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宏观 > 消费形势 > 消费信贷与居民收入水平对经济发展影响差异性研究

消费信贷与居民收入水平对经济发展影响差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30 作者:派智库 来源:《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年 浏览:【字体:

内容提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需以需求为导向,不同区域的导向特征不同。基于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特点,建立PVAR模型对比研究消费信贷和居民工资收入水平对东、中、西三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消费信贷对于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均起到了正面作用,且在短期中呈现出比收入水平更为有效的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类型消费的发展,因地制宜的实施符合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信贷政策,设定适宜的消费信贷类型和价格水平。供给侧改革应与消费信贷相结合,沿循消费信贷的资金流向和导向,从而买现党十九大报告强调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培育中高端消费,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共同提升。 织梦好,好织梦

关键词:消费信贷 居民收入 区域差异 PVAR模型

织梦好,好织梦

消费作为刺激中国需求的推动力,对于宏观经济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拉动作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最传统、直接的手段,是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结构。在当前金融创新的推动下,我国消费信贷的规模日益扩大,门槛日益降低,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2017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需求强劲,传统金融机构消费信贷增加3.89万亿元,2017年末余额达9.80万亿元。高规模的消费信贷进入消费领域,其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加强劲。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比作为传统消费拉动力的居民收入和新型推动力的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效果,探索供给侧改革方下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 dedecms.com

一、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本文来自织梦

国外对消费和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其一,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Hori(2009)指出,居民消费不仅具有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正外部性,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Smimou(2014)发现消费者信心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直接作用。其二,不同国家地区的居民收入差异与消费及经济增长的关联方面:如Flavin(1981)发现,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Diacon和Maha(2015)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等和中等收入国家,消费、收入和GDP三者间联系比在高收入国家更为强烈。其三,对于消费信贷与消费及经济发展的联系方面,Banu(2013)提出信贷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

dedecms.com

国内学者对于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中国分地区的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方面,禹四明和李亚诚(2015)根据中国28个省份面板数据说明居民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孙豪等(2017)研究表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升。其二,中国分地区的收入水平对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倪琳和李通屏(2009)认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并未能随着经济增长同步提高,消费需求缺乏足够的动力。张寻远和李文启(2011)根据29各省份面板数据发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中等收入地区的居民消费影响最大,高收入地区影响次之,低收入地区影响效果最小。李银秀(2014)以陕西省为例,说明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出现较大背离会影响居民消费的增长。其三,在中国分地区的消费信贷对消费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于全国范围。梁媛(2012)认为,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北京市,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近年来都在增强。其中,北京市中长期消费信贷近年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显着超过了短期消费信贷,并且也显着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马利军(2017)认为,2013-2015年我国东部、中西部、和东北部消费贷款余额的复合增长率均高于同地区各项贷款余额增速,总体上东部、中部地区的消费贷款增速显着高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剧锦文,常耀中(2016)认为消费信贷的扩大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影响,由于东部和中部经济体量大,消费信贷的扩大并不足以成为影响其GDP增长的因素;而对于经济体量较小的西部,效果则恰好不同。

本文来自织梦

综合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一方面,目前国内外对于相关方面的研究大多单独从居民收入角度,或单独从消费信贷角度出发,而少有从收入水平与消费信贷两个角度研究二者对于拉动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差异。另一方面,中国不同区域消费信贷、居民收入水平及经济发展的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性,但是对此差异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基于区域细化,研究处于不同地区和发展阶段的消费信贷与居民收入水平对于消费和经济发展贡献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析消费对应的供给侧改革。 copyright dedecms

