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提升国家金融战略的重点
发布时间:2017-12-29 作者:派智库 来源:未知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摘要]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会议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提出了一系列金融工作原则和要求。中共十九大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世界领先的宏伟目标,金融作为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怎么办?国家金融战略目标如何定位、如何有效推动实施、如何深化改革开放?以上问题的解答需要尽快明确并推动实施。 本文来自织梦
(中经评论·北京)2017年7月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会议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提出了一系列金融工作原则和要求。中共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发展的新时代、新思想、新方略、新要求,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世界领先的国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世界领先的宏伟目标,作为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应该怎么办?国家金融战略目标如何定位、如何有效推动实施、如何深化改革开放?这是需要马上组织研究和尽快明确与推动实施的重大事项!
织梦好,好织梦
一、要高度重视国家金融战略的规划和实施
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包含很多因素,其中经济、军事、金融是不可或缺的三大核心支柱。军事必须强,但强大的军事、毁灭性武器,更多的是用于震慑,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大国与大国之间的战争需要尽可能避免。但经济、金融是日常进行的,贸易战、金融战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一个国家金融的广度、深度和效率,金融体系的健康和稳定,货币的国际影响力,金融市场的国际影响力等,可能在不发生军事战争的情况下,推动经济社会乃至国际地位和世界格局等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对金融作为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对国家安全的深刻影响必须保持足够的重视,甚至需要像重视军事一样,高度重视金融。要像有军事委员会一样,形成国家(或中央)金融委员会,统筹国家金融战略和推动战略实施。 dedecms.com
二、国家金融战略必须立足于早日实现国际影响力世界领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初加入WTO以来,中国的金融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已经形成世界最大的国家外汇储备和货币总量、最大的银行体系和央行资产负债规模,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走在世界前列,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起步。但与具有领先国际影响力的发达金融体相比,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仍在不断增强的国际地位,以及本世纪中叶国际影响力世界领先的战略目标相比,中国金融的结构还不够合理,市场不够开放规范,普惠和活跃程度比较低,特别是国际影响力还相当薄弱、相差甚远,必须做好规划、积极推进、急起直追。
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要求,国家金融战略不仅要努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控制金融风险的综合实力,更要立足和聚焦于早日实现国际影响力世界领先的要求,提升国家金融战略目标。
织梦好,好织梦
三、将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作为战略重点
从增强中国金融的国际影响力的角度看,这不仅取决于中国经济稳定、对外贸易和投资增长、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增强,也还取决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金融领域双向开放的推进、中国金融参与全球金融资源聚集和配置能力的增强、推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变革的影响力等,而在增强金融国际影响力方面,最突出的重点则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
必须明确的是,国际金融中心指的是对外开放,能够吸引国际金融资源和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并能够对交易规则、商品定价、市场运行、行业发展等产生足够的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市场不开放,仅仅局限于一国境内发展的金融市场,即使规模再大,也难以形成强大的国际影响力,难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本文来自织梦
从国际金融交易的情况看,已经形成全球24小时不间断,每隔8小时左右一个金融中心相互衔接、滚动运行的格局。其中,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和芝加哥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从地理分布上,非常需要在亚太地区形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在日本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中,东京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明显增强,一度成为亚太翘首。但是随着日本经济陷入低迷,东京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减弱,香港、新加坡的影响力增强,进而很多国家都想打造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包括中国在2009年就提出要把上海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目前竞争还很激烈。但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需要很多条件的,其中,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从这一点上讲,中国无疑是亚太地区最具备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拥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成为很多大宗商品最大的贸易国和消费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可以说,中国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已经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织梦好,好织梦
形成基础设施和市场运行管理在中国,主要以人民币计价和清算,可以与伦敦、纽约相提并论的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参与大宗商品和金融要素交易规则的制定及市场运行的管理,而且有利于扩大人民币的应用,更好地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大宗商品和金融交易的规模,远远大于一般投资和贸易的规模,人民币不能广泛应用于大宗商品和金融交易上,其国际化势必受到很大束缚)。在采取记账清算(以增减债权、债务方式进行清算),而非现钞清算的情况下,人民币"走出去",实际上是指人民币的所有权走出去(为境外所拥有),而真正的货币(头寸)并没有流出去,这样,境外拥有的人民币越多,意味着中国的人民币外债就越大,境内金融机构获得的便宜的清算沉淀资金就越多,资金实力就越强,中国就越有条件建设全球人民币清算和交易的总中心。而人民币全球清算和交易总中心的发展,又将有力地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此基础上,围绕"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发展模式的探索,发挥人民币和中国金融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和推动新的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建设(如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跨国贸易人民币计价和相应的新型清算体系等),推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深刻变革,才能形成中国金融强大的国际影响力(需要明白,中国的货币和金融完全依附于现有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上,是难以形成世界领先国际影响力的)。
copyright dedecms
因此,应该把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作为国家金融战略规划的立足点,围绕到本世纪中叶金融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世界领先的总目标,细化阶段性目标和工作重点、基本原则等。
四、围绕国家金融战略目标切实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要增强中国金融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要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切实深化金融的改革开放。首先必须看到,推动金融交易的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必然方向。金融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三个大的阶段或层级:
一是以货币的印制、流通、支付清算为核心功能的阶段,可以叫做"货币金融"。这是金融的初级阶段。其中,货币是金融的基础和灵魂。二是以资金的融通为主要功能的阶段,包括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可转换的或结构型的投融资工具或方式等,可以叫做"资本金融"。这是金融的成熟阶段。三是以促进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化发展,并通过金融交易更好地激活和配置金融资源、更好地满足投融资需求、更好地分散和转移风险等为主要功能的阶段,可以叫做"交易金融"。这成为金融发展的高级阶段。 dedecms.com
以上三个阶段是不断延伸、提升和有机联系的,向交易金融迈进,是金融发展的必然方向。
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相伴相随、贯穿始终的重要因素,就是"风险",包括货币的假冒伪造,投融资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金融运作的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以及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等等。风险识别、风险管理和有效控制是金融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发挥作用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金融越是迈上更高的层级,其风险挑战就越突出,风险管理的要求就越高。
但是,不能因为有风险就因噎废食,不敢推动金融向更高层级发展,要增强中国金融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就必须尽快推动向交易金融迈进,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加快推动金融交易市场的对外开放,打造国际金融交易中心。 copyright dedecms
目前,中国在货币金融和资本金融方面已经比较发达,甚至出现了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的问题,亟需回归本源、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但在金融交易市场建设,特别是面向国际开放发展的交易金融方面,还非常薄弱,亟需围绕加快"开放包容、规范统一的金融交易市场"建设,包括大力推动大宗商品和金融产品以人民币计价和清算的即期和现货交易、远期和期货交易、套期和期权等衍生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切实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这不仅需要增强全球眼光、战略思维和前瞻能力,切实加强对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的认知,准确把握其发展规律、积极功能和风险底线,在趋利避害、控住底线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金融交易人才培养、产品创新(包括期货期权、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品等)和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健全,加快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和优化,特别是加快推进金融监管从以牌照审批、机构监管为主,转向以功能监管、行为监管为主,相同类型的业务要集中由一个监管机构统一制定规则、集中进行监管,尽快扭转目前存在的类似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多头监管、市场分割,规则不统一、监管不协调,监管套利空间大、漏洞多,业务多重嵌套、层层加杠杆,造成巨大风险隐患的局面。 dedecms.com