身产业链建设,通过完善产业链融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实力的企业应加强横向并购,开展直接投资、并购和重组等,掌握具有较强产前研发能力、产后收储流通能力的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培育大型跨国涉农企业集团,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开拓亚洲重点国家市场,打造全球知名的生产企业、收储流通企业和食品制造企业。
(三)加强农业技术合作与转化,推进种业开发与高产示范
根据农业国际化发展原则,农业资源应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与转换,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地域分工,并据此整理和重组国内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和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双向流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以实现增加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5]有鉴于此,在东南亚国家设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推广我国先进适用的种植技术和品种,在作物育种、种业开发、热作农业、动植物保护、水产养殖和远洋捕捞等方面加强技术合作,实现技术转化,提高科技支撑保障作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领域技术的合作研发与应用,推进无疫区建设,加强通关、检验检疫便利化,加强产能合作,保障产品供给。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明确我国对亚洲农业投资的重点产品(谷物、棉花、棕榈油、甘蔗、天然橡胶、木薯和水产品)和具有差异性的产品产能量化目标。基于研究拟定的测算方法,对我国在亚洲投资重点农产品的目标产能进行预测,基本满足由投资引发的进口需求增量,对于形成可调剂产能、保障国内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农业“走出去”是国家战略,应在深入研究和系统规划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因此,高度关注我国对外农业投资规模和分布不均衡、境外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科学性、不同区域适用的投资途径论证等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更好地指导企业“走出去”。同时,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应强化服务意识,履行服务职能,为对外农业投资企业提供政策保障和宏观指导,加强公共信息服务,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3.我国农业对外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不仅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予以大力支持,更需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激发企业自主意识。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对外投资提高企业对战略性、紧缺型农产品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以企业为载体,优化农业产业的资源配置和全球布局,在对外开放和产业链构建过程中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形成顺畅的产品流通渠道、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用全球化思维、市场化手段参与国际竞争,全面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 内容来自dedecms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织梦
[1]安培.关于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思考与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
[2]翟雪玲.我国农业“走出去”的问题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6(7):7-10. 织梦好,好织梦
[3]周新苗,唐绍祥.我国农业对外贸易与投资合作的关联机制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1-108. copyright dedecms
[4]梁书民.全球农业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综合评价研究[J].世界农业,2007(6):11-14. copyright dedecms
[5]陈艳娟.袁国保,邓岩.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走出去”的机遇、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6):21-25.
本文来自织梦
[1]摘自Gwartney,J.和Lawson.R.编写的Economic Freedom of the World 2015年度报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