二、消费信贷与居民收入水平对经济发展影响机理的对比分析

本文来自织梦

从扩大消费信贷视角看,消费信贷是为消费提供资金,用途明确,直接形成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一定规模的消费信贷有助于引导消费倾向,支持消费需求扩张,增加即期消费,扩大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并且,消费信贷同属于信贷工具,同样具有乘数效应。消费信贷不单单只是扩大了某领域的消费需求,其也相当于间接将资金流入相关领域,进而增加该领域的资本积累,引起本行业及产业链上相关行业的投资增长,产能增长,促进经济增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提高居民收入视角来看,居民收入可用于消费和储蓄,其中,用于消费部分直接形成购买力,推动社会生产和需求的变化,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用于储蓄部分则需通过投资转化为生产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然而,储蓄转化为投资更依赖于社会需求,因而收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费在收入中份额大小,也即居民的消费倾向。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同时,需提高了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进而扩大了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从对比收入水平与消费信贷两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来看,消费信贷不仅可以实现贡献于消费需求扩大和经济增长,并且也产生一定的乘数效应;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则视居民的储蓄和消费的比例而定,只有部分转化为实际社会需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我国现实来看,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状态具有差异性。因此,分为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讨论消费信贷、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关系。从图1至图4中,首先,从消费信贷余额对比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消费信贷发达程度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均值高达60095亿元,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消费信贷则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次,从居民收入水平的趋势对比来看,东部地区的收入层次最高,均值达44983元,西部地区则处于中等水平。再次,东、中、西部地区季度生产总值的均值分别为73785亿元、32236亿元和25399亿元,与消费水平相似。整体而言,消费信贷和居民收入水平都是东部高于西部且高于中部,但是,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东部高于中部且高于西部,而且之间的差距幅度并不统一。由此可见,消费信贷和工资收入水平对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相异的,尤其是中部和西部地区。 内容来自dedecms

dedecms.com

三、消费信贷和收入水平地区差异性及其影响的实证分析 织梦好,好织梦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本文来自织梦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个别省份的数据缺失,选取2007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4季度中国29个省级单位的季度数据。依据国家的划分标准,将选取的29个省份[1]划分为东、中、西三个经济区域,分别建立消费信贷和居民收入的PVAR模型。

本文来自织梦

在PVAR模型中,采用各省级单位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SST)指标衡量消费水平,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均采用各省级单位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指标度量,引入各省级单位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C0作为消费信贷指标,并选用各省居民人均工资水平(wL)作为收入指标度量。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对原始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处理以规避数据的异方差性,处理后的变量分别记为lnCC、lnWL、lnSST和lnGDP。数据来源于《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和中国统计局网站分省数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PVAR模型的构建 织梦好,好织梦

鉴于PVAR模型在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双重特征,因此,构建消费信贷和居民收入水平的PVAR模型并将其分别定义如下: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上述公式中,xit是由4个变量所组成的向量,表示为xit=(lnWLt,lnCCt,lnSSTt,lnGDPt),其中下标表示省份,t表示时间,lnCCt,lnWLt,lnSSTt和lnQDPt的定义如上所述。同时xn-m分别定义为xn的m阶滞后值,A定义为模型的待估计系数矩阵。由于面板数据中区域存在差异性,所以引入变量ci来表示反映个体差异的固定效应,并引入ei表示时间效应向量,μvit表示随机扰动项。

dedecms.com

(三)平稳性检验和滞后期数的选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为了判断数据的平稳性,首先综合采用IPS方法和Fisher-ADF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并未全部通过单位根检验。因此,对变量进行一阶差分,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各序列均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表明各变量为一阶单整序列,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PVAR模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滞后阶数的合理选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PVAR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确保序列平稳性的基础上,利用AIC、BIC等信息准则选取最佳滞后阶数。根据AIC、BIC和HQIC准则选取的结果,东、中、两部地区的PVAR模型分别选用最佳滞后期数为(3,1,2)。 dedecms.com

(四)脉冲响应分析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排除其他干扰变量影响的条件下,脉冲响应能够分离出一个标准单位的特定变量冲击对目标变量产生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运用Helmert前向均值差分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做系统GMM估计后,根据变量外生性的强弱进行Cholesky排序,将变量分解顺序分别设定为{lnWL→lnCC→lnSST→InGDP},并进行500次Monte Carlo模拟,从而得出不同PVAR模型的正交冲击脉冲响应图(如图5-图7)。图5至图7分别为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收入水平和消费信贷的脉冲响应状况,其中中间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曲线,上下虚线为95%的置信区间的上下边界。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三个地区脉冲响应具有同质性和差异性。在同质性方面,三个区域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信贷呈现出长期的正向反应。这主要是由于消费信贷允许提前配置资金,不仅提高了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使得投资需求增加,还使得消费支出的预期发生改变,二者的共同改变使总需求增加并通过乘数作用得以放大,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内容来自dedecms

在差异性方面,首先,在消费信贷响应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方面,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消费信贷的反应长期呈现向上的趋势,中部地区的消费信贷在长期中呈现出稳定持续的正向影响,西部地区消费信贷对经济发展也具有长期促进效应。其次,在消费信贷响应速度和振幅深度方面,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即期就表现出明显的正向影响,而在后期逐渐衰减,而中部地区则是在当期呈现出了一定程度负向响应,但之后迅速转正并稳定持续在一定水平。最后,在消费信贷和收入变动对于区域经济的相对贡献度差异方面:长期来看,中、西部地区消费信贷在刺激经济发展方面均明显优于工资收入,但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则以半年期为周期的工资收入的正向影响略优于周期为年的消费信贷的影响;但就即期反应而言,东、西部的消费信贷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明显,而工资收入则未发挥作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dedecms.com

通过构建PVAR模型刻画了收入水平和消费信贷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影响状态,消费信贷对于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均起到了正面作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在经历对消费信贷的波动反应后呈现向上的趋势,而对收入的反应虽然为正向,但是呈现下降趋势;中部经济发展对消费信贷的整体反应是正向稳定,且在短期中呈现出比收入水平更为有效快速的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消费信贷反应较为明显。此外,相比起三大区域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有限影响。三个地区的消费信贷均在长期表现出拉动消费水平的作用,同样中部地区的正反馈效应是最为持久和稳定的,且西部地区消费信贷对消费水平贡献较高。

copyright dedecms

针对东、中、西部居民收入和消费信贷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根据各区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尤其有助于根据消费变动规律而进行的供给侧改革,从而实现区域经济高效、协调发展。因此,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本文来自织梦

1.根据各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消费信贷驱动战略。就东部地区而言,其所需的大多已购置完备。因此,消费动力其他两个地区比相对较低,对东部地区的收入可以进行分层,即按照收入水平分为低、中和高收入人群,按照不同收入人群的特征推出相异的消费刺激政策。同时,挖掘新的消费增长动力,把重点更多地转向消费信贷发展及其结构优化,并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发展更有效的途径。如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信贷类型可集中于耐用消费品,而高收入人群的消费信贷类型可与高端品牌销售相结合。中部地区的消费信贷长期对经济发展产生稳定的正向影响。因此,应充分利用消费信贷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以带动地区经济水平快速持续增长。对于西部地区,要发挥消费信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着力推动消费信贷的创新,促进其规模扩大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合理设定消费信贷利率水平,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类型消费的发展。东部地区高层次消费市场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创新享受型消费产品,可与较高价格的消费信贷类型相匹配,适度控制享受型消费并引导消费投向发展。中部地区对教育和住房类消费存在较大需求,发展型消费的潜力巨大,消费信贷机构可推出更多此类消费相关的创新产品,应适时对房贷、教育和医疗贷款等适度降低消费信贷价格水平。西部地区消费层次低,可放宽发展型消费信贷的条件,给予优惠的消费信贷价格水平,为发展型消费开拓更多增长空间。 内容来自dedecms

3.提高供给质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中高端消费的有效结合能够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双重叠加效果。中高端消费通常需要消费信贷资金支持,供给侧改革与消费信贷相结合,沿循消费信贷的资金流向和导向,从而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共同提升。不同区域供给体系质量的提升需要根据自身消费信贷的资金结构和流向以及作用效果,相应制定供给侧改革措施。 dedecms.com

参考文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倪琳、李通屏.刺激内需条件下的消费政策匹配:国际经验及启示[J].宏观经济,2009(9).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张寻远、李文启.城镇居民消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基于中国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1(6). 内容来自dedecms

[3]梁媛.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北京和全国的比较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织梦好,好织梦

[4]李银秀.城乡居民收入、消费与经济增长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消费经济,2014(1). 内容来自dedecms

[5]禹四明、李亚诚.城镇化背景下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J].消费经济,2015(5).

内容来自dedecms

[6]剧锦文,常耀中.消费信贷与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7). 本文来自织梦

[7]马利军.关于我国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研究——基于VECM模型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8]孙豪、毛中根、桂河清.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演进及区域差异[J].经济问题探索,2017(6). copyright dedecms

(作者:张艾莲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杜梦娟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刘柏 吉林大学商学院)

织梦好,好织梦


[1]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10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8个省